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魏忠賢進宮(中)
  魏忠賢眉頭一揚,心中頓時覺出幾分異樣,好在他是個老道的流氓無賴,擁有著在市井裏打滾磨煉出來厚臉皮,即使心下疑惑,麵上也笑得十分熱切,

   “我這一進宮您就送我這一份大禮,倒教我怪不好意思的,說實在的,孫秉筆,挨那一刀前我就做好心理準備了,吃苦受累我不怕,您今日就算發話撥我去南三所刷淨桶,我保證也替您把活兒幹得漂漂亮亮的。”

   孫暹輕笑道,

   “我沒說要讓你吃苦受累啊,你急著把自個兒數落到南三所算怎麽回事兒啊?”

   魏忠賢故作訝異道,

   “那除了刷淨桶,這宮中還有比這對一個剛入宮的宦官來說更棘手的差事嗎?”

   孫暹自然看出魏忠賢近乎誇張的“表演”,於是也作出一副慢條斯理的樣子回道,

   “有啊,舔淨桶啊。”

   魏忠賢立時一拍大腿,

   “是嗎?!如此小事,怎值得您這般拐彎抹角的?嚇得我以為是甚麽要人命的大事,急需一個替死鬼出來背黑鍋呢!”

   孫暹笑了起來,

   “魏四啊,你說你是不是個傻子啊?京城裏多少‘無名白’你知道嗎?啊,你不知道我就告訴你這麽兩個數字,就說你們這批合該在萬曆十七年臘月登記入宮的罷,原定名額是一千五百個內侍,而你知道來應選的人有多少嗎?兩萬多人啊!”

   “這兩萬多人還是能找到門路,符合應選資格,且能報上名的,那沒報上名又切了命根的更是數不勝數啊,那要往海了說,講不定整個大明已經有幾十萬男人都切了命根還當不上名正言順的宦官呐!你說就這情形,宮裏缺你這麽一個舔淨桶,啊,不對,缺你這麽一個背黑鍋的嗎?”

   “再說了,我孫暹堂堂一個司禮監秉筆,用得著費心巴力地招一個甚麽都要從頭教起的新人來替我背黑鍋嗎?那反過來說,就算你想背這黑鍋,這司禮監的黑鍋你背得動嗎?真是!怪不得我聽說老家人在背後說你是個傻子,你自己有沒有反思一下這個問題啊?”

   魏忠賢回道,

   “別人將我錯認成一個傻子,那是他們有眼無珠,為何要我來反思呢?這些人又不是皇爺,他們覺得我傻,對我來說又沒有甚麽損失,我又何必去糾正他們呢?”

   “但是您就不一樣了,您瞧您大冷的天兒來接我,又將我特意帶到這司禮監這邊來,那定是有要緊事要囑咐的,這時候我要再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就接了差事,那我豈不是當真就被您看成了一個傻子嗎?”

   “別說司禮監了,宮裏能容得下一個傻子嗎?倘或我真被您當成了一個傻子,往後您還會提拔我、關照我嗎?所以啊,這樁事我一定要跟您分辨清楚咯,要是您嫌我煩啊,大不了往後我真給您舔一回淨桶,這一回生二回熟嘛,不管您支派我辦甚麽事情,這個中情由我總得問清楚了啊。”

   孫暹略帶玩味的笑道,

   “那你就這麽篤定我會對你和盤托出?”

   魏忠賢笑道,

   “這篤定不篤定的,您得先答我一句話,我現在到底是不是算在您的名下?您要算是我的‘本管’呢,那宮裏的規矩咱們都不能含糊,您若是把我當兒子看待,我又怎麽能不相信自己的親爹呢?”

   孫暹趕忙揮手道,

   “噯呀,你快別肉麻了,你親爹後爹都活得好好的呢,我這算是哪門子的爹?”

   魏忠賢道,

   “在哪個山頭就唱哪個山頭的歌嘛,這有甚麽難為情的?隻要您給句準話兒,我現在就跪下來給您叩頭喊爹,我自個兒親爹我都還沒這麽叩頭拜過呢,您說我能拿這事兒同您逗樂嗎?”

