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風落笛聲寒(十三)
後來他才知道,那個漂亮的小人兒,應該是冷家的少爺。
還是給他喂食的那個人告訴他的。
他就想,他那麽好看,肯定是小少爺的。
第三日那人再來,又給他帶了新的吃食。
荊憶闌很喜歡他,別人都把他當牲畜,唯有他把自己當個人看。
風袖那時養他,也隻是圖個新鮮。他娘死了,他被那個名義上的爹接了回來,放到這所大宅子裏。
他人生地不熟的,又尋不到說話的人,那天好不容易見著個跟自己年歲相仿的六少爺,可那人根本不拿正眼瞧他,隻跟自己相熟的人一起玩耍。
風袖也硬氣,不玩就不玩,大不了他去找些別的新奇玩意。
於是他便找著了荊憶闌。
那時荊憶闌還不叫荊憶闌,隻是一個被關在籠子裏的小乞丐。
風袖勢單力薄,平時跟別人打架便打不贏。他見別的少爺都養狗,便也想著要養一個。
但這府裏自然沒人幫他找狗來養,他尋到荊憶闌之後,心便定了。
他想,別人養狗他養人,等以後再打架就不會怕了。
他一有時間就過來找荊憶闌,兩個小孩子,隔著一個小小的通風口,像普通的童年玩伴一樣,相互說著話。
風袖告訴他外麵發生的事,說今兒個他三哥又偷拿了三姐的蜜餞,說外麵有耍猴的,好威風,還說街上唱戲,特別好看。
他自認為自己是這冷家的一員,張口便是哥哥姐姐,其實他連個冷姓都沒有。
或許是因為他不喜歡冷風盈的緣故,他竟從來都沒說起過這位六少爺。
他講,荊憶闌便聽。
等他說累了,荊憶闌便用帶著口音的話對他說馬戲班子裏的事,說那些鑽火圈的貓,說那些三條腿的貓,說馬戲班子裏的那隻大老虎。
他說的那些風袖從未聽過,常常會被他逗得前仰後合。
一旦他笑起來,荊憶闌就會停下講述,看著他。他實在漂亮得緊,荊憶闌常常會看得忘了眨眼睛。
兩人的友誼在牆壁兩邊生根發芽,通過那個小小的通風口糾纏在一起。
這樣過了兩三月,風袖在冷府裏的處境一日不如一日。那些人都笑他有個當娼妓的娘,嘲笑他,諷刺他。
他討厭那些人,可他打不過他們。
荊憶闌本來是送給冷羌戎的禮物,卻一直沒有被派上用場。
臨近冷風盈生辰的時候,風袖聽到別人說要讓把那地窖裏關著的小怪物放出來表演助興。
那地窖裏就一個活物,除了那個長頭發小乞丐以外還能有誰。
到了那天,備受冷落的風袖偷了看管地窖的仆人的鑰匙,打開了那扇門。
荊憶闌也終於正正經經地看了他一回,像個小仙童,俏麗得像個女娃子。
風袖打開籠子的鎖,讓他出來。
荊憶闌在籠子裏生活了好幾個月,出來的時候還有些不適應。
風袖此舉本就是為了報複別人的冷待,破壞冷風盈的生辰。可他也知道自己保不住荊憶闌,所以他將他帶出地窖,帶到後門那裏。
風袖讓他走,荊憶闌不肯。
夜色中,風袖看不清他從頭發裏露出來的麵容,也沒發現他瞳色異於常人,他隻是很緊張地讓荊憶闌趕緊跑掉。
“你先出去,以後記得回來找我。”風袖說。
荊憶闌一步三回頭地看著他,不太樂意。
後來他停下腳步,問他:“你叫什麽?”
