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好人啊
  餘英男可不知道鍾清的一係列齷齪想法。

  她三歲成為孤兒,經受嬸娘三年折磨,最終還是在大雪紛飛的寒冬被趕出家門,凍暈在茫茫寒雪中。

  好在吉人自有天相,被廣明師太和廣慧師太所救,並被收為弟子,準備由廣慧師太帶回山門。

  雖然年紀還小,但遍受非人折磨的歲月,讓她早已懂得,隻有學一身本領,才能保護自己!

  不過此時看著眼前這個衝著自己傻笑的大哥哥,實在有點困惑,這裏是大師父的禪堂,按說應該不是壞人。

  “大哥哥,你在看什麽?”

  正在胡思亂想的鍾清被一聲宛如黃鸝的清脆童聲驚醒,發現自己又走神了,剛才他已經從餘英男想到了妙一真人齊涑溟,又想到長眉真人。

  有時候都佩服自己的聯想能力。

  “嗬嗬,哥哥在想,要過年了,這麽好看的小姑娘,該送你什麽禮物呢?”

  鍾清隨口說了個理由。

  沒想到餘英男兩隻大眼睛忽閃忽閃,突然就要哭了。

  這可把鍾清嚇壞了,如果兩個師太看自己把人家徒弟嚇哭了,還不跟自己沒完。

  “別哭,哭了就不好看了!”

  沒辦法,隻好拿出哄小姑娘的辦法,果然再小的女孩也知道愛美。

  鍾清看她不哭,連忙從自己寶囊中搜羅一下,拿出一本白陽針決,另有剩餘的幾枚朱果。

  這些朱果放在白眉和尚給他的一個玉匣內,鍾清幹脆連玉匣一起給了她。

  小姑娘倒不客氣,收下禮物脆生生的笑道:

  “謝謝大哥哥,這是我第一次收到過年禮物啊!”

  真是可憐,該上幼兒園的年齡,卻在這背負血海深仇,每個仙人都有個悲催的童年啊!

  “放心,你將來會收到很多很多禮物的!”

  三英二雲,以後還能少得了巴結的人,估計到時候會收禮收的手抽筋吧!

  這時,老佛婆端了兩碗素麵上來,用筍片、鬆仁、香菌作成,清香適口,鍾清和餘英男一人一碗。

  鍾清草草幾口吃完,一看餘英男還沒動筷子,便說道:

  “快吃吧,挺好吃的!”

  小姑娘不知道又想到什麽,小嘴一扁又要哭。

  鍾清此時已經不知道怎麽哄了,連忙留下一塊銀子,身劍合一,化光飛去。

  嚇得餘英男哇的一聲哭了出來。

  廣慧師太剛剛給師姐治完傷,聽到哭聲連忙和廣明師太走了出來,問明原由。

  看著餘英男手邊的《白陽針決》和玉匣朱果,兩人不由對視一眼,心中想道:

  “還以為是個討飯的,原來是個布施的,這個世界還是好人多啊!”

  ……

  三英二雲果然了得!

  尷尬而逃的鍾清暗暗提醒自己,以後千萬不要再打這些天命主角的主意了。

  你看一個五六歲的小孩,就搞得自己手忙腳亂,還搭了一本針決和一匣寶物。

  收拾了一下心情,鍾清便開始想下一步去哪裏積累外功。

  道家真義,第一便是修道養德,內功外行。

  所以無論道、佛,都將積累外功與內在修行並重。

  不過當鍾清了解外功計算方法後,不由頭大!

  所謂有心為善,雖善不賞,這外功計算和本身法力相關。

  同一件善事,施為者越是法力高強,外功越小。

  反之,如果施為者越是法力低微,則外功越大。

  這也是為何峨眉廣招門徒,由第三代、第四代積累善功,而一旦積滿,則終止道統。

  而二代弟子大多在山中靜修,不是不想出手,實在是不敢出手。

  否則所得善功必大打折扣,何年何月才能積滿三千萬善功!

