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周瑜來投
  孫策道:“好像是要整編了吧。”

  孫權興衝衝的道:“是不是要打仗了?那右將軍會不會讓你去打荊州?”

  孫策心裏有些不舒服,自己這個弟弟啊,還是太年輕,這不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嗎?不過,他也不希望把這些事情對著弟妹們說,他還希望他們能夠快快樂樂的過日子呢,他有些敷衍的說:“應該會吧。”

  孫權還待追問,這時,一名孫策的親兵急匆匆的跑了過來,跑到孫策跟前,他向孫策行了個禮道:“孫司馬,黃將軍派人來了,說要見你,你快回營去吧。”

  孫策的心怦怦的跳了起來,黃將軍派人來了?是什麽事情?他莫名的期待了起來,他讓親兵幫自己將弟妹們送回家,他便急匆匆的趕回了軍營中。

  孫策見到了黃忠派來的人,他是來給孫策送一道軍令的,黃忠任命孫策為第二軍團第四軍第十師第二十八旅旅長,並且急調孫策到蒼梧郡去進行本團的整編任務。

  聽了這道軍令,孫策的心都快從胸腔裏跳出來了,他不知道有多麽興奮,他當然知道這道軍令意味著什麽。

  按照如今周曄軍的番號編製,一個旅下轄三個團,有三千餘人,這便相當於孫策升了一級,帶的部隊比原來多了兩倍多,這還罷了,最重要的是,孫策被調往了蒼梧郡,蒼梧郡是交州的北大門,與荊州相連,若是交州軍要進攻荊州的話,蒼梧郡便是交州軍的橋頭堡。

  這便意味著,現在周曄要啟用孫策,準備攻打荊州了。

  周曄曾經承諾過孫策,等到攻打荊州的時候,便用孫策做先鋒,現在看來,周曄確實是一個信人,信守了他的承諾。

  現在孫策對周曄是滿心感激,因為周曄信守了承諾,孫策也就能夠替父親報仇了。

  孫策絲毫沒有停留,他隻是派人回家報了個信,收拾了一些隨身物品,便坐上了去蒼梧郡的船,現在的內河已經有了機帆船,去蒼梧郡也用不了多長時間,船還沒開,孫策的心已經飛到了蒼梧郡了。

  隻用了一天多時間,孫策便到了蒼梧郡了,一到蒼梧郡,黃忠便親自接見了孫策,要知道,黃忠現在是第二軍團的軍團長,要負責第二軍團的整編工作,千頭萬緒,不知道有多忙,他居然親自接見孫策,這讓孫策有一些受寵若驚的感覺。

  其實,黃忠對孫策也還是很看好的,孫策不但武力過人,而且也很有將略,膽識也是超群,隻要好好磨礪,以後會是一個大將之才,因此,這一次他才親自接見了孫策。

  見到孫策之後,黃忠直截了當的說:“伯符,我也不瞞你,主公給我們第二軍團的任務便是拿下荊州,而你的這個旅,我準備用做全軍的先鋒,我會用交州軍中的精銳給你一千人,作為你旅中的骨幹,給你三個月時間,你要將你這個旅整編完畢,形成戰鬥力,你能夠做到嗎?”

  孫策拱手肅然道:“黃將軍,策一定做到!”

  讓孫策高興的是,黃忠將程普任命為了他的副旅長,韓當、黃蓋、祖茂三人分別擔任了他手下三個團的團長,朱治擔任了他的參謀長,這全都是他父親孫堅的舊部,有他們帶領自己手下的三個團,那他指揮這個旅,可以說是如臂使指。

  而且他們幾人都是非常有能力的,而且軍務嫻熟,有他們幾個輔佐,孫策的整編、訓練工作一定能夠很順利的完成。

  孫策接受了任命,開始了整編工作,黃忠給他撥了一千名原交州軍中的精銳作為二十八旅的骨幹,基本上都擔任了基層軍官,另外的兩千多人,除了近兩年招募的新兵之外,還需要臨時在交州進行招募,不過這也不是什麽難事,這些年,交州的人口增長得非常快,在周曄的鼓勵下,民間尚武之風也很濃,因此兵源非常充足。

  孫策豎起招兵旗之後沒幾天,他又得到了一個驚喜,原來,他的結拜兄弟周瑜千裏迢迢的來投奔他來了。

  原來,周瑜帶著自己的家人,本想到南海去投奔孫策的,可是到了蒼梧郡的時候,他聽說孫策在這裏招兵,於是大喜之下,便來投軍了。

  孫策幼年時便與周瑜相交,二人交情莫逆,他也素知周瑜才能出眾,武藝雖然不如自己,可是也相當不錯了,謀略更是遠遠勝過自己,更重要的是,周瑜居然千裏迢迢的來投奔自己,這份情誼更是難得。

  於是,孫策將周瑜招進了自己的部隊,讓他擔任了朱治的副手,他還將周瑜的家人全部送往了南海,跟自己的家人住在一起,反正周曄給他們家的宅子是很大的,完全能夠住兩家人,要知道在舒縣的時候,他們全家就住在周瑜家的宅子裏麵,可以說是通家之好了,這樣的事情也非常正常。

  不但如此,在軍營裏,孫策也是和周瑜同住一間營帳,二人抵足而眠,在舒縣的時候,他們兩人就經常同睡一榻,所以這對他們來說,也沒什麽不正常的。

  周瑜初到蒼梧郡的這天晚上,二人徹夜長談,整整聊了一個晚上,孫策這才知道,周瑜是變賣了他家在舒縣的所有家產,來投奔他的。

  孫策笑著說:“公瑾,多謝你了,有你來幫我,我大事必成啊!”

  周瑜道:“伯符,你我兄弟,何必言謝?我也是為了助你替孫叔父複仇。”

  孫策點頭道:“此仇必報,不過,公瑾,你又如何知道我們會攻打荊州的?”

  周瑜笑道:“右將軍入主徐州,先後表奏盧喜、潘汲、甄儼等人,皆為潛龍升天之象,荊州富庶,卻無強兵,無異於小兒持金於鬧市行走,若我是右將軍,亦會攻取荊州也。”

  孫策連連點頭,對於周瑜的大局觀,和對天下形勢的精確把握,孫策算是服了,有周瑜來幫助他,他的心裏對即將到來的攻取荊州之戰,充滿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