這個問題他問過風袖一次,那次風袖說的是:“我的名字是我娘取的,我爹應該會給我取新的,所以我現在先不告訴你,等他取好了,我再說給你聽。”
可似乎冷羌戎忘記了這個兒子,並未給他更名,所以風袖也沒能說給他聽。
荊憶闌生怕自己回來找不到他,想著快走了,連忙問他名字。
風袖說:“我叫風……”
他還沒說完,便聽見冷府裏頭警鈴大作,想必是有人發現荊憶闌跑了,特地報信。
所以他趕緊將腰上掛著的笛子摘下來,塞到荊憶闌手裏,對他道:“這是我最重要的東西,是我娘留給我的,你拿這個來找我,就知道了。”
荊憶闌鄭重點頭,抓緊那根笛子就跑了出去。
他本準備避過這一陣子,就偷偷跑過來看他。
可誰想到,他爹竟然找了過來。
荊憶闌一直都不知道自己竟然還有個父親,他隻知道他母親生自己時血崩而死,隻知其母不知其父。
他父親的來頭很大,卻也是讓人害怕的角色。
仇寄寒。這就是他父親的名字。
此人性格暴戾行為乖張,行事全憑自己喜好,若是他不高興,殺人屠村也是做得出來的。這人這麽惹人恨,按道理早該有武林人士過來鏟除他了。可偏偏他武功奇高,普通人根本近不得身,更別說傷到他了。
荊憶闌被仇寄寒帶走之後,便再也沒有機會回來找風袖。
仇寄寒對唯一的兒子感情也不是很深,或許在他看來,荊憶闌僅僅是一個延續了血脈的陌生人而已。
“荊憶闌”三字,是仇寄寒取的。
憶闌憶闌,也不知這個闌字,說的是何人。
仇寄寒用極其殘酷的方式迫使荊憶闌學習武功,寒冬臘月裏也讓他裸著上身在路上跑,常常讓他蹲馬步,一蹲就是幾個時辰。
荊憶闌小小年紀,哪裏受過這種苦。可仇寄寒就像個暴君一樣,隻有荊憶闌受著的份,沒有他反抗的份。
他這樣教荊憶闌,也不是為了讓他長成棟梁之才,僅僅是因為他覺得他仇寄寒的兒子,就該立於眾人之上,不該做一個平庸之輩。
荊憶闌小時候是很恨他的,恨得咬牙切齒,恨他讓自己做不願意做的事情。
後來仇寄寒將畢生所學都傳授給了他,當仇寄寒覺得再沒什麽東西可以教他了之後,便將他送到了巒峰大師那裏,讓他拜師學藝。
巒峰大師雖聲名遠播,可他修習的霜淩劍法卻有一個弊端,便是會影響人的心智,讓人在情感之上頗為淡漠,簡單講就是冷清冷性。
荊憶闌起初百般不願,後來強拗不過,也隻能從了。
他慢慢受到了那劍法的影響,對萬事都漠不關心,整個人也越發寡言。
但他將自己對那個人的愛潛藏在心底,即使他變得再淡漠,即使他一生盡是冰霜鑄就,他的心裏也有一塊是熱的。那一塊裏,藏著那個他。
出師之後,他遇到了他父親的師妹,也就是與舞陽公主交好的娉婷仙子。
娉婷仙子擅長用毒,見他的第一眼便看出來他眸色異於常人並非是天生導致,而是因為中毒。
這毒顯然是從娘胎裏起便染上的,他不知道誰會害自己母親,況且就她那低微的身份,若是有人真想害,也不可能用這麽特殊這麽難找的毒藥。
荊憶闌學成劍法之後,便行了俠路,行俠仗義,仗義執言。
而他也正式脫離了仇寄寒的掌控,即使他依然傳承了仇寄寒手下的各方分舵。
娉婷仙子雖然跟仇寄寒是同門師兄妹,可仇寄寒此人剛愎自用,手段狠辣,娉婷仙子卻溫柔可親,對待荊憶闌就像對待自己的親生兒子一樣。
荊憶闌在她身上甚至找不到一點缺點,這個人實在太過於完美,完美得簡直不像凡人,也難怪別人會喊她仙子。
那時荊憶闌還不大,他聽聞娉婷仙子要去盛京看望舞陽公主,一想到自己喜歡的那個人也在盛京,便趕緊說要一起去。
他最先去的是王爺府,見到那時還未及冠的聶如咎。
兩人年歲相仿,也都一表人才,雙方長輩便攛掇著他們比試。
比試點到即止,荊憶闌也並未用自己的殘燼劍,而是換了木劍。
還未開打,聶如咎便開口道:“既然是比試,總得有個彩頭吧,你們說是不是?”
舞陽公主坐在一邊喝茶笑看,聽他此言,便放下茶盞來,道:“咎兒說得是,不過要弄什麽當做彩頭呢?”
