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又一位歧路前行的少年
  天決戰場最新章節

  當年李輕舟年過三十而剛剛入道修行,按理說他早就錯過了修道的最佳年齡,所以當掌門將其收為弟子帶入山門時遭到了雲神宗不少人的反對,但是掌門畢竟是掌門,力排眾議之下李輕舟還是開始了修行。

  而後李輕舟不負掌門所望,實力飛升,展現出驚人的天賦,眾人緘口。甚至後來掌門訂下主意,放棄自己已然實力超前的大弟子和年紀尚輕且天資卓越的三弟子,把唯一的名額留給了李輕舟,送他去觀天書,宗門之人也唯有羨慕嫉妒,並未有太多阻礙。

  誰知李輕舟在觀天書之後,如同中了邪一般,卻突然放棄了宗門的上乘法門,甚至放棄了自古以來靈師要走的方向,另辟蹊徑,鑽研毫無道理可言的通靈之法。

  宗門之人有的捶胸頓足,有的冷嘲熱諷,總之沒有一人讚成,僅有掌門默許之。

  而後十多年李輕舟再無進步,卻依舊偏執於此。

  他堅信這條路是行得通的,也堅信那存在與野史中的遙遠故事是真實的。

  哪怕西寒靈宗早就在曆史之中煙消雲散,羅安寒也僅是傳聞中的一個名字,難覓蹤跡,但他就是相信,所以他執著,哪怕臨死前也未曾放棄。

  在他留下的這本筆記的第一頁,隻寫了句話。

  “自古華山一條路,誰知歧路亦可行。”

  薑陵看到這句話之後沉默,又笑了笑,那不是譏諷的笑,而是自豪的笑,為自己師父的豪邁和執著所自豪。

  放棄前人鋪墊好的光明大路不走,偏偏用幾十年的時間去堅持一條幾乎沒有人剛嚐試的道路,這是愚蠢的,也是無比勇敢而可敬的。

  有很多人在看不到光明的道路上放棄或者慘敗甚至死去,但是也有那麽一小部分人找到了新的光明,而陳舊的世界往往都是由這樣的人改變的。

  而後薑陵讀過了羅安寒的故事,自然是覺得精彩,也堅信這必然是真是的故事,不僅僅是傳聞而已。

  “這麽說來,正常靈師的戰鬥手段,主要是通過以靈力配合武靈作戰,大概類似於‘皮卡丘,快使用十萬伏特’那種形式?”通過這個故事,薑陵自然是讀懂了很多,推測道:“而師父所說的歧路,就是像羅安寒那樣把武靈和自己融為一體?可是當時師父不是已經做到了麽?”

  當時與血眼鬼怪作戰,李輕舟實際上隻用了兩招,第一招是揮手間召喚了一堵藤牆,攔截了血眼鬼怪的衝鋒,這應該是一般靈師都會的手段,不用武靈配合,僅用自身靈力就能做到。

  而第二招就是將那叫秦宮的武靈和自己融為了一體,使自己實力飛漲,大殺四方。

  所以說如果和自己武靈融為一體算是一般靈師無法做到之事,那李輕舟應該已經成功了才對,為何會難進寸步呢?

  帶著這個疑問,薑陵繼續翻動李輕舟的筆記,來到了第三頁,上麵記載了李輕舟第一次嚐試時的所做的分析和推測。

  擁有靈力並懂得如何使用,便可稱為靈師,靈師可通過靈力去模擬天地生靈的形態,揮手間便可引出百草飛長、藤枝成爪,待到境界進步,便能以靈力擬生飛禽走獸,有如臂使。

  待達到地級巔峰,可收武靈為奴,以靈力為武

  靈重塑身軀,禦其為自己作戰。

  典籍之中記載的修為高深之大靈師,皆擁有強大武靈,大靈師靈力充沛,可謂為武靈擬生出強大靈軀,使其發揮超常實力。而大靈師之靈術亦是精湛,取毫毛便可喚猛虎,取鱗片即可降遊龍,撚花成蔭,摘葉成林,實力驚天動地。

  但使武靈融於己身,實難極難之事。

  武靈即為曾經的神魄強大之人,因非同尋常之機緣而留於天地之間的殘魂,若行通靈之術,引魂入體,則為一體兩魂,意識衝突,豈能共存?

  且人軀非靈軀,人軀之強度不足,難容武靈,若強行融魂於體,不但自身神魄極易受損,也可能會透支而衰。

  即便成功融魂入體,亦難發揮全力,勞神勞力,又難有進展,不知如何沿此途前行。

  曾有數位大能嚐試通靈融魂,皆是因之重傷,亦有走火入魔及神智瘋癲者為鑒,故無人敢於此路鑽研。

  “今日,我李輕舟立誌尋得通靈之法,不死不休!”

