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從華國“遠道而來”的小說
  人們的猜測當然得不到解答。

  事情的發展也沒有因為大量讀者粉絲們的猜測而受到任何影響。

  第一批分別在華國和泥轟登錄的作品獲得了不同的待遇。

  在華國進行連載的10部泥轟輕小說原本就是在泥轟大受歡迎的輕小說作品,並且其中一半都已經被改編成tv動畫播出,原本就在華國擁有非常不錯的粉絲基礎。

  憑借著這些粉絲基礎,它們在華國登錄後,立即受到了粉絲們的熱烈追捧,全都獲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

  但也僅僅是不錯而已。

  限於題材、類型、文風等等方麵的原因,它們在華國的讀者群體受限。

  即便它們都是最優秀的作品,但卻無法和華國那些網站上成績最好的作品相提並論。

  這一點體現在它們的訂閱成績上,就是數據十分穩定、卻也沒有什麽爆發、最高訂閱和頂尖華國網文相差很多。

  而登錄泥轟的那10部華國網文命運卻大不一樣。

  起初在ka文庫網站上連載的時候,它們隻是被一些因為好奇而來的讀者們翻閱,各方麵的數據並不起眼。

  但是很快,這10部不同類型的作品各方麵數據獲得了急速飆升。

  這個變化引起了更多人的注意,自然也吸引了更多的讀者。

  當武者一刀流負責翻譯的前10萬字連載完成後,它們已經都獲得了相當令人矚目的數據。

  ka文庫當即決定對這10部作品都進行文庫化出版。

  三個月後,10部作品全部以文庫輕小說單行本的形式經由ka文庫在泥轟出版發行。

  10部作品的成績都非常驚人。

  其中成績最好的一部作品,首卷居然在發售月取得了超過4萬冊的銷量。

  這個銷量雖然和少數頂尖大熱門的輕小說無法相提並論,但卻已經是稱得上一流的成績。

  10部作品中銷量最差的一部,收卷在發售月也取得了18162冊的銷量。

  這個銷量倒是並不怎麽令人驚豔,但也足以稱得上一部“暢銷”級別的作品。

  放在整個泥轟輕小說業界,這個成績能夠排得上中上。

  起初,人們認為這隻是這10部從華國遠道而來的小說之所以首卷銷量如此出色,完全是因為泥轟小說愛好者們的好奇心、以及武者一刀流老師親自負責翻譯的光環加持導致。

  從第2卷開始,因為武者一刀流老師不再繼續負責這10部作品的翻譯,愛好者們對這10部作品的好奇心下降,它們的後續卷銷量一定會慘不忍睹。

  但是之後的事實卻打了很多人的臉。

  這10部作品第2卷的銷售成績完全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銷量最低的那部作品,是很多人認為接下來必然會徹底崩掉、最多3卷就有可能被迫腰斬的作品。

  它第2卷的首日銷量和首周銷量也的確相比第1卷差了很多,一副隨時會崩掉的模樣。

  但是發售首月過去,它的銷量居然相比第1卷不減反增,最終統計為21762冊。

  盡管提升不多,但在沒有任何“王之力”的加持下,它的銷量竟然會出現“左肩”,實在是很讓人驚奇。

  不僅是它,另外9部從華國來的網文作品也基本都出現了類似的“左肩”情況,第2卷首月銷量相比第1卷更高。

  尤其是第1卷銷量最出色的那部作品,第2卷銷量同樣有所提升,首月居然就賣出超過6萬冊,在o榜公布的當月輕小說類別銷量排行榜上,僅次於幾部熱門大作,排在第7。

  這個現象引起了無數人的熱議。

  明明從第2卷開始,已經沒有武者一刀流老師翻譯這個最大的噱頭,卻還是有這麽多讀者為之買單。

  那麽唯一的解釋,就是這10部作品的確擁有它們自己的魅力。

  在泥轟的網絡上,也出現了大批購買了這些作品對它們的評價。

  大多數評價都是正麵的,稱讚這些作品讀起來十分爽快輕鬆有趣,簡單來說就是“好看”。

  其中有兩部作品還很有武者一刀流老師的作品風格,主角的性格十分幹脆利落,絕不拖泥帶水,描述事件時也非常簡潔明快,閱讀感十分流暢。

  當然也有部分負麵評價。

  不過這些負麵評價主要集中在翻譯問題上。

  很多讀者表示,從第2卷開始,這10部作品的翻譯水準出現了很明顯的下降。

  第2卷的文字內容相比起由武者一刀流老師負責的第1卷,經常會在一些細小的地方出現用詞不準確、描述不到位的問題,這樣很影響閱讀體驗。

  有很多讀者都為此感慨,要是第2卷也是由武者一刀流老師負責翻譯就好了。

  但所有人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

  武者一刀流老師現在是什麽級別的人物,他會負責這10部作品的首卷翻譯工作,就已經讓人十分意外,顯然這也有武者一刀流老師自己的考慮在內。

  指望他將剩下的部分也負責翻譯,那簡直是癡人說夢。

  再說了,與其指望武者一刀流老師負責這部分工作,那還不如指望他趕緊寫新書呢。

  總之不管怎麽樣,這10部作品在泥轟輕小說市場算是站穩了腳跟。

  後續的新卷發售,它們的銷量十分穩定,可以算是一部成功的出版作品。

  而且這10部作品的成績還不僅局限在出版方麵。

  在出版到第3卷時,它們又分別登陸了kdle電子書庫的輕小說專區。

  這一下似乎發揮出了它們真正的威力。

  在輕小說專區連載僅僅1個月,這10部作品竟然全部登上了輕小說專區排行榜月榜的前50位。

  其中排行最高的一部甚至直接衝到了第6位的高位。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作品,正是實體書銷量最好的那一部。

