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節
  ……

  李惟巽的書信送到江豫燃手中時,他正在問卓少炎這財禮到底該備多少才算好。

  卓少炎笑著看江豫燃滿心歡喜地拆開信,隨後又四下看了看江豫燃自說自話地備下的催妝禮——人家惟巽還未說答應他呢,他就已火燒火燎地迫不及待了。

  從前她見江豫燃與李惟巽之情意,唯有悅然之祝福,從未有過感同身受的體會。如今她再看江豫燃,不自覺地就聯想了到戚炳靖為她而製的那一襲婚服,心中自有不一樣的感受與體悟。

  在他還未見過她、還未親識她本人之時,他便已對她懷有那般深的愛意,他便已決計要娶她了。

  在未與她相見相識的那些日子中,他曾抱著什麽樣的心情望著那襲婚服、想象她穿上它的模樣?

  隻消一思及此,她便想要將那些日子補給他。

  將那些她沒有像他愛她一樣愛上他的那些日子,全數彌補給他。

  但她不知如何去補。

  若用她此生剩餘的所有日子去補,夠不夠?

  ……

  待再回神時,卓少炎才發現江豫燃臉色之差。

  他拿著信的手指收得緊緊的。

  “豫燃?”卓少炎喚他一聲。

  江豫燃很艱難地將目光自信箋上移開,聲音澀啞:“卓帥。惟巽說她不願嫁我。惟巽還說往後也不必再相見。”

  卓少炎緊了緊眉,上前,自江豫燃手中將信抽出,親眼來閱。

  這信是李惟巽手書,字如其人,筆跡纖軟。

  信上說,江豫燃從軍多年,二人見少離多,她常為江豫燃擔驚受怕而夜不能寐,她心中羨慕那些能夠朝夕相處的夫妻,亦羨慕那些日日皆有丈夫疼愛的女子,她不願再繼續為了江豫燃的大誌而委屈自己,故而不願向江豫燃托付餘生。

  卓少炎閱罷,將信還與江豫燃。

  她從未想過李惟巽會有背棄江豫燃的一日,以李惟巽對江豫燃的情意,不應如此,此事太過突然。

  但她轉念又想到信上的字跡。

  那般纖細柔軟的一個女子,究竟經曆了怎樣的思念、失望與掙紮,最終做出了這個決定。或許落在她眼中是突然,可落在李惟巽心中,是深思熟慮過後的一斬。

  卓少炎看向江豫燃,雖知說什麽都不可能開解得了他,但仍是道:“豫燃,惟巽必有她的苦衷。”

  江豫燃捏了捏拳頭,道:“她縱有苦衷,也該當麵說給我聽。卓帥,我要去找惟巽問個清楚。”

  ……

  江豫燃這一走,沒能親見兵部來人宣詔。

  成王所奏卓少炎大逆不臣數罪,事下案驗。沈毓章因掌兵部事,親自查問,會同刑部、禦史台共驗成王所舉之事證。

  刑部早已按律將鄭劾、吳奐頡收押,之後亦奏請收卓少炎下獄問審。昭慶聞此奏,以卓少炎擁立新帝功高,勸諸臣莫要輕舉妄動,以免激起京中雲麟軍嘩變,致事情難以收拾,提議不如先將卓少炎禁足於軍中,待驗過物證、審過人證後,如卓少炎仍舊不能脫去疑罪,再收卓少炎問審不遲。

  審案諸臣無異議,沈毓章遂命兵部派人前往宣詔。

  ……

  沈毓章與卓少炎私交如何,眾人皆知,故而這案子並未放在兵部審理;大理寺承刑部之旨,此次大理寺卿吳奐頡涉案,這案子更不能放在刑部審理;幾番權宜之後,朱子岐領事的禦史台最終成了這樁大案審驗之處。

  堂上,日影斑駁。

  細密的輕塵圍著跪在地磚上的女子打轉,遲遲不肯落下。

  女子的聲音一如她的身形,又弱又柔:

  “下官大理司直李惟巽,問各位大人安。”

  朱子岐看一眼坐在右側的沈毓章,見對方舉袖微讓,遂坐正了,開口問道:“向成王告發卓少炎、鄭劾、吳奐頡等人大逆不臣的人,是你?”

  李惟巽點了點頭。

  朱子岐又問:“當初得知卓少炎弑兄、冒卓少疆之名、欲於北境起兵謀反、向大理寺卿吳奐頡告密的人,也是你?”

  李惟巽再度點了點頭。

  朱子岐看著她低垂的頭頸,怎麽也沒有想到成王所舉的告密之人,會是這樣一個看似溫柔、纖弱、毫無心機的微不足道的女官。

  無人說話時,她就老老實實地跪在那裏,一副任是麵對什麽樣的罪責與酷刑都不會抗爭的樣子。

  朱子岐見過不少告密圖利之人,卻從未見過她這樣的。

  他推了一下案頭的文書,讓陪堂小吏拿去給她看,道:“這是你向成王所舉的三人罪證,你可有要糾正或否認的?”