  又是一句狠話,看得薑陵心情激動。

  “觀過天書之後都是三十好幾的人了啊,還這麽中二。”薑陵微笑著喃喃自語了一句,隨後輕歎了口氣,暗道一聲佩服。

  融靈於體,並且與武靈共同掌管身體,雙魂合一,以自己的靈力為能量,以武靈的招式和作戰意識為輔助,發揮超出尋常靈師的戰鬥力,即為通靈。

  他也明白了為什麽李輕舟說自己還是沒有找到法門,原來通靈之術不僅僅是融靈於體這一步,雖說融靈於體的確是很難做到的事情,但是並不算沒有辦法,有不少曾經的前輩也曾經做到過這一步。

  但是第一,融靈於體,風險極大,對自己神魂和身體都有損害。第二,即使能夠融魂於體,甚至如李輕舟一般能夠以此作戰,但是卻很難繼續修煉下去。

  你想加強領悟,就要嚐試通靈,而每一次通靈對自己又有損傷,卻又找不到使之完善的方法,如此以來,瘋的瘋,傷的傷,最後隻好放棄。像李輕舟這樣僅是修為再無寸進,已經算是一大進步了。

  “原來歧路是真的不好走啊。”薑陵感慨了一句。

  其實薑陵知道,如果自己放棄這一條艱難險阻的歧路,去和萬重山一起修行雲神宗的不世法門,肯定是更為穩妥,但是薑陵還是答應了李輕舟,要替他在這條歧路上走下去。

  首先薑陵是相信這條路存在的,畢竟李輕舟是從天書之中看到了這條道路,以天書在這個世界的重要性,自是不會騙人。還有就是雲神宗當代宗主柳輕鶴曾屠村威逼李輕舟停止修行,必然也是查到了蛛絲馬跡,知道這一條路是行得通的,為了避免自己的師兄李輕舟修出不世神通,歸宗後威脅到自己的地位,又念及對師父發誓不會傷及李輕舟,所以才出此卑劣之計斷絕李輕舟修行之路。

  而除了堅信這條路可行以外,還有一方麵就是,薑陵願意繼承這位老人的意誌,替他走下去。

  情懷也好,中二也罷,薑陵覺得自己應該這樣做,那就去做嘍。

  薑陵思緒回到手中筆記上,向後翻了翻,發現後麵是李輕舟在多次嚐試中留下的一些總結和分析,具有非常有價值的借鑒作用。

  但是因為薑陵未曾修行靈

  術,對於靈術的一些基礎知識還不太了解,目前筆記上很多地方根本看不懂,所以薑陵簡單翻了翻,就又合上了筆記。

  “看來首先還是了解一些簡單的靈術法門,打好基礎在來研究通靈之術,而且想要召喚武靈,大致需要地轉上境的實力才行,想來一時半會也沒有能力去實踐通靈之術。”想到此,薑陵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塵土。

  “可是老者僅有一位武靈,還留給了師弟,我現在沒有武靈,武靈去哪才能搞到呢?”薑陵喃喃自語了一句,隨後腦海中閃過一絲亮光,迅速掏出了自己懷中的一物。

  那是在東蕪島上破解石像後給的東西。

  【物品名稱:未知的靈玉】

  【品階:未知】

  【類型:靈玉】

  【裝備條件:未知】

  【屬性:未知】

  【備注:一枚靈玉,裏麵似乎有著一種神秘的力量。】

  “難道說…”薑陵看著這枚古樸的玉佩,幾乎確定這和老者腰間那玉佩材質相差無幾。

  “真是黃天不負有心人呐。”薑陵滿意地又將玉放進了懷中,想道:“希望沒有猜錯,裏麵也有著一個武靈,隻是我現在還沒有辦法使用而已。”

  薑陵一時也不知道怎麽為這個玉佩做一下鑒定,高興之餘也不去理會,將筆記放在懷中口袋,薑陵便邁步走向了書房。

  萬重山正在抄書,薑陵與其打過招呼,也坐下拿起一本開始抄錄。

  這本書的名字分別是《靈術初解》、《雲神靈運心法》、《降靈九章》和《長空飛鳶決》。

  萬重山在幫薑陵抄寫《降靈九章》,而《雲神靈運心法》較短,已經抄完了,薑陵則是拿過《靈術初解》開始抄錄。

  這本書如其名字一樣,正好是為初學者講解靈力的概念和運轉靈力的方法的,還有關於地轉境界靈師實力的成長階段。薑陵一邊抄一邊去理解,頓時對靈師這個職業有了更為清晰的認識。

  初級的靈師動靈力之後,便可以操控靈力作為自己的力量,聚集靈力直接打出,或者凝結靈力結成盾牌都是可以的,但是那並不算靈力的合理運用。

  靈術的厲害之處在於可以模擬天地生靈,最基礎的是以靈力召喚些草啊、樹枝啊什麽的,如果沒有本體也可以直接以靈力製造,比如在一塊空曠的水泥地板上召喚出一根小草,甚至是一條金魚都是可以的,隻不過它們並不是真實的,而是以靈力構造的,過一段時間就會消失在天地間。

  而等到修為精湛之後,能夠靈術法門發揮出的戰鬥力自然隨之增加。隻不過靈師初期靈力較為缺乏,隻能施展些簡單的手段。

  “有點類似於…精靈?自然法師?”薑陵心中暗自叨叨著。

  抄到靈力運轉的篇章時,薑陵突然覺得腦海中靈光一閃,停下筆,沉默了片刻後,緩緩伸出手指輕輕點在了桌子上。

  萬重山好奇地轉過頭來,隨後頓時揉了揉眼睛,目瞪口呆。

  隨著薑陵抬起手指,桌子上神奇地出現了一朵小白花,迅速長大,花苞漸漸開放,在桌上輕輕搖曳,熒光然然。

  薑陵目中露出激動,看著萬重山傻笑道:“有點意思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