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軍校生活(二)
  吳畢也不比他們強,他在賈璜手裏僅僅走了五招,便被賈璜一式擒拿手,將他的手反剪在了背後,也隻能認輸了。

  這些軍校生們這才知道賈璜的實力究竟有多強,他們知道,這還是賈璜手下留情了,他如果把他的力量全部發揮出來,那這些軍校生們沒一個能走過三招的,估計跟他的拳頭碰一下,就失去戰鬥力了。

  賈璜跟他們三人對練之後,便向他們指點了一下他們拳法中的缺陷,讓他們把這些缺陷彌補起來,這不僅讓他們,甚至讓所有的軍校生都是受益匪淺,這可是絕頂高手的親口指點啊。

  賈璜也很喜歡這些軍校生,在這些軍校生裏,還是很有一些好苗子的,黃敘就不用說了,他爹是黃忠,他家學淵源,以後一定也是南海軍的一員猛將。

  那個羅信和吳畢,武功也不比黃敘差得太多,他們的共同特點就是都是北方移民的子弟,這幾年在南海日子過得好,身材高大,也都跟父親學了一身不錯的武藝,現在在軍校裏,接受係統的軍事教育,成才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不過賈璜也很為羅信惋惜,因為他知道,羅信的父親羅禮其實已經去世了,隻不過郡中還沒有將這個消息通知他們家,因此羅信也不知道,他其實已經沒有父親了。

  賈璜自己是知道這種滋味的,因此他對羅信也是格外關照。

  軍校生們除了練習技擊,還有很多門課程,有一門愛國主義教育課黃敘也是很喜歡的,因為他覺得這門課讓他明白了很多以前不明白的道理。

  比如有一堂課的主題是軍人為誰而戰,這是黃敘從來沒有想過的問題,雖然他的父親黃忠就是一個軍人,可是也沒給他講過軍人該為誰而戰。

  黃敘聽到教官提出這個問題,不禁思考了起來,他覺得當兵吃糧,當兵隻是一門職業,應該為皇帝而戰,可是教官卻說這是不對的,軍人應該為國家而戰,為民族而戰,為人民而戰,而不僅僅為某一個人而戰。

  若是皇帝是仁君,軍人自當聽他的命令,若是皇帝是暴君,難道也要聽他的命令嗎?

  教官還引用了《孟子》中的章句,比如“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弑君也”等。

  這些章句,軍校的學生們也在上官學的時候學過,可是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振聾發聵,因為這是在講軍人為誰而戰這個話題。

  難道君王無道,軍人就能夠推翻他嗎?

  那照這樣說,北方的黃巾叛亂不就是正義的了嗎?因為當今天子很多人都說他無道啊。

  雖然君權思想在老百姓當中根深蒂固,可是這些軍校生們都接受了多年的官學教育,他們的忠君思想並沒有那麽深,因此,他們經過學習、思考和辯論之後,也就接受了教官的思想,他們也就明白了究竟要為誰而戰,學會了應該忠誠於國家,懂得了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知道了軍人的榮譽感。

  這也便是南海的現代職業軍人的萌芽,一支知道為誰而戰的軍隊,是不可戰勝的。

  這一年,軍校的新生有三百多人,職業技術學校的新生有三百多人,醫學院的新生有一百多人,南海中學的新生有七百多人,總入學人數比去年多了一倍多,這是因為各縣學的第一期學生都在這一年畢業了。

  這些學生都是南海郡的未來。

  中平二年的春天,木浦港黃巾軍再次出擊,他們從水陸兩路進擊,攻打馬韓西部,也就是後世的全羅南道的地方。

  木浦港的平原雖然麵積不小,但是要容納六十萬人還是不夠的,因為這時代的生產力不如後世,而且工商業能夠吸納的人口也太少,所以木浦港黃巾向外擴張是必然的事情。

  周曄的目標是將三韓的領地全部占領,不過這也必須要一步一步的來,而占領馬韓的領地就是第一步。

  馬韓的領地主要是在三韓的西部,大致是後世的全羅南道、全羅北道和忠清南道的地域,而馬韓的西部是平原,東部是高原,西部土地肥沃,適合種地,也就是馬韓的精華之地。

  若是黃巾軍將全羅南道的西部也給占領了,那馬韓的精華之地一大半就都被黃巾軍占了,因此,馬韓調集了兩萬餘部落聯盟士兵抵擋黃巾軍的攻勢。

  這已經是馬韓能夠抽調出來的最大數量的士兵了,因為他們還要留一些士兵防備辰韓和弁韓,他們這一次連部落裏所有十五歲以上,五十歲以下的男人都給抽調出來了。

  而黃巾軍此次也抽調出了兩萬士兵,水陸各一萬,他們都是在青州經曆過多次戰鬥的黃巾精銳,此戰勝負不問可知。

  任勝在上次對馬韓的戰爭中立了功,現在是一個屯長,管著一百兵,這一次的戰鬥他也要參加,他跟隨著大隊,由南向北行軍,數日之後,到達了馬韓控製的地區,同時,他也看到了嚴陣以待的馬韓部落聯軍。

  當看到前麵飛揚的塵土時,主將陳廣便下令全軍停止行軍,就地布陣,而隨軍的輔兵和工匠便開始紮營。

  這些輔兵和工匠都受過嚴格的訓練,紮營的速度很快,要不了半天時間就能夠紮好一座嚴整的營寨。

  任勝對馬韓部落聯軍的印象就是一個字--亂,他們真的是亂哄哄的,穿的衣服不整齊,有的在春寒料峭的天氣裏還穿一件單麻衣,有的則穿著羊皮襖,有的騎著馬,有的步行,有的拿一把鐵刀,有的拿一根木棒,有的用一把馬弓,排個隊列也排得不整齊,還十分嘈雜。

  跟他們比起來,黃巾軍就顯得統一了很多,服裝統一,武器統一,當主將陳廣下令就地布陣之後,他們便統一停下了腳步,按照平時的訓練,布下了防禦陣形,沒有發出任何聲音,靜悄悄的等待著馬韓聯軍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