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盛京城 雨墨首得魁
  第一卷初入修仙途

  第七十七章盛京城雨墨首得魁

  “下麵我宣讀今年比試的最終結果,探花為張九靈,榜眼為王龍,狀元為雨墨!”皇帝的宣讀完了,各位大臣們小聲議論著什麽。

  雨墨聽著皇帝的宣讀,腦袋“嗡”一下,就要炸開了,不知道自己當時想的是什麽?

  就在這一瞬間,雨墨想到了很多,想到了母親,想到了父親,想到了家,想到了自己寒窗苦讀,想到自己十年如一日,想到了自己的將來,想到很多很多的東西,雨墨大腦中一片混亂。

  皇帝笑哈哈的說:“九靈啊,給大家解釋下吧!”

  “是!”

  “宰府李大人,曾與在下是望年交,在一次閑聊時,說到過一幅對聯,就是狀元樓的那幅對聯。”

  雨墨是沒看到,站在最前排的那個老頭,正是那天在酒樓喝酒的老者,此時正在點著頭。

  對聯的上聯寫的是:“香蓮碧水動風涼夏日長。”

  這幅對聯在狀元樓一掛就是一個來月,就是沒有誰對的工整,隻是在前幾天,有一位公子給對了出來,這位就是雨墨。

  大家看著這上聯,也沒有什麽難的,看著張九靈繼續著下文。

  “大家看上聯好似不是十分難,但請你仔細上眼了,這一個上聯能分解成這麽一首小詩:香蓮碧水動風涼,水動風涼夏日長。長日夏涼風動水,涼風動水碧蓮香。”

  “下麵有誰能在一盞茶的時間,給對出來?”

  眾大臣聽著這上聯,心裏都在捉摸著,這可是在皇帝麵前顯示自己才能的好機會,這些大臣不少也得是科舉出身,大都是身有才學的飽學之士。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等了一會後皇帝開口了:“九靈啊,你繼續吧,這對子,沒有幾個人能對上來的。”

  “好的,陛下!”張九靈繼續給大家說著。

  “大家聽一聽下麵這下聯:柔風綠浪柳環樓小境幽。大家把這下聯,分成句看看上下聯工整不?”

  有的大臣壓根就沒聽明白是怎麽回事,就聽著什麽柳樓啊!

  “還是由我來分解一下吧,這下聯可分為:柔風綠浪柳環樓,浪柳環樓小境幽。幽境小樓環柳浪,樓環柳浪綠風柔。”

  在張九靈說完這些內容時,眾大臣看到兩個太監拿著一幅對聯,和一幅更大的條幅。

  兩個太監在大臣的左右,分別對聯和小詩放下來,大家看到的是一幅對聯。

  “香蓮碧水動風涼夏日長。”

  “柔風綠浪柳環樓小境幽。”

  在兩個豎著的條幅上寫著:

  “香蓮碧水動風涼,水動風涼夏日長。長日夏涼風動水,涼風動水碧蓮香。”

  “柔風綠浪柳環樓,浪柳環樓小境幽。幽境小樓環柳浪,樓環柳浪綠風柔。”

  看著這幅對聯和條幅一定出自名家之手,那字蒼勁有力,如龍走蛇行!

  眾大臣看著雨墨的對子,無不挑大拇指。

  皇帝又說:“今年前三甲分別是:雨墨、王龍、張九靈,這三人都是才華出眾。九靈在幾年前我就認識了,才華出眾。王龍在王侯將相的子女中也是出類拔萃的,能有這麽好的成績也不容易,今年特設三人的待遇都給狀元的規格。”

  這真是普天同慶的大好事,在雨墨心理也不想得了狀元,無形中得罪了王龍和張九靈。

  這二位早晚不也是得同朝為官,說不上哪天就有交集,所以在雨墨的心理誰也不想得罪。

  皇帝今天說的三個的待遇都給到狀元,這一下把雨墨三人都給樂壞了,三人一樣的想法,一樣的歡喜。

  雨墨、王龍、張九靈三人同時向前一步,對皇帝進行參拜:“臣等,謝陛下龍恩!”

