第002章【羅晟的互聯網思維】
  科技之全球壟斷最新章節

  “啥?開公司?還是做互聯網?”

  許勇露出了一臉誇張的表情,以為是不是聽錯了,看到羅晟認真的表情確定沒有聽錯,無奈攤手道:“哥們,互聯網泡沫才炸裂多久?死了多少互聯網公司你不是不知道?就算你想開公司,那也犯不著找一條死路啊,對吧?”

  羅晟在這個一個月以來,他已經對目前互聯網發展格局做了不少的研究課題,光是統計就做了好幾份,旋即分析道:“互聯網最早誕生於北美,目前全球互聯網用戶,根據我查閱的互聯網用戶統計與分析的全球標準的公司[尼爾森ratings]的資料顯示,其在2002年全球互聯網趨勢報告,2002年第四季度,全球可以在家用計算機上使用互聯網的用戶人數增至5.8億人,業內人士預估現在的全球網民已經破6億了。”

  “尤其是以亞太地區為例,網民呈現膨脹式的暴漲,若是按楊基集團的預估,到2005年時,亞太地區的互聯網人口數將會從2000年的5500萬人增至1.92億人,平均年增長率達到了28%左右,而我國的人口紅利正在爆發,在不久的將來很快就能成為全球互聯網用戶最大的單一地區市場。”

  許勇一聽,頗為驚訝的看著他,不由得調侃道:“喲,這些數據信手拈來啊,看來你做了不少研究。莫名有種俯瞰芸芸眾生指點互聯網江山的意思。”

  羅晟笑了笑,接著便繼續侃侃而道:“我認為互聯網1.0時代差不多以美國的napster而終結,這家公司才是p2p的鼻祖。接著就是去年的互聯網泡沫期間催生了社交媒體時代。napster雖然做音樂分享但它才是社交網絡的開端,在我看來,互聯網泡沫之後是一個突破性的時刻,互聯網的未來應該是一個完全分布式的點對點網絡,從中入手,我們可以架空那些大型媒體公司,彼此互聯。”

  許勇:“謔這麽凶?架空大型媒體公司?”

  羅晟聳聳肩,補充道:“互聯網,一個擁有無窮想象空間的虛擬世界,想想在此之前,網絡本質上相當於‘網頁’的文學隱喻,然後是彼此間的超鏈接,那時候還沒有用戶的概念呢。”

  “這可能開始於2000年前早期的博客時代,圍繞個人觀點的網站陸續出現。突然間,你可以想象,也許網絡應該還有另一種元素,它是不是可以被組織起來?比如我們倆,我信任你,我想知道你在說什麽,這就是早期的博客。”

  許勇就喜歡刷博客,愛逛天崖社區,思考了一會兒自顧自的點頭,說道:“博客鏈接很多啊,大多數都跟互聯網相關,我們在互聯網上討論互聯網,然後連接更多的網絡……”

  羅晟心中不由得感慨,現在的全球互聯網用戶才過6億,而他原來所處的時代,那是5g時代高度發達的萬物互聯時代,當時的互聯網用戶總數已經累積到了50億,基本覆蓋了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而今來到了2003年,等同於掌握了時代的脈搏,未來的道路在他眼裏無比清晰。

  許勇說完之後,羅晟看著他又道:“那麽你會不會把不同的意見放到一起呢?而那些意見會向你推薦更多的鏈接,這就像是一種個人的過濾器,而互聯網是否也可以像聚會一樣熱鬧?在那些聚會裏,你可以找到有意思的線索,那什麽才是好線索?”

  羅晟反問並自答:“我認為他可以是工作、可以是麵試,也可以是戀愛等等。這樣一個關於人的網絡,那肯定可以帶來比當今微軟還要多的價值,因為這是身處一個高度審查的社區,其中每個人之間都有著某種密切關係,每個人在這裏都有他的理由。”

  許勇愕然,比微軟的價值還高?即便是互聯網泡沫破滅,微軟市值腰斬,如今也是超過2700億美元的巨無霸。

  姑且但哥們是在吹牛,過了一會兒,許勇若有所思的說道:“這裏的信噪比恐怕會很高……”

