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節
  於眼下的朝局中,二人相視須臾,他絲毫沒有敗者之容,而她亦未露勝者之態。

  清透的陽光下,英肅然的臉色於隨和中透著微微暖意。

  他像是對一個許久未見的舊友打招呼那般,說:“當初你下獄,到最後離京也沒能見到雙親一麵。我聞昨夜雲麟軍換防京城諸門,便料定你今日會來這裏。方才路過,便順路進來一瞧。”

  她沒有答腔,而他也不以為怪,臉色竟又溫柔了幾分。

  英肅然踱近兩步,陽光令他稍稍眯了眼。他就這般眯眼看著她,目光看不出深淺,又道:“事至今日,我有時會責問自己,當初是不是太縱著你,又是不是太過於小看了你。”

  縱著的是,明知她是一把不屬於他的無鞘的匕首,卻還是心有僥幸地替她開了鋒利的刃。

  小看的是,她一個不知情愛為何物的女人,竟能勾得大晉鄂王與晉將謝淖兩個男人心甘情願為她所用。

  卓少炎聽著,仍然麵無表情,手按在劍上,指尖輕敲兩下。

  英肅然看了她的動作,微微一笑,轉身步入陰影中,不叫陽光再眯了眼。

  離開前,他回首顧她,陰影中,他的臉龐被鍍上一層清冷的暗意,他輕輕喟道:“新帝將立,亂事未平,你自保重。”

  ……

  步出卓府,英肅然上了馬車。

  成王府儀從親兵護駕,一路浩蕩往西行去。

  然而剛轉過一個街彎,人馬立即止了步,車廂急停之下重重一震。

  車內,英肅然皺眉問:“出了何事?”

  外麵隔了片刻,有親兵來報:“前方有兵馬封街,路走不通。”

  “雲麟軍的?”

  “屬下認不出。”

  英肅然伸手挑起簾子一角,向外望了望。

  不遠處,一眾人馬全副披掛,嚴嚴整整地將回成王府所必經的這條街封了。人馬雖數眾,然極有序,不擾不亂,不聲不響。

  為首居中的,是一個貌若將領的年輕男人。

  男人跨著一匹黑鬃戰馬,身如勁拔蒼鬆,氣勢剛健,悍勁十足。

  見成王府的車駕停滯不前了,男人方動了動脖頸,不鹹不淡地向這邊探了一眼。

  英肅然看清,吩咐道:“去問那人姓名。”

  親兵領命而去。

  英肅然目視著親兵去到那邊人馬當中,先禮而後請其姓名。

  男人聽了,並未還禮,保持著先前不變的姿勢與神色,嘴唇微動,吐出兩個字:“謝淖。”

  他並未刻意拔高聲音,然這二字足夠鏗鏘有力,越過二人之間隔的所有人車馬,清晰地送入英肅然耳中。

  這便夠了。

  親兵奉命讓道,掛有成王府燈籠的車駕繼續往前行了一段短路,直到與男人相距不過數步,才又再次停下。

  車簾被打起,英肅然正坐於車中,正目看向麵前的男人,親自開口叫了一聲:“謝將軍。”

  男人聞之,眼神與注意力才移過來,斜了斜眉,算作回應。

  英肅然見他毫無退避讓路之意,問說:“謝將軍在此封街,擋我回府之路,是有何要事?”

  男人隨手以鞭尾敲了下戰馬健碩的背脊,驅馬靠近馬車,居高臨下地看了一眼車中之人,淡淡開口道:

  “謝某無事,但等夫人耳。”

  ……

  這短短一句回應,足夠輕視,亦足夠挑釁。

  像是刻意引著英肅然出言交鋒。

  英肅然坐在車中,溫和地笑了。

  他接過這一句帶刺的話,問說:“謝將軍為了女人,連晉將的身份都不顧,更連鄂王之命都不奉了。值得麽?”

  這話固然不需要對方回答,更像是他自顧自的惋歎。

  “鄂王之命?”戚炳靖的語氣依舊是淡淡的,反念著這幾字,說:“謝某所奉之王命,自始至終都是——”

  他著意頓了一下,才繼續說完:“力阻成王登基稱大平皇帝。”

  英肅然的笑意凝在嘴角。

  下一刻,他重又笑了一下,說:“按謝將軍此言,則鄂王空有睿明之名。謝將軍奉其為主,亦是可惜。”

  “願聞成王見教。”

  英肅然道:“鄂王背棄與我之前約,視唾手可得之大平疆土而不取,是謂不睿。而今大平若果真立幼子為帝,沈毓章欲法大平之太祖、世宗,早晚必與大晉一戰存亡;鄂王視強敵坐起而不顧,是謂不明。”

  “鄂王與成王之前約,對於成王而言,當真作數?”

  “謝將軍何意?”

  戚炳靖不經心地瞥他一眼,說:“成王是不是真的以為,鄂王完全不知你與他那幾個兄弟私相勾通之事。”

  英肅然聞言,臉上的笑容迅速地淡了下去。

  就聽男人繼續道:“你欲謀大位是真,欲借力於大晉是真,而欲亂晉室更是真。鄂王若遵循前約,拱立你登基稱大平皇帝,你又將如何以大平疆土做誘餌,挑撥晉室諸王相殘,坐觀而取其利?鄂王若連這都不清楚,才是真正的不睿不明。謝某若不奉鄂王為主,才是真正可惜。”

  天邊卷過一片厚雲,遮了太陽。

  英肅然的臉色一時落得如同這天色,重新審慎地打量起眼前的男人,肅聲問:“足下究竟何人?”