  在這金殿上,從原本的草民,一下躍到了臣的級別,說明這三人,從此刻開始就是大涼帝國的新科狀元。

  在大涼有一個規定,新科狀元的官職,注定是正三品的官員。

  因為新科狀元,三年一選,層層選拔,就是有才學在萬千考生中要脫穎而出真是非常困難的。

  雨墨三人在離開皇宮後,被造之二天後,進行誇官三日,之後皇帝設宴席,聚群臣狀元封官職。

  雨墨回到客棧後,與書童快馬加鞭,回來了家中,把心中的喜悅之心趕快告訴給母親。

  當雨墨回到家中,那家中已是高朋滿座,已是大排宴席。

  那天,雨墨與母親聊了很晚,母親也交待雨墨今後要清廉,一切要為民作主。

  雨墨在家呆了一天後,又回到盛京城,在京城中又拜訪了主考官大人,謝過大人給了雨墨前三甲的機會。

  雨墨一看主考官,正是那日在酒樓中喝酒的那名老者,是當國的宰相李清福李大人。

  雨墨對這位大人真是千恩萬謝啊!在拜訪完主考官雨墨又回到酒樓,對全樓的夥計進行了打賞,再次的給每人五兩銀子。

  雨墨又在狀元樓住下了,張九靈也回來了狀元樓,二人又進行了徹夜的交談,兩人真是一見如故,友情在不知不覺中越來越深。

  誇官的日子到了,狀元樓前來了兩排儀仗隊,分別是接雨墨和張九靈的。

  張九靈和雨墨都坐著高頭大馬,身披紅花,兩人身穿身穿紅袍、帽插宮花,騎著高頭駿馬,在皇城禦街上走過,接受萬民朝賀。

  因奉有皇上聖旨,不論什麽官員,得知誇官,都必須跪迎,向聖旨叩頭,高呼萬歲。

  雨墨和張九靈走的不是一個街道,雨墨的儀仗隊前麵是銅鑼開道,第二排一名紅衣衙役手捧聖旨,依次是儀仗隊,狀元郎,之後是儀仗隊,在儀仗隊後麵是護衛精兵100人,跟在狀元左右保護。

  這麽誇官的作用主要是為了讓百姓中的學子,好好學習,努力時取,勵學子們的上進心,鼓勵他們積極地學習,參加科舉考試。

  今年最是特別不隻有狀元一人誇官,其榜眼和探花都和狀元的待遇進行誇官。

  在京城中,這誇官中的三位狀元已是家長李短中的唯一話題了。

  誇官之後,在皇帝的召見下,開始大擺宴席,款待群臣,側封三位官職。

  皇帝在高台上高高居坐,下坐各位群臣,三個狀元單獨擺在皇帝的右側,相對的桌子上是當朝宰相李清福李大人。

  三人也沒看桌子上到底放的是什麽吃食啊,隻有一個緊張了。這可是全朝堂中最有權威的十幾個在,隻有自己三個小家夥,在這些人眼中雨墨等人的官職也不算什麽。

  將來是升遷,還是罷官,也就是這幾個人一句話的事。

  最主要的是上麵還有一個皇帝,這可是全天下第一人啊,他可能對自己的生殺大權啊。

  雨墨看著大家每每舉杯,自己也跟著舉杯,也不知嘴裏喝進去的是什麽了。

  看看邊上的另二位,小侯爺還好些,張九靈也和雨墨相差不大。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皇帝陛下端起了酒杯:“這是今天,最後一杯酒,願以後我們把大涼發展的更加強大!更加美好!”

  群臣齊舉杯,共飲了此杯。

  皇帝一揮手,邊上的執事太監,手拿聖旨進行宣讀了起來。

  皇帝召曰:“今,大涼國建國五十年之際,幸得雨墨、王龍、張九靈等之賢才,特此安排官職如下:雨墨為督察院左督禦使,王龍為督察院右督禦使,張九靈為大理寺卿。”

  “謝主龍恩!”這三個人的官職都是正三品的實缺,可比別的三品官強多了,這可全是實權派啊。左右禦史都是給皇帝進言的近臣,大理寺卿是掌管京城的重要部門,一看皇帝就相當看中這三人的能力。

  時光飛逝,轉眼間十年過去了,雨墨也取了皇帝最喜歡的公主,成為了附馬爺。

  在公主的幫助下,李清福也年老告退了,雨墨成為了大涼國最年輕的宰相了。張九靈、王龍也成為了雨墨的左膀右臂了。

  時間還在繼續,皇帝年老了,自己的獨子在一次瘟疫中喪生了,皇帝也沒有其它的兒子了。

  在皇帝要末路之前,把雨墨、王龍、張九靈、還有幾個重臣,叫到身前說道:“我相當於一生無子,隻有這三女,一女嫁給雨墨,另二女還未成年,今後雨墨你要帶我照顧好她們。今天我把傳國玉璽交於給你,今後你就是這大涼的第一人。眾卿一定要替我好好幫助雨墨,把國家照顧得更好,讓百姓活得更舒心些,算我對大家的懇求了!”

  國喪。

  又國慶,雨墨登基了,先國慶再發喪,這是大涼國的國策,國不可一日無君。

  雨墨登上了皇位,在張九靈和王龍的輔助下,一天天國富民強,一天天兵強馬壯,在這一年年裏,把四周的小國一個個的吞並了,在這一年年裏把不服管束的朝臣都讓其消失了。

  雨墨的國家是一天天的向榮,皇後為雨墨增加了三宮六院,雨墨也有了兩個兒子,兩個女兒。

  在雨墨還有皇後的照顧下,雨墨的孩子一天天的長大成人了,兩個孩子也是文能安幫定國,武能提刀上馬。

  雨墨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自己也漸漸老去,在雨墨七十歲生日之時,把天下的大權交給了自己的二兒子。

  時間又很快的過去了,雨墨來到了生與死的邊緣了。

  雨墨九十歲了,體內的生氣正一點點的消失,在雨墨閉上雙目的同時,雨墨的腦海裏,出現了自己的另一個想法。

  “我就這麽的過完了一生,就這麽的死去了嗎?這麽平淡,這麽的無奇,這是我想要的生活嗎?”

  “啊!”一聲長嘯,響在雨墨的耳邊,雨墨從睡夢中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