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趁虛而入
  林子軒以為李知恩會發出驚叫,其實叫也沒事,這公寓的隔音性很不錯。除非開著大門和窗戶,不然叫破喉嚨別人也聽不見。

  哪知道,李知恩盯著林子軒看了一會就縮回了床上,將臉埋進手臂,小聲的抽泣起來。林子軒把手中杯子放在自己那一邊的床頭櫃上,慢慢湊近李知恩,想安慰安慰她。

  當林子軒的手離李知恩的肩膀還剩幾公分的距離時,李知恩猛的抬頭,然後撲過來吻住了林子軒。

  李知恩突如其來的動作,讓林子軒沒能及時反應。他的手在空中停頓了幾秒,就繞到李知恩背後,把她抱進懷裏。(此處省略N字的具體描寫,接下來的場景請各位書友自行想象||)

  一場運動結束,李知恩已沉沉睡去,林子軒的精神卻好的很。坐在床邊、聽著身畔的呼吸聲,林子軒的心裏沒有一丁點“乘人之危”的負罪感。他雖然活的夠久,但依然是個正常的男人;別人都那樣主動了,他要再沒反應,那和“柳下惠”有什麽區別。

  清晨,薄薄的被子覆蓋住李知恩的大半身體,隻餘白皙消瘦的雙肩露在外麵。陽光透過窗戶照在床上,也照在她一側的臉上,另一側臉則陷在柔軟的枕頭中。

  日上三竿,李知恩才從睡夢中醒來,睜開眼睛,發現自己睡在一張陌生的床上。回想起昨晚借著酒勁的放縱,她有些臉紅,不過事已至此,她也不會後悔。

  “醒了啊!”一個男聲傳來,李知恩轉頭看去。隻見那個導致她醉酒的男人正站在床邊,朝著自己微笑。

  男人看女人,身材是其中的重點;而女人看男人,其實也會看身材。站在床邊的林子軒,上身就穿著一件緊身的短袖。李知恩看向他的時候,視線不可避免的與他的身體發生了接觸。

  混在娛樂圈,李知恩也見過不少的男模特。僅從身材上來看,林子軒比那些男模還要完美,如同精雕細琢的藝術品。那一身肌肉沒有健美運動員那樣的誇張,卻兼具觀賞性和爆發力,配合良好的身材比例,散發出強烈的男性荷爾蒙。

  “看夠了沒有?看夠了就起床吧!再不起來,就要連午飯一起吃了!”林子軒調侃了兩句,轉身出了客房。

  填飽肚子,李知恩又一次當麵向林子軒表示了感謝。當她問及林子軒的名字,林子軒思考了一秒,報出了他現在用的名字:林子軒!

  李知恩隻淡淡的應了聲,就沒了下文。林子軒從她的眼神中看到了一絲鄙夷,他有些想不通,幹脆直接問。

  張基河的背叛,擊碎了李知恩對於愛情的一切美好憧憬。當她拿著U盤和錄音筆去找男友當麵對質時,張基河居然說出了“憧憬是離理解最遠的距離”這種話。所以,李知恩才借著酒勁,對林子軒發泄自己內心的憤懣。

  吃早飯時,李知恩向林子軒求證了心裏的那些懷疑,得到肯定的回答以後,才有了那絲鄙夷的眼神。因為在她看來,林子軒這種人,比起張基河也好不到哪去,隻不過手段高明了許多。

  吃過飯、道過謝,李知恩就離開了林子軒所住的公寓。到了樓下,她越發肯定自己的想法,能住得起首爾Trimage這種高檔公寓的,應該是富家子弟沒錯了。

  李知恩不會想到,林子軒現在住的這套豪華公寓,是別人送給他的。而且在林子軒這,是不存在“拿人手短、吃人嘴短”這種事的,別人送什麽他都照單全收,至於幫不幫忙那得看他心情。一句話,有實力就是可以這麽任性!

  李知恩離開了,林子軒想起她走之前的態度,竟然笑了出來。這和當初他救下張滿月之後,對方對他的態度簡直如出一轍。

  當年,也許是父母都死在盜匪手裏,張滿月很是厭惡那些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的人。偏偏那時候的林子軒,最不喜歡的就是和人講道理,最喜歡的就是直接用高強的武力值碾壓過去。#愛奇文學iqiwxm…&免費閱讀

  所以,剛認識沒多久的張滿月,雖然感激林子軒替自己解圍,使自己不致於落入那些壞人的手裏。但對林子軒喜歡用暴力解決問題的做法很不感冒,因此對他的示好不理不睬。

  到後來,長時間的相處下,張滿月才對林子軒慢慢由討厭變成喜歡。正因為這類似的行為舉止,林子軒一樣越發的肯定,李知恩就是當年的張滿月!

  對於李知恩所鄙夷的乘虛而入,林子軒毫無內疚之感。他之所以揭穿張基河,本來就抱著這樣的想法,誰知道李知恩會“借酒報恩”,直接一步到位了。

  9月8日,李知恩前往KBS電視台錄製中秋特輯。電視台門口,上班的李知恩,在等待的粉絲群中,看到了林子軒那張“可惡”的臉。

  麵對鏡頭,李知恩沒法發作,連用眼神表達都不行。隻能在進入電視台的一刹那,