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大部分人留在山腰,幾名資曆、武藝較高者,隨步千洐入了草廬。破月見到眾人亦是十分驚喜。大夥兒聚在一起說了一陣話,待聽到這麽多人都來投靠他二人,破月哭笑不得,心想完了,這剛找好的落腳地,如今被你們鬧出這麽大的動靜,隻怕住不成了。

  破月打趣那些漢子:“或者……你們投入我清心教吧。”

  步千洐立刻笑道:“夫人這主意甚好,你們都投入清心教吧。”

  清心教姑姑喜道:“好!甚好!”

  漢子們卻個個呆若木雞,死活不幹。步千洐這才真誠道:“如今眾望寄托於我,我很感動。但我二人如今被朝廷追殺,不想牽連諸位。況且我如今隻想好好照顧月兒,不欲再理江湖事。我又不是將軍了,如何再帶領你們?”

  眾人麵麵相覷,都是不甘心。反倒是刑堂一位弟子沉吟片刻,提了個建議:“步大俠何不自成門派,將大夥兒收入門下?”

  清心教姑姑附和道:“我看刑堂兄弟此計甚好。若是怕牽連大家,對外就稱刑堂堂主是掌門。姑爺處理門派事務,可好?”

  眾人紛紛叫好。步千洐有點心癢,但他從未做過江湖掌門,實在是不會,還是搖頭。

  破月卻另有一番計較,不等他拒絕,點頭道:“夫君,我覺得此計甚好。就這麽定了吧。”步千洐吃了一驚。他卻不知,破月想的是,他是個灑脫性子,真要他每天陪著自己,別說他無聊,她都受不了。這些人無處可去,有他們做伴,稱兄道弟倒也不會無聊。

  不僅如此,破月還說:“姑姑,恕我直言,咱們清心教在江湖上聲名狼藉。如今我做了教主,自不許那些齷齪事再發生。我看不如將清心教跟我夫君的教派合並。咱們成立個新門派,以嶄新麵貌重回武林,豈不妙哉?”

  姑姑思索片刻,點頭笑道:“如此甚好。”

  步千洐見成立新派已是板上釘釘,也不忸怩,朗聲笑道:“好吧。那新門派叫什麽?”眾人見他首肯,都是喜出望外,七嘴八舌議論起來。不過,如果破月能提前知道大夥兒(包括步千洐)都覺得“神龍教”好聽,她是萬萬不會提到他們修煉的是玉漣神龍功的。

  數日後,一個嶄新而神秘的門派“神龍教”,以前所未有的浩大聲勢、強硬姿態,在大胥崛起了。他們門風嚴謹、武藝高強、懲惡扶弱,且與江湖數個門派淵源極深,很快一躍成為大胥第一大門派。

  有知情的武林前輩高深莫測地對後輩說,神龍教掌門其實不是楊修苦,而是兩位傳奇的大英雄。源源不斷的年輕人,懷著對正義和武學的熱切向往,跑到縛欲山下,報名參加神龍教的弟子甄選。

  四個月後。

  天空碧藍、烈日無風。蔥綠的樹葉在日光下發出耀眼的銀光,無形的炎熱氣浪把空曠的山穀填得滿滿的。

  步千洐穿一身黑色勁衣,負手站在一塊巨石上。日光將他照得閃閃發亮,汗水侵蝕了他的衣襟,像一尊濕漉漉的雕像。

  三百餘人,有男有女,也穿著相同的黑衣,在他麵前平整的穀地,站成方陣。每個人表情都很嚴肅,也很煎熬。汗水從眉頭滑下來、蚊子在手背上叮咬……這些都不能令他們有絲毫動彈,不是不想,而是不敢。

  終於,步千洐眉頭微微一揚,高聲說:“歇息一炷香。還有一個時辰。”

  “啊?”無數驚訝、鬱悶的聲音。眾人全如爛泥般倒在地上,扇風、趕蚊子、喝水。有的幹脆以頭撞地,想把自己撞清醒。

  “大、大師兄!”有年輕的白衣女子大著膽子嬌滴滴地問,“咱們是武林門派,又不是行軍打仗。為何要站軍姿呢?”其他人見有出頭鳥,立刻附和。

  喚他大師兄,是因為楊修苦是掛名掌門。新弟子大多隻知道有大師兄大師姐,大多不知二人身份。

  步千洐笑道:“身體乃練武之本。你們連三個時辰軍姿都站不了,如何修煉絕世武藝?想當年,我與你們大師姐,可是每日站足五個時辰!休要多問,個中法門自有最勤力者方能窺探!”

  他說得高深莫測,眾弟子又驚又疑,但多半還是信了。也有人抗議:“可是師兄,我隻想當武林大俠,不想當將軍。站軍姿也就罷了,為何還要練習兵陣變化?”

