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修佛(上)
  “那個人,是你嗎?”

  楚禪心淚眼含著渴望。

  她癡癡地凝望著李修緣幹淨的臉龐,生怕忘記,要把他的模樣深深刻在心裏。

  可她越來越感到力不從心。甚至連意識都開始恍惚,她知道,黃泉路上的黑白無常在召喚自己了。

  她要走了。

  她的眼前漸漸變得黑暗。

  營地裏的營火,夜空深處零碎的星光,耳畔的風,刀光劍影與鐵甲的冰冷,她所有的五感知覺都在緩緩消失。仿佛自己置身在無邊無際的黑暗裏,沒有人,沒有天,沒有地,更沒有過去與未來。

  “是你嗎?”

  她看到兩位無常使者向她招手,她真的要走了,可她仍不舍得。

  她顫巍巍地伸出雙手,在黑暗裏摸索著李修緣的臉:“是你嗎?星雲……”

  她的手忽然停頓,停留在了那裏。

  李修緣的雙眼閃過混沌色。

  他忽然握住那雙墜落且冰冷的手:“是我!是我、是我……翎兒!”

  “翎兒!”

  李星雲傷心欲絕緊緊地抱著楚禪心,如果可以,他恨不得將她嵌入自己的身體,這樣就永生永世不會分離。

  “對不起!對不起、對不起……”

  “我來晚了。”

  “我來晚了!”

  “翎兒,翎兒你醒醒……告訴我,我該怎麽辦,我該怎麽辦!”

  他十年跋涉,渡化十萬亡靈。

  他不要那滿山諸佛都自愧不及的浩瀚功德,他隻為過那梵海,殿前求佛。

  他苦求佛祖回到前世。

  他終於尋到了翎兒。

  可翎兒卻躺在他的懷裏,冰冷的身體再也感受不到他懷中的溫度,再聽不到他真切的呼喊……

  “翎兒!”

  一瞬間,無盡的絕望猶如無邊際的黑夜當頭侵襲而來。

  刹那間,李星雲抬首。

  他的眼睛再沒有任何悲痛,更沒有歡喜,他雙目已空,五感已空。

  他渾身皆空。

  一念入空門。

  他抱著楚禪心的身體站起了身。

  大燕營地裏將其包圍的層層鐵甲見他起身,哪裏容得下刺客離去,數不清的長鉞彎刀紛紛刺來。

  李星雲沒有閃躲,也沒有反抗。

  因為這些人根本不存在於他的眼中。

  既不在眼裏,便不在現實。他就這麽走著,他的眼裏隻有路,無休止的路。

  大燕軍營裏無數的士兵舉刀砍至。

  他們的刀落下,卻詭異地從李星雲身體上穿過。長鉞刺來,像是穿透了虛無,刺在對麵的士兵身上。

  然後慘倒一片。

  這一幕發生在所有人眼底。

  於是越來越多的大燕士兵感覺遍襲全身的恐懼,他們從不信邪地嚐試到緩緩後退,到最後如同見了鬼似的紛紛讓開一條路。

  大燕鐵營五萬精兵,此刻無一人敢越雷池!哪怕是白袍雪龍騎也心生懼意!

  燕開天站在遠處,冷眼旁觀著這詭異的一切。

  不知為何,從那黑衣刺客身上明明未曾感知到任何修為波動,可卻讓他有一種隱隱的忌憚。

  但也隻是隱約的忌憚而已。

  或許是他本身的錯覺,燕開天如此想著。

  他出現在李星雲麵前,十步之外。

  堂堂統帥大燕五萬鐵甲精兵的上將,若如此放任深夜行刺的刺客就這麽平靜地走出營地,無論傳出去與否,他都該引劍自刎了。

  他望著十步外的李星雲,眯了眯眼。

  靈竅境修為再度釋放,他緩緩抬起卜字大戟,周身殺意漸濃。

  ……

  李星雲頓了頓。

  但也隻是頓了頓。

  他不再是那個無名十一劍學了數月的脆弱書生,他是李星雲,來自未來世的南山禪師李星雲。

  他要帶著翎兒離開,任何人也不能阻擋。

  所以他略微停頓之後,看也不看燕開天一眼,抱著翎兒繼續沉默的走著。

  十步,五步,三步。

  李星雲距離燕開天隻有三步之遙時,燕開天揮動卜字大戟朝他天靈蓋砸來。

  他開口隻說了一句話:“佛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他說放下屠刀。

  燕開天揮動的卜字大戟便忽然化作齏粉。

  他說立地成佛。

  燕開天本人便赫然麵色蒼白癱坐在地,修為盡廢,甚至根本不清楚發生了什麽,隻得眼睜睜看著李星雲從他身邊不緩不急地走過。

  他想開口說些什麽,卻看到遠處囤積著糧草的營地忽然紅光燒天。緊接著是士兵暴亂之聲,殺喊之聲,鐵蹄之聲,逃難之聲……所有的聲音動靜匯聚成將士來報的襲營之聲。

  原來陌名親率夜未央與三千不厭城守軍襲營而至!

  被白袍雪龍騎攙扶著起身的燕開天看著那道漸漸遠去卻無人敢阻的背影,聽著大燕鐵營頃刻間的瓦解之聲,心血來潮,吐血倒地。

  ……

  為時數年的大燕與南瞻部之爭,以燕開天兵敗不厭城而畫上句點。

  後來百姓間傳聞,說是大燕興起的不義之兵惹怒靈山裏的眾佛,於是那夜,有位佛門聖人降臨人間以一口禪廢了統帥燕開天的修為才得以讓天東換來短暫的和平。

  對於這種說法,夜未央統領陌名自然是不相信的。

  那一戰後,他曾費勁心思找尋李修緣與楚禪心二人的下落,可李修緣偏偏就像是帶著楚禪心的屍體人間蒸發了一般,再無蹤跡可尋。

  直到一年後,地處南瞻部北方偏隅的扶疏小鎮裏,來了一位行腳僧。

  那風塵仆仆的僧自稱南山禪師。

  他入小鎮後,便沿途打聽一位名叫楚禪心的姑娘故居。

  他順著好心鎮民的指引,來到一處清河旁。

  清河前有座廢棄已久無人問津的破廟,破廟隱藏在濃綠脆陰的樹叢間,被條藤爬滿遮擋了大半。

  走過滿路的泥濘草地,南山禪師拭了拭消瘦臉頰的汗,站在楚禪心自幼成長的廟宇前,雙手合十,宣了聲佛號。

  從那以後,南山禪師便在廟宇中居住下來。

  扶疏小鎮的鎮民熱情好客,更何況自一年前大燕兵敗後,或許受到民間傳聞影響,南瞻部百姓對為他們帶來和平的佛門中人更加敬愛非常。再加上方外之人本就行善積德,他們也樂意接納佛門遊僧。

  南山禪師入住後,用了整整一月將荒涼破舊的廟宇連同廟前小路徹底整修一遍。

  那一日是三月初九。

  齋戒後的南山禪師在嶄新的清河廟裏點燃第一支香燭,絲絲青煙升騰而起,廟宇、藍天和碧綠的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