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大伏魔拳,夷山斷流
  既然綠萼已練成紫金真氣,不需要吳翟再以內力相輔,便依著那《療傷篇》所述,自行運功,緩緩恢複傷勢。

  吳翟左右無事,又想到《易筋鍛骨篇》的神妙之處,想這《九陰真經》中,或有其他神奇功法,便去入口石室中,將“重陽遺刻”中所節選的《九陰真經》細細的看了一遍。

  他此時神功大成,眼界便水漲船高,像“移魂**”、“解穴秘訣”、“九陰白骨爪”之類,不過一略而過,最終卻將目光集中在《大伏魔拳法》之上。

  裘千尺所學武功,時至今日唯有鐵掌可與九陽神功相配,其他如絕情穀一係,不過土雞瓦狗爾!

  想那鐵掌功夫豈同尋常?

  在射雕世界中就已威震天下,鐵掌幫開山建幫,數百年來揚威中原,靠的就是這套掌法,到了上官劍南與裘千仞手裏,更多化出了不少精微招術,在武學諸家掌法之中向稱【剛猛第一】,其威力雖不及降龍十八掌,但掌法精奇巧妙,猶在降龍十八掌之上!

  吳翟此時以至陽至剛的九陽神功催發鐵掌,更是解決了其中“威力不及降龍十八掌”的弊端,當真將此掌推到了天下第一掌法的至高境界。

  但一見這《大伏魔拳法》,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按照經文中所述,這《大伏魔拳法》是一門追求極致破壞力的拳法,其運轉之妙,拳風之猛,絕非鐵掌可同日而語……

  日後在百花穀,那老頑童以單臂與楊過相鬥,百餘招不分勝負,而“大伏魔拳”一出,則立刻就逼出了楊過最後的底牌——

  黯然**掌!

  吳翟見獵心喜,便將《大伏魔拳法》默默記於心中,他深知這拳法剛猛至極,若在古墓中練習,必然驚天動地,沒得驚擾了仍在運功療傷的公孫綠萼……

  於是,留書在寒玉床前,又從水道出得古墓,來到重陽宮後山那條數十丈深的溪澗前。

  想此終南山神秀奇觀,前有劍魔獨孤求敗,後有獨臂渣楊,皆在這山澗溪流中妙悟神功,其中關鍵便是——

  每遇大雨,便到這山洪中練劍!

  於是施展水上漂的獨門輕功,尋那岩石突兀處落腳,頃刻間便下到溪澗底部,此處水流雖急,卻並不凶險。

  吳翟隨手打了一掌,那溪水從中炸裂,暴起一蓬水柱,再出一掌,那水柱轟然散裂,水氣濛濛,蔚為壯觀……

  吳翟搖搖頭,這卻並非練功之處,遂從溪中逆流而上,轉過一個山峽,水聲震耳欲聾,隻見山峰間一條大白龍似的瀑布奔瀉而下,奔騰雷鳴,湍急異常!

  頓時豪氣勃發,縱身一躍,立於瀑布下的一塊巨石之上。

  卻不料這瀑布從數百丈高峰傾瀉而下,其中裹挾了不下數萬斤巨力,直衝得他左搖右晃,難於站穩,更別說抬手練拳了。

  忙使個“千斤墜”身法,氣沉下盤,牢牢站住,默運九陽神功奮力與激流相抗,不多時便如磐石一般,巋然不動。

  於是竭丹田之力,忽然向上擊出一掌。

  掌力所及,頭頂一小截水流忽然炸開,向上逆行,不過一尺便融入湍流之中,疾墜而下……

  吳翟並不氣餒,如此天地奇觀,卻正是修煉《大伏魔拳法》至剛至猛的要旨所在。

  於是沉下心來,緩緩使出拳譜中的招式。

  初學這《大伏魔拳法》並不甚難,尤其吳翟九陽神功大成,在古墓中默誦數遍,這拳法早已融會貫通,但在這瀑布的數萬斤衝擊力之下,抬手已是千難萬難,擺開招式更是艱澀難當。

  吳翟並不焦躁,自忖內功一道已然無敵於天下,但係統任務並未被觸發,想來尚不是五絕敵手,須更進一步,將這大伏魔拳練到極處,力壓黯然**掌方可……

  那九陽神功生生不息,但吳翟終是凡人,並未辟穀,所以在這瀑布下練了許久,雖不覺疲憊,卻已饑腸轆轆難以為繼。

  於是退出瀑布,從峭壁攀附而上,回到古墓中。

  原來,不知不覺已經過了三天。

  吳翟此時一門心思都在大伏魔拳上,吃過食物,將《易筋鍛骨篇》教給綠萼,便又急匆匆回到瀑布之下凝神練功。

  二次被餓醒,卻見綠萼已將酒菜備好,俏生生立於澗邊。

  原來綠萼每日練功之後,便帶了食物來溪澗尋吳翟,但她隻練了《九陽真經》和《易筋鍛骨篇》,輕功則稀鬆平常,這數十丈深澗卻是下不去,隻好在此等候。

  吳翟心中感動,知道冷落了這小丫頭。

  這古墓中淒涼單調,若非練了古墓派那摒除七情六欲的玉女心經,尋常人本來難耐其中寂寞,而綠萼正值大好年華,卻難以在這活死人墓扮活死人了……

  心中又想,這《大伏魔拳法》極為精妙,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練成的,急切間卻與一張一弛的文武之道大相徑庭,卻不如花些時間陪陪這個孤苦伶仃的小姑娘。

  原本終南山已被大火燒去了大半,但“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二人上山已一年有餘,如今漫山遍野盡是綠意盎然,繁花遍地,卻別是一番好風景!

  於是,吳翟每日晨間便與綠萼在終南山上漫步觀景,待豔陽高照,才一個回古墓練功,一個進瀑布打拳……

  吳翟在瀑布中練了數月,才能在數萬斤衝擊力下毫無滯澀的將大伏魔拳施展出來,又足足花了一年時間才能輾轉騰挪,拳隨心意。

  這時他每擊出一拳,便似潮湧澎湃,聲勢極盛。

  然而,這是隻是拳意外放的結果,一拳之中,卻有三分力量散逸在這爆鳴聲中,當真華而不實……

  於是複入瀑布之中,凝神練功,那拳鳴之聲越來越響,直至有如暴雷一般,卻又慢慢減弱,最終無聲無息。

  自此從輕而響,從響轉輕,反複七次,終於欲輕則輕,欲響則響,練到這地步時,他已經在瀑布下練了整整七年!

  一日,吳翟盎然立於瀑布下,忽向上擊出一拳,平平無奇,無聲無息,而整片瀑布竟然倒卷而上,足足三十餘丈,才與上方激流劇烈相撞,轟然爆成無數細小水滴……

  一拳之力,竟使瀑布斷流!

  如此拳法,試問天下間又有誰能相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