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劉表上鉤,剿殺陳生
  0018、劉表上鉤,剿殺陳生

  第二天,一個重大事件,傳遍整座襄陽城。

  甚至,襄陽城方圓五十裏,人盡皆知。

  正是農民起義領袖陳生,惡意毆打張老漢。

  欲謀殺張虎,奪其妾室,蓄意獨占襄陽,坐地稱王。

  誰知,反被某位義士及家將發現,解救張老漢,並事先告知張虎。

  得知此事的張虎,故意演了一出戲,讓陳生原形畢露,當場捉獲並斬殺。

  為了感謝義士,以及愧對數十萬襄陽百姓,張虎於一日後,向襄陽百姓謝罪,並不再擔任守護襄陽之職。

  至於那位義士是誰,百姓們不得而知,隻知他的家將,各個身手了得。

  陳生被殺,張虎卸任,這對於襄陽百姓來說,是非常大的事。

  對於剛剛到任荊州的劉表,苦於無處施展,正與蒯良、蒯越、蔡瑁三位朋友在宜城,商議如何拿下荊州。

  畢竟荊州七郡有五大勢力,劉表無兵無將,非常頭疼。

  蒯氏兄弟率先抵達,三人相互作揖執禮,待落座後,劉表道明尋兩人前來的用意。

  “此間宗賊甚盛,群眾不附,袁術因而取亂,禍事如今已至啊!

  我希望在這裏征兵,但恐其不能聚集,子柔、異度有何對策?”

  蒯良蒯子柔道:“群眾不附的原因,是出於仁之不足,群眾依附而不能興治的原因,是出於義之不足;

  如果仁義之道能行,則百姓來歸如水勢之向下,何必擔憂來者之不從而要問興兵之策呢?”

  劉表又問蒯越,“異度以為如何?”

  蒯越蒯異度道:“景升兄,治平者以仁義為先,治亂者以權謀為先。兵不在多,在能得其人。

  袁術為人勇而無斷,蘇代、貝羽皆一勇之武夫,不足為慮。

  宗賊首領多貪暴,為其屬下所憂。

  我手下有一些平日具修養的人,若遣去示之以利,宗賊首領必定持眾而來。

  使君便誅其無道者,再撫而用其眾。

  如此一州之人,有樂存之心,聞使君之盛德,必扶老攜弱而至。

  既而兵集眾附,南據江陵,北守襄陽,荊州八郡可傳檄而定。袁術等人雖至,亦無所能為了。”

  劉表歎道:“子柔之言,可謂雍季之論。異度之計,可謂臼犯之謀。”

  話音稍落,自外麵慌忙跑進來一人,連忙說道:“天助我也,天助我也!”

  聞言,三人疑惑的看向進來之人。

  劉表率先發問:“德珪,何事如此慌張?”

  來人正是襄陽豪族蔡瑁。

  蒯越連忙遞上熱茶。

  蔡瑁不顧喝熱茶,喘著粗氣說道:“景升兄,好事,天大的好事啊!”

  “那襄陽城陳生被殺,張虎明日將謝罪襄陽百姓,罷去鎮守襄陽之職。”

  “此事當真?”

  蒯氏兄弟聞言,突然起身,繼而看向麵色大驚的劉表。

  “千真萬確,襄陽方圓五十裏都傳遍了。

  據說,此事與一位義士有關,否則張虎已經被陳生殺了。”

  隨後,待喝過熱茶,蔡瑁將聽到的消息,一五一十的說給三人聽。

  殊不知,此時窗外剛好站有一人,聽到四人的話,當即轉身離去。

  ……

  話分兩頭。

  襄陽城,張虎官邸。

  自張虎讓出襄陽開始,劉辯命張虎協助荀彧、荀攸叔侄二人,將襄陽所有事物了解一遍。

  從沒用過狼毫(毛筆)的劉辯,正坐在書案後,左手托腮,右手提著狼毫,看著眼前堆積如山的竹簡發蒙。

  “還想著奪回帝位,可以免費玩三千個妹子,眼下小小的襄陽都搞不定,哎……”

  正當劉辯暗自歎息時,外麵傳來一句對話——

  “主公可在?”

  “正在處理公務。”

  少頃,手提龍膽亮銀槍的趙雲,出現在堂下。

  “主公,趙雲前來複命。”趙雲說時,躬身作揖。

  聞言,劉辯抬頭看向趙雲,立時眉頭舒展,“怎麽樣,那劉表說了些什麽?”

  “明日.他四人必會趕赴襄陽。”

  “好!”興奮的劉辯掌拍書案,“若不是秦良玉的緣故,我還想去宜城找你呢,這下可好,看你怎麽求我。”

  半盞茶後。

  荀彧、荀攸,羅成、林衝、張虎、周倉諸將,盡數來到堂下。

  劉辯對眾人簡單說了幾句,命魯智深、羅成,夥同周倉與張虎的人,治理次日的治安問題。

  隨後將一張器械圖交給荀攸,夥同張虎命人連夜趕製,用於剿殺陳生的屍體。

  陳生是農民起義領袖,知法犯法,砍了他的頭都不足以泄憤,自然要當著百姓的麵,繼續泄憤他的屍體。

  次日清早。

  張虎帶領手下前往監斬台。

  劉辯一行,則從後門出去。

  畢竟是要避嫌。

  關於陳生一事,除了襄陽城人盡皆知,方圓五十裏內的百姓,均已知曉。

  此時,數萬百姓聚集在監斬台附近,等待張虎為百姓做主,泄憤陳生的屍體。

  隨著圍觀的人越來越多,後來的人很難擠進去,這到便宜了附近的酒肆、茶莊,到處擠滿了人。

  目之所及,人山人海。

  荀彧湊近劉辯身邊,輕聲道:“主公,看來這個張虎很得民心。”

  “於孤而言,這也是最危險的。”

  “不如……”荀彧伸出手,做了一個殺的動作。

  劉辯沒看他的手勢,已知他話中意思,“不急,要讓他死得其所。”

  在劉辯所知的曆史上,有太多的暴君,而他奪回帝位,正是要做明君,四海升平,萬邦臣服的明君。

  聞言,荀彧抬眉看向劉辯,作揖道:“荀彧明白。”

  都說伴君如伴虎。

  此刻,荀彧再一次見識到劉辯的厲害之處。

  隨著時間的流逝,很快便到了泄憤陳生屍體的時辰。

  張虎出現在監斬台,高舉雙手,喊道:“大家稍安勿躁,稍安勿躁。

  想必前日襄陽城中,所發生之事,大家都知道了吧!?”

  “知道,陳生該殺!”

  “將軍殺得好!”

  “感謝將軍維護我們,除去一害!”

  “將軍是好樣的,我們需要將軍繼續鎮守襄陽!”

  由於眾人七嘴八舌,張虎隱約能夠聽到一二,卻不敢承認,畢竟這一切都是劉辯在操作。

  於是,再度高舉雙手,示意壓低聲音,“大家稍安勿躁。

  陳生殺我是小,可那狗賊毆打張老漢,致其身受重傷,絕對不可饒恕!

  雖然前日砍了他的頭,可為了讓大家泄憤,本將決定將他的屍首處以極刑!”

  話畢,命士卒抬上一件連夜趕製的器械。

  待將陳生的屍體放入其中,張虎高喊:“行刑!”

  刹那間,血肉分離,景象極慘,致使圍觀的百姓紛紛捂眼。

  隻是,人群中一位衣著灰白,留有兩撇胡須之人,看見那器械竟發出驚歎:“妙,妙啊,太妙了!”

  即使發出驚歎,卻並未引起其他人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