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天下真無良將?(求收藏,推薦票)
  “楚國上將軍宋義,有勇有謀,勝不驕、敗不餒,有古之大將之風。”

  “孤認為可為名將!”

  尉繚子不屑。

  “宋義隻是虛有其表,有名仕之風,無名仕之能,尊上而不禮下,將士不合,注定會成為兵中枯骨,難成大器。”

  “成不了英傑!”

  胡亥恍然。

  將楚國的竹簡棄之一旁。

  重新拾起一枚竹簡,相看幾眼。

  裝糊塗道:

  “齊有大將田都,曉大義,明是非,又為王室弟子,深諳民心。”

  “可現‘田單’當年之舉!”

  尉繚子冷笑。

  “田都?”

  “碌碌無能的小人罷了,齊國內部生亂,二王並立,各懷心思,他連齊國內部都不能平,何況對外?”

  “如此苟且之輩,也配稱英雄?”

  胡亥微微額首。

  將手中竹簡棄之,重新拾起一枚。

  裝傻充楞的問道:

  “燕有大將臧荼,知謀善斷,從軍數十載,作戰經驗豐富,老當益壯。”

  “可為大將?”

  尉繚子輕蔑的道:

  “當年秦滅燕,燕國行軍迂腐死板,可曾有大將出手保山河無恙?全國敗退,獻太子丹首級以求生,這樣的一地,豈能出風雲人物?”

  “老而有名,當真笑話!”

  “實燕國無人爾!”

  胡亥微微點頭。

  將剩下的幾個竹簡拿到身邊。

  “趙有上將張敖,血氣方剛,乃賢人張耳之子,有大將之誌。”

  “假以時日,可為良將?”

  尉繚子拂袖搖頭。

  “張敖借父之名,虛有其表。”

  “上無功勳而立,下無賢能以名,何況張耳本就一欺世盜名之輩,其子又何德名哉?”

  “有名無實,不可為將!”

  胡亥眼中驚疑。

  將最後一個竹簡拿起,看完,眉宇舒展開來。

  “魏國有將領魏豹,一身勇武,有膽有識,素來身先士卒,勇猛難當。”

  “可為一世英傑?”

  尉繚子嗤笑道:

  “不過一喪家之犬,豈配這麽高稱謂?”

  “而且若是魏豹都能被稱為英傑,那大秦數以萬計的銳士,何人不敢獲之美名?”

  “王上,你太妄自菲薄了。”

  胡亥拍手大笑道:

  “國尉說的在理,孤的確是多慮了。”

  “但孤實在難安啊。”

  “天下未定,賊寇群起,稍有呼風喚雨之輩,大秦就難堪重負,孤實在不敢掉以輕心,敢問國尉。”

  “天下真無良將?”

  話音剛落。

  四周當即陷入沉寂。

  尉繚子眉頭微皺,默然不語。

  良久。

  才虛眯著眼,答道:

  “秦有百戰百勝的章邯,有手握精兵的王離,有勇猛無畏的涉間等將,這些將領都是大才之輩。”

  “王上豈能說世間無良將?”

  “如果孤說他們不是呢?”

  胡亥陡然起身,死死的盯著麵無表情的尉繚子,想從這張滿臉皺紋的臉上,看出一些端倪,得到一些答案。

  但不可得!

  尉繚子麵色如常,不露任何異色。

  他拿起酒壺。

  給自己的酒樽倒滿。

  一飲而盡。

  這才故作窮思的說道:

  “臣或以年邁,實在想不到王上口中的英傑為何等人物?”

  “王上可否給一些提示?”

  胡亥重新坐下。

  拂袖笑道:

  “國尉說笑了,孤隻是一懵懂稚子,哪懂天下英傑,何況生來父皇憐愛,連刀刃都尚未碰過,又那裏敢議天下群英?”

  “不過......”

  “孤雖不才,但手下卻有群臣智者。”

  “他們窮其精力,將亂世中萬千將領全部篩選了一遍,最後擇出了三人可為良將,可為英傑,甚至可為亂世英雄!”

  “孤卻不解。”

  “這三人沒有立下任何功勳,也沒有任何的威望,憑什麽就能夠在萬千將領中脫穎而出?”

  “孤想請國尉解惑!”

  尉繚子默然不語。

  神情卻是比前麵凝重不少。

  他抬眼,望著那三個竹簡,難以打定主意。

  他不想答。

  然而心中卻按捺不住。

  而且。

  他基本猜出了竹簡中分別是何人。

  尉繚子陷入到了遲疑。

  胡亥在這時。

  也不再言語相迫,好整以暇的去品酒。

  望夷宮之變後。

  他已經一周沒有碰過酒了。

  此時。

  他甚至還想來幾個菜。

  良久。

  尉繚子才道:

  “王上,認為何為英雄?何為將?”

  “稱英雄者,要胸懷天下,腹有良謀,有容人之量,也要有濟世之才,而為將者,當守智、信、仁、勇、嚴。”

  “五者兼具,為帥!”

  “這三人是百官推選出來的帥才,孤卻是不屑一顧,孤大秦有國尉坐鎮,豈會在意這些宵小之輩?”

  “孤未看一眼!”

  說完。

  胡亥將這三個竹簡隨手推了過去。

  棄之如敝履!

  尉繚子眉頭微皺,將這三個竹簡接過。

  果然。

  在上麵看到了泥封。

  他仔細的檢查了一遍。

  “檢”與“牘”貼合的很嚴實,

  “檢”實際就是公文書函的蓋子,為特殊樣式的木板,中間凸起,上刻有三道繩溝,中央有一方形凹槽,叫做“印齒”。

  然後用繩子穿過繩溝與印齒,捆緊紮牢,並填泥封實,做好標記。

  尉繚子心中暗鬆口氣。

  他很確定這木牘沒有被人開啟過。

  也就是說。

  胡亥並不知道裏麵寫的是誰!

  他心頭微動。

  默不作聲的將竹簡放回。

  反問道:

  “王上,按你所述,天下誰能為帥?”

  胡亥抬手。

  將手指向了尉繚子本人!

  “哈哈哈哈......”

  尉繚子裝糊塗般大笑。

  反手。

  將身前緊封的竹簡泥封刮掉。

  胡亥也不再多言。

  反而是一臉好奇的將頭探了過去,似乎真的對竹簡裏記載的人名很感興趣,翹首以望。

  入眼。

  尉繚子卻是精神一振。

  他將竹簡展開。

  裏麵卻是隻有兩行字。

  “當世帥才!”

  “李牧之孫,李左車!”

  胡亥卻是不以為然。

  笑道:

  “孤承認李牧是帥才,統數十萬趙國將士,竟能擋秦國百萬大軍,但其孫恐怕是難出其右,孤認為,李左車配不上帥才之名!”

  “國尉以為何?”

  尉繚子卻是拂袖笑道:

  “我認為此子當得起帥才之名!”

  “其為名門之後,自幼習讀軍書,腹中自有天地,而今在趙國,已經是小有名氣,素來能謀擅斷,行事果敢,假以時日,必成大器!”

  尉繚子此刻也是讚歎連連。

  仿佛對李左車的一舉一動都了如指掌。

  評價極高!

  完全不像是被囚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