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他帶來了生命與希望
  另一邊,秦明接通一個又一個電話電話那邊是在前線的張棟。

  “我這裏需要靜脈穿刺包生理鹽水,乳酸林格子液,膠體液,全血,我們這裏不夠全部不夠”

  “行,我立刻安排人去調配。”

  “快點,院長,病人等不了。”

  “嗯。”

  掛斷張棟的電話後秦明撥通另一個電話:“喂,快點送來,靜脈穿刺包,我這裏急需,大量!不要跟我打官腔,你的所作所為可能影響一條性命,乃至於十數條的性命,你知道的,你擔不起這些性命,拜托了。”

  靜脈穿刺包以及失血性休克用的補液是這一場急救的關鍵。

  秦明院長心裏異常的沉重。

  對於這一次的搶救,他是真的沒什麽譜。

  小夥子們太年輕了,一些熟練的老醫生們現在還在手術室裏工作,有經驗的根本不多。

  這大大的拖延了急救的效率。

  秦明院長心有戚戚。

  而此時此刻,也容不得秦明院長悲鳴了。

  他現在能做的,就是盡他職能範圍,調動一切可調動的物資了。

  “現在搶救的情況怎麽樣了?”

  張棟接通了電話,回答道。

  “現場有48名重傷員,有5名傷員在送往醫院的過程中停止呼吸,剩下的都在搶救之中。”

  “是嗎老葉他們手術完成沒?”

  “還沒有,一例複雜的肝癌手術,沒那麽快能出的來。”

  “沒那麽快出的來嗎,那現場情況那些孩子們應付的過來嗎?”

  “不知道不過現場問題應該不是很大。”

  問題不是很大?

  秦明可不是割bp升起來的院長,他可是知道這種重大車禍會造成什麽樣的局麵。

  失血性休克,皮膚組織破損嚴重,行穿刺置管困難。

  而失血性休克,最重要的就是建立生命通道。

  像這樣的情況,43名車禍傷者,這些沒經曆過的年輕醫生要怎麽在這種情況快速建立生命通路?

  還說問題不大?

  說話之間,秦明已經趕到了現場。

  正當他疑惑的時候,就看到了現場正在行靜脈穿刺置管的李雲。

  一旁的周承還有於成華像弟弟一樣打著下手。

  李雲則是看都不看,直接切開,穿刺,甚至都從來不回頭看有沒有回血成功。

  這麽快?

  秦明覺得,這速度實在太快了,一般人都還沒摸到靜脈,他就穿刺成功了。

  這就讓人非常懵逼了。

  他是怎麽能這麽快的?

  他是怎麽敢這麽快的?

  然而,不僅僅是快。

  還有準。

  不用試針,一次成功,一次成功回血。

  秦明人都看傻了。

  快準穩。

  “他開掛了嗎?”

  “其實我一開始也想這麽說的。”張棟頓了頓說道:“他一定開了透視掛。”

  “哈,也許吧。”

  秦明都不知道這一聲是苦笑還是欣慰的笑了。

  李雲開掛了嗎?

  秦明覺得他肯定開了掛。

  開了名為天賦的掛。

  透視掛什麽的太誇張了,怎麽可能存在於現實嘛!

  能夠那麽迅捷的找到靜脈並穿刺成功,這也不是沒人能做到,像是戰地醫生什麽,做這個就好像喝水吃飯一樣簡單。

  可李雲不是戰地醫生。

  所以也隻能用天賦來形容了。

  秦明最終沉吟道。

  “他是天生的急診科醫生。”

  “最後一個。”

  當最後一針紮下去的時候,李雲也有一種自己被針紮破的感覺。

  瞬間鬆懈了下來。

  體力被透支了個空,整個人都癱了下來。

  幸好旁邊有一個牛高馬大的周承,趕緊過來攙著。

  “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此時此刻攙扶我的是年輕漂亮的護士小姐姐,而不是你。”

  “嗬,是我還真失禮了。”

  周承嘴角抽搐,內心一陣草泥馬狂奔,不過還是攙扶住了李雲。

  不過狂奔過後,就隻剩下了欽佩。

  靜脈穿刺置管術,一共行進了15次,15次全部成功,平均用時1分鍾。

  幾乎三分之一的病患都是李雲穿刺成功的!

  這個速度讓那些年資老的醫生都有些大跌眼鏡。

  眼前這個男人,又快,又準。

  這真的是低年資的住院醫?真的不是熟練的戰地醫生?

  “接下來就交給我們吧,你就好好的休息休息吧,可不能讓你把全部風頭都出完。”

  “那我先替病人謝謝你了。”

  於成華的心情同樣的複雜,在事情過後,他感覺自己的臉龐火辣辣的疼。

  最開始的質疑,到後來的不可思議,再到現在的相當複雜,前前後後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看法就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他想到自己一開始推脫的樣子就覺得很丟人。

  自己,一個高材生,被一個本科生比下來了。

  後悔嗎?

  後悔之前的猶豫嗎?

  老實說,於成華是有點後悔的,當然,也僅限於有點後悔。

  他知道,如果自己不推脫,自己上的話,一定無法像李雲一樣迅速的完成靜脈穿刺。

  自己的臉麵,換來了他帶給傷者生命與希望

  這一筆。

  還算劃算吧。

  劉昂星卻是非常的複雜,看著李雲的心情是既有欣慰,又有一種別的負麵情緒在裏麵。

  他突然感覺自己作為高年資的住院醫,在李雲麵前的優勢好像越來越小了。

  明明自己是作為李雲的上級醫師,醫學上的引導者存在的。

  如今發現,眼前這個年輕人,似乎是不太需要別人的引導,他自己就能將自己引導到正確的地方。

  在建立生命通港路後,最危急的情況已經暫時過去了,他們的生命被暫時的維穩了下來。

  當然,這也隻是暫時而已。

  隻是過了最危險的階段而已。

  他們每個人的情況不同,有些人受的傷可以很快的穩定下來,有些人的傷口也許不能痊愈。

  在場即使建立完生命通路的人,是未必能全部活下來的。

  不過李雲感覺心中念頭通達。

  已經夠了,盡到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接下來的事情,就交給別的醫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