   魏忠賢一麵鄭重其事地說著,一麵肅身站了起來,涉及“本管”與“名下”,他自然不敢不認真。

   大璫將新入宮的小閹拉作“名下”,為其“本管”,是晚明宮中一項約定俗成的傳統。

   這種關係在宮中被認定為一種擬製血緣的父子關係,既像是師徒,又像是士大夫之間的座主與門生,一旦大璫成為小閹的“本管太監”,便可以實行家長的管教之責,並盡力提拔,將其培植成自己在內廷的政治權力接班人。

   由於宦官沒有子嗣,這種“本管”、“名下”關係可以說是相當穩固,絕大部分都能持續終生,甚至在大璫去世後,其“名下”仍然會盡力為“本管”及其家人爭取利益,請求敕葬、諭祭、封蔭家人,此類事例在明朝中後期不勝枚舉,連後來已經成為“九千歲”的魏忠賢也未能免俗。

   不過說回萬曆十六年,作為司禮監秉筆的孫暹絕對是作為“本管”的熱門人物,因此魏忠賢說的這些話總得來說是有些唐突的。

   如果孫暹不願當他的本管,他魏四還得想方設法地投到其他大璫名下,那孫暹與他在入宮前的交情在往後或許便就此作廢了。

   所以魏忠賢這會兒顯得特別一本正經,仿佛他挨的那一刀是專門用來斬斷他的父係血緣似的,讓他重新認個爹就同他賣了老婆那樣簡單。

   孫暹並沒有意識到他馬上就要做下一個關係到大明後來幾十年國運起伏的重大決定了,他仍是那樣調侃的語氣,像是在同魏忠賢說相聲似的,

   “這樂不樂的得我說了算啊,當你本管我是挺樂的,但是當你爹我就樂不起來了。”

   孫暹咂了下嘴,

   “我這人就沒這癖好給人家當爹,你還是以官職相稱罷,我對我名下其他小閹也是這麽個態度。”

   魏忠賢笑著坐了下來,

   “行唄,您怎麽說我就怎麽做,不過我有一個問題,您名下的其他小閹知不知道這樁棘手的差事呢?”

   孫暹如實回道,

   “我還沒來得及跟他們說。”

   魏忠賢摸著下巴道,

   “這事兒您得一視同仁啊,否則我豈不是一入宮就得罪了同官同門?”

   宮中的“同官”與外廷意義不同,由於同一大璫支派下往往有多位“名下”,同時投入某大璫名下的宦官便各自互為“同官”。

   魏忠賢如此說,並非是因為他沒有吃獨食的念頭,而是宮中宦官尤其講究長幼有序,宦官同官間不論官位大小,以進宮先後為長幼,後輩對前輩往往謙讓有加,這一點與外朝翰林的“論科不論位”特別相像。

   孫暹卻道,

   “因為此事禍福難定,我還不想我名下小閹個個爭先恐後地去冒險。”

   魏忠賢笑問道,

   “那您怎麽偏偏先來問我呐?”

   孫暹笑道,

   “因為你魏四是個不要命的無賴賭棍啊,何況你願賭服輸,我當然先想來問你了。”

   魏忠賢微笑起來,

   “也就是您慧眼識珠,我老婆就看不到這一層,她隻會罵我是個瘋子。”

   孫暹鼓勵道,

   “女人就是這樣,不想庸庸碌碌過日子的男人在她們眼裏都是瘋子,所以外頭人總說宦官孤獨可憐,我倒覺得他們是在嫉妒咱們,不是我心理陰暗啊,我覺得大部分普通人的婚姻常態就是這樣,常態就是錢不夠用,人們把僅有的一點兒錢投入到供奉雙親和生兒育女裏,於是就不配再擁有愛好。”

   “要花錢的愛好自然不行,不花錢的愛好,也不得行,因為有那時間一般人都用來琢磨怎麽掙更多的錢,如此在平淡如水的時光裏一點點扼殺掉過往的自己,美其名曰‘成親之後成熟了,收起心來過日子’,而實則呢,我也沒見那些結婚生子的男人過上甚麽令人豔羨的好日子。”

   “說句實在的,等你在宮中站穩腳跟,想要甚麽樣兒的女人都有,現在行情就這樣,隻要你在北京有一套大宅子,管你是宦官、賭徒還是無賴,總能找到聽話的女人,比外頭花大價錢成親的男人可要舒服多了。”

   魏忠賢笑道,

   “就衝著您當我是個人物,我魏四也不能辜負了您的一片苦心,說罷,到底是甚麽樣的差事啊?”

