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賣柴歸來
  早上天還是黑的,翁婿兩個就推著柴出門了,朱嬌嬌起早做了簡單的早飯端給他們吃了,再將昨晚上一直在火盆上烤著烤得焦香的糯米糍粑裝了幾個給他們帶上,又用竹筒裝了兩壺白開水給他們帶著路上喝。

  也是知道翁婿兩個肯定舍不得花錢去縣城吃飯店,朱嬌嬌才備好的這些東西,憑著這頓早飯跟幾個糍粑,他們好歹能撐到賣完柴火回來。

  送走父親跟丈夫,朱嬌嬌轉回家喂好了餓醒來的小娃娃,還擠了滿滿一碗奶放灶上溫著,就忙開了家務。

  等朱嬌嬌把家務活也做好了,這才叫醒了大女兒起來照看弟弟妹妹,她自己和於敏喬撿起幾根草繩拿了家裏新做的一台滑板車乘著蒙蒙亮的天光跟著一隊隊的村民們進了山。

  心急的村民們昨天晚上就回家急趕急趕的做出了滑板車,今天天沒亮就約了大隊人馬進山試用來了。

  “吆,嬌嬌今個就你和朱大嫂來了?”天色亮了點就有村民認出了朱嬌嬌來。

  朱嬌嬌輕輕嗯了聲,“爹和有華進城賣柴去了。”

  知道朱嬌嬌母女平時也不是愛說話的人,村民們倒也沒有計較朱嬌嬌態度冷淡,更何況人朱嬌嬌家昨晚上才大公無私地將這樣便利的滑板車教給了大家,誰有這臉皮計較這個啊。

  雖然對於朱家翁婿進城賣柴的這件事情很感興趣但想著進城的人還沒有回來,不如等朱家翁婿兩個回來了再去打探。

  因而幾個平時愛閑聊打探的村民也沒有跟朱嬌嬌母女打探消息,而是跟朱嬌嬌和於敏喬打過招呼後就壓低了點兒聲音自顧自聊了起來。

  朱嬌嬌在旁邊也偶爾聽到一點,好像是在說大隊部的事,好像是說老門山腳村大隊長跟誰吵起來了,具體是誰聽不大清楚,但這事應該是件小事,否則沒可能她沒有印象。

  不過,在她看來大隊長反正隻要不是跟自家老父親和男人吵架她也不關心就是了。

  朱嬌嬌母女兩個找了個枯枝多的地撿了一堆柴估摸著差不多了就停了手,將柴火理了理再一一捆綁在滑板車上,母女兩個小心地循著山路下山,一開始都是下山兩人還覺得柴算輕的拉得動,久了就感覺真的是越走越重。

  朱嬌嬌的力氣還沒有練出來,於敏喬的力氣也是從來就不大,朱嬌嬌好歹還勝在年輕,但也沒有什麽力氣,因而回家路上兩個人是越走越慢,花了比昨天下山要多一倍的時間回了家,好容易挨到了家,簡直連氣都快要喘不過來了。

  “娘,你趕緊歇一歇,小心累到了。”朱嬌嬌卸下柴火,趕緊扶著母親於敏喬坐下,自己也找了張板凳坐著歇了歇氣,歇好了才先去哄了哄躺在搖籃裏啃手的大兒子,又誇了在她們一進門就端著溫水給她們喝的大女兒幾句才又起來忙活。

  “嬌嬌你還是歇歇吧。”於敏喬微微有些喘氣地看著生了孩子還沒兩個月就瘦出了腰身的女兒有些擔憂,這瘦的也太快了。

  朱嬌嬌擺擺手,“娘,我沒事,撐得住。”

  先將撿回來的柴火推進撤了門檻的堂屋裏散了草繩之後朱嬌嬌才洗了手跟著一起吃了午飯。

  這是早上煮飯的時候她特意煮多了一些,為著省事留著中午吃的,一直溫在火盆上,這會都還熱乎乎的。

  吃完飯喂了兒子擠了奶朱嬌嬌就開始忙活著劈柴,平時這活大多是力氣大些的朱立勤和葉有華做的,朱嬌嬌跟於敏喬的力氣還不夠做的比較少,做起來往往事倍功半,隻偶爾幫下忙。

  但朱嬌嬌明知道未來是什麽樣的,這會怎麽地也要把自己給逼出來才行。

  “素珊,你領著妹妹也幫著娘收拾哦。”歇口氣的功夫看了看一邊撿著柴火玩耍的兩個女兒,朱嬌嬌忍著心疼招呼她們一起幹活。

  以後的日子苦著呢,不從小慢慢學著點兒,這要是一下子跌進苦海裏可怎麽受得了?

