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天下事(燃魂4)
  0132、天下事(燃魂4)

  時光飛逝。

  輾轉進入年關。

  過去的三個月——

  在徐達、秦瓊的指揮下,荊州新軍早已今非昔比。

  另外,除了先前焦玉製造出的“火雷彈”,在魯班、馬鈞的協助下,改良了投石車。

  關於改良,是根據劉辯的下一步計劃得來的。

  畢竟,投石車過於巨大,為了因地製宜,這才創造出不同類型的投石車。

  重點,在魯班、馬鈞的協助下,不僅改變投石車破舊的結構,在攻城破壞力方麵,遠勝從前。

  隨著不斷試驗,開始加大生產,且,趕在天降瑞雪之前,將第一批送到益州。

  緊接著,第二批進行生產。

  在生產過程中,讓劉辯值得欣慰的是,魯班、馬鈞、焦玉三人不斷的進行改良。

  對於他們這種“原創”型人才,劉辯是理解不透的。

  另外,隨著劉辯許諾沈萬三,命他為“兩州估客使”,沈萬三倒也幸不辱命——

  經過一個半月時間,除了對兩州物產詳細的了解,遵從劉辯之命,製造出一萬八千件棉衣。

  通過張昭、荀彧,以及兩州相關的官員,在他們的協助下,將棉衣販賣到幽州。

  為了安全起見,沈萬三特意了解買家的身份,萬一賣到劉虞、公孫瓚的軍中,就愧對劉辯了。

  結果很是慶幸,都是窮苦百姓。

  沈萬三知道劉辯得民心,可幽州百姓目前不是劉辯的人。

  對於販賣棉衣的錢,自然要比市麵上的便宜一成。

  所說商人隻為牟利,可沈萬三確實為了長遠打算。

  另外,這也是劉辯的意思。

  在沈萬三前往北地之前,徐達的新軍練成,挑選出三十位出類拔萃的尖兵!

  而後,這些兵又通過劉辯的特殊訓練,加入到黃承彥的“尖刀”,負責竊取諸侯的有利消息。

  其中十五人,剛好隨沈萬三北上,穿過新野,往汝南、芒碭山、彭城、兗州、青州、冀州,最終直往幽州。

  另外十五人——

  其中八人去了並州、長安、隴西、西涼。

  餘下七人去了淮壽、秣陵、廬江、會稽、豫章、建安。

  十天前,各地相繼傳回消息,由黃承彥整理,向劉辯匯報。

  袁術聯合兗州刺史金尚,揮軍攻擊所在兗州的曹操。

  屯兵與封丘的袁術,得到黑山賊餘部、匈奴於扶羅等助戰,與曹操戰於匡亭,但是大敗。

  袁術退保雍丘,南回壽春,守將陳瑀不讓其入城,袁術退守陰陵,集合軍隊攻擊陳瑀,陳瑀逃回下邳。

  在此期間,江東孫策四人,已與袁紹匯合。

  對於孫策的到來,袁術有過懷疑。

  畢竟劉辯不僅將孫堅的屍體還給江東,還將劉表、蒯氏兄弟等人,一塊交給江東。

  這份恩情,身為孫猛虎的兒子,孫策豈會不報?

  可孫策卻說,劉表是漢室宗親,劉辯不顧宗親的死活,實乃貪圖荊州!

  至於他爹孫堅的死,純碎是袁紹一手所為。

  真實目的是為了搶奪傳國玉璽!

  聽聞傳國玉璽,袁術的眼睛就亮了。

  隨後,不知真假的孫策,將袁術派兵攻打劉表的說出,為了感激這份恩情,孫策決定獻出玉璽。

  與此同時,謀士楊弘、袁渙也不知,孫策所言是真是假。

  不過,有一點可以相信,江東名存實亡,隻憑一個孫策,掀不起多大風浪。

  最終,袁術欣然接受傳國玉璽,允許孫策留在軍中。

  至於袁紹、公孫瓚、劉備、黑山軍張燕——

  正因為占據冀州,公孫瓚與之打的不可開交。

  最終,袁紹出奇兵,公孫瓚藐視對方兵少,被敵軍大將曲義的擊敗,己方大將嚴綱也被斬殺。

  公孫瓚整軍再攻袁紹,兩軍大戰於龍湊,公孫軍又被紹擊敗。

  公孫瓚接連挫,實力大為削弱,退回幽州,無力再發動進攻。

  在此期間,公孫瓚因劉備與田楷鎮撫青州有功,以劉備為平原相。

  劉備的兩位結義弟弟,河東關羽、涿郡張飛為別部司馬。

  劉備本漢宗室之後,素有大誌,隻因兵微將寡,暫依附於公孫瓚。

  另外,在公孫瓚撤回幽州期間,黑山軍首領張燕,派部將杜長等為公孫瓚助陣,也被袁紹擊敗。

  因此,黑山軍與袁氏開始結怨。

  經冀州一役,中原局勢發生了一係列的變化。

  不過,麵對何太後的死,起初讓袁紹很是擔心,畢竟劉辯若是與公孫瓚聯手,勝敗真的是尤未可知。

  可是,劉辯偏偏沒有發兵,反倒讓他虛驚一場。

  至於成為東郡太守,將袁術打敗的曹操,隨後發兵青州,展開統一北方的戰爭。

  再有遠在長安的董卓——

  在眉縣東北渭水北岸,役使民夫二十五萬建造塢堡,是一個與長安城大小差不多的軍事堡壘,具有軍事防禦作用。

  其城郭高下厚薄一如長安,內蓋宮室,倉庫屯積二十年糧食。

  選民間少年美女八百人而入其中,金玉、彩帛、珍珠堆積不知其數。

  天下老百姓為了表達對董卓的痛恨,到處傳唱《千裏草》的歌謠,希望他盡快死去。

  至於這首歌謠的作者,想必你已經猜到是誰了。

  至於西涼馬騰——

  隨著涼州刺史耿鄙為叛軍所殺,馬騰與邊章、韓遂等在涼州共同起事,算是占據西涼。

  得知馬騰等人的舉動,董卓欲拉攏,要他們一起出兵進京。

  關於董卓拉攏馬騰、韓遂的原因,完全是因為知道劉辯占據益州,加上荊州,實力大增,唯恐殺向長安。

  可是,當董卓得知何太後的死訊,反而送了一口氣。

  他十分清楚,劉辯與己是國仇,與袁紹卻是家狠,何況還是親生.母親。

  除了洛陽,一頭紮進宛城何家,一個懦弱的廢帝,自然會在第一時間趕赴冀州,殺了袁紹。

  可劉辯偏偏沒有。

  不僅沒有,反被開始納妾,而且一連納了三個。

  對此,董卓先前還以為劉辯轉了性,如今看來,還是一個貪圖享樂的娃娃!

  對於董卓對劉辯的看法,劉辯自然一清二楚。

  原因很簡單,一連納了三個妾室,變成隻知貪圖享樂,不知報仇的形象,自然劉辯有意放出風聲。

  隻為麻痹董卓,讓他掉以輕心。

  劉辯則神不知鬼不覺,暗地裏培養自己的勢力。

  ……

  三天後,年節至。

  劉辯得到一個非常重要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