  李惟巽簡單地翻閱了一下小吏扔在她眼前地上的文書,對上說:“回大人的話,下官沒有什麽要糾正或否認的。”

  朱子岐問:“卓少炎的這些秘事,你是如何知曉的?”

  李惟巽回答道:“我與卓少炎麾下大將江豫燃青梅竹馬,江豫燃多年來一直視我為他的心上人。因他的關係,我與卓少炎亦有頗深的交情。卓少炎以女子之身從軍北境,心中自有不能為旁人所道之苦悶,所以會將她的心裏話與我千裏傳說。卓少炎信我,諸多秘事也不瞞我。”

  “照此說來,卓少炎所謀諸事,江豫燃一直知情,卻從不上報朝廷?”

  “江豫燃並不知曉,卓少炎隻同我說過。”

  “可你說江豫燃視你為心上之人,你知道的事情,會不曾告訴他?”

  “大人,我從未視他為心上之人。這些年來,全是江豫燃一廂情願罷了。”

  李惟巽說這話時,聲音雖弱,然目光凝冷,騙不了人。

  朱子岐再度看向沈毓章,低聲道:“沈將軍有什麽要問的?”

  沈毓章盯著李惟巽半晌,隻問了一句:“李惟巽。你可有什麽隱衷?若有,可據實告來,朝廷必能為你做主。”

  李惟巽忽而輕輕笑了一下。她抬起頭來,對上沈毓章的目光。她的眼神平和而冷靜,她說:“沈將軍。當初告發卓少炎謀反之事、致卓少炎受詔歸京下獄的人,正是我。我沒有什麽隱衷,也不需朝廷為我做主。”

  她這句話有所指,朱子岐聽不出,但沈毓章卻聽懂了。

  正是她。

  令成王得知卓少炎背叛他的人,致卓氏一門慘歿的人,正是她。

  沈毓章點頭,衝差役道:“將她押下去。”

  ……

  快入夜時,兵部又派了人來。

  這回來的人是沈毓章帶到兵部的親從之一,行事非常低調。他在見到卓少炎後,遞給她一封信劄。

  卓少炎打開,裏麵薄薄一張紙,紙上是沈毓章親筆手寫的三個字。

  一個她分外熟悉的人名。

  卓少炎麵無表情地將來人謝過,轉手就將這張紙就著燈燭燒了。

  烏色紙煙之中,她的麵龐漸漸變得青寒。

  回憶如煙,繚繞於周。

  ……

  大理寺獄中,麵對顧易,她抬起血跡斑斑的手,撥了撥鬢角散亂的發,一字一句地問說:“向成王舉證我謀反之罪的,是我身邊的誰?”

  ……

  金峽關的武庫中,她盯著顧易道:“此番沈將軍之事畢,我已將我身邊親兵換過一輪,當年經顧大人之手插入我周遭的人,如今是一個不剩了。”

  ……

  卓少炎冷冷地笑出了聲。

  何曾料到,英肅然及兵部的眼線,從未安插在她身邊至親至近的人當中。

  而是她至親至近之人的至親至近。

  豫燃……

  卓少炎的心口沉了沉。

  江豫燃與李惟巽兩地相隔,每年隻有年節時分能夠短短相聚。他二人上一回見麵,便是去歲末李惟巽北上軍前探望他的那一次。

  而那一次,正在她與麾下最信任的諸親將商定過起兵大計之後。

  ……

  在被晉軍攻奪的豫州城外大帳中,她曾問過江豫燃:“付一心予一人,是什麽感覺?”

  當時,江豫燃不假思索地回答:“可為她死。”

  ……

  可為她死。

  倘若江豫燃得知這個他可為之赴死的女人做了什麽,他的心又將付予何處。

  第36章 叁拾陸

  李惟巽再見到江豫燃時,還是一如往常地對他柔柔一笑。

  獄牢潮濕,寒意森森,她的臉龐幾日之間就瘦出了分明棱角,可投向他的目光仍然溫暖和順,內蘊愛意。

  因經沈毓章提前打過招呼,禦史台獄的差役不敢慢待江豫燃,先拿了張椅子放在江豫燃身後,但見他並無意入座,便頗知趣地退走,留江豫燃同李惟巽說話。

  隔著一道重鐵柵門,江豫燃將李惟巽上下打量。他眼底翻出一縷紅跡,喉嚨動了動,但沒能發得出聲。

  李惟巽叫了他一聲:“豫燃。”

  然後她輕輕地道:“你為何還是來了。”

  見信仍至,不肯休棄。

  江豫燃眼底的紅瞬間深了幾分,他也終於說得出話了:“你縱算要同我再也不見,我也要聽你當麵親口說。”

  李惟巽對上他的視線,默聲不言。

  江豫燃上前一步,身體幾乎貼上柵門,懇切道:“惟巽,你這是在做什麽?你到底為何要這樣做?你究竟是遇到了什麽難事,會被逼成這樣?你同我說,好不好?”

  李惟巽竟笑了。

  “豫燃。”她說,“這些年來,你還是頭一回問我,我遇到了什麽難事。在今日之前 ,你心中唯有你的大誌,我等了你這麽多年,你有想過我每一日都是如何過的麽?你有問過我一句,我遇到了什麽難事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