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說書賣報
  這幾年南海也有了說書人,把一些曆史書上的故事講給大家聽,講得好的話,會有人給錢,雖然南海識字的人越來越多了,可是不識字的人畢竟占多數,而且這些說書人說得好聽,所以願意聽他們說書的人還是不少的。

  蔡老根擠進了人群,聽那個說書人說什麽。

  隻見那個說書人捧著一疊紙,大聲道:“天子召回槐裏侯皇甫嵩,收回他的左車騎將軍印綬,削奪封戶六千,改封都鄉侯,食邑二千戶......”

  人群頓時大嘩:“皇甫將軍被奪官貶職了?這是為何?”

  “皇甫將軍不是平定了黃巾之亂嗎?天子為何要貶他?”

  “皇甫將軍可是大漢朝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啊,如何會落到如此下場?”

  ......

  蔡老根也滿是不解,他雖然不是很關心時政,可是也聽過皇甫嵩平定黃巾的功績,這樣的名將為什麽會丟官貶職啊?

  說書人一拍驚堂木道:“且聽我細細道來。”

  說書人繪聲繪色的講起了其中的內幕,有皇甫嵩發現中常侍趙忠住宅超過了規定,便上奏皇帝予以沒收的事情,有中常侍張讓向他索要五千萬錢,他不肯給的事情,有張讓、趙忠等人便向天子進讒言,說皇甫嵩久戰無功,耗費錢糧的事情,當然,這些並沒有寫在報紙上,是說書人自己的解讀。

  不過,這已經讓聽書的人群義憤填膺起來,他們都是大罵十常侍是奸臣誤國,蒙蔽聖聰,倒還沒人說皇帝聽信讒言,在不少老百姓的心中,皇上都是好的,隻不過是被奸臣蒙蔽了,就算有覺得天子不對的,也不敢說啊。

  說書人說了幾條時政要聞,又讀起了科普文章,比如天上為什麽會下雨,海上為什麽會起台風,人為什麽會生病,為什麽不能喝生水,為什麽要洗手等等,這些科普文章寫得妙趣橫生,讓老百姓聽得津津有味的。

  接下來,說書人又讀了幾篇農技文章,這是國淵親自寫的,怎麽滅蟲,怎麽防病,水稻怎麽浸種,怎麽拋秧,怎麽曬田,怎麽施肥,都是非常實用的技術。

  然後,說書人又說了一篇連載故事--《東周列國誌》,這是周曄按照他看過的同名小說改編的,當然,裏麵有很多周曄的再創作,同樣,也是非常有趣味性的。

  說完了一篇故事,說書人還是習慣性的“且聽下回分解”,吊足了聽眾的胃口。

  最後,說書人還念了一條廣告,這是南海酒廠在《南海報》上打的廣告,也是南海曆史上的第一條廣告,廣告語非常簡單,“南海美酒,香飄萬裏”,不過這已經足夠讓人感到新鮮了。

  說書人讀完了報,大家都是意猶未盡,不過還是照規矩給說書人扔了錢,蔡老根扔了幾個銅板之後,喊道:“沒了?”

  說書人揚了揚手中的報紙道:“我剛才隻讀了一小半呢,要是想看啊,就自己買一份啊,隻要十錢。”

  原來,這說書人是書店請來幫忙吆喝賣報的,因為報社讓他們賣報紙,賣的錢給他們三成作為提成,雖然現在一家書店也就一百多份報紙,算起來錢並不多,可是這些書店老板精得很,他們知道這報紙是周曄要辦的,又看了報紙的內容,就很是看好報紙的前景,相信以後這報紙一定會火,所以他們寧願花錢請說書人來說書賣報。

  蔡老根一聽,這報紙這麽厚一疊,又這麽好看,才隻要十錢,根本就算不了什麽,那就買一份吧,反正孫子蔡衡識字,等他回了家,可以讀給自己老兩口聽,也免得晚上無聊。

  蔡老根立刻掏了十錢,買下了一份報紙,其他人也有不少掏出錢來買報紙的,不一會兒,這個書店的一百來份報紙便賣得差不多了。

  這天晚上,蔡衡回到家裏,蔡老根笑著將報紙拿了出來道:“阿衡,你給祖父、祖母讀讀報吧。”

  蔡衡拿過報紙一看,原來是《南海報》的創刊號,今天他在學校的時候,已經在學校的閱報欄裏看過了,他很喜歡這份報紙。

  於是,他便給祖父和祖母讀起報來,裏麵還加了不少自己的理解,聽得祖母笑哈哈的,蔡老根也點頭道:“讀得挺好,比城裏的說書人說得還好聽。”

  祖母嗔怪的說:“你個老根,怎麽拿阿衡跟說書人比呢?咱家阿衡可是天上的文曲星,以後要有大出息的。”

  蔡老根不以為忤,反而哈哈大笑起來,蔡衡就是蔡家的驕傲,他一直以自己當年將蔡衡送進南海官學的眼光為傲呢。

  劉陶也拿到了一份《南海報》,他專注的看著時政要聞版,他的眉頭聚成了兩座山峰。

  以他的見識和對天子的了解,他當然知道這上麵說的不會是假的,事實上,這就是邸報的內容,可正因為是這樣,才可怕。

  時下到處都是災荒,到處都是反亂,可是天子還是聽信宦官們的讒言,將皇甫嵩貶了官,這天下還有救嗎?

  劉陶在南海已經呆了幾個月了,南海的勃勃生機讓他一直有一些抑鬱的心情好了不少,南海的老百姓安居樂業,南海的吏治也十分清明,南海文教昌盛,在南海,有才能的人就能夠得到任用,而不論他的出身。

  與南海一比,北方簡直就像是地獄一樣。

  本來劉陶覺得自己已經快要把以前的痛苦忘掉了,可是現在看了《南海報》,他又想起了風雨飄搖的大漢天下,這樣的對比讓他加倍的痛苦。

  劉陶很痛苦,鄭玄、蔡邕也很苦悶,這同樣是因為如今的局勢不容樂觀,他們同樣是忠誠於大漢的,他們當然不希望大漢滅亡,呆在南海,可以讓他們暫時逃避殘酷的現實,可是《南海報》上揭露的血淋淋的事實,卻讓他們無法逃避,隻能麵對。

  這一天,不少看到《南海報》的人都痛苦不已,不過,更多的人卻在《南海報》上看到了希望,找到了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