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3:誰為皇後誰為太子
  朝臣倒是想再爭論一番,但論實力他們自己爭上一爭的心顯然不夠了,可就這麽讓三皇子直接上位,卻也不甘心。

  “陛下,這是不是先立後,太子一事隨後再議,總要一樁一樁的來。”有朝臣忍不住開口了,這是反對的意思了。

  “臣覺得皇後太子一起立挺好,三皇子這般了李閣老桃李滿天下,德妃更是得體無可挑剔,現在三皇子也很,三皇子那畢竟是課餘,臣瞧著二皇子也不錯,可立為太子。”

  “二皇子母妃位份低了。”

  “可以提上來,直接立為皇後不就好了。”

  “臣覺得不妥,以立太子來立後這太過草率,立後立賢,立得是嬪妃的德行,是天下女子的表率,怎可以是否生育皇子以標準,陛下也非太後所出,陛下是陛下,太後是太後,不可同日而語。”

  朝臣又吵了起來,這一次不止是吵立皇後,還吵立太子一事,吵得是立後跟立太子是否能混為一談。

  吵著吵著,早朝的時間接近了尾聲。

  “下朝,明日再議,真希望明日各位愛卿能就立後人選與立太子一事給朕拿出一個章程。朕不希望明日再看到各位愛卿各執一詞的爭吵,你們吵了兩個月要朕立後,現在朕同意了,你們卻給不出個人選,這是將朕當做了什麽?若是明日給不出,朕就自己直接屬意了,到時候不要說朕沒給你們諫言的機會。另,你們吵了兩個月讓朕立後,朕立個太子不過分,朕這皇子也有五六個,立個太子綽綽有餘了,太子早些定下來也好早些培養。”

  丟下這麽幾句,季承燁轉身離開了金鑾殿,帶著滿身不可違逆的威嚴。

  眼見著季承燁走了,百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就這麽散了,且走得很急,這是要去商量對策了,畢竟帝王已經擱下話了。

  ……

  杜振下朝便可回家了,但是杜若峰去還是要去內閣上工的。

  所以直到晚間下工,杜若峰才見到杜振。

  “爹,陛下要立後又要立太子了,妹妹怎麽辦?妹妹至今未孕,更不要說皇子什麽的了。”

  這個問題杜若峰焦灼了一天。

  杜振的沉穩與老奸巨猾,杜若峰隻學到了一半,因此在遇到這麽到的事上急了。

  “急什麽,他說立太子就立太子嗎?再說了,就算太子立了照樣可以廢不是嗎?更何況宮中年幼的皇子還有幾個,就算你妹妹沒有孩子,過繼一個又如何?這皇後必須是你妹妹的。”

  杜振半點不慌,帶著滿滿的篤定。

  “可……”

  “他不過是要明日推一個皇後出來,爭了這麽久了,也的確該推一個皇後出來了,當年讓他做帝王是意外,這下一任帝王必須從你妹妹肚子裏出來。”杜振滿麵的狠厲,“明日他是同意也得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

  杜若峰突然間不知道該說什麽,不過心卻也安定了下來。

  “你最近政務學習的怎麽樣?”內秘書院所為都是與奏折政事有關。

  “幾位閣老對兒子很滿意,很用心的教兒子。”

  “不要隻注重這些,你以後又不是隻在內閣看奏折,多注意處理與大臣之間的關係。”

  “是,兒子省得。”

  “遇事要冷靜,今日你失了分寸,去祠堂跪兩個時辰,好好反省反省。”

  “是。”

  “嗯。”杜振對著杜若峰揮了一下手。

  杜若峰躬身退下。

  ……

  翌日,早朝,金鑾殿。

  “臣啟奏,請封雨妃娘娘為後。”

  一上朝,朝臣直接開奏,一句廢話都沒有。

  而這雨妃娘娘便是一進宮就被封妃賜了封號的杜若雨了,雖然還不是四妃,但是這一進宮就是妃位也算是無上榮寵了。

  “臣覺得理應封德妃娘娘為後。”

  “臣請封雨妃娘娘為後。”

  “臣請封德妃娘娘為後。”

  ……

  朝臣就這麽你一句我一句的力挺自己選好的人選。

  而這人選從連日來的雜七雜八變為了兩個陣營,一為雨妃杜若雨,丞相幼女,一為德妃李靜雪,內閣大學士之女。

  一派爭論下來,差不多是一半一半的局麵。

  “說說理由。”一場爭論下來,沒有結果,季承燁也不惱,反倒是閑適至極,好似昨日下朝前放下厲語的那個人不是他一般。

  “德妃娘娘品行優良,端莊賢淑,更育有優秀的三皇子,理應被立為皇後。”

  “此言差矣,立後看嬪妃品行,與孕育皇子無關。雨妃娘娘優雅大方,學識淵博,博覽群書,識大體,當得皇後。”

  “德妃娘娘……”

  “雨妃娘娘……”

  朝臣們又就兩人的品行開始了一番誇讚,真的是將所有的美好詞語都用在了兩人的身上。

  又是一番爭吵,且越演越烈。

  “行了。”這一次是被季承燁給嗬斥停住了。

  季承燁一發話,百官紛紛閉嘴。

  “太子呢?沒有人選嗎?”

  百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開始了新一番的爭論。

  有人要立大皇子,說立儲立長;有人要立二皇子,覺得二皇子太子該立嫡子,理應將皇後先立下來,太子之事容後再議,總之眾說紛紜。

  又是一個沒有爭吵出結果的話題。

  “丞相,李閣老,立後一事,雨妃和德妃分庭抗禮,作為兩個嬪妃的父親,兩位愛卿如何看?還有立太子一事,兩位又有什麽看法。”

  都這個時候了,杜振不可能再縮著,直接上來就開言。

  “臣覺得立太子一事不可操之過急,需要從長計議,畢竟是未來的儲君,需要從各方麵嚴格考慮,僅憑一些外在的言論就定下太子,實在是操之過急。”

  “臣附議,太子一事事關重大,需要慎重考慮考察,請陛下三思。”附議的是李閣老,呼聲很高的三皇子的外公。

  “臣附議,請陛下三思。”

  “臣附議,請陛下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