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劉備的計劃
  老大爺好心的說道:“姑娘可是覺得鹽不足秤?”

  他看著羊羊點了點頭,又說道:“姑娘不是本地人,有所不知罷了。這鹽鋪於掌櫃,號稱‘餘一手’。就是什麽人的鹽在他手裏都要餘上一手,兩斤鹽就成了一斤八兩的鹽,一斤的就成了九兩的,可是他是平原縣主記劉平大人的親戚,大家也就敢怒不敢言罷了。”

  羊羊聽後,又掂了掂手中的鹽,小嘴微鼓,有些憤怒的說道:“可我這手中恐怕沒有一斤八兩的鹽,我在家本就少采買,倘若他要是真給我少二兩,我還感覺不出來呢。”

  老大爺拿過羊羊手中的鹽,苦笑道:“怕是他看姑娘麵生,隻給了一斤三兩左右。”

  羊羊聽到此,更是氣不打一出來!

  她本欲進去和他理論一番,但是忽然想到自己現在單身一人,而且劉備又初到平原縣,暫時不好得罪劉平。

  最後羊羊隻得咬了咬牙,拜別了老大爺,忍著氣往縣衙走去了。

  ······

  ······

  不曾想,就在羊羊快到縣衙口時,還被兩個正在街邊鬥蛐蛐的地痞給攔著了。

  原來,其中一個地痞見到羊羊美色,心中發癢,就忍不住調戲起來,一邊問羊羊芳名,一邊就開始準備動手動腳了。

  羊羊見到那人如此無理,正準備將手伸到腰間,正準備拔出匕首砍掉他那髒手,就聽到一聲怒吼穿來,那個地痞應聲飛出七八米遠,摔了個屁股朝天。

  羊羊定睛一看,竟是義父張飛來了。

  張飛還不解氣,走上前來,拎起那無賴,又是一拳直接打在他鼻梁上,隻打的鼻血橫流。

  無賴被張飛抓住衣領,嚇得暈了過去。

  旁邊的壯役見情況不對,趕忙上前攔住,說道:“張飛大人,這人喚作賴八,就是個地痞流氓,打他都髒了您的手,讓我們收拾他就得了。”

  張飛聽後便作罷,將他如同爛泥般扔到一旁,然後跑到羊羊身邊說道:“女兒呀,我回去等了一陣子見你沒回來,怕有什麽事就趕忙出來了。這事怪義父,怎麽也應該給你留個衙役在身邊的。”

  羊羊看著這虎背熊腰的大漢給自己道歉,忍不住笑了起來,說道:“義父勿惱,若不是如此,怎能出這樣一場英雄救美的好戲呢。”

  張飛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就轉身對另一個稍微安分點地痞,說道:“睜大你的狗眼看清楚了,這是我張飛的女兒,你們誰要是敢動了她一根寒毛,哼,看著這棵樹。”說完,就雙手抱起身旁一顆盤子粗的樹,嘴中怒吼,雙手發力,那樹根應聲而斷,竟然被生生拔了起來。

  一旁的百姓看著都嚇了一大跳,那地痞更是和傻子一般的直點頭。

  之後張飛就引著羊羊回縣衙去了。

  自此,平原便流傳下來兩個千萬不能惹的人,一個是羊羊,另個一個自然是張飛了。

  ······

  ······

  第二日一早,羊羊就早起給眾人做起飯來。

  劉備等人吃了早飯,一邊誇讚羊羊好手藝,一邊稱讚張飛找了個好義女。

  一眾人玩笑過後,劉備正了正衣襟,便說出了昨晚一夜的構想:“諸位兄弟,我準備先親自走馬,好好了解一下平原縣的地形、人口和各家各戶的情況。然後在製定好如何讓平原改觀的計劃。”

  羊羊這時發揮起了現代人的作用,對劉備說道:“大伯,不如我們兵分四路,由您、二伯、義父和趙雲伯伯分別去了解情況,然後在收集匯總起來,這樣豈不是能剩下3倍的時間?”

  可這次劉備沒有聽從羊羊的建議,而是搖了搖頭,說道:“不可,這次必須要我親自前往,跑遍平原才可。”

  羊羊覺得劉備有點一根筋,還欲再說,卻被趙雲攔下。

  趙雲悄悄對她說道:“主公自有其用意,我等聽命便是。”

  羊羊乃不在多言。

  ······

  ······

  劉備見無人反對,隨即就出門而去深入百姓之中了。

  這一了解就是三個月,三個月間劉備事必躬身,大到縣城和周邊,小到背街小巷,上到富商顯貴,下到平頭老百,對平原縣算是全全麵麵的了解了個遍。

  然後他又召集了眾人,把這段時間掌握的情況給大家通通氣。

  最後眾人商議間,劉備就定下了三步計劃。第一步,興農耕;第二步修路橋;第三步,辦義學。先說興農耕。

  原來,根據劉備了解才得知,平原雖然地勢平坦,有利於耕種,但是這裏處於四戰之地,戰亂頻發。

  百姓心中戚戚,好不容易種了莊稼,一場戰爭下來就什麽都沒有了,所以便無人願意照理田地了。

  原因是找到了,可如何安百姓之心,興農耕種,便是擺在麵前的頭等難題了。

  見眾人皆無頭緒,劉備又將自己徹夜所想的辦法說了出來,“首先想要帶動百姓耕地,要自己行動起來,言傳身教,方為正統。因為平原縣耕牛奇缺,某準備用馬代替牛拉犁,先由某親自下地耕種,以助百姓。”

  關羽聽到後覺得不妥,說道:“大哥,您親自下地恐怕效果也不太好呀,還會遭人笑話。”

  劉備擺手製止了關羽,又道:“這隻是其一,其二便是耕地之時,悄然將銅錢撒入地中,慌稱自土中挖出。”

  聽到此,眾人突然眼前一亮。劉備再道:“某曾查閱過,昔武帝曾耕於平原,隻要我們告諸百姓,其散埋銅錢於地,寓土生金。又派人在耕地之時,將銅錢悄悄擲入田間,農事乃興也。”

  羊羊這才明白這段時間劉備花了這麽多的功夫的真正用意。

  在劉備的心中有一盤大棋,他隻是需要自己全麵了解,才能完全把握這場對弈的節奏,這是旁人所無法代勞的。

  正如這世間的事,不是事事都要謀求效率,有些事慢些了有慢些的好處,對全局掌握的越多,做出的抉擇就更容易正確。

  劉備的計劃得到了眾人的一致認可,於是大家便依計行事。

  果然,平原農事自此漸漸恢複了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