聶如咎笑道:“我這王府裏奇珍異寶多得很,隻是不知道憶闌兄是否有看得入眼的,若是你贏了,到時候我帶你去我府中庫房裏,讓你隨意挑,你看中那件,就拿走哪件吧。”
他說完舞陽公主便笑了,一邊笑一邊對娉婷道:“我這個兒子啊,向來摳門得很,他那些珍寶,我和他爹都碰不得,今日算是開了眼,見到我兒子大方了一回。不過這千年難遇的事,我覺得還是要放鞭炮慶祝一下比較好。”
少年人都好麵子,聶如咎更甚。他聽完他母親這番話,頓時便跺腳微慍道:“母親,我哪有你說的那麽吝嗇,這要傳出去,你兒子的一世英名可就全毀了。”
舞陽見他真生氣,隻好笑道:“好好好,是娘不對,是娘誇張了。”
荊憶闌就看著他們你一句我一句,一張臉上半點表情也無。
聶如咎見舞陽公主不說話了,這才轉向荊憶闌的方向,道:“我的彩頭已經出了,憶闌兄你的呢?”
荊憶闌看了看手中木劍,又看了看自己一身簡樸的穿著,實在想不出自己有什麽能當彩頭的。
所以他隻好道:“我身無長物,怕是要讓如咎兄見笑了。”
聶如咎也不惱,隻是指指他腰間玉笛,對他道:“憶闌兄明明有一支這麽好看的笛子,怎麽還說自己身無長物呢?”
荊憶闌倏然一驚,萬萬沒想到他竟然看上了自己的這支笛子。
聶如咎道:“我有個朋友擅撫琴,我見憶闌兄這笛子好看,雖然君子不奪人所愛,但我還是想破例一回,想向憶闌兄討這支笛子。”
荊憶闌將這笛子看得十分重要,畢竟這是那個人給他的東西。他轉過頭去看娉婷仙子,眼裏帶著些許懇求,那是讓她說上兩句,斷了聶如咎這般念頭的意思。
娉婷接收到他眼中信息,又轉頭看了舞陽公主一眼,頗有些為難的樣子。
荊憶闌見他那模樣,心已經涼了半截。
這娉婷千好萬好,就是待人太過友善,這個也不得罪那個也不得罪的。
娉婷斟酌一番,道:“憶闌,若是小王爺實在喜歡這笛子,你就將它拿出來當彩頭好了。”
荊憶闌正要拒絕,娉婷已先他一步開口道:“你可不一定會輸,不是麽?”
荊憶闌聽了她這句話,這才安下心來。
是了,他得了仇寄寒的教導,又習得了巒峰真人劍法,不可能打他不過。
所以他點了點頭,說可以。
聶如咎這下便高興起來,做出打鬥的起手式。
荊憶闌也提劍,迎向他。
聶如咎的武功是學自皇宮大內,學自他那皇帝舅舅身邊的護衛和大太監。
那護衛未進宮之前,也曾是江湖中一等一的高手,那太監也是為了保護皇帝,才學了一身高深的武功。
兩位少年便在那小小的比武場上打鬥起來。
若說所學,兩人幾乎是不相伯仲。
若說功力,因為年歲相仿的緣故,兩人也相差無幾。
不過要真說起來,荊憶闌習武的時間比聶如咎短,說起來他的能力比聶如咎還要高上一分。
可他沒想到聶如咎太想要拿這笛子去討好他那朋友了,而聶如咎也看得出荊憶闌雖無破綻,卻有一個致命的弱點。
他太在乎那笛子了,所以他借著機會,兩隻並攏朝那笛子擊去。
他這一手功夫叫做純陽指,習自他那位護衛師父,使用時將內裏盡數逼到兩指的指尖,金石皆可摧,更不用說這玉製的笛子。
荊憶闌也知道厲害,他護笛心切,竟生生切換了施展到一半的招式,改而去護那笛子。
聶如咎在這眨眼的空當裏,已經將足以致命的一擊抵到了他的脖頸上。
一息之差,勝負已分。
聶如咎並未下死手,所以他另一隻手在荊憶闌脖子前停了下來。
