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團圓日不團圓
  有一鍋肉在那引誘著瑞全呢,他一夜都沒睡好,迷瞪一會兒就要爬起來去看看火,翻翻鍋。

  黎明時分,東方剛剛泛起魚肚白,濃重的肉香味漸漸散發出來,瑞全拿跟筷子,撿肉最厚的豬心插了一下,感覺到手中的筷子毫無阻力直接穿過,那就是熟了,瑞全在每一樣肉上切下一塊來,心滿意足的吃下去,這才熄了灶火,用灶膛的餘溫溫著肉,自己躺床上踏踏實實的睡了過去。

  老家的習俗是在年跟兒要去祖墳上年墳,請故去的長輩回家過年,昨兒個石大勇在買年貨的時候,順便將香燭紙錢也備齊了,吃完早飯,石大勇將上年墳需要用的東西都捋了一遍,放到提籃裏,等兄弟們都吃完了,領著五個弟弟往祖墳的方向走去。

  墳地離家不算太遠,出了村,有一片鹽堿地,堿太厚,種什麽都不收,時間長了,誰也不想在這塊地裏瞎搭功夫,漸漸的這塊地就廢棄了。

  說是祖墳,不過也就埋了三個人,石大勇的爺爺、奶奶和父親。再往上,據族裏的老一輩講,祖上是從山西逃荒過來的,山西到山東,這麽遠的距離,忍饑挨餓全憑兩條腿走,到達目的地的時候能有三成的人活著就不錯了。也不知道太爺爺,太奶奶死後在哪裏安的身,更沒有辦法為他們收拾遺骨。

  鹽堿地別看種莊稼不收,草卻是不少長,送石有田過來的時候專門清理過,這回回來一看,草又長滿了,枯黃的野草隨著凜冽的北風搖擺著身姿,人趟在其中,發出簌簌的聲響,偶爾有零星幾隻麻雀在墳上飛過,平白的增添了幾分悲涼。

  石有田的墳是新墳,上麵覆蓋著的花圈還沒有被風雨侵蝕幹淨,隻是花朵失去了豔麗的顏色,烏突突的在黃土間掙紮。

  看見爹的墳,石大勇腦子裏就浮現出爹的音容笑貌,一輩子操勞的爹變成了一抔黃土,石大勇就覺得鼻子酸酸的,眼睛又有霧氣彌漫上來,他在墳前蹲下,將上墳需要的東西一一拿出來,先拿幾張黃紙壓在每個墳頭上,剩下的分成三份,三個墳頭前都點上香燭,紙錢也燒了一大包,邊燒邊念叨“爺爺、奶奶、爹,要過年了,我來接你們家走過年了。”

  上年墳很簡單,香燭紙錢燃盡的時候,石大勇領著五個弟弟在墳前磕了三個響頭,整改儀式就算完成了。

  從大勇出門,孫秀芳就開始把堂屋最中間的八仙桌收拾好,石大勇的爺爺奶奶走的早,沒有留下照片,石有田活著的時候請人刻了兩塊排位,孫秀芳都請了出來擺上,石有田的照片也擺好,前方擺上供品,一般的情況是準備多少種年貨,就擺幾種供品,也有的人家就擺幾樣意思意思。

  石大勇兄弟回來的時候,孫秀芳已經將上供需要的事宜都準備妥當,今天是大年三十,餃子是必須吃的食物,就是家裏窮的揭不開鍋,餃子也得想辦法包上幾個,何況現在家裏的生活比起賤年好的太多,最起碼都能吃上飽飯。

  石大勇買來的肉,撿肥多瘦少的切上一塊剁成餡子,摻上二大棵白菜,肉餡就有了,至於五更時分吃的素餃子,就泡上一把粉條子,切一盆胡蘿卜絲,炒上三、五個雞蛋放裏麵,包出來也挺好吃。最主要的就是用麵了,舍不得全部包純白麵的,孫秀芳想了想,活了一劑子純白麵,大部分還是摻合了瓜幹,玉米麵進去做了雜合麵的。

  孫秀芳掰著手指頭算了一下,六個壯男人,三個女人,兩個孩子吃飯(石想光會吃奶暫時不算),這麽多人光包餃子就不是個小數,指著她和何曉霞兩人還不知道得包到什麽時候,還有一個大勞力在娘家躲懶,她想想都難受,就催石大勇“大勇,你趕緊的去她姥娘家把英子娘幾個接回來吧,這都幾了?出嫁的閨女還在娘家呆個沒完?一點數都沒有!”

