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周瑜的草廬
  我拉住諸葛亮的腿說:“孔明先生是我錯了,孔明先生是我錯了,請孔明先生原諒我,請你原諒我啊,還請孔明先生給我指條明路啊!求求你了,孔明先生。”

  諸葛亮回頭看著我,有些無可奈何:“我該說的已經都說了,具體怎麽做還要你自己想辦法。以我現在的立場,我本不應該幫你。但是……”諸葛亮也輕輕凝眉:“但是一個新的時代就要到來了。那時候我和周瑜也會成為敵人,我可不希望他過於強大。”說著諸葛亮頭也不回的走了。

  我知道諸葛亮的意思,而且他也已經給我指出了一條明路。如果我這都做不好的話,那我就簡直太沒用了。我必須再回去找周瑜,因為隻有在周瑜的身邊,才能找到蔡瑁叛變的蛛絲馬跡。

  ……

  這幾天不知道什麽原因,周瑜總是以各種理由避我不見。我知道可能是大戰在即,而他是那個站在風口浪尖的人。

  可能誰都會有這樣的經曆,明明知道自己要做的事情是什麽,可就是沒有走出第一步的頭緒。我想做的很多,可卻什麽也做不了。隻能在忐忑中無聊,急迫中虛度。

  《一花》

  一花淡淡開,

  花名為忘憂。

  我問花幾時?

  不語自含羞。

  一步又一步,

  蹉跎幾時休?

  恨這一江水,

  不息向東流。

  時間啊,

  時間,

  能否在無聊時停歇。

  ……

  我徘徊在周瑜的草廬,這裏是周瑜休息的地方。周瑜好久都沒有來這裏了,可能在大戰之前,他都不會再來這裏。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在逃避,逃避無法改變的現實。

  清流激湍,茂林修竹。我沒有想到周瑜也會有這麽清樸儒雅的一麵。

  如果我能再選擇一次人生,我也定願在這裏老死。每日一盞清茶,濾芯一卷詩書。焚香撫琴,竹風鶯語。任世外熙熙攘攘,戰火紛爭。而我依然是我,不關世事,遠離煙火。每天隻管種田與雞豚,看著日落與月升,歲月之更迭。而我也隨著這淡淡的竹風慢慢老去,最後悄悄的在這個世界消融。沒有人知道我曾來過,隻有竹林與溪水知道我的一切過往。

  這是多麽好的一個夢啊,一個好的讓人流淚的夢。這還真的是我嗎?為什麽我會想變成另外一個人,而那個人卻與之前的我完全不同。

  我哭的西斯底裏,這是我哭的最難看的一次。淚水裏有無奈、有嫉妒、有欲望、有苦澀。

  我向往的另外一種人生,竟然也是周瑜的。

  我心痛的望著周瑜的草廬,一頭撞入溪水之中,一漱清涼襲遍全身。

  這溪水從山上而來,出於石間,清澈見底,深淺也隻沒過我的腳腕。我可能真的是一個懦夫,我不敢投身入江中,卻在小溪之中尋找解脫。耳邊嘩啦啦的流水,我好像一顆鵝卵石正在被這清流洗滌。我甚至可以放縱的拍打著水花,在水花中狂笑。

  就這樣死了算了。

  等到周瑜功成名就,藏劍收弓之時。他會回到這草廬,那時的周瑜會不會知道,我是這溪水之中的一顆鵝卵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