“憶闌兄,你輸了。”他笑道。
雖然聶如咎使了詐,可他們比試之前卻並未說過不能使詐。
荊憶闌未曾提防他會來這一套,一時竟無話來反駁。
舞陽公主自然也看得出來自己的兒子耍了花招,但這是在他們王府裏頭,她和她丈夫又對這兒子寄予厚望,若是讓人知道她兒子跟人比試還輸了,怕是會對他有些影響。
所以她隻好故作不知,對著兩人宣布答案道:“此番,是咎兒贏了。”
還是給他喂食的那個人告訴他的。
他就想,他那麽好看,肯定是小少爺的。
第三日那人再來,又給他帶了新的吃食。
荊憶闌很喜歡他,別人都把他當牲畜,唯有他把自己當個人看。
風袖那時養他,也隻是圖個新鮮。他娘死了,他被那個名義上的爹接了回來,放到這所大宅子裏。
他人生地不熟的,又尋不到說話的人,那天好不容易見著個跟自己年歲相仿的六少爺,可那人根本不拿正眼瞧他,隻跟自己相熟的人一起玩耍。
風袖也硬氣,不玩就不玩,大不了他去找些別的新奇玩意。
於是他便找著了荊憶闌。
那時荊憶闌還不叫荊憶闌,隻是一個被關在籠子裏的小乞丐。
風袖勢單力薄,平時跟別人打架便打不贏。他見別的少爺都養狗,便也想著要養一個。
但這府裏自然沒人幫他找狗來養,他尋到荊憶闌之後,心便定了。
他想,別人養狗他養人,等以後再打架就不會怕了。
他一有時間就過來找荊憶闌,兩個小孩子,隔著一個小小的通風口,像普通的童年玩伴一樣,相互說著話。
風袖告訴他外麵發生的事,說今兒個他三哥又偷拿了三姐的蜜餞,說外麵有耍猴的,好威風,還說街上唱戲,特別好看。
他自認為自己是這冷家的一員,張口便是哥哥姐姐,其實他連個冷姓都沒有。
或許是因為他不喜歡冷風盈的緣故,他竟從來都沒說起過這位六少爺。
他講,荊憶闌便聽。
等他說累了,荊憶闌便用帶著口音的話對他說馬戲班子裏的事,說那些鑽火圈的貓,說那些三條腿的貓,說馬戲班子裏的那隻大老虎。
他說的那些風袖從未聽過,常常會被他逗得前仰後合。
一旦他笑起來,荊憶闌就會停下講述,看著他。他實在漂亮得緊,荊憶闌常常會看得忘了眨眼睛。
兩人的友誼在牆壁兩邊生根發芽,通過那個小小的通風口糾纏在一起。
這樣過了兩三月,風袖在冷府裏的處境一日不如一日。那些人都笑他有個當娼妓的娘,嘲笑他,諷刺他。
他討厭那些人,可他打不過他們。
荊憶闌本來是送給冷羌戎的禮物,卻一直沒有被派上用場。
臨近冷風盈生辰的時候,風袖聽到別人說要讓把那地窖裏關著的小怪物放出來表演助興。
那地窖裏就一個活物,除了那個長頭發小乞丐以外還能有誰。
到了那天,備受冷落的風袖偷了看管地窖的仆人的鑰匙,打開了那扇門。
荊憶闌也終於正正經經地看了他一回,像個小仙童,俏麗得像個女娃子。
風袖打開籠子的鎖,讓他出來。
荊憶闌在籠子裏生活了好幾個月,出來的時候還有些不適應。
風袖此舉本就是為了報複別人的冷待,破壞冷風盈的生辰。可他也知道自己保不住荊憶闌,所以他將他帶出地窖,帶到後門那裏。
風袖讓他走,荊憶闌不肯。
夜色中,風袖看不清他從頭發裏露出來的麵容,也沒發現他瞳色異於常人,他隻是很緊張地讓荊憶闌趕緊跑掉。
“你先出去,以後記得回來找我。”風袖說。
荊憶闌一步三回頭地看著他,不太樂意。
後來他停下腳步,問他:“你叫什麽?”
