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改頭換麵上嵩山
  不戒和尚守在門口,見吳翟領了一個千嬌百媚的大美人回來,頓時怪叫一聲,以黑布帶縛住雙目。

  他這一叫,祠堂中群尼都被驚醒了。

  吳翟向定閑師太道:

  “師太,這是我朋友,聞訊來助。她劍法是極高明的,此去嵩山,可賴以助力,姓喬,名碧蘿。”

  定逸師太笑道:

  “田少俠的朋友,都是一等一的大美人兒!”

  林平之大喜,盈盈拜倒,嬌聲道:

  “喬碧蘿見過三位神尼!”

  定閑師太微笑道:

  “神尼可不敢當,喬小姐太客氣了,此處粗陋,招待不周。”

  她見林平之盛裝華佩,以為是富貴人家的女子,林平之聽她喚自己“喬小姐”,極為受用,笑道:

  “師太不必客氣,奴家也是江湖兒女,不在意這些。”

  說著,便欠身一禮,款款走開,去鄭萼她們一群俗家弟子那邊歇了。

  定逸師太低聲問道:

  “你這朋友師承何處?”

  吳翟道:

  “我也不知,但她武功很好,單論劍法,當不在我之下!”

  三位師太暗暗咋舌,但想到是友非敵,又放下心來。

  數日後到了嵩山腳下,離會期尚有兩天,眾尼尋了一家客棧,清洗一番,等到三月十五正日,動身上山。

  吳翟忽然一拍腦門,向不戒和尚道:

  “大和尚,我借尊夫人一樣東西,你不介意吧?”

  不戒和尚搔了搔光頭,老婆的主他可不敢做,但又不好意思說出來,於是訕笑著不說話。

  他這幾日與恒山女弟子同行,又有一個妖豔無比的喬碧蘿在側,便始終以黑布自縛雙目,隻牽著妻子綴綴而行。

  啞婆婆怒道:

  “天殺的小鬼,你又想幹什麽?”

  吳翟笑道:

  “啞婆婆,我曾在少室山下殺得武林正派血流成河,此番上山不免被人認出,壞了三位師太的好事。不如借你人皮麵具一用?”

  啞婆婆斬釘截鐵道:

  “不行!”

  話音未落,忽覺一陣風掠過,麵上一輕,便聽吳翟笑道:

  “多謝了!”

  眾人但覺眼前一亮,不戒和尚身後的啞婆婆忽然換了張臉。

  但見她玉麵無暇,眉目如畫,清麗難言,此時蹙眉一怒,竟百媚橫生,隻是天然媚骨,與那喬碧蘿直如雲泥之別。

  啞婆婆一摸麵頰,怒道:

  “惡賊,還回來!”

  身形微晃,已出現在吳翟麵前,當胸一掌向他拍去。

  吳翟隻是微笑,卻不躲閃。

  隻是啞婆婆手掌甫一觸到他胸口,頓覺一股霸道的吸力黏住手掌,渾身內力竟似堤防崩塌一般,傾瀉而出……

  啞婆婆渾身發軟,驚駭欲絕,又覺那吸力頓緩,內力已不再狂瀉,但手掌卻仍被黏住,難以動彈,顫聲道:

  “惡賊,你快,快放開!”

  不戒和尚聽她聲音有異,一把拽下黑布帶。

  定睛一看,頓時大驚,急忙躍上前來,向吳翟拍出一掌。

  吳翟上身不動,隨意揮出一拳,拳掌相觸,頓時“嘭”的一聲巨響,不戒和尚一個跟頭倒翻出去,退了七八步,一屁股坐到地上。

  他呆了一呆,大聲叫道:

  “好師父,我打不過你,求你放過我娘子吧?”

  吳翟轉向啞婆婆道:

  “這麵具可借得?”

  啞婆婆恨恨的瞪了他一眼,她自然知道這吸星的威力,見吳翟手下留情,已不便發作,忿忿的說:

  “鬆手,借你便是!”

  吳翟微笑道:

  “多謝了!”

  隨即撤去內力,啞婆婆踉蹌後退,不戒和尚慌忙趕過來,攙著她手臂,癡癡的望著她的臉,流下淚來:

  “娘子,我終於又見到你了……”

  啞婆婆雙頰微紅,瞪了他一眼,沒好氣的說:

  “沒出息!”

  卻一把搶過不戒和尚手中的黑布帶,隨手塞進懷裏,拉著他走到一旁,遠遠的避開吳翟。

  吳翟嘿嘿一笑,將麵具敷在臉上,對定閑師太道:

  “師太,你可認得我麽?”

  定閑師太微笑道:

  “自然認得。”

  揮揮手,眾人複向前行,走到半山,四名嵩山弟子上來迎接,執禮甚恭,說道:

  “嵩山末學後進,恭迎恒山派三位神尼大駕,敝派左掌門在山上恭候。”

  又說:

  “泰山、衡山、華山三派的師伯叔和師兄們,昨天便都已到了。恒山派各位師姊到來,嵩山派上下盡感榮寵。”

  這一路上山,隻見山道上打掃幹淨,每過數裏,便有幾名嵩山弟子備了茶水點心,迎接賓客,足見嵩山派這次準備得甚是周到,但也由此可見,左冷禪對這五嶽派掌門之位誌在必得,決不容有人阻攔。

  行了一程,又有幾名嵩山弟子迎上來,和定閑師太見禮,說道:

  “昆侖、峨嵋、崆峒、青城各派的掌門人和前輩名宿,今日都要聚會嵩山,參與五嶽派推舉掌門人大典。昆侖和青城派的各位都已到了。師太來得正好,大家都在山上候你駕到。”

  這幾人眉宇之間頗有傲色,聽他們語氣,顯然認為五嶽派掌門一席,說甚麽也脫不出嵩山掌門的掌心。

  行了一程,忽聽得水聲如雷,峭壁上兩條玉龍直掛下來,雙瀑並瀉,屈曲回旋,飛躍奔逸。

  眾人自瀑布之側上峰,嵩山派領路的弟子說道:

  “這叫作勝觀峰。師太,你看比之恒山景物卻又如何?”

  定閑師太微笑道:

  “恒山靈秀而嵩山雄偉,風景都是挺好的。”

  那人道:

  “嵩山位居天下之中,在漢唐二朝邦畿之內,原是天下群山之首。師太請看,這等氣象,無怪曆代帝王均建都於嵩山之麓了。”

  其意似說嵩山為群山之首,嵩山派也當為諸派的領袖。

  定逸師太聞言,不由嘲道:

  “不知我輩江湖豪士,跟帝王官吏拉得上甚麽幹係?左掌門時常結交官府嗎?”

  那人臉上一紅,便不再說。

  由此而上,山道越來越險,領路的嵩山派弟子一路指點:

  “這是青岡峰,青岡坪。這是大鐵梁峽,小鐵梁峽……”

  鐵梁峽之右盡是怪石,其左則是萬仞深壑,渺不見底。

  一名嵩山弟子拾起一塊大石拋下壑去,大石和山壁相撞,初時轟然如雷,其後聲響極小,終至杳不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