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不需要去複製別人的傳奇之路
  這“獨家花絮”視頻標簽就是采訪前後的一些準備和瑣事兒。

  作為傳統官媒的新媒體客戶端,做出這個窗口就是要吸引很多的年輕用戶,為此,也是使出了不少方式出來。

  例如請央視一些外聯記者在客戶端上麵做一些麵向年輕人的新聞直播——

  看一看祖國的大好牧場。

  瞅一瞅魔都的博覽會。

  瞧一瞧曬足一百八十天的大曬場啊之類的。

  再例如,做一些大采訪、大會議的一些幕後花絮等等。

  舞台節目是台上一刻鍾、台下十年功,這對於新聞欄目而言,也同樣如此。即便是像白言鬆這樣的資深媒體人,在開始人物訪談之前,也需要進行準備。

  別看在欄目正式播出時這段簡談是隻有十八分鍾,但采訪前的籌備、四十多分鍾的采訪過程、加上後期剪輯所耗費的半天功夫,最後才匯聚成這十八分鍾的成果。這還算是快的,紅星廠就跟“大褲衩”相差一個紅綠燈,交通上就沒有消耗時間。

  而被剪輯的這些片段呢,好歹也是耗費大量時間精力做出來的成果,直接剪掉棄之不用太可惜了,倒不如做成花絮吸引年輕受眾,這也算是資源的一種充分利用。

  看到這些花絮標簽後,不少粉絲正不爽正式新聞欄目中僅僅出現的十八分鍾,就點了進去。

  點開之後,就看到花絮裏,白老師站在鏡子之前,整理著儀表。旁邊的燈光、攝影以及助理老師們,站在白老師旁邊——顯然,這是一支采訪團隊。

  “這便是頂尖媒體人的采訪團隊嘛?”

  “我喜歡白老師,白襯衫黑西服,這是自律的人生下,身材就是這麽棒!”

  彈幕一條條而起,白老師的人氣在年輕受眾中都一直不錯。

  隨之,就聽到站在鏡子前的白老師說,“我不會因為他是國內最年輕的知名成功導演就有什麽特別,因為對於一個記者而言,無論采訪對象是誰,都是要去研究你要準備提問的問題。”

  旁邊有人問起,“白老師,你會覺得因為和李導之間的年齡代溝而產生交流上的困難嗎?”

  白老師聞言轉頭看向鏡頭說,“雖然跟南池之間隔著有三十歲的時間差,但之間可談的話題非常多,是可以促膝長談一個晚上的。”

  “哈哈哈。”旁人一陣大笑,彈幕上也是一陣“666”的長幅。

  白老師聽到旁邊人笑,自己也笑著說,“他拍攝的很多作品,都跟曆史抗戰相關,這種對於曆史戰爭的思考。這些年我也有做曆史回顧這方麵,所以我相信我們很有共同的話題。”

  除了白老師這邊,花絮中也有受訪者李南池這邊的。

  這些花絮,都是央視采訪團隊跟拍的。攝像師噸位超穩重的,雖然畫麵是在跟著李南池一路往前,可畫麵都不帶怎麽抖動的。

  “嘟”的一聲,花絮裏,李南池蹬著共享單車出現在紅星廠大門前。

  “你怎麽不開車過來?”薑苗苗沒出現在鏡頭裏,但聲音被收錄了進去。

  李南池把車交到旁邊的工作人員去停,有點兒抱怨說,“這會兒從京影過來,開車堵死,我乘地鐵再騎車過來的。”

  “誒?池大現在還需要在京影上學?”

  “京影還能教給池大啥呀。”

  “”

  在看到李南池剛從學校那邊過來後,一瞬間粉絲們的反應都很稀罕。

  在他們的認知裏,集“大導演、潛力勃勃的公司大老板、大音樂人”三個身份的李南池,早就與“學生”這個身份不搭了,頂多就一掛名罷了,學校肯定是不去的。

  現在忽然看到李南池還在打卡上學,就挺突然的。

  從紅星廠大門口,鏡頭隨著李南池一路往前。

  旁邊有人說,“李老師,有研究說人走路的步頻越快,說明心態上越緊張。”

  就看到側臉對向鏡頭的李南池笑著說,“聽到白老師要訪談我,壓力也很大的,有點兒像麵臨學校的大考。”

  一段花絮到此結束。

  不盡興的粉絲就看到旁邊還有同款花絮視頻推薦——是完成采訪後的。

  點開之後,就看到收拾器材的畫麵。

  字幕在屏幕中央,打出了一行字,配合著花絮慣用的電子音:“采訪後,白老師對李南池有什麽評價?”

  鏡頭一旁的白老師說,“這次我們聊了很多是關於國防教育的相關話題,這是一個很宏大的問題,但我們聊得很愉快,他有很多想法和對問題的看法,都很觸動我。”

  白老師繼續發表著對此次采訪後的感歎,“這次說是訪談,其實我們的後半段更像是聊天,類似像‘是拍攝影片難還是管理公司難’的話題”

  這些花絮都相對較短,每個片段也就兩三分鍾的時間。

  在一列花絮裏,軟件智能排名之下,一個花絮視頻排名“蹭蹭”上漲——這是一條未播的采訪片段。

  視頻中,白老師笑問李南池:“南池你現在還每天去學校,有沒有產生過退學的念頭?網上有很多聲音說,如果不是因為在校,你可以有更多時間在劇組,做出更多的作大會上,我還碰到蓋亞先生。”

  坐在對麵的李南池想了想,然後說:

  “首先,蓋亞先生的傳奇我也不想去複製。我是李南池,不需要去複製別人的傳奇之路!”

  “其次,嗯,我不會有退學的念頭。蓋亞先生可能認為在學校已經無所得了,所以退學去做更有價值的事情,這是典型的西方文化觀念,講求效率、現實、利益,但是我們更講究人情味。

  京影在我還是一位聲名不顯的藝考生時給予了入學資格,學校試驗廠在《地雷戰》中也給了很多幫助,讓我積累了完整的電影製作經驗。如果說,現在感覺學校給不了什麽東西了就直接退學,顯得寡恩。

  學生主動退學對於學校形象而言,亦是一種損害。我不需要用退學去說明自己怎麽不得了,所以不需這麽做。而且,京影的食堂真挺不錯,便宜實惠美味,等畢了業,就沒有這麽好的三餐之處了。”

  “最後呢,其實紅星影視的效率在業內一直是很快的。業內一部電影從拿到劇本開始,籌備、找演員、拍攝、後期,直到在熒幕上與大家見麵,正常情況下都需要一年半到兩年的時間。而紅星廠的速度,大家都看在眼裏,所以,在效率上麵的,紅星廠可以很自信得說是頂尖的。”

  這段采訪裏,李南池的回答中涉及到一些文化評判,考慮到某些因素的原因,這一段並未播。

  但此刻,因為李南池的一些回複話語,這段采訪即便是沒有播出,其點擊播放量,也出現了指數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