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太後來信
  伯顏帖木兒來到了朱祁鎮的營帳,身後跟著一人,正是太後派來的指揮僉事季鐸。

  季鐸看見朱祁鎮立刻跪到地上,忍不住哭泣著道:陛下,臣奉太後之名,給陛下送信和一些衣物。

  伯顏帖木兒在季鐸進來後就走了,營帳內隻剩下三人。

  來,快起來,朱祁鎮看著自己的臣子,也不禁感歎,自己已經來到大明世界快一個月了,被抓到瓦剌也一個月了,雖然說生活還算習慣但畢竟是被人囚禁,周圍舉目無親,幸好還有一個袁彬在身邊,要不然真不知道自己該怎麽過下去!

  季鐸將太後的信交給朱祁鎮,袁彬將其他的東西放在一邊,朱祁鎮把季鐸扶起,自己看著這封信。

  皇帝,郕王已經登基,我大明絕不南遷,你在瓦剌一切以性命為重。

  關於出征前的記憶在朱祁鎮腦海清晰起來,那天他被王振慫恿決定學自己的曾爺爺禦駕親征,幾乎所有大臣都反對,他的娘也堅決不同意他以身犯險,可是沒人能勸得住他,他還是決定要去,出征前天晚上,錢皇後看著他努力不讓自己的淚水流下來,這時他以為這次出征必勝所以安慰著自己的妻子等他回來;到了出征那天,太後看著他隻說了一句話,活著回來!

  現在他死了,我朱震稀裏糊塗成了他,看著自己的娘送來的信,朱祁鎮也哭了出來。

  過了會,朱祁鎮的情緒穩定了,他說:袁彬拿紙筆來,我要給太後和陛下回信。

  娘,祁鎮向您問安,希望您定要保重身體;皇弟,我對不起太後,更對不起大明江山,朕正式禪位給你,希望你能保住大明基業,切勿南遷。

  朱祁鎮對這段曆史也不是一點不了解,自己這位皇弟不是一位平庸之君,相反在這樣的一個爛攤子下還能守住國門,一旦北京失守,長江以北的土地都會陷入敵手,這些百姓也都會變成奴隸。要是換成之前的朱祁鎮,還沒被抓就被嚇死了,還能守住國門?恐怕早就南遷了!

  這天夜裏,伯顏帖木兒帶著妻子來到了朱祁鎮的營帳。

  陛下,住在這還習慣嗎,伯顏帖木兒先問道朱祁鎮。

  還可以,關外的風光朕還沒見過,以前總是在關內,關外的食物也挺好吃。

  那就好,太師還擔心您不適應,陛下您應該知道您的弟弟登基了。

  朱祁鎮想了想,說道:“今天太後給朕的信已經說了,朕也禪位給他了”。

  太師決定再過兩天就南下,決定帶著陛下......

  還沒等伯顏帖木兒說完,朱祁鎮就說:一切聽太師安排。

  伯顏帖木兒聽完,兩人就沒再說什麽,在晚飯後,朱祁鎮問了伯顏帖木兒一些瓦剌習俗,還閑談了些蒙古軼事比如今天的黃金家族已經軟弱到受到蒙古人的嘲笑...

  伯顏帖木兒吃完後,走進了也先的營帳。

  大明皇帝答應和我們南下?營帳隻有也先和喜寧兩人,帶著朱祁鎮的主意也先是想不出來的,當然是喜寧向也先獻計。

  是的,哥哥,可是他的弟弟已經登基,即使我們把它帶過去那些明將能聽他的話嗎?

  大統領,朱祁鎮雖然說是太上皇但畢竟也是朱瞻基決定的繼承人,還統治了大明十四年,這些明將和臣子未必不會聽他的。

  伯顏帖木兒看著喜寧心裏有些不爽,因為喜寧畢竟是個奴才,蒙古人更是天生瞧不起這種背叛自己民族的人。

  也先說:好了,喜寧說的有道理,你先回去吧。

  在伯顏帖木兒走後。袁彬對朱祁鎮說:“陛下,您要隨也先南下?”

  是。朱祁鎮如無其事的說。

  那臣告訴郭登請他救陛下出來!

  朕還是在瓦剌吧,回去隻會幹擾陛下的決斷!

  可您真的要配合這些瓦剌人,去攻打大明!

  放心,大明守將是不會聽朕的命令的,雖然現在我不想回去,可不代表朕之後不想回去,朕想活著,等瓦剌失敗回來,朕就回大明!

  朱祁鎮可不想自己為了所謂的大義而死,他要活著回北京!

  皇上就這麽確信我大明會贏!

  朱祁鎮盯著袁彬,袁彬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立刻跪著說,臣失言,請陛下降罪。

  朱祁鎮將袁彬攙起來,對他說:“朕當然確信我大明會贏,不是相信於謙,更不是相信朱祁鈺,而是相信我大明的將士,他們是天下最強大的將士,所向睥睨,是因為朕的錯誤決策才會讓三大營精銳全軍覆沒,所以瓦剌人一定不會贏的”

  朕想問問你,你們錦衣衛除了監察官員還做什麽?聽說太祖時一個官員隻不過在家跟妻子發了句牢騷就被太祖聽到了!

  皇上,錦衣衛的手遍布天下,朝廷四品大人的府中都有我們的眼線,誰幹了什麽不法事,錦衣衛一清二楚。

  那瓦剌你們錦衣衛沒有眼線?

  沒有,這不在我們的職責內啊!袁彬答道。

  朱祁鎮疑惑的問道:“那之前這些消息你是怎麽傳出去的?

  是您到這裏後我們才派了幾個人過來!不過如果瓦剌真的不想讓我們把消息傳出去,就憑我們這幾個是不可能將消息傳到京城的。

  那些被俘的將士現在過得不好吧?朱祁鎮問袁彬,袁彬沒有回答,朱祁鎮接著說,把這些東西給他們分了吧,還有太後給朕帶來的,都給他們吧,是朕才讓他們到這樣的地步。

  伯顏帖木兒知道袁彬在傳著消息。但是他並沒有管,也先自然也是知道的,本來也先要殺了這幾個人,但喜寧向也先建議留下這幾個人,這樣能讓明人知道朱祁鎮還活著,瓦剌也能獲得更多利益,也先也采納了喜寧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