這個問題他問過風袖一次,那次風袖說的是:“我的名字是我娘取的,我爹應該會給我取新的,所以我現在先不告訴你,等他取好了,我再說給你聽。”
可似乎冷羌戎忘記了這個兒子,並未給他更名,所以風袖也沒能說給他聽。
荊憶闌生怕自己回來找不到他,想著快走了,連忙問他名字。
風袖說:“我叫風……”
他還沒說完,便聽見冷府裏頭警鈴大作,想必是有人發現荊憶闌跑了,特地報信。
所以他趕緊將腰上掛著的笛子摘下來,塞到荊憶闌手裏,對他道:“這是我最重要的東西,是我娘留給我的,你拿這個來找我,就知道了。”
荊憶闌鄭重點頭,抓緊那根笛子就跑了出去。
他本準備避過這一陣子,就偷偷跑過來看他。
可誰想到,他爹竟然找了過來。
荊憶闌一直都不知道自己竟然還有個父親,他隻知道他母親生自己時血崩而死,隻知其母不知其父。
他父親的來頭很大,卻也是讓人害怕的角色。
仇寄寒。這就是他父親的名字。
此人性格暴戾行為乖張,行事全憑自己喜好,若是他不高興,殺人屠村也是做得出來的。這人這麽惹人恨,按道理早該有武林人士過來鏟除他了。可偏偏他武功奇高,普通人根本近不得身,更別說傷到他了。
荊憶闌被仇寄寒帶走之後,便再也沒有機會回來找風袖。
仇寄寒對唯一的兒子感情也不是很深,或許在他看來,荊憶闌僅僅是一個延續了血脈的陌生人而已。
“荊憶闌”三字,是仇寄寒取的。
憶闌憶闌,也不知這個闌字,說的是何人。
仇寄寒用極其殘酷的方式迫使荊憶闌學習武功,寒冬臘月裏也讓他裸著上身在路上跑,常常讓他蹲馬步,一蹲就是幾個時辰。
荊憶闌小小年紀,哪裏受過這種苦。可仇寄寒就像個暴君一樣,隻有荊憶闌受著的份,沒有他反抗的份。
他這樣教荊憶闌,也不是為了讓他長成棟梁之才,僅僅是因為他覺得他仇寄寒的兒子,就該立於眾人之上,不該做一個平庸之輩。
荊憶闌小時候是很恨他的,恨得咬牙切齒,恨他讓自己做不願意做的事情。
後來仇寄寒將畢生所學都傳授給了他,當仇寄寒覺得再沒什麽東西可以教他了之後,便將他送到了巒峰大師那裏,讓他拜師學藝。
巒峰大師雖聲名遠播,可他修習的霜淩劍法卻有一個弊端,便是會影響人的心智,讓人在情感之上頗為淡漠,簡單講就是冷清冷性。
荊憶闌起初百般不願,後來強拗不過,也隻能從了。
他慢慢受到了那劍法的影響,對萬事都漠不關心,整個人也越發寡言。
但他將自己對那個人的愛潛藏在心底,即使他變得再淡漠,即使他一生盡是冰霜鑄就,他的心裏也有一塊是熱的。那一塊裏,藏著那個他。
出師之後,他遇到了他父親的師妹,也就是與舞陽公主交好的娉婷仙子。
娉婷仙子擅長用毒,見他的第一眼便看出來他眸色異於常人並非是天生導致,而是因為中毒。
這毒顯然是從娘胎裏起便染上的,他不知道誰會害自己母親,況且就她那低微的身份,若是有人真想害,也不可能用這麽特殊這麽難找的毒藥。
荊憶闌學成劍法之後,便行了俠路,行俠仗義,仗義執言。
而他也正式脫離了仇寄寒的掌控,即使他依然傳承了仇寄寒手下的各方分舵。
娉婷仙子雖然跟仇寄寒是同門師兄妹,可仇寄寒此人剛愎自用,手段狠辣,娉婷仙子卻溫柔可親,對待荊憶闌就像對待自己的親生兒子一樣。
荊憶闌在她身上甚至找不到一點缺點,這個人實在太過於完美,完美得簡直不像凡人,也難怪別人會喊她仙子。
那時荊憶闌還不大,他聽聞娉婷仙子要去盛京看望舞陽公主,一想到自己喜歡的那個人也在盛京,便趕緊說要一起去。
他最先去的是王爺府,見到那時還未及冠的聶如咎。
兩人年歲相仿,也都一表人才,雙方長輩便攛掇著他們比試。
比試點到即止,荊憶闌也並未用自己的殘燼劍,而是換了木劍。
還未開打,聶如咎便開口道:“既然是比試,總得有個彩頭吧,你們說是不是?”
舞陽公主坐在一邊喝茶笑看,聽他此言,便放下茶盞來,道:“咎兒說得是,不過要弄什麽當做彩頭呢?”