   孫暹點了下頭,簡明扼要地將漕運改海運的來龍去脈與其中種種的門道算計向魏忠賢複述了一遍,末了又道,

   “原本這種差事是輪不到你這種新入宮的小閹的,隻是……皇爺吩咐下來,要從司禮監和禦馬監裏撥幾個不同大璫名下的新人去聽候差遣,你如果想應承下這份差事,我可以讓禦馬監的劉吉祥當你的‘照管’。”

   “照管”又被宮裏的宦官稱為“照管老叔”,這是從“本管”衍生出去的另一層派係關係。

   由於有的大璫將小閹收養至名下後,並不直接撫育,而是派自己的心腹太監輔助照管,這些“照管太監”與大璫名下的小閹便產生了“叔侄之義”,故而被稱作“照管老叔”。

   依照道理來說,魏忠賢一進宮就能被司禮監“本管”、禦馬監“照管”,已經可謂是萬曆十七年那一批入宮太監中的“頂配”了,但是這位來日的“九千歲”依舊沒有一口答應下來,隻見他骨碌骨碌地一轉眼珠,不慌不忙地道,

   “勞您替我費這般心思,真是比我自個兒的親爹還親,不過這事兒您是不是得向宗主爺報備一聲,或者讓我向宗主爺磕一回頭、請一回安?那麽重要的一件差事,宗主爺卻是一點忙都幫不上,這豈不是有負於皇恩?還有東廠的督主爺對此事,難道就沒有一點兒意見?”

   孫暹反問道,

   “你覺得他們該有甚麽意見?”

   魏忠賢道,

   “不好說,但是如果是我坐在那個位子上,我一定會懷疑皇爺是不是不再信任我了,宦官的差事不讓宦官來管了,這總不是個好兆頭罷?而且如果皇爺想通過這件事在司禮監再提拔一個信得過的人委以重任,那我……”

   孫暹接口道,

   “‘那你’甚麽?你難道還能左右皇爺?”

   魏忠賢繼續道,

   “我一定會想辦法讓皇爺打消這個念頭,讓皇爺知道他身邊隻有我一個可信之人。”

   孫暹道,

   “所以你現在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覺得宗主爺和督主爺會在你們這些小閹背後放暗箭是嗎?”

   魏忠賢道,

   “您總不能讓我無端相信一個連麵都沒見過的陌生人罷?再說,這件事牽涉到皇貴妃娘娘的兄長,即使宗主爺是個正派人,可我若是因此就莫名其妙地被看作是翊坤宮一黨,那我不是太冤枉了嗎?那國本之爭可不是鬧著玩兒的。”

   孫暹笑道,

   “可皇爺很鍾意皇貴妃娘娘啊,你若是想取信於皇爺,和皇貴妃娘娘站在一塊有甚麽不好?”

   魏忠賢訝異道,

   “您覺得皇爺很喜歡皇貴妃娘娘嗎?我同您的看法卻是恰恰相反。”

   孫暹道,

   “哦?你都沒見過皇爺和皇貴妃娘娘,你是怎麽看出來的呢?”

   魏忠賢笑道,

   “因為幾個月前我自己就是一個有老婆孩子的男人啊,如果一個人是真愛另一個人,那他或者她根本就舍不得讓對方去冒哪怕一點點風險,就好比我每次出去賭博我老婆都要帶著我女兒出去罵街,噯呀,我賭輸了我老婆要罵,我賭贏了我老婆更要罵,而且罵得比我賭輸了的時候更難聽。”

   “為甚麽呢?因為她知道我一在賭桌上贏錢,下回就會扔更大的本兒進去賭,她怕我贏了一回,下一回一輸就把我整個人都給輸沒了,雖然事實證明最終是我贏了錢、她沒了人,但是這個道理是相通的。”

   “漕運改海運的利益牽扯巨大,讓百姓投票選吏恐怕會引起內外兩朝的諸多不滿,這些皇爺難道會不知道嗎?皇爺當然知道啊!既然皇爺知道這件事,卻還是將鄭國泰推上前去冒險,這難道會是皇爺鍾情於皇貴妃娘娘的表現嗎?”

   “您對比一下,假設我老婆不是見我一賭博就帶著我女兒去罵街,而是見我一賭博,就讓我女兒來勸我索性切了命根來當宦官,這兩種行為,哪一種更像是喜歡呢?所以啊,從男女之情的角度來講,我不覺得皇爺多喜歡皇貴妃娘娘,當然我初來乍到,對宮中的很多事情可能還都不太了解。”

   孫暹靜靜聽罷,不置可否道,

   “你想怎麽認為就怎麽認為罷,如果你非要見宗主爺,我可以陪你在這兒等著。”

   魏忠賢笑道,

   “喲!那多耽誤您事兒啊。”

   孫暹道,

   “不耽誤,不耽誤,我還想囑咐你兩句呢。”

   魏忠賢道,

   “您的囑咐我自然會一一記著,不過除此之外,您得再向我透露點事兒。”

   孫暹問道,

   “甚麽事兒?”

   魏忠賢回道,

   “除了您之外,這司禮監和禦馬監還有哪幾個大璫要撥名下小閹去辦這趟差事啊?您要不把這裏頭的枝節說清楚了,我怕出去了不知覺間得罪了人,丟了您的臉,那可就不好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