  孫秀芳就是不催,石大勇也準備去就王英了,當即答道“知道了,知道了,我這不正準備去接嗎。”

  王英回到娘家那是全身心的都放鬆,光照顧孩子就行,王友元老兩口也舍不得讓她做飯,就讓她吃現成的,還盡撿她喜歡的做。

  王英喜歡吃羊肉餡的餃子,王友元就割上一塊羊肉,剁進去一點白菜,煮出來的餃子都是一個一個的小肉蛋,王英和安安吃的滿嘴留油,一個勁的喊香。

  孩子喜歡吃,那比老兩口吃到自己肚子裏還高興,兩個人化身老保姆,笑眯眯的看英子娘倆個吃,還嫌兩人吃的慢,撿個空擋掇起菜再喂上兩口。

  老兩口還沒跟孩子親近夠呢,石大勇就上門來接了,秀芝雖然不大高興,那也沒辦法,誰叫咱是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來,過年閨女那是必須得回老婆婆家的,他的兒子,老二、老三兩家人下午都得過來,老大一家子在內蒙離的遠,輕易不家來,那是沒辦法。

  王友元跟王英準備了一籃子的回禮,粉絲是必有的,代表扯扯拉拉,牽扯不斷,糖塊代表甜甜蜜蜜等等,大部分不代表什麽的,就是因為英子喜歡吃,王友元都準備上了,過年了不能讓閨女缺了嘴。

  回到婆家的王英那就不是娘跟前的嬌嬌女了,她是婆家的整勞力,大把的活等著她回來幹呢。

  小蘭終於等到小夥伴安安回來陪她玩了,小姐妹兩個兜裏裝著瓜子、糖塊小腦袋紮到一起玩遊戲。

  這時候的石想還是吃飽了就睡,睡飽了就吃,隻要不讓她餓著了,她就很乖,王英讓瑞全幫忙搭個眼,醒了就去喊他。

  石大勇的兄弟們眼裏沒活,石有田活著的時候是石有田安排他們幹什麽他們就幹什麽,沒人安排他們就坐在一起侃大山,都不知道主動去找活幹,石大勇在院子裏忙的團團轉,一會兒擀皮,一會兒燒鍋,轉一圈進屋一看,好嗎,五個弟弟磕著瓜子,喝著茶跟沒事人似的,他的火“騰”的就串一腦門子。

  “這眼看著天都要黑了,啥都沒準備好,你們咋還有閑心在這嗑瓜子?”石大勇悻悻的“都出去幫忙,咱娘和你們嫂子包餃子,你們就是不會炒菜,洗洗菜,切切菜總會吧。”

  幾個人明顯看出來大哥不高興,忙都站起來“大哥,你說都幹啥吧?”

  “幹啥,幹啥,還用人說?”石大勇都有些無語,他指著瑞成“老二,你和老三去摘菜,洗菜,老五、老六薄蒜準備涼菜。”他看看瑞民,老四眼不好,也不知道該安排他什麽,思索片刻就說“老四,你把家裏的盤子、碗,都拿出來洗一遍,洗完就回屋看三個孩子就中。”

  平時家裏做菜的樣數少,大多數的時候都是燉上滿滿的一鍋大鍋菜,家裏的盤子有一部分一年到頭也使不上幾回,用的次數少,厚厚的積了一層灰,逢年過節都得拿出來刷一遍。

  有人幫忙就是快,涼菜好辦,豬下水按樣切出來,就是好幾盤,再調個藕,炒個花生米,熱菜切好放到盤裏準備著,包完餃子,石大勇燒火,王英下廚炒出來。

  年三十的最重要的就是吃餃子,刷幹淨鍋,續上水,水開的時候石大勇喊瑞全“六子,開鍋了,趕緊放炮。”

  “好嘞!”瑞全拎這一掛小鞭跑了出來,他把小鞭挑在竹竿尖上,點燃火線,怕崩著自己,一手舉著竹竿伸的遠遠的,一手捂著自己的耳朵,三十晚上下餃子放炮這個活一直是瑞全在幹,他還小孩子心性,就喜歡點個香,放個炮的。

  小蘭和安安跟在六叔身邊看六叔放炮,看見炮點燃了,興奮得捂著耳朵躲到瑞全身後吱哇亂叫。

  餃子在炮聲響起來的時候下到鍋裏,煮熟的第一鍋餃子先盛出一盤擺到供桌上後,才可以將剩下的擺到飯桌上。

  忙忙碌碌中時間過得最快,不知不覺天已經黑透,遠處不時有鞭炮聲傳過來,大家都在飯桌前坐定,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過年的喜氣,石大勇給每人男人麵前的小酒盅斟滿,端起來說道“過年了,又是一個團圓年。”

  話出了口,他才警覺自己說的不對,唉,年年說這幾開場白都說習慣了,這順嘴禿嚕出來的話今年再說的確不合適,今年家裏出了那麽多的事,哪裏能稱得上上團圓年?爹走了,可可到現在還一點信息都沒有,是團圓年不假,不過是團圓年裏不團圓。

  石大勇去看王英,果然,剛才還在微笑的王英,臉上的笑容已經消失不見,一句團圓年,怕是已經勾起了王英的思女之心。

  能不想孩子嗎?第一次不在身邊過年的可可,你可好?大過年的,王英不想掃了大家的興,她借口去看石想,下了飯桌,到床上去照顧石想。

  氛圍有那麽一點凝滯,轉眼都當著沒有聽見的樣子,酒杯舉起來,互相碰了一下,就著美酒的辣甜,大快朵頤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