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救下蔡邕
  在周曄的書房裏,賀詮匍匐在了地上,周曄也恢複了自己一向在賀詮麵前的威嚴。

  “稟報主公,行動處此次拯救行動成功執行,所有人員均安全返回南海。”賀詮稟報道。

  拯救行動便是周曄給救援蔡邕一家的行動起的代號,行動組已經出發好一段時間了,這段時間,周曄心中也一直記掛著,特別是行動組是由周先親自帶隊,周曄當然關心自己的這個族侄。

  聽說拯救行動成功執行,周曄很是高興,於是,他便帶上護衛,和賀詮一起去了城外的一座莊園裏,這座莊園是周曄買下來的,作為情報司的秘密據點之一,蔡邕一家人被救回來之後,便被秘密安置在了這裏。

  到了莊園,周曄見到了周先,周先比周曄還大一歲,今年滿十八歲了,經過這一年多的經曆,他現在比以前成熟許多了,嘴上也多了一層柔軟的茸毛,事實上,他今年已經當了父親,多了一個兒子。

  周曄拍了拍周先的肩膀道:“始中,回來了,路上還順利吧?”

  周先再沒有之前的跳脫了,他沉穩的點頭道:“十二叔,這一路很順利。”

  周曄大概問了一下這一次行動的具體經過,這一次行動是由麋家先秘密聯係上了蔡邕一家,用行動處的人將蔡邕一家換了出來,然後假裝不小心被王智派出的刺客撞到,在逃跑的過程中,蔡邕一家人坐的馬車衝到了海裏,車裏的人再也沒有浮出來,而羊家派來的護衛也都到海裏去救人,也都沒有回到岸上。

  王智派出的刺客親眼目睹了這一幕,直到夜幕降臨,都沒見有人回來,於是,他們便離開了,相信他們是向王智回報,他們的任務完成了。

  可是事實上,行動處的人個個都水性很好,他們嘴裏叼著蘆葦管,還帶著羊家的護衛,讓他們也叼著蘆葦管,一起潛泳到了兩裏外的一個小島上,等到天黑之後,再坐麋家的船離開了。

  就這樣,這一次的營救行動順利完成,隨後,麋家專門派了一艘船,將蔡邕一家、羊家的幾名護衛,以及行動處的人全都秘密送回了南海。

  當然,周曄知道,實際的執行過程當中肯定比這更加驚險,可是既然行動成功了,人都安全回來了,那他也就沒必要問了,情報司肯定會對這一次的行動進行總結,以後的行動會越來越周密。

  問了過程之後,周曄去了蔡邕居住的後院,讓人通報,不一會兒,蔡邕便親自迎了出來,將周曄迎進了後院,對周曄拱手道:“老夫蔡邕謝過周郡丞!”

  蔡邕其實還沒滿五十歲,不過在漢朝,三十多就可稱老了,而且蔡邕已經在外逃亡了幾年了,一路風餐露宿,擔驚受怕,滿頭都是灰白的頭發,一眼看上去就是個老頭了。

  不過,蔡邕哪怕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都還是風度翩翩,禮節也很到位,果然不愧是大儒、才子,讓人一見就對他心生好感。

  當然,周曄知道,蔡邕這個人有時候也很令人討厭,主要是情商低,政治智慧差,要不然也不會得罪那麽多人,還被人追殺千裏了,因此,周曄也不希望跟他打太多交道,把他救回來,偶爾禮節性的上門拜訪一下就行了。

  比起蔡邕來,周曄對他那個天才女兒蔡琰倒是更感興趣,當然,這種興趣不是男女之間的,要知道,蔡琰今年才五歲呢,他感興趣的是,要是蔡琰上了南海官學,接受南海模式的教育,會成為一個什麽樣的人,說不定是一個大科學家,也說不定是個大文學家。

  但是周曄也知道,蔡邕是一個大儒,封建思想是極其頑固的,想讓他送女兒去官學讀書,大概是不可能了,他更有可能會自己來教育女兒,而且蔡邕是假死脫身,讓蔡琰去讀書也容易暴露蔡邕的真實身份。

  周曄也對蔡邕拱手道:“久聞伯喈先生大名,今日一見,幸何如之?”

  兩人寒暄片刻之後,蔡邕又將全家人都叫了出來,向周曄表示感謝,周曄也終於見到了他好奇以久的蔡琰,可是這個時候,她還隻是一個五歲的小女孩。

  蔡邕的夫人姓吳,是一個四十左右的中年婦人,雖然這幾年跟著蔡邕在路上奔波,可是還是看得出她麵容清麗,年輕的時候一定是個美人,她帶著一對兒女出來,懷裏還抱著一個嬰兒,這是她和蔡邕在會稽生的小女兒。

  蔡邕的兒子名叫蔡綜,今年十二歲,是一個彬彬有禮的少年,而周曄最好奇的蔡琰則是一個粉妝玉琢的小女孩兒,身著一身粉紅色的襦裙,雖然年幼,可是已經看得出她是一個美人胚子了。

  他們一起和周曄見了禮,向周曄道了謝,便又回了房中。

  周曄對蔡邕道:“伯喈先生,既然來了南海,您便可以放心了,以後再也不會有人追殺您了,隻不過您可能不能經常外出,若要外出也隻能是坐車,這便委屈您了。”

  蔡邕的情商雖然不高,不過他知道周曄救了他的命,也知道他確實不能隨便外出,要不然他還沒死的消息傳到王智耳朵裏,隻怕王智派出的刺客將會又到南海來了,因此他滿口答應。

  周曄又吩咐人要將蔡邕全家照顧好,各種待遇都比照周家自己的水平,什麽要求都滿足他,包括足夠的書籍,蔡邕一家人都很喜歡看書。

  蔡邕自己避禍江東,也隨身帶了不少書籍,這一次他都托麋家人送到南海來了,他也將這些書籍都交給了周曄,希望周曄將它們印刷出來,這個要求周曄當然同意了。

  周曄覺得,這樣安置蔡邕是再好不過了,蔡邕是個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音樂家,就讓他隱居在這裏,安心著書、彈琴、寫字就好,不需要他參與到南海郡的治理當中,那個並不是他擅長的事情,就不要讓他添亂了,隻要他完成一些優秀的文學、音樂、書法作品就是很大的貢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