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滿江紅(2更)
  0182、滿江紅(3000字大章,沒分開)

  撲通!!

  不等趙風說完,撲通一聲跪在了上。

  頃刻間,趙風膝蓋下的石磚,碎的四分五裂。

  這一刻,在場的蔡邕、蔡琰無不露出吃驚的神色。

  不就是屈膝跪拜麽,為何會這般模樣,那可是兩公分厚度的石磚,竟然碎了!?

  是啊,就算趙風力氣再大,也不可能以膝蓋之力震碎!

  “趙將軍,孤都說不用,還將地磚震碎,你這誰對誰不滿啊!?”

  劉辯說時,心底忍不住偷笑。

  麻蛋,敢跟老子鬥,玩死你!

  殊不知,就在剛剛,劉辯逐漸加大力氣將其扶起,怎奈趙風不識趣偏要跪,那麽好吧,就讓你跪。

  劉辯不僅鬆開了手,還在趙風下墜時,暗中幫了他一下。

  不整出點兒動靜,怎麽能行?

  好歹也是黑山軍的先鋒大將啊!

  特麽的,什麽東西,老子給你臉了是不?

  跪地的趙風聽到這話,猛然看向劉辯,拱手道:“如此,才算誠意!”

  趙風說時,已然緊-咬牙根,並在心底暗暗記下這份“情誼”。

  “將軍雖有誠意,可毀壞的卻是……”劉辯話音至此,故作露出迷之尷尬的笑意。

  趙風聞言,麵向蔡邕拱手,“末將失禮了,還請您不要見怪。”

  “哼!!”蔡邕充滿怒氣的冷哼,繼而將臉轉向一邊。

  蔡琰看見趙風的遭遇,已然緊張的攥緊-小拳頭,卻礙於父親和劉辯在旁,否則定會詢問一二。

  不多時,在蔡邕的請示下,劉辯坐在上首。

  趙風起身,仍舊坐在下首。

  按照禮法,男人在一塊時,女人不應該在場,可蔡琰忍不住想看趙風,故而也就不顧禮法。

  關於禮法方麵,劉辯也懂,隻是不懂趙風哪點好,竟讓蔡琰如此癡迷。

  對此,劉辯很不爽!

  即使剛剛懲治了趙風,此刻的劉辯仍舊不爽!!

  然而就在這時,蔡邕似乎是有意相助,看向趙風道:“趙將軍才高八鬥,剛好學富五車的大王蒞臨寒舍,不如二位……”

  蔡邕話音至此,後麵的話故意沒說,反倒露出迷之微笑。

  劉辯聞言,眉毛輕挑,心說,親人呐!想啥來啥。

  那趙風聽到這話,目光落在劉辯的臉上,拱手道:“趙風學識淺薄,不敢與大王相比較。”

  幾在同時,坐在趙風身邊的蔡琰,端起手邊的茶杯,且丟給趙風一個眼神,示意他為何不比?

  蔡琰知道趙風的才學,莫非是因為劉辯大王的身份,怕他輸的太慘,恐丟了麵子?

  想到此,蔡琰越發覺得趙風的人品好。

  殊不知,蔡琰想多了。

  “趙將軍,此乃蔡老提出,莫非是要駁了蔡老的麵子?”

  劉辯緊接著又說:“再說,吟詩作對,本就是附庸風雅之事,何況蔡小姐不是也向來喜好此道嗎?

  孤本不才,既然今日蔡老提出,也算是為了初次見到蔡小姐,本王就獻醜了。”劉辯說道。

  幾在同時,趙風突然起身,拱手道:“既然大王有此雅致,趙風卻之不恭了。

  隻不過,大王初次蒞臨蔡府,本是客人,還是讓在先來吧!”

  劉辯初次見到蔡琰,就要獻醜,這話落入趙風耳中,很是刺耳。

  另外,經過剛剛跪拜一事,趙風已經開始心緒不寧。

  畢竟吟詩作對是蔡邕提出來的,可他卻不願表現自己,完全是不給蔡邕的麵子。

  “既然趙將軍要先來,那就請了。”劉辯伸手示意,表現的很有涵養。

  對於劉辯的舉動,落入蔡邕的眼裏,很是滿意的點了點頭。

  可是,與未央宮外發生的事相比,真的像是兩個人。

  旋即,趙風看了看外麵的天色,與遠處的紫竹林,當即吟誦出他的詩句。

  不多時,蔡琰很是滿意地說:“既寫意又寫實,好一派初春景象!”

  “咳咳……”蔡邕故作輕咳,以示女兒家的莊重,“趙將軍所描繪的,呃、確實很好。”

  趙風創作的是一首初春小辭,是為了故意討蔡琰的歡心。

  “大王,趙風獻醜了。”趙風拱手作揖。

  “辭自然是好辭,可趙將軍身在軍中,竟做出初春之辭,他張燕可否知道?”劉辯道。

  趙風聞言,不等說出“關張燕何事”,劉辯繼續說道:“身為大漢熱血男兒,不說生當作人傑,縱使魂斷疆場,也不枉人生一曲!”