聶如咎笑道:“我這王府裏奇珍異寶多得很,隻是不知道憶闌兄是否有看得入眼的,若是你贏了,到時候我帶你去我府中庫房裏,讓你隨意挑,你看中那件,就拿走哪件吧。”
他說完舞陽公主便笑了,一邊笑一邊對娉婷道:“我這個兒子啊,向來摳門得很,他那些珍寶,我和他爹都碰不得,今日算是開了眼,見到我兒子大方了一回。不過這千年難遇的事,我覺得還是要放鞭炮慶祝一下比較好。”
少年人都好麵子,聶如咎更甚。他聽完他母親這番話,頓時便跺腳微慍道:“母親,我哪有你說的那麽吝嗇,這要傳出去,你兒子的一世英名可就全毀了。”
舞陽見他真生氣,隻好笑道:“好好好,是娘不對,是娘誇張了。”
荊憶闌就看著他們你一句我一句,一張臉上半點表情也無。
聶如咎見舞陽公主不說話了,這才轉向荊憶闌的方向,道:“我的彩頭已經出了,憶闌兄你的呢?”
荊憶闌看了看手中木劍,又看了看自己一身簡樸的穿著,實在想不出自己有什麽能當彩頭的。
所以他隻好道:“我身無長物,怕是要讓如咎兄見笑了。”
聶如咎也不惱,隻是指指他腰間玉笛,對他道:“憶闌兄明明有一支這麽好看的笛子,怎麽還說自己身無長物呢?”
荊憶闌倏然一驚,萬萬沒想到他竟然看上了自己的這支笛子。
聶如咎道:“我有個朋友擅撫琴,我見憶闌兄這笛子好看,雖然君子不奪人所愛,但我還是想破例一回,想向憶闌兄討這支笛子。”
荊憶闌將這笛子看得十分重要,畢竟這是那個人給他的東西。他轉過頭去看娉婷仙子,眼裏帶著些許懇求,那是讓她說上兩句,斷了聶如咎這般念頭的意思。
娉婷接收到他眼中信息,又轉頭看了舞陽公主一眼,頗有些為難的樣子。
荊憶闌見他那模樣,心已經涼了半截。
這娉婷千好萬好,就是待人太過友善,這個也不得罪那個也不得罪的。
娉婷斟酌一番,道:“憶闌,若是小王爺實在喜歡這笛子,你就將它拿出來當彩頭好了。”
荊憶闌正要拒絕,娉婷已先他一步開口道:“你可不一定會輸,不是麽?”
荊憶闌聽了她這句話,這才安下心來。
是了,他得了仇寄寒的教導,又習得了巒峰真人劍法,不可能打他不過。
所以他點了點頭,說可以。
聶如咎這下便高興起來,做出打鬥的起手式。
荊憶闌也提劍,迎向他。
聶如咎的武功是學自皇宮大內,學自他那皇帝舅舅身邊的護衛和大太監。
那護衛未進宮之前,也曾是江湖中一等一的高手,那太監也是為了保護皇帝,才學了一身高深的武功。
兩位少年便在那小小的比武場上打鬥起來。
若說所學,兩人幾乎是不相伯仲。
若說功力,因為年歲相仿的緣故,兩人也相差無幾。
不過要真說起來,荊憶闌習武的時間比聶如咎短,說起來他的能力比聶如咎還要高上一分。
可他沒想到聶如咎太想要拿這笛子去討好他那朋友了,而聶如咎也看得出荊憶闌雖無破綻,卻有一個致命的弱點。
他太在乎那笛子了,所以他借著機會,兩隻並攏朝那笛子擊去。
他這一手功夫叫做純陽指,習自他那位護衛師父,使用時將內裏盡數逼到兩指的指尖,金石皆可摧,更不用說這玉製的笛子。
荊憶闌也知道厲害,他護笛心切,竟生生切換了施展到一半的招式,改而去護那笛子。
聶如咎在這眨眼的空當裏,已經將足以致命的一擊抵到了他的脖頸上。
一息之差,勝負已分。
聶如咎並未下死手,所以他另一隻手在荊憶闌脖子前停了下來。
“憶闌兄,你輸了。”他笑道。
雖然聶如咎使了詐,可他們比試之前卻並未說過不能使詐。
荊憶闌未曾提防他會來這一套,一時竟無話來反駁。
舞陽公主自然也看得出來自己的兒子耍了花招,但這是在他們王府裏頭,她和她丈夫又對這兒子寄予厚望,若是讓人知道她兒子跟人比試還輸了,怕是會對他有些影響。
所以她隻好故作不知,對著兩人宣布答案道:“此番,是咎兒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