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參戰
  翌日清晨,朔州地麵。

  蒙古大營開始開拔,無數兵馬收拾一下軍帳,準備繼續前進,到朔州的城鎮中劫掠殺人。

  “他們要躲,就讓他們永遠回不來。”

  合不勒一聲令下,千溝萬壑之間,但有村寨處,都有煙柱升騰而起,久久不散。

  蒙古韃子將百姓們的家園,付之一炬,濃煙滾滾,直衝入天。

  雖然他們生產力很低,養活不了自己的種群,但是破壞他們是專業的。

  蒙古韃子放起火來,充分展現了這一天賦,幾乎是焚盡了所有的村落。

  朔州前麵的地段,沒有絲毫的抵抗,甚至連個人影都看不到,看似是門戶大開,其實是已經徹底決定死戰到底。

  就算是韃子也清楚這一點,所以他們的放火,多少帶著點泄憤的意思。

  一直以來被宰割的肥羊,竟然想要抵抗了,這讓他們難以忍受,有一股莫名的忿怒。

  他們帶著的糧袋裏,有用牛胃裹著的肉末,稍微拿出一點來,放到水中,就能飽餐一頓。

  而且還有特製的乳酪,都是補充能量的好東西,所以堅壁清野的作用,不算是很大,最主要的是免於被俘虜,成為炮灰,或者被虐殺。

  無窮無盡的蒙古大軍,人數確是多。兵刃盔甲耀日生光,卷起接地連天的塵煙。困了就在馬上打盹,餓了就嚼點幹肉餅子,馬的料袋都掛在耳朵上,輪流騎乘。

  千軍萬馬卷起的塵煙當中,高高豎立著合不勒的汗旗,數十軍將,數千親衛,緊緊的簇擁著他。

  不住有蒙古騎士奔馳往來,回稟著前麵軍情,傳達著合不勒的號令。

  他能夠再次打敗草原上的群雄,成功守住汗位,也並非是無能之輩。

  其實在遇到李欣之前,他的履曆足夠光鮮霸氣,一統大漠,打服契丹,然後腦子一熱,南下中原。

  然後就是停步大同、折戟河東、老家被偷

  羌人有一句話,十分適合他,就是:敗給李欣不丟人。

  合不勒和他手下的戰士,幾乎是一樣的裝扮,腰間配著長刀,馬鞍側掛著馬槊和騎弓,還有裝得滿滿的六撒袋羽箭。

  幹糧飲水,也和普通士卒一模一樣,隻是皮甲更厚實一些。

  他身體很是強壯,臂膀上賁起的肌肉,即使隔著衣服也能看到,坐在馬背上大聲說放聲笑,就是傳令也是聲震四野,不時激起身邊親衛一陣又一陣的歡呼。

  大漠上,有幾百個部族,他們彼此間打了幾百年。

  這幾百年,就是蒙古人被契丹按著打的時候,因為他們分散,各自為戰,互相仇恨。

  等到合不勒統一了大漠,契丹垂垂老矣,內憂外困,龐大的帝國頻臨崩潰的邊緣,被合不勒一通猛揍,終結了契丹人一同大漠的威風的同時,也為他在蒙古豎立了絕對的威望,成功登頂汗位。

  毫無疑問,這樣的經曆,他勢必是有一群忠實的擁躉的。

  終於,合不勒的大軍,來到一個城前,這裏城頭上,豎著旌旗,迎風烈烈。

  城牆上頭,一個個緊張地漢子,握緊了手裏的兵刃,眼睛死死盯著遠處的蒙古韃子。

  終於來了

  大部分人心裏說了一聲,他們等待了太久了。

  無數馬蹄踐踏城郊的聲音,匯聚起來,讓人熱血沸騰。

  大戰,一觸即發。

  ---

  大戰之後,空氣中彌漫著淫1糜的味道,陳壽大馬金刀坐在榻上,享受著小丫鬟溫柔的擦拭。

  月白色的窗紗支開著,時不時吹進幾縷秋風來,讓人倍覺清爽。

  今晚陳壽來看閨女陳小雪,順便吃了晚飯,睡在了袁心玥房中。

  他十來天沒來了,袁心玥倍加殷勤,使出渾身解數伺候,不但親自服侍他洗腳,連平日裏幾個不肯用的姿勢都忍羞來了一番。

  她身子豐腴柔軟,聲音嬌嫩軟糯,陳壽也來了興致,弄到夜深才作罷。

  袁心玥癡纏地繞著他的腰,露出一頭青絲下的紅潤俏頰來,問道:“老爺,還不睡麽?”

  陳壽笑著搖了搖頭,他得到了情報,今天白天時候,蒙古大軍,開赴朔州城下。

  到現在這個時候,估計已經打了一場了,就是不知道勝負如何?

  陳壽更掛念的,其實是西涼有沒有出兵。

  他自己也不認為,朔州的軍民能擋住合不勒,畢竟一方是人多勢眾的草原霸主,一方是臨時拚湊的“烏合之眾”。

  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關注即送現金、點幣!

  袁心玥會錯了意,她臉一紅,有些為難地說道:“爺這麽厲害,玥兒實在生受不得了,叫人把珠珠叫來好不好?”

  床邊的小丫鬟端著瓷盆退了出去,陳壽雙手放在腦下,翹著腿看著床簾,道:“不用了,你陪我說說話就好。”

  袁心玥心底暗舒一口氣,整個人貼到陳壽身上,“爺,有心事麽?”

  陳壽話到嘴邊,突然沒了興致說,歎了口氣道:“算了,這些事你不懂。”

  袁心玥看著他眉頭緊皺,有些心疼,說道:“爺,既然盡了全力,又何必煩惱,相信肯定會有好結果的。”

  陳壽嘴角苦笑一下,摟著她露在外麵的雪肩,笑道:“你說得對,我們睡吧,明日自然就知道結果了。”

  ---

  府穀,姚關握著刀,雙目緊閉站在城下。

  “大人,李威動了!”

  在他身後,一個驍騎滾落馬下,抱拳說道。

  姚關的雙眼,霍的一下睜開,幾乎是用牙縫擠出來幾個字:“傳令,開拔!”

  沒有鼓角聲,沒有擂鼓,軍營慢慢發動起來。

  秦攏兵馬,在姚關的操練下,很有氣勢。他自從獨掌此地大權以後,就一直有嚴加整訓當地各個軍營。

  姚關治兵,就一個字:嚴。

  他們的軍紀是最嚴明的,稍有違抗,必被懲罰,即使是姚關的親眷。

  他一直派人盯著李威,在他看來,朔州毫無還手之力,隻有李威值得關注。

  西涼兵馬若是插一杆子,合不勒的計劃能否完成,就要打一個問號了。

  蒙古人能打,西涼兵也不是浪得虛名,尤其是李威這個人,更是不容小覷。

  所以,姚關在邊界,安插了無數的哨探,就是為了時刻關注西涼的動向。

  截斷河西,把蔣褚才、吳猛、合不勒與自己的軍隊連起來,對著中原撒網,是他們最後的機會。

  這一次,他絕對不允許出一點差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