  “縱使魂斷疆場,也不枉人生一曲!好,好氣魄!”蔡邕猛然看向劉辯,拱手作揖。

  劉辯聞言,以拱手回禮。

  同樣,蔡琰雖然之前領略過劉辯的才氣,卻沒想到,竟能說出這樣一番話。

  不知不覺間,蔡琰為劉辯的氣魄與態度,開始轉變看法。

  蔡琰喜歡-吟詩作對不假,可眼下處於戰亂,加上劉辯與昔年改變甚大,反倒帶著懷疑的目光審視他。

  令蔡琰萬萬沒有想到,並不是穿著盔甲,提著兵器,就是一個卒或是一個將,關鍵還要看他包藏天下的胸懷,以及止戈為武、鑄劍為犁,為了百姓著想的態度。

  頃刻間,劉辯雙手背在身後,走向正廳的門口,仰頭望向湛藍天空,沉聲道——

  怒發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貶帝恥,猶未雪;

  君王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萬歲塢築。

  壯誌饑餐竊賊肉,笑談渴飲賤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注:郿塢,又稱萬歲塢。

  嶽飛嶽爺爺的《滿江紅》,這麽一改,反倒非常符合眼下劉辯的狀況。

  貶帝恥,猶未雪;

  君王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萬歲塢築。

  足以說明劉辯此行目的,以及下一步踏破郿塢。

  劉辯誦讀完這首詞,一臉凜冽之氣的看向廳內三人。

  頃刻間,三人呆若木雞一般愣住了。

  尤其是蔡邕、蔡琰。

  父母二人感受過劉辯的才學,卻沒有想到風格豪放,結構嚴謹,一氣嗬成,更具有強烈的感染力與共鳴。

  是啊,他們都是深受董卓欺負的人,怎能對其不憎恨?

  當即,蔡邕麵向劉辯屈膝下跪,拱手道:“大王誌存高遠,斬殺董賊指日可待!”

  蔡邕說完,深深的向劉辯叩首。

  同時,蔡琰完全沒有想到,他竟然如此憎恨董卓,恨不得食其肉、飲其血。

  雖然食肉、飲血過於血腥,但是落入蔡琰耳中,反倒覺得感情激烈、氣勢磅礴,非常值得鼓掌叫好!

  至於一旁的趙風,不止是被比下去那麽簡單,無疑是在打他的臉,非常非常響!!

  頃刻間,劉辯大步上前將蔡邕扶起,“蔡老,縱使我劉辯有一腔抱負,也需要像您這樣的漢室肱骨……”

  不等劉辯說完,蔡邕看向低頭不語的趙風,“趙將軍,此間無事,還是請回吧!”

  “可是……”趙風欲言又止。

  “來啊,送客!”蔡邕的態度很是決絕。

  對此,蔡琰隻是看著趙風,想說什麽,卻有覺得多有不便。

  最終,在仇視劉辯的眼神中,趙風轉身離去。

  ……

  少頃,蔡邕屏退左右。

  突然,蔡邕再度屈膝下跪。

  “蔡老,您這是……”劉辯疑惑。

  “大王,漢賊董卓把持朝政,早已將大漢朝搞的烏煙瘴氣,當今陛下尚且年幼,我等老臣自當會輔佐。

  隻是,大王雄才大略,攻破郿塢在即,穩住司州,收服西涼諸將,大可揮軍東郡、冀州、幽州、揚州,一統天下指日可待!

  若大王需要老臣,我蔡邕隨時為大王效命,更加願意獻出小女蔡琰。”蔡邕非常誠懇地說道。

  然而,劉辯卻輕笑著將蔡邕扶起,“蔡老,您說是哪裏話?當心被人聽到,說你慫恿孤王謀朝篡位!

  不過,孤確實有意令愛,隻可惜她與那趙風……”

  “大王誤會了,小女與那趙風並無關係,隻是小女被他一時迷惑,我想以後不會了。”蔡邕解釋道。

  劉辯聞言,嘴角含笑,拱手道:“以後有什麽困難,隻要我、小婿能做到的,泰山大人盡管開口。”

  其實,劉辯麵對蔡琰,氣憤更多一些,畢竟中間有一個趙風的存在。

  如今好了,蔡琰與趙風沒有關係,哈哈哈……

  隨後,在蔡邕的提示下,劉辯跑去與蔡琰會麵。

  經過劉辯吟誦的《滿江紅》,蔡琰確實對他改變看法。

  當然,蔡琰是名門閨秀,不是那種朝秦暮楚的女子,何況隻是讚賞趙風文采。

  然而,劉辯麵對蔡琰,開啟了撩妹模式,從詩詞歌賦,聊到人生哲理,甚至晚飯後,與蔡琰一塊看星星看月亮。

  這期間,劉辯以免太枯燥,偶爾說上幾個段子,反倒致使大才女蔡琰捧腹大笑。

  最重要的,劉辯少不了揩油。

  麵對劉辯的動手動腳,蔡琰很是羞澀,時不時的羞紅了臉,反倒使得劉辯愈發開心、愉悅。

  ……

  戌時過半,月上柳梢頭。

  在蔡琰依依不舍的目光下,劉辯離開了蔡府。

  原本蔡邕是要留宿的,可劉辯反而想召喚兩個猛將,加上此地是長安,未免不便,隻要離去。

  不等劉辯離開蔡府十餘丈,便遇到陳慶之、甘寧,以及附近十餘位偽裝的白袍軍卒。

  劉辯與兩人沒有過多交談,便去往皇家驛館。

  在那裏,又發生了一件令劉辯意想不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