  於敏喬眼見女兒連兩個小孫女兒都使喚上了也就不再勸說,洗好了碗筷擦幹了手也一起來劈柴。

  朱嬌嬌想了想也沒有拒絕母親的幫忙,平時母親也是要上工的,要輕閑也不閑在這一會半刻。

  堂屋的門這會正大敞開著,門前陸續有村民們或推或拉著高高的柴垛從院前路過,一個個嘻嘻哈哈地說著話。

  大多都是在說剛剛將將進村前的那一段路,因著石子路不好走,就走得慢了起來,結果搶路的擋路的壞輪子換輪子的看熱鬧的,一路上熱鬧地不得了,幸虧朱嬌嬌跟於敏喬早早地就回了家,否則恐怕得堵在石子路上了。

  今天朱嬌嬌兩個拉回來的柴才昨天的一半多,就算是劈得慢也很快就劈好了,才劈好柴正在收尾,朱嬌嬌就聽著父親的聲音遠遠地傳了過來。

  朱嬌嬌一邊整理一邊往院子望去,果然沒一會父親跟葉有華空手背著背蔞子就轉進了院子,看著兩張燦爛的笑臉,朱嬌嬌放下了心,估摸著今天賣的不錯。

  葉有華轉進院子一眼看見朱嬌嬌在堂屋忙活連忙過來幫手,這會柴已經劈完了,葉有華就幫著捆綁。

  朱嬌嬌幹脆把活都交給他,自己轉去廚房做飯。雖然離天黑還早,但兩個壯勞力拉著一千多斤的東西進城,隻吃了頓早飯跟幾個糍粑,肯定是已經餓慘了。

  而且這會兒村民們都還在就著天光忙著劈柴,到了晚上天黑了肯定得家來問縣城賣柴的事情,早點吃晚飯比較好。

  朱嬌嬌家的晚飯一向不豐盛,這回想著翁婿兩個去縣城賣柴累著了,朱嬌嬌特意下地窖用蘑菇房的灶台炒了個小炒肉。

  為避免住的稍微近些的隔壁的鄰居聞到肉香味朱嬌嬌特意將肉埋在了各自的飯底。

  一家人吃完飯收拾了碗筷,朱嬌嬌哄著葉素珊領著妹妹去堂屋玩兒,這才開始算起今天的收益來。

  今天帶出去的東西確實是全部都賣完了。

  八百斤整整齊齊漂漂亮亮的柴火,幾乎才一進城就被好幾起子人給相中了。

  沙河鎮一塊六的普通貨在縣城能賣一塊八,朱嬌嬌家這等上等貨,被縣城一家機械廠的采購科長一眼就給相中了,以兩塊五的價買了五百斤。

  另外一個據說也是某廠采購科長的以同樣的價格買了兩百斤,剩餘的一百斤被一個據說縣/政/府的工作人員給買了。

  那些想散買又嫌他們家的柴火貴但又喜歡這份漂亮整齊的城裏人,想著正是年關,鄉裏人家賣柴的多,原還等著他降價呢,沒成想一忽兒的功夫就連根零散的木頭都買不到了。

  至於菜幹蘑菇幹那是個個想買卻個個都不怎麽舍得買,問價的都問了好幾趟,朱立勤翁婿兩個還是咬著牙不給降價。

  還是那位買了五百斤柴火正等著廠裏來人拉柴的煤機廠的采購科長給全部買了下來,快過年他正愁著廠裏發福利的物資呢。

  朱嬌嬌飛快的心算,“八百斤柴二十塊錢,菜一百斤四十二塊錢,蘑菇幹一百斤五十塊錢,今天這是賣了一百多塊錢?”

  這事還真的令她挺震驚的,雖然知道菜幹蘑菇幹能賣個好價錢,畢竟幾斤新鮮的菜才能曬出一斤幹的,特別這會兒還是年關,肯定能出貨,但價格這麽好,但柴火這個時候能賣兩塊五她真的挺驚訝的。

  而且除了之前為了擺三朝酒收的那些菜幹蘑菇幹外,至少有差不多三十斤的蘑菇幹是自家種出來烘幹的。

  除了搭建蘑菇房的時候費的材料費,基本上自家就是費了點人工,其他的基本上都是零消耗,畢竟烘蘑菇的柴火都是自家人在山上撿的。

  “也就趕上這幾趟吧,我估計也賣不了幾次了,看報紙上說的,現在上頭抓投機倒把開始嚴格起來了,估計年後除了柴火,明麵上再想賣別的都不行。”

  朱立勤這些天一有時間就研究大隊部那邊的報紙,看形勢不大好啊,想想女兒嬌嬌描述的那些未來,他心裏更是滿懷憂愁,這樣幾場浩劫下來,種花國得落後到什麽程度啊?

  朱嬌嬌倒是知道抓投機倒把這回事,好像是從今年年底開始各處都有了這個嚴抓投機倒把罪的趨勢,這個時候還不算是很嚴格,等到五八年那是所有私人做生意的不論大小全部都退場了,否則那就是明擺著犯了投機倒把的罪。

  倒是柴火的買賣一直不受限製,所以無論何時是一定能賣的,而山上采的蘑菇野菜她們家到時候還可以走供銷社這條路,要知道自從五四年建立了全國統一的供銷合作社係統之後,一直到□□十年代,供銷社都是不怕涉嫌投機倒把的正規收購商。

  朱嬌嬌記得村裏賣菜幹山貨給供銷社的也有不少,隻是供銷社收菜的價格不高,特別是量不大的時候幾乎換不到什麽錢,也因而更多的時候大家幾乎都選擇賣柴火,畢竟費點功夫一百斤的柴火就能看到至少一塊六毛的現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