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五章 麽問題的啦
  兩個成人?

  他們這一個成人到成都的路費是八十五元錢,兩個就是一百七十元錢,簡單覺得比她之前預計的劃算很多啊,於是就痛快地應了下來。

  問他是微信轉賬還是給現金,那師傅就說都可以。

  簡單就道,“那還是微信吧,我們也沒得零錢,你也懶得找。”

  “行!”隨即,那司機就摸出自己的手機,打開微信二維碼,簡單對著他的手機就是一掃,隨著“叮”的一聲響,簡單輸入金額,然後就是支付。

  “付了,你看下呢,”簡單將目光調向那司機的手機。

  那司機就道,“收到了。”

  跟著簡單就又問,“我以後若是想往家裏帶東西,可不可以也找你們?”

  那司機就道,“可以啊,到時候你東西若是不多不重的話,像那些文件啊,幾公斤重的的小紙箱啊什麽的,我收你十塊二十塊錢就是,都不貴的,今天之所以收了你一百七十塊錢,是因為你的東西太多了的緣故。”

  大家心裏就是一喜,畢竟這麽多貨若是發物流的話,價格絕對高於這個數,而且還不能保障到時候這些桃子是否都還是完好無損的,所以說還是發這個劃算。

  簡單就微笑著點了點頭,“那是應該的,應該的。”

  說著那司機就從車上拿來幾張名片,一張遞給簡單,一張遞給胡碩,還有一張遞給胡爸,“這是我們每天發車的時間,到時候你們若是有什麽東西要帶回老家的,就按照上麵的電話提前給我們打聲招呼,另外再把東西送到汽車站就行,到時候我給你們帶回來就是。”

  幾人收了名片連連點頭,眼看發車時間快到了,那司機就朝周圍大聲吆喝,“成都,成都,馬上要走了哈,要趕車的盡快喲。”

  而簡單也側過身去給登閔付錢,登閔就擺了擺手道,“你爸已經付過了。”

  大家都很詫異,簡單就問,“我爸啥時候付的?咋我們都不知道呢?”主要是他們都沒看到她爸付錢啊。

  登閔就道,“昨天你爸跟我約車打完電話之後,他就通過微信跟我付了。”

  大家簡直有些哭笑不得,尤其是胡爸胡媽覺得他們這對親家喲簡直就是太過周到了,他們來了這麽久,親家跟親家母就沒讓他們掏過一分錢,他們都不好意思的很呢。

  大家同登閔打過招呼之後,登閔就開著他的小麵包車回去了,而他們一家也都紛紛上了車,等大巴車啟動出發了之後,他們也跟著出發了。

  上到高速,簡單就摸出自個兒的手機,然後在小區微信群裏發了他們早上采摘桃子的視頻。

  有人很快就在群裏發聲了,“呀,都在采摘了呀?”

  簡單就道,“已經采摘完了,現在都已經發車了。”

  跟著就有人問,“今天就要回來了哇?”

  簡單隨即回複,“是的,已經在高速路上了,大概下午兩點鍾左右到,今天下午大家就可以拿到你們之前預定的貨了。”

  馬上又有人道,“要得哇,那你們到了,在群裏吼一聲,到時候我們就去你們家樓下取。”

  簡單就問,“今天成都的天氣咋樣?”

  “陰天,不過天氣預報說要下雨,不過現在還沒有下。”

  簡單就“哦”了一聲,“老家還是大太陽呢,天氣預報上說今天又是三十度。”

  “你們老家那麽熱啊?”跟著又有人問。

  “啊,這幾天都是那麽大的天氣。”

  有人就接著調侃道,“成都這幾天哪天不是那麽大的天氣?也就今天陰天涼爽那麽一點點。”

  之前那個問簡單老家天氣的就捂嘴偷笑,嗬嗬著“也是哈!”

  言歸正傳,簡單就道,“是這樣子的哈,桃子有點多,六七百斤呢,搬起來估計有些不大方便,所以我就想問下大家,能不能在我們到了之後,麻煩大家來二號門口取一下?

  因為我們打算在那兒卸車,卸完車之後我們就不往家裏搬了,太沉了,我跟我老公搬起來肯定很困難。”

  馬上就有人道,“可以啊,可以啊,反正今天天氣涼快,我們就做當於等會兒散個步,散到那邊去就行了。”

  “沒問題,沒問題。”

  “沒問題!”

  “可以!”

  “好的!”

  “行!”

  “麽問題的啦,”最後還有人還在群裏用語音操著一口不大正宗的廣東話搞笑。

  簡單嘴角勾笑,跟著又有人道,“啊,你終於回來了?是不是我就可以找你買火鍋底料和調味品了?”

  簡單道,“可以,不過可能得晚點,因為我要先將鄰居們之前在我這裏預定的老家的桃子交給了他們噠著。

  要不,我到時候忙完了給你信息,或者我直接給你送到你家單元樓下?”

  那鄰居沒有直接回複她,而是問了她,“你還給他們在老家帶了桃子啊?有沒有多的?也給我來幾斤?”

  簡單就道,“估計有多,但是也不會多多少,就二三十斤左右的樣子吧?不過具體的,還是等到時候稱了才知道。”

  那鄰居有些惋惜的樣子,“這樣啊?那行吧,那你到時候稱了若是有剩餘可得第一時間要留給我呀,我至少要五斤。”

  “行!”

  “哦,對了,那多少錢一斤啊?”

  簡單就道,“三塊八元錢一斤,農家自己樹上結的,從開花,一直到現在,從來都沒有噴灑個農藥。”

  “哎呀,好難得啊,你咋就不多弄點回來賣啊?太可惜了!”

  簡單就笑道,“太遠了,運輸不方便啊,還有就是也沒多少,也就十幾棵樹子,上麵結的,今天都差不多摘光了。”

  為了她的話更有信服度,她又補充了一句,“就這六七百斤的果子,我還是東拚西湊的呢,分別從幾家的樹上摘下來的,平時他們都是滿足自己家裏吃的,所以哪有多餘的嘛,又不是像龍泉山上那些農戶,他們倒是專門以種植桃子枇杷為生的。”

  聽她這麽一說,於是大家就更覺得這果子的環保和難得了,於是大家就紛紛在群裏叫嚷,讓他們到了就馬上在群裏吼一嗓子,他們馬上就來拿。

  簡單答應了,說,“一定,一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