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8章 反對遷都
  徐州,雖然地處四戰之地,無險可守,但是作為蕭遙發跡崛起的根據地,所以當初蕭遙成為徐州刺史,掌管一方軍政的時候,就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了徐州的建設當中,並且還對徐州作出了長遠的規劃!

  所以即使後來蕭遙被迫離開了徐州,但在黃文元,祖圓等人依舊堅定不移地執行著蕭遙早已製定好的建設計劃之下,徐州也被迅速地建設成一個繁華熱鬧的天下第一大城市!

  所以當在金陵城奪取了陳國政權,光複了梁國江山,並且對朝廷上下的行政係統進行了各種修改和增減之後,蕭遙當然是要想著把新梁國的京師從已經顯得十分破舊窄小的金陵城遷到徐州這個新興的世界級大城市!

  可是讓蕭遙十分出乎意料的是,當他提出遷都徐州的決定之後,朝廷上竟然有不少人都對這個遷都機會表示反對,甚至連一直支持自己的禮部尚書徐淩,也在其中!

  不過蕭遙也沒有發怒,畢竟他也知道,國家遷都可是一件大事,裏麵牽涉著各方各麵的事情,並不像搬家一樣,把所有東西打包搬走就可以了!

  於是蕭遙就問這些表示反對的人說道:“你們為什麽不支持這個遷都徐州決定?你們應該也都去過徐州啊,知道經過這幾年的建設和發展,徐州已經變成了一個比金陵城還要繁榮熱鬧的城市!先不說那裏的人口早就已經超過了金陵城,還有整個徐州城的麵積也是金陵城的好幾倍,而且我還會繼續擴建徐州城,地廣人多,又是各國商客進行貿易的集中地,我們把新梁國的京師遷到徐州,應該是一件合情合理的事啊!”

  “陛下的話雖然有理,但是遷都之事絕非兒戲,這是關乎我們新梁國日後可否長治久安,百姓安居樂業的大事啊,可不能因為一時之快,就草率決定!雖然徐州城現在確實發展得比金陵城還要繁華熱鬧,甚至人口也比金陵城多,但是這些都是在短短的幾年時間裏倉促發展起來的,這就說明這些隻是表麵虛像,我們新梁國在徐州是根基不穩的啊!”徐淩一臉嚴肅地說道。

  “根基不穩?你的意思是說徐州城裏麵的百姓不可靠?”蕭遙疑惑地說道。

  “沒錯!自從當年晉朝南渡,定都金陵城之後,數百年來,我們漢人的政權一直都是以金陵城為京師,我們在江南這邊也是站穩了腳跟,江南的百姓也都以我們漢人為主!可是淮北那邊的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數百年來,徐州幾經易手,裏麵的百姓之前是魏國人,然後又變成齊國人,現在又變回了我們梁國人,雖然他們裏麵依舊以漢人為主,但也有不少異族人,而且政權交替頻繁,導致他們也也肯定不會立刻就忠心於我們梁國!所以我們梁國現在才剛剛光複,就迫不及待地遷都到那個根基不穩的徐州城,萬一發生什麽意外,那後果就不堪設想啊!”徐淩分析說道。

  “嗯,這個原因我倒還沒有仔細想過,你們說得也有道理,淮北的百姓,因為政權變來變去,導致他們對國家的忠誠度確實不高,當年我拿下淮南淮北的時候,那裏的百姓為了能夠有一個安定的生活環境,確實有點像牆頭草,誰強大就聽誰的!”蕭遙點頭同意說道。

  “還有其他原因嗎?”蕭遙繼續問道。

  聽到陛下竟然讚同了徐淩的理由,其他持反對意見的大臣們,也立即來了精神,然後紛紛向蕭遙說出了他們自己反對遷都的理由!

  “陛下,徐州城現在雖然地處中原,交通也確實便利,但是中原可是一個一馬平川,無險可守的城池啊!要是北方的胡人用他們的騎兵入侵我們,如果我們沒有能阻擋他們的進攻,那我們很容易就會被他們造成兵臨城下的危險局麵!”另一個大臣說道。

  “如果敵人迅速兵臨城下,而我們在各地的駐軍又無法及時勤王的話,那我們梁國就隻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是固守待援,二是棄城而逃,這兩條路卻都不會有什麽好結果的!固守待援,即使能夠抵抗住敵人進攻,但京師也一定會遭到嚴重的破壞,但如果抵抗不住,我們可都會成為敵人的俘虜,國家也會滅亡!如果棄城而逃,那後果同樣不堪設想,皇帝都跑了,下麵的將士們還會英勇奮戰嗎?最後還不是把京師拱手相送給敵人!所以臣不支持我們梁國遷都到徐州這個危險的四戰之地!”這個大臣分析說道。

  “剛才兩位大人已經分析了徐州不宜成為我們新梁國的京師,那臣就來說說,為什麽我們要繼續留在金陵城的理由吧!而且金陵城有長江天塹這個優勢,可以有效防禦北方遊牧騎兵這個理由我就不說了,所以我就從風水玄學上,去為陛下分析一番!”一個滿臉自信微笑的大臣站出來說道。

  “玄學?”蕭遙果然來興趣了。

  “陛下,金陵城可是一個風水寶地啊!這裏乃是虎踞龍盤的地勢,東有紫金山龍蟠,西有石頭山虎踞,南有秦淮河,北有玄武湖,剛好湊足了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相!而且金陵城這裏自從三國的孫吳開始,一直到之前的陳國,一共經曆了六個王朝,六朝之都也為金陵城這裏積累了不少王氣,所以如果陛下留在金陵城,借著這些王氣,就一定能擊敗北方政權,完成統一天下的豐功偉業,成為流芳百世的千古一帝!”這個大師煞有其事地說道。

  “六朝之都?”蕭遙不禁搖頭輕蔑地說一聲,語氣裏充滿了不屑,因為他突然想到了一個很打臉的事實!

  “可這六個皇朝,都是一群短命的皇朝啊!一群短命鬼留下來的王氣,那也是晦氣,我可不想沾上這些晦氣!”蕭遙冷笑說道,嚇得那個自以為玄學大師的大臣連忙下跪磕頭,想蕭遙求饒。

  “既然大家都說出了自己反對遷都的理由,那我也和你們說說,我要遷都的理由,看看誰的道理更有理一些!”蕭遙自信地說道。

  然後蕭遙大手一揮,一群年輕官員便抬著一卷長達三丈的畫卷,和一個四丈高的架子,然後就在太極殿中央,把這幅畫卷掛了起來!

  當畫卷被打開,太極殿上的大臣們都被驚得目瞪口呆,眼睛死死地看著這幅他們前所未見的驚世畫卷!

  這是一幅地圖,一幅巨大的地圖,而且地圖上麵的畫畫手法,也和以前他們所看到的地圖完全不一樣,因為是地圖,所以不能用栩栩如生來形容,但大家卻能清晰地看懂這張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