  羅晟打了個響指,點了點頭並提出一個全新的概念:“對,可以這麽說,所以我稱之為互聯網的2.0時代,,一個全新的時代,而新的時代,需要新的開拓者,我就是。”

  許勇一聽哭笑不得,“聽起來很燃,但是哥們,現在是什麽時候?天天都有互聯網公司宣布破產,我覺得沒有人願意聽你說這些,你一分錢也別想從風投公司手裏拿到,沒聽業內大咖們說,現在的互聯網上能做的模式基本都已經做了,也就那樣了。”

  羅晟淡淡的說道:“嗬,那些所謂的大咖不過隻是對互聯網懂了一點皮毛而已。”

  許勇:“……”

  羅晟回到自己的床位上一坐下,慢悠悠的說道:“你說的貌似有道理,這種感覺似乎在去年最為強烈,paypal在去年上市,還是唯一的消費互聯網公司上市,今年一共隻有六家公司獲得融資或類似的結局。”

  “美國那邊的plaxo公司是其中之一,可以說它就是社交網絡的原型,介於互聯網與社交媒體之間,plaxo是一家真正成功的病毒式增長公司,我最近因plaxo獲得了一些靈感,琢磨著優化擴散性開發算法。”

  “簡單來說,就是人們使用產品的同時向其他人傳播該產品,不是因為人們喜歡這個產品才決定要傳播它,而是,人們在使用軟件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向其他人傳播推廣。”

  聽到羅晟認認真真有條不紊的說著,許勇還是很直接的說重點:“你真的打算要開一家互聯網公司?”

  羅晟扭頭瞄了他一眼,道:“包括但不僅限於此。我現在手裏有差不多37萬資金,注冊公司的資本金最低10萬,肯定是足夠了,但注冊公司需要兩個人,我不能同時擔任公司的老板和監察人,所以我想邀請你加入。”

  “臥槽,你丫的怎麽有這麽多錢?難不成煤老板的兒子?”許勇當初兩眼瞪的滾圓,他是來自農民家庭,也知道羅晟家境比他富裕,但這也太有錢了吧。

  “錢的來路你不用管,反正是合法的就對了。”羅晟如是說道。

  “到底是城裏人啊。”許勇感慨了一句。

  羅晟重新坐直了並看向許勇,認真的道:“不用你籌錢出創業資金,你隻要加入跟著我幹,成為聯合創始人之一,我給你10%的幹股作為技術入股的合夥人,怎麽樣?”

  許勇想了想點點頭當即便同意了,笑道:‘好吧,兄弟我要是不答應,你這個公司一時半會多半是搞不起來,全校就隻有我一個人肯跟你玩兒。”

  羅晟無奈的搖頭失笑,這便宜哥們說的一時間沒法反駁他,眼下就指望他來幫忙塔台唱戲,要是許勇不願意,找合夥人就是一件麻煩事情。

  ……

  (ps:分股份可能是部分讀者的毒點,順便說一下這本書走的路線,算是閱讀指南。

  這是主角創建的第一家公司,專注於互聯網領域,要上市;後麵還有第二家公司,專注於硬件領域,不上市。

  昭靈已經寫了基本黑科技文了,也是想要寫出點新花樣,這一次選擇走ipo融資上市的路線,主角創辦第一家公司,拿到融資最終實現ipo,開篇設定主角是魂穿,而不是獲得了什麽外星文明之類的超級金手指,沒有開太黑的外掛,畢竟故事線不但走ipo路線,背景也在2003年這個年代。

  這一次昭靈想要為大家帶來一部,通過主角呈現一家科技公司如何從草創階段,到最後成長為壟斷全球的跨國科技巨頭的故事,選擇其中一家公司走ipo路線,並且作為劇情開篇,就是為了能更加嚴謹的呈現一家跨國巨頭是如何一步步成長。

  所以走ipo上市路線肯定會進行多倫融資,主角第一家公司的股份在融資的過程中會被不斷的稀釋。

  總之,對於部分執著於主角一定非要100%控股不可的讀者,看到這裏應該明白這本書到底適不適合追讀下去。

  最後求一下推薦票、收藏、投資什麽的,新書急需這三項指標,這本書肯定更精彩,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