  戚炳靖無視這問話,斂了斂容。

  然後他策馬前行,在越過馬車時,伸出馬鞭挑住簾布,打斜向內壓入的目光如輕刀薄刃,撂話道:“謝某不惜命,但惜夫人。望成王今後處事前多複斟酌。”

  話畢,他收鞭,車簾隨之落下。

  他背身向後方人馬打了個手勢,一眾人馬立刻有序地讓出一條可供車馬通行的道路。有士兵上前催了馬車一鞭,半逼半送地目視成王府的儀從親兵護著車駕離開此地。

  戚炳靖則繼續向前行去,轉過街角,便進入了卓府的巷口。

  第29章 貳拾玖

  馬車在無人封阻的闊街上行得飛快。

  英肅然頗顯慵意地靠入堆疊的軟墊中,左手撫過右手拇指上冰冰涼的玉扳指,露出一絲輕微又淺淡的笑意。

  那抹笑太淺,又消逝得太快。在他一雙細長的眼微微眯起時,這笑甚至生出了幾分刻薄的意味。

  隨後他將手搭在一邊,整個人在車內坐得隨意而舒展,再將目光向下微微一垂,短暫地小憩。

  閉上眼後,卓少炎在卓府中以指叩劍的模樣清晰地浮現於黑暗中。

  那劍是他未見過的劍。

  她身上的甲衣亦是他未見過的甲衣。

  她從頭到腳全套的武將披掛與兵器,恰合她的身量,卻皆是另一個男人為她所製辦之物。

  英肅然閉著的眼一時如被光蟄,再睜開時,眼角漫著幾縷血絲。

  ……

  那一日是景和十五年的五月十七。

  她於北境大勝,帥兵攻入大晉領土,拔重城四座,屠俘兵五萬,無視大平朝中彈劾她殺俘不仁的聲潮,再次趁大晉皇帝崩逝之機領兵突進,擊退了大晉南下複仇之八萬兵馬,硬是以這駭人的殺名令大晉將南邊的兵線向北收縮近三百裏。

  她憑著這等大功歸朝受封侯爵、拜上將軍。

  是日禮畢,她身姿英武地踏階下殿,眼風擦過他的臉,遞給他一個明晰而幹脆的笑。

  一個時辰後,成王府中,他親手為她在腰間佩上了一柄他為她新製的寶劍。

  她定定地望向鏡中,抬手按在那劍上,以指摩挲過劍鞘上細密的雕紋,再隨意地輕敲了數下。

  這是她慣常的動作,凡有所思時,必會無意識地碰一碰隨身的兵器。

  然後她的目光稍作挪移,觸上站在她側後方的他,嘴角罕見地勾出一個堪稱撩人的弧度。

  他看進了眼裏。

  然後他伸指,卷起一抹胭脂,將她摟進懷中,指尖按住她的嘴唇,將那胭脂之色一點一點地揉進她的雙唇間。

  鏡中,她的英武之氣被這一抹鮮紅的唇色撕裂,裂縫之中露出她原本就該有的柔意與美貌。

  她瞥見這變化,回首顧他,眼尾隨之微微吊起,再度勾了一下嘴角。

  他壓著身子貼近她的唇。差半寸就要貼上時,他停下來,眯起眼笑了笑,一轉而貼上她的耳邊,說:“功業與盛名,皆在你的掌中。”

  她睨著他,不言不語。

  他迷戀地感受著她頸側皮膚的溫熱與其下跳動的脈搏,又說:“北境如今大安,軍權已定。接替你執帥雲麟軍的人我已有了主意,你大可放心回京。回來之後,你要什麽,就有什麽。”

  她像是被他的說辭打動,將那一抹撩人的笑意又加深了幾分,反手虛虛摟上他的脖子,說:“最遲明年,我必提兵歸京。”

  他那時必定是一刹間被這數年難得一見的笑容迷了心竅。

  那“提兵歸京”四字背後,實藏了多少狠意與殺意,他竟容自己沉迷罔顧而未去深想。

  ……

  被親兵告知車駕已至府外時,英肅然花了些時間才徹底醒過神。

  下車後,他的臉色較先前陰沉了不少,吩咐來接迎的心腹侍從道:“送人到我屋中。”

  來者沉默了一下,然後領命而去。

  不過一刻鍾的功夫,一對不過十六七歲的少年少女便被送入英肅然的屋中。

  二人極為乖順,進屋後依次脫去所有衣物,裸著年輕而光潤的身體,直接攀上英肅然,替他寬衣解帶,然後用嘴唇與雙手毫不停歇地、極盡所能地取悅於他。

  這些動作嫻熟流暢,二人麵無赧色,顯然並非頭一回做這事。

  隨著少年滑至他身下,伸出舌尖撩吻他的腰腹,英肅然稍顯不耐地昂起頭,呼吸逐漸沉下去。

  少頃,他伸手,將另一邊少女的腰肢用力壓低,一寸一寸地順著她光裸的後背一路撫摸向下,然後以三根手指粗暴地拓入她的體內。見她吃痛,他低低地哼一聲,抽出手,扯著她的頭發令她抬起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