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九章上善若水,厚德載物
  承平二十五年九月三十日,新帝登基,改國號:景獻。

  追封生母德妃為太後,遷葬皇陵,諡號,孝蕙。

  冊封林妙音為正宮皇後,執掌六宮。

  十月初一,臨安公主被圈禁於皇陵。

  十月初五,吳王離京,前往封地。

  京城的十月,已經起了寒風。

  驛道上,吳王的大隊人馬並列靜候,場麵十分壯觀。

  陳青雲策馬而來,遠遠的,塵土飛揚,然而吳王還是一眼就認出他來。

  宮變過後,他也知道了陳青雲的厲害。

  可事已成定局,再不由他更改。

  他一直以為背叛他的人是丁沛然,可最後他才知道,原來一直都是陳青雲。

  陳青雲在遠處下馬,然後慢慢走近。

  吳王穩穩地站著不動,身後的披風被寒風卷起,無聲中透出一股淩厲。

  他看著麵容寡淡的陳青雲,冷聲道:“你孤身前來,就不怕本王殺了你?”

  陳青雲聞言,當即淡然一笑道:“王爺既然有放得下皇權的胸襟,又怎麽會跟我一介儒生計較?”

  “為了讓他上位,你不惜賠上自己的仕途?”

  “本王一直很迷惑,你想要的,到底是什麽?”

  吳王自從知道是陳青雲背叛他以後,他便一直在苦思冥想這個問題。

  可直到今天,他也沒有想出答案。

  陳青雲眺望著遠處連綿起伏的群山,指著那崇高的山頂,那傾瀉霞光地方道:“倘若那便是大周的江山,想要震住群山,必要寶劍出鞘,殺氣騰雲。”

  “當今聖上是一柄鋒利無比的寶劍,而王爺......則是一柄帶著劍鞘的寶劍,內裏藏鋒,卻終究不甚淩厲。”

  “不知王爺可知”昔郭君出亡”的典故,王爺若是連自己因何落敗都不清楚,那麽青雲說再多也是枉然。”

  吳王蹙起眉頭,“昔日郭君出亡”的典故,諷刺了上位者的剛愎自用,喜歡阿諛奉承,厭惡一切真實諫言的掌權者。

  可他真的有這麽糟糕嗎?

  “本王在你眼中,僅僅隻是這樣一位狹隘又愚蠢的人嗎?”

  陳青雲搖了搖頭,直言道:“鄒忌以論琴來勸齊威王在其位,謀其政。可王爺身處王位多年,身邊可有勸你建功立業者?”

  “既身為王,理應心懷天下,以政事為要領,而不是被眾人攢使著,爭搶權位。”

  “王爺剛愎自用,任人唯親,身邊可用之人少之又少,倘若青雲相幫於王爺,便是害了天下百姓,而青雲也是這天下百姓之一。”

  “夠了。”

  “本王明白了。”吳王揚起了手掌。

  他轉頭去看站在遠處的一群幕僚,他們一個個眸光閃爍,心虛難安。

  而陳青雲就站在他的麵前,直言不諱,鎮靜自若。

  吳王的嘴角揚起一抹淡淡的嘲諷,片刻後,隻聽他道:”為何現在要告訴本王這些?”

  “因為王爺還是王爺,治一國,王爺難,治一城,王爺冕。”

  “青雲希望王爺放下前塵往事,從新開始。”

  “這天下,終究還是大周的天下,皇家血親緣薄,可王爺至少能接太妃一起前往封地,日後兒孫繞膝,富貴延綿,又何嚐不是最好的王者結局?”

  陳青雲說完,笑著拱手。

  這是他對吳王最後的提點了。

  吳王若是還有一份對大周的赤誠之心,日後便能富貴長存。

  大周皇嗣單薄,當今皇上又不是弑殺之輩。

  或許緩過三五年,兩人能如先帝與賢王一般融洽相處。

  “可惜了。”

  “不是本王可惜了,而是你可惜了。”

  “表麵上是你背叛了本王,可本王那幾個孩子,也多虧了你才能保住。”

  “旁的不說,日後若遇到難事,便來濱城尋本王。”

  吳王說完,將自己隨身的玉佩解下來,遞給陳青雲。

  陳青雲並未去接,搖了搖頭道:“王爺近身之物,日後便留給小世子吧。”

  吳王皺著眉頭,將玉佩塞到陳青雲手中道:“你說得對,本王剛愎自用,任人唯親。”

  “那是因為,古往今來,多少王侯將相皆是受到身邊之人背叛才慘遭橫禍。”

  “本王也隻是想將他們家族的命運都與本王連到一起,以此來杜絕親近之人的背叛。”

  “可這樣一來,就顯得本王心胸狹窄,膽小怕事。”

  “罷了,都過去了。”

  “事到如今,你肯來送本王一程,又誠心告誡,本王還有何憾?”

  吳王說完,朗然一笑,好似心結已解。

  陳青雲看著他那離去的背影,瀟灑自如,輕快如風,便知他已經放下。

  此一去,長路漫漫遠兮,隻怕再見不知何年何月了?

  陳青雲捏了捏手中的溫潤玉佩,嘴角上翹,眸色如春陽一般和煦。

  他不再是那個活在陰暗中的人。

  心裏也沒有了濃烈的弑殺之意。

  如今的他更加懂得,先種善因,後取善果。

  上善若水,厚德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