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二上桃山
  和柳仙兒約好的十五日期限,有七日是花在了和趙邕的戰略商量上。

  商量尹懷溫做法的背後勢力,探究、分析趙宥自登基來是如何將為政中心放到權利爭奪上的。他們又將以怎樣的方式對付趙宥。

  隨後,趙邕把自己曾手握追風軍支配權並已經將其完全轉交至趙歆手中的事實陳述了一遍。

  “你同我講這個做什麽?”崔筠長公主從趙邕口中早知有追風軍的存在,便吩咐柳仙兒搜集了一些消息。

  若是在天時地利人和的情況下,即使是在三年後的今天,僅以追風軍之力搬倒趙宥而輔佐趙歆稱帝,簡直就是癡人說夢。

  趙宥的那道先帝聖旨足以讓他名正言順,穩坐皇帝之位。而趙歆一個無名私生,何以扛起解救蒼生的大旗翻身做主?

  趙邕正是知道這樣種種的限製,他才對崔筠據實以告。他的計劃,還得一等再等,而她的計劃,隻欠東風。

  東風一來,筠兒就要走了。他要想跟著一起走,那便要把自己身上的擔子都卸下來,不留後顧之憂。

  “筠兒那樣聰明,定然心知肚明。”趙邕用野雞毛做的速寫筆在她眼角點了一顆小痣。

  仿若畫龍點睛的一筆,讓崔筠的一顰一笑都多出了俏皮的味道。

  哪怕趙邕將心跡表明得不能更清楚明白了,崔筠還是繼續裝作聽進但卻聽不懂的樣子。

  第八日,趙邕又約著崔筠往桃山去了一次。

  “你又帶我來此處做什麽?”燕然發現,這次上山的路寬敞了不少,應當是趙邕前不久在此地大肆雇人搬運石頭上山有關。

  “上次不是沒去過山頂嗎,”趙邕指著山林盡處,“咱們去山頂看看!”

  那日在山腰掉進了一個不起眼的山坑,遇見了尹夫人。

  “山頂有什麽?”

  “從山頂,可以看見另一座山的山頂。”

  “莫名其妙。”崔筠確實沒聽懂,還以為趙邕在打什麽啞謎。

  “以前啊,在我父皇還是皇子的時候,”爬到一處坡陡的地方時,趙邕回頭伸出手,要攙扶崔筠,直到她把手搭在自己手心時,才繼續往下說,“就被皇爺爺禁足在了一座山裏麵。”

  在麒國,有禁足在一室之內的,也有禁足在一院之內的,或是禁足在一宅之內,卻從未聽說過有誰被禁足在一山之內。故去的周先帝是麒國史上唯一一個被禁足於一山的人。

  在麟國,那就多見了,比如崔筠自己。

  “後來,皇爺爺便把那座山賜給了父皇。皇爺爺不知道,這山中其實是有人隱居的,我外公和我母後以及兩個師伯在此研究藥理,撰書寫集,欲為在古今醫史名垂汗青。”

  “在父皇被禁足期間,與我母後邂逅相憐惜。他們一個郎才一個女貌,很快就陷入了愛戀,過上了青山綠水田邊繞的美好生活。那個時候,母後還不知道父皇是皇子……她一生長於山中,不願出山。是父皇發誓保證才將帶她到連珠城這個大牢籠中,從此告別了以往一切,告別了父親,告別了山水,告別了師弟師妹。”

  “父皇是皇帝,三宮六院,佳麗成百上千,母後不再是他眼中唯一的妻。如果有父皇有一百天的愛要分配給屬於他的女人們,那麽,他不會留一刻的愛給我的母親。因為他認定了,不論何時,母親都會愛他如生命。”

  “母親是醫者,或許是醫者仁心。婦人之仁。忍、讓、再忍、再讓!終於……被自己矯情到仙逝了。”

  故事結尾得很倉促,結局有些諷刺。

  崔筠站在高處,回頭望走過的路程,問道“先帝被禁足的地方是桃山嗎?”

  “不是。”

  “……”

  廢了好大的功夫,趙邕和崔筠才從山腳登上了山頂。據說桃

  山有兩千多米高、且山路崎嶇,能在天正午之前登上山頂,已是寥寥無幾。

  “你看,那座山!”

  桃山的山頂,普普通通,除了一塊大的界碑,上麵寫著“連珠城”三個字,什麽也沒有。

  不對,應該還多了幾分涼爽和清醒。

  崔筠沒料到嵐寧城的界碑石會是在桃山山頂,那界碑石上的舊稱還未修改,看來這桃山山頂確實是無人願意來的地方。

  也是,此地空餘藍天一片,白雲幾朵,醜石一尊,舊字三個。

  崔筠順著趙邕手所指的地方望去,看不太真切“哦,原來是那座山。”

  “那座山”,那座見證了趙邕父母愛情的山,比桃山矮了許多,小了許多,被山環水繞著,煙霧繚繚。

  仙境不過如此。

  “今日下山後,咱們便不回府中了,去那兒看看吧!”

  “你真的想去?”

  “還行。”崔筠長公主靠在界碑石上,閉眼休息。

  趙邕沒想到,不用自己開口親自邀請,筠兒就自覺提出了要去看一看的打算,少一套路,也好。

  “我剛在我曾下墜到天坑的附近發現了內符,是隻有皇宮裏的人才能擁有的東西。那天帶走尹夫人的,極有可能是趙宥的人。”崔筠長公主把沾了黃泥的內符交給趙邕評鑒。

  “確是宮中之物。”

  “那日在皇家麥場看見尹夫人時我就覺得很奇怪,她一個隱居多年,連兒子當沒當官、正做什麽愛做什麽都不知道,怎麽可能會那樣大張旗鼓且羨煞旁人地坐在皇帝身邊?”崔筠初步猜測,趙宥對尹夫人早有打算,也不是一日兩日就成了的。

  崔筠不得不歎服趙宥的心機和手段,果然是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拿人母親做人質!”趙邕胸中絞痛不安,對二哥哥的卑劣之處惡心至極。

  紅色嫁裳,金纏紅繞,花開吉祥。崔筠還記得腦海中那優雅的婦人執筆作畫,描、勾、點、繪,無一處不精致、細膩,那顏色,那筆鋒,宛轉之間,把無麵新娘可能會有的嬌韻、美貌都留白,等日後揭曉。

  尹夫人遠離凡塵,一生無他求,隻掛念一獨子成家而已。

  到底還是成了別人手中的一把刀劍,令人唏噓同情。

  明明是出來彌補遺憾的,卻又因為趙宥的事壞了興致。

  趙邕崔筠同時轉念不想煩憂事,依偎在一處,望山眺水。l0ns3v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