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事情解決
  朱嬌嬌看著父親憔悴了不少的容顏心裏不大好受,“辛苦爹爹了。”

  她心知家裏就兩個壯勞力,冬天的農活是不多,但也得上工,隻能下了工趁著晚上挖地窖,不說之前藏東西的水泥垛,就是這次才十來天就挖出來了蘑菇房和小地窖,兩個地窖再怎麽低矮小,那也不是簡單事兒,就算是飲食上再怎麽補,兩個壯勞力也累得瘦了形。

  “累點算什麽,事辦好就成。”朱立勤不大計較這個,這可是為了家裏,不是女兒機緣巧合夢見了將來,他們沒做好準備,接下來的幾十年他們要怎麽活?聽女兒說,後來她生了四男四女,總共是八個啊,隻要想一想這個,再累他都甘願,老朱家他這一支可算是子孫滿堂了,到時候他便是立刻下了地府也能對得起祖宗了。

  “放心吧,有爹爹在呢。”他可不能死的太早,至少啊得護著女兒度過這些劫難才行。

  朱嬌嬌淚中帶笑,連連點頭,“嗯,我有爹爹呢。”

  真好,她有爹爹在呢,為了她,爹爹也會好好的。

  “誒,月子裏可別哭,小心壞了眼睛。”朱立勤連忙替女兒擦幹眼淚。

  朱嬌嬌乖乖的任父親幫她擦眼淚隻管抿著唇笑。

  挖井的事沒再做任何耽擱,第二天就忙開了,朱立勤原是在縣城裏做過大掌櫃的人,辦起事來比起別人又多了份章程,十一月上旬的地結了霜卻還沒有凍實,挖起來可能不如平時好挖,但是這會地裏的油菜籽已經撒下了,算得上是農閑時期,聽說朱立勤家要挖井,附近鄉鄰們趕上門來幫忙的就有好幾戶。

  村裏有好幾口井,不過一口在村頭,一口差不多在村尾,其他的就更遠些,都出了村子屋群了,村頭村尾兩口井離得最近的人家也有個半裏路,離得遠的兩三裏路那都是有的,朱立勤家算是在老門山腳村中心地段,他家挖井,老門山腳村差不多有小半兒的鄉鄰都縮短了挑水的路。

  雖然說都是吃過苦的農民,但想起農忙時期累得手指頭都不想動還得跑幾裏路去挑水的辛苦,大家不由得都盼著朱嬌嬌家這口井趕緊變成現實。

  最後挖井的地點是挖井能手老於頭定的,跟朱立勤預想中的地點差不到太多,離屋簷大概有個不到五米遠的樣子,這樣倒是蠻好,雖然蘑菇房和小地窖的出入口在屋後的廚房那邊,到底離得遠一點更好一些。如果離屋簷太近,大家打水來來去去估計就得閑聊幾句,他們家還得提著心出入地窖。

  再還有一個算得上是大好消息,朱立勤家準備挖井就先去大隊部領工具,大隊部那邊說既然井打出來肯給大家用,朱立勤家又出打井砌井的錢,那也不用朱嬌嬌家換工了,出力的人就記工分,記五天工分,一天按壯勞力的十個工分記。

  這讓一些沒有第一時間加入進來幫忙的人不禁扼腕,五十個工分可不好掙,那得實打實地從天亮忙到天黑的忙五天的壯勞力才能掙到的,而且這麽多人出力挖井可不一定需要五天呢,剩下的那就是賺的了。

  不過這會兒需要的人手已經完全足夠了,也插手不進了,隻好下次出手快點了。

  人多力量大,水井挖起來果然很快,朱家自家小地窖裏的小水井往下挖了不過六七米深就慢慢的滲水了,幸虧朱立勤有問過朱嬌嬌自家曾經打井的水位,試探著挖井,這會兒翁婿兩個就停了深挖,直接拓寬了一下井台,又把磚頭一直砌到了井底,隻在井底留了個不大不小的出水口,井圍特意拉高了砌磚牆,眼瞅著出水量確實達到了預期,翁婿兩個就沒再等,直接用水泥把整個井給封起來,這種密封的水井安裝上壓水搖水的水泵就行了,並不用專門留個水井口出來,為了打水方便翁婿兩個砌了個小小的水池,並不打算用,隻平時防一防搖水的時候溢出來罷了。

  壓水井的水泵是朱立勤找了點關係偷偷的從縣城裏的機械廠用金珠子換來的,對方也是心虛,並不敢獅子大開口地收大價錢,一顆有些殘缺的金珠子就換到了,翁婿兩個是打著買肉犒勞大家辛苦挖井的借口去的縣城,半夜裏背著水泵悄悄兒地進的屋。

  雖然外頭打井的幫工多,地窖隻有翁婿兩個,到底自家事,賣力更不一樣,外頭剛開始砌井台的時候,地窖裏的壓水井經過柴火的烘幹已經能用了。

  一開始出的是帶黃泥的髒水,趁夜拎出地窖倒了好幾回,後來慢慢的變成了清水,這口井雖然挖的不深,但嚴格算起來離地麵也有差不多有個十幾米了,外頭的井哪怕是考慮到了給更多村民用挖的很大,但就深度而言也不過比地窖的水井挖深了不到十米而已。

  解決了這幾件大事情的最後一件打井的朱嬌嬌家的四個大人總算是放下心來了。

  不管將來逢著什麽樣的災難日子,做了這麽些準備了也就隻有盡人力聽天命了。

  且不說朱嬌嬌家慢慢兒的裝窮,借口都是現成的,朱家好容易得了個孫子,想著大擺一場結果耗盡了一半兒家底,然後還有挖井的這一筆那肯定把家底都給耗光了,畢竟還跟大隊部借錢了。

  說起來給孫子擺酒耗錢這在橋灣鎮並不很稀奇,說是說婦女能頂半邊天,口號也喊了起來,但農家就沒有不重男輕女的。

  大家從朱嬌嬌家那天擺的酒席也能看出來,確實是費了老大的勁兒的,後來打井下來又欠著大隊部的錢,又臨近了了年關還要備年貨,畢竟這會兒離過年也才一個多來月了,朱嬌嬌家眼見著窮起來了倒也正常。

  到了農曆十一月底,朱嬌嬌總算是出了月子,年底地裏的農活不算多,做足月子的產婦也沒有引來村民們的說道。

  朱嬌嬌痛痛快快的洗了個澡,從頭到腳足足洗了有三遍才出了浴桶。

  這次朱嬌嬌坐月子因為大家長朱立勤舍得手,又是冬天,東西放得住,故而家裏三五天就殺一隻雞燉紅棗給朱嬌嬌補身子,每天的雞蛋更是一餐不斷,養的朱嬌嬌那叫一個麵色紅潤。

  眼見著女兒沒有留下任何病根,朱立勤鬆了口氣。女兒受太多苦了,身子一定得養好了。

  朱嬌嬌一出了月子就接手了家務,菜地裏的白菜砍了大半回來領著兩個女兒玩兒似地擇好洗淨晾幹,大半做菜幹,小半做辣白菜。

  又將蘑菇地窖裏的產成品給收拾幹淨做烘成了蘑菇幹。這會兒地窖裏蘑菇的品種都是山上常見的一些山蘑菇水田蘑菇,因這些蘑菇不必長太高,占不了多少地,小小的蘑菇地窖用木架子搭了好幾層,每層都裝著一排排淺口木條箱養殖蘑菇。

  天冷了找到的蘑菇品種不多,蘑菇房裏的蘑菇算是從孢子開始長起,比起用成型的菌種自然要慢了很多,值得慶幸的是長成了之後就可以幾天隔幾天的一茬茬的割了。

  新鮮的蘑菇留不久,冬天日頭不足,也不能全靠太陽曬成蘑菇幹,隻好趁著用灶的時候用火烘幹了。

  這些事忙了幾天之後,生產隊裏的活也差不多停下來了,村民們忙著開始撿柴火了,朱嬌嬌家裏留著兩個小姑娘在家帶小娃娃葉成忠,帶上防蛇防蟲防野獸的藥草,朱嬌嬌也跟著母親、父親和丈夫一起上山去撿柴,老門山腳村的山大大小小的有很多,最深的深山是老門山,離村子近的都是小山坡一般高矮的,而且大多都是鬆木林,鬆木林裏麵除了鬆塔,還有一些今年才長成的小樹很多,這種小樹是可以隨意砍隊裏不限製的。

  有那願意走遠點到老門山深山裏撿大段枯枝的柴火更多,甚至還有很多很粗的枝丫,不過臘月的天氣已經越發的冷了,看天氣好似快要下雪,進老門山深山裏撿柴的人並不是特別的多,主要是天冷怕碰上野獸,再加上,進山撿柴也不過最多背個百多斤下山,實在不劃算。

  朱家做了些準備就進了深山,大枝的枯柴不光可以賣個好價錢還可以自家在地窖裏那個小灶上燒成炭,雖然不如碳窖燒炭那樣的燒的好用。但自家燒的碳能瞞住外人,而且也能省下一點買碳的錢。

  上次買壓水井的水泵用掉了半個金珠子,原本就隻留了十個殘缺的金珠子,一下子少了一個,大家心裏都感覺有點沒底,好在還有撿來的柴在趕集的時候賣出去貼補家用,金珠子是補不上了,但手頭上再多一點錢心裏有底。

  老門山深山老林裏的柴火果然比村周圍的小山坡上的要多很多,幾乎滿地都是枯枝敗葉。

  很快幾人就撿了幾大堆粗柴,用搓的緊密嚴實的草繩綁的結結實實的堆放在朱立勤根據朱嬌嬌的描述做的滑板車上麵拉著或者是推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