  步千洐被他問得老臉一紅。

  這幾個月,他將玉漣神龍功的一些基本心法、招式拎出來,編了套入門版的功法,教給男女弟子,眾人武功大進。他又將自己修習過的其他武功,根據各人特點傳授。眾人見他如此不藏私,對他極為崇敬,來投的弟子越來越多。

  眼見弟子已有一千多人,他對著個千人隊,難免手癢,開始排兵布陣。此時見有人質疑,他也不解釋了,嗬嗬笑道:“當初是你們逼我做這個大師兄,如今就得按照我的喜好來。好了,時辰到了,都給我站直了。誰動一下,小心我的鞭子。”

  眾人叫苦不迭。原來除了跟隨步千洐的老兵,其他江湖人多半覺得他性格直爽、很好相處,又哪裏知道他練兵時的鐵腕冷血。這幾個月下來,無論遊俠還是清心教女弟子,幾乎都被折磨得脫了好幾層皮。可他們又不甘就此放棄學習神功,於是痛並快樂著,咬牙繼續堅持。

  步千洐看著日光下整齊的兵陣,滿意之餘,有點惋惜。雖然江湖中人性格往往桀驁不馴,但他不信不能打造出一支強悍無比的神兵。隻可惜,過過幹癮吧。

  春去秋來。

  瀾州位於大胥南部,沿海,氣候濕熱。隔著陸地,還有數座小島,有的住著漁民,有的荒無人煙。

  立秋這日,陽光溫煦,海浪碧藍。步千洐穿著黑色短衫,扛著魚竿走上沙灘,遠遠便瞧見媳婦兒躺在日光下,像一尾白嫩嫩的魚。

  創立神龍教半年後,一切漸漸走上正軌,兩人閑得無事,便開始遊曆天下。這幾個月,便隱居在此處,與世隔絕,倒也悠哉。

  烤上魚,兩人邊吃邊笑。忽然,海麵上遙遙傳來些響動,——那是一艘小船,趁著夜色朝島上開來。

  “大師兄!大師姐!”

  “步千洐!步千洐!顏破月!”

  此起彼伏的呼喊。

  步千洐和破月都笑了,步千洐高聲道:“來者何人?”

  那邊沉默片刻,聲音顫抖著報上名字,原來是教中幾名大弟子。步千洐和破月久未見外人,興奮地迎了上去。船很快靠了岸,五六個人躍下,快步走過來。

  “你們居然能尋到此處!”破月笑道。

  “我們已在沿海找了五個月!總算找到你們了!”他們又激動又難過。

  “出了何事?”步千洐警惕地問。

  眾人對望一眼,神色變得有些悲痛。一名女弟子哽咽道:“原來你們在這荒島上,一點也不知道。”

  另一人是步千洐老部下,忽然撲通一聲跪下,居然哭了:“將軍……”

  步千洐一把抓住他的胳膊:“出了何事?大胥戰敗了?”

  “去年年底,北伐失利退兵。大夥兒都以為沒仗打了。誰知一月間,君和的皇帝病死了,新帝下令起兵反攻大胥。

  四個月前,太子殿下和趙初肅大將軍親自領兵,與唐卿在湖蘇城會戰,十五萬大軍……被殲滅六萬,俘虜五萬。太子殿下和趙將軍都戰死了,君和大軍長驅直入,攻下了帝京!”

  步千洐和破月震驚難言,其餘各人表情屈辱而隱忍。

  那人接著道:“帝京淪陷,皇帝也在戰亂中……駕崩了,二殿下繼位。隻是……君和大軍所過之處,勢如破竹。聽說,現在隻有青侖王還在抵抗君和人,領著五萬殘軍,護送新君往南逃了。將軍,豈止是戰敗!大胥……亡國了!”

  淡藍色的明淨天空下,城池灰暗、沙土飛揚。遠山籠罩在薄霧裏,日頭在山背後鍍上一層朦朧的金黃。

  中軍大帳修築在墨官城外二十裏最高的山頭上,方便觀察戰局、發號施令。

  山頂上很清靜,秋風習習。唐卿穿一身洗成月白色的長衫,腰束青玉帶,外裹赤狐裘,腳踩皂色長靴,不似一軍大將,倒像錦衣士子,清貴逼人。

  正值日出時分,他闔目靠在太師椅上,蒼白的手指輕輕搭在膝蓋上,一下,一下,他在聽風的聲音。

  很快,有人快步上山,打破了清晨的寧靜。

  唐卿睜開眼。

  “慕容湛不肯降?”他站起來,翩翩衣袂迎風,“那就打。不過,先叫人去城樓下傳話,就說本帥與青侖王神交已久,今日不得已開戰,實在痛心。此役無論勝負,卿必善待王爺麾下將士,胥人、青侖人和君和人絕無貴賤之分。”