  怪不得智明和白眉和尚讓自己現在就去積累外功,如果再突破下去,到時外功難滿,恐怕就會成為小李靜虛。

  不過現在離峨眉開府還早,天地殺機未露,正邪兩派都在暗中積蓄力量,惡行不顯,想積外功也沒那麽容易。

  慈雲寺,那是便宜大師兄所在,雖然現在還勸解不了他棄惡向善,但也不能趁火打劫,還是別想了。

  青螺山,八魔本事不大,但那個魏楓娘可是地地道道的地仙,還是算了吧。

  紫雲宮,倒是可以一試,五個宮主都沒修成地仙,倒是可以去點化一下,免除一場大戰,積點善功!

  哪怕事與違願,無法功成,那幾個宮主實力還比較低,自己風險也不大!

  並且那裏寶物眾多,雖然說自己不需要用太多,不過寶多誰不愛,自己不用也可以拿來送人做好事啊!

  果然,有些事情一旦開頭,就會不自覺上癮,譬如……做布施。

  想到這裏便轉頭朝南海飛去。

  唉,人心不足蛇吞象。

  鍾清一邊飛,一邊想,原來自己隻想安安靜靜拜師峨眉,現在卻想著謀奪人家的寶物,自己變壞啦!

  不過這些寶物遲早便宜別人,不取白不取。

  很快就飛到洞庭湖上,隻見白茫茫雪花中,一片碧藍湖水蕩漾,更有君山嵌在其中,猶如玉盤中一顆珍珠。

  鍾清在空中欣賞了一會風景,隨後看準方向,便金光一轉,落在林屋山毛公壇後那片果林中。

  此時正是寒冬,這果林內空無一人。

  鍾清很快便找到那塊倒在地上的石碑,隻見那碑大概有一丈多長,躺在土裏,再看碑上符篆,正是毛公鎮地符,顯然是玄門正宗。

  鍾清默默向毛公仙人祈禱:

  “毛公在上,今晚輩欲借所留寶物一用,他日必將返還指定之人,還請毛公答允!”

  禱告完畢,隨即運起密行般若真經,將碑輕輕一挖,應聲而起。

  碑起以後,現出一個地穴,霞光寶氣,隱隱自穴中透出,鍾清連忙把那濯心盆祭起,當即霞光隱匿。

  隨後鍾清運用法術破土,先是挖出一片玉簡,上有玄門大清符篆和一些字跡,接著又挖出一個鐵匣,寶光便自匣中透出,匣上麵還有一鉤一劍。

  鍾情將鐵匣、鉤、劍收起,將石碑放在原處,收了濯心盆,縱起遁光,破空遁去。

  飛出千裏之外,在就近山裏找了個隱蔽所在,布下簡易陣法,遮擋天機。

  隨後取鉤就鐵匣縫一劃,一片金光閃過,鐵匣裂開,裏麵還有一個木匣。

  這個木匣倒是容易打開,匣蓋一抽便開,裏麵現出一本絹書,正是自己此行的目標《內景元宗》,下署“綠毛山人劉根著“。

  翻開細看,書中盡是道家吐納參修的密旨妙諦,照此勤習,足可得道天仙飛升。

  可使人修到天仙的妙法很多,但這本《內景元宗》卻不一樣。

  一方麵他是異類學道的指南針,另一方麵是地仙學到天仙的捷徑。

  尤其是後者對地仙吸引力極大,地仙雖不受靈空仙界管束,但每三百六十年一小劫,而四百九十年,一千三百年還有大劫,實是苦不堪言。

  而這《內景元宗》,卻可以使地仙再次修成天仙,霞舉飛升,注籍長生,避開天劫。

  翻到後麵,又發現綠毛山人的留言,鍾清看了一遍,知道這鉤、簡將來轉賜袁星,劍和經書賜與袁化,便將諸寶收起,隻是參悟經書,看看可有避過飛升天劫之法。

  半月後,鍾清將這經書已經細看一遍。

  這經書雖好,卻還是沒有智明傳授的密行般若真經好,對自己用處不大,看來這趟純粹隻能替綠毛山人當一次快遞員了。

  不過為了安全起見,鍾清還是將經書錄了一本副本,畢竟當快遞員也是有風險的,給人家弄丟了,還是要擔因果的。

  一切做好,收起經書,走出藏身之地,便滿懷信心的往南海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