  這之後,這10部作品在kdle電子書庫上的成績穩步前進,其中最好的那部甚至一度衝上了排行榜前三,並一直維持不落。

  很多習慣在購買、閱讀電子書的讀者都表示,不知道為什麽,這10部作品總感覺在手機上閱讀起來,好像比拿實體書在手上看體驗更好。

  總之,這10部從華國遠道而來的網文作品,可以算是在泥轟這邊都取得了成功,並站穩了腳跟。

  或許是鑒於這樣的情況,半年後,ka文庫又一次從華國引進了一批華國網文小說。

  這一批作品總數比第一批更多,總計30部。

  這一次,這30部作品武者一刀流老師並沒有負責翻譯首卷,他唯一做的工作,隻是發了一條itter進行宣傳。

  這30部作品引進後,取得的成績也不如第一批那10部作品亮眼。

  它們先是在ka文庫官網進行免費連載,然後和第一批那10部作品不同,先登陸了kdle電子書庫進行連載售賣。

  它們在kdle電子書庫上的銷量高低不一,好的幾部能夠達到銷量排行榜前20,最差的卻甚至連排行榜都擠不進去。

  經過在kdle電子書庫上兩個月的連載,最終隻有9部作品被ka文庫確定出版。

  剩餘的21部倒也不是完全沒有出版的機會。

  其中hj文庫選擇了3部作品納入出版計劃,gagaga文庫購買了4部作品的泥轟語實體小說版權。

  還有9部作品也分別被其它幾家輕小說文庫買入版權準備出版。

  最終隻有5部作品無人問津,算是失敗。

  其餘的25部作品,竟然全部獲得了在泥轟進行實體出版的機會,仍然可以算得上成功。

  而在這第二批30部作品各自被泥轟出版們看中的同時,第一批10部作品中表現最出色、銷量最高的那部作品,也已經被京阿尼改編成tv動畫播出。

  這部tv動畫的收視率在泥轟當季tv動畫中排行前三,在華國方麵卻是遙遙領先、位居第一。

  隨後它的碟片在泥轟銷量一般,卻在華國這個海外市場上獲得了大爆發,最終隻是在華國居然就賣出了3萬7千張!

  這個成績引發了所有人的驚歎,也讓這部來自華國的網文小說原著引起了更多泥轟人的關注,讓它的原著小說銷量獲得了一次爆發型增長。

  在這之後,又有三部同批作品被陸續改編成動畫播出,都取得了至少超越二期線(注1)的成績。

  這樣的好成績,使得泥轟的讀者、動畫觀眾和製作者們也將更多的目光放在這些來自華國的作品上。

  越來越多的泥轟輕小說讀者們開始認同一個觀點。

  來自華國的網文小說們,好像……挺好看的嘛!

  或許是聽到了這些小說愛好者們的心聲,很快,第三批來自華國的網文小說被引進泥轟。

  這批作品多達足足100部,一時間讓泥轟的小說愛好者們挑花了眼。

  但是他們很快發現一個殘酷的現實。

  從華國來的這些網文小說,並不是像他們之前想象的那樣每一部都很好看,其中也有不少讓人乏味的作品存在。

  但是不管怎麽說,能夠在泥轟這些他們早已經看膩的輕小說類型之外,出現另外一種選擇,依然是讓人感到高興的事情。

  而且華國來的這些網絡小說裏盡管有不少垃圾,但是它足夠多啊。

  ka文庫引進的僅僅是其中非常非常非常小的一部分,在華國內部,可是擁有著足足千萬甚至上億級別這樣不同類型、不同風格的小說。

  裏麵有趣的小說一定非常多。

  隻是有一個問題。

  要怎麽樣,從這麽大量的小說裏挑出自己喜歡看的部分呢?

  這真是一個大問題。

  ……

  ……

  注1二期線,通常指底片銷量過5000張,就可以確定這部動畫有製作第二季的資格。

  當然這隻是一個籠統的說法,實際上近些年動畫製作的最終收益來源越來越多,遠不僅僅是依靠碟片銷量而已。

  或許隻是某個渠道獲得的收益足夠多,就能夠讓這部動畫製作第二季。

  比如《幹物妹小埋》,它第一季的碟片卷均銷量還算不錯,過了4000,但也沒達到二期線。

  可是它第二季動畫還是出了,原因就是第一季的周邊銷量足夠高,以及帶動的原作漫畫銷量增長效果很好。

  ps這一章是第444章,要是在這章完結,那肯定很有趣。

  不過嘛這不可能,接下來還有一段需要交代的情節,最多也就是5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