  副將有些疑惑:“元帥,慕容湛用兵驍勇,今次難得圍堵在此,若是不斬草除根……”

  “斬草除根有許多種方法,也有很多時機,不必急於一時。”唐卿眸色溫和地看著前方的城池,“如今胥似一盤散沙、士氣低迷,我不能讓慕容湛這一仗打出骨氣,打出血性。”

  副將思索片刻,露出笑容,領命去了。一名僮仆泡了熱茶,奉上點心。唐卿吃了半塊就飽了,拿起各部送來的急件,緩緩翻閱。過了一會兒,見身旁依然無動靜,便放下文書,微笑道:“還不來吃東西?”

  一個靛青色身影,默默從樹後走出來,拿起點心,很快風卷殘雲般幹掉,又喝了半壺茶。然後坐在唐卿身旁的矮凳上,迷蒙的雙眼望著前方城池。

  “我知你不喜戰事。”唐卿柔聲道,“你一直在怪我,此次為何攻胥,對不對?”

  “嗯。”十三答道。

  “如今你看我排兵布陣已有數月,明白緣由了嗎?”

  “似乎。”

  唐卿失笑:“大胥國破已成定局,如今我便將秘密話與你知吧。此乃絕密軍機,休要告訴你的兄弟步千洐。”

  “難尋。”

  “縛欲山神龍教,別說你沒去找過。”

  “……”

  “他雖才華橫溢,但如今大胥兵敗如山倒,就算他來了,也無力回天。”唐卿眸中浮現傲色,隻有在親弟麵前,他才會浮現溫煦之外的許多種情緒,“我與皇上商議攻胥,誠然存了一統天下的雄心。但最根本的,卻是我君和已騎虎難下。此次若不閃電戰滅掉大胥,兩年之後,滅亡的便是我君和了。阿荼,你忍心國破家亡嗎?”

  “絕不。為何?”十三抬頭看著唐卿,表示他很震驚。

  唐卿淡笑:“還記得昔日咱們前往胥軍議和,遭人暗算嗎?起初,我也以為是胥人幹的。後來皇上駕崩,對外說是病逝,實則中毒。”

  十三猛然挑眉。

  “我與皇上秘密地順藤摸瓜,終叫我查出,這兩樁事的背後指使者……”

  “流潯?”

  唐卿目露欣慰:“正是。”

  他負手立於坡上,傲然道:“之前我也未想到,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區區屬國,竟有意天下!

  隻是我百思不得其解,就算君和與大胥兩敗俱傷,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他彈丸小國,為何敢戰?我見過流潯國主徐傲,他為人謹慎,是那種不等到十拿九穩,絕不發動的人。所以,他一定還有暗棋,是什麽?”

  “什麽?”

  “隻有一個可能——他們已與胥的某人,達成了協議。否則當日不可能派奸細潛入兩軍腹地,暗殺我二人,定有胥人偏袒,而這個人,很可能是急於登上帝位的胥太子。

  “若這個假設成立,那麽胥人北伐戰敗退兵,根本隻是表象。他們很快會卷土重來,並且極可能是與流潯國聯手。真到了那一天,即使是我,也沒有必勝的把握。

  “我猜想流潯隻會秘密參戰。這樣,才能在我們戰敗之後,建立傀儡國家,以報仇之名籠絡人心掉頭攻胥。”

  “不是胥?”

  “對,能夠建立傀儡國家的是流潯,不是胥。阿荼,我君和****大國,皇帝竟然被流潯下毒,可見其奸細厲害。如今這滿朝王公大臣中,又有多少流潯人潛伏?皇上剛剛親政,根基不穩,容我往壞的方麵想一想,整個帝都,說不定大半勢力,都已在流潯手裏。流潯雖小,嗬嗬,這些暗招,隻怕已籌謀數十年,遠在我們兩國之上。

  “所以,大胥一戰看似君和勝了,實則已內憂外患、四麵楚歌。我與皇上商討了數日,最終決意攻胥。一是想借此麻痹流潯,教他們以為,還未察覺他們的詭計。這樣,皇上便能趁機徹查、鏟除承陽的流潯奸細。

  “二是此時出兵,能夠攻其不備。我已滅了胥,他們的同盟不複存在。流潯孤掌難鳴,以徐傲的性格,絕對會重新掂量自己的實力,不會再貿然進攻。天下大勢,自此盡在我君和手中。

  “所以我此次出兵,不是為了侵犯他國,而是將未來的三國混戰天下大亂,扼殺於我掌中。我問心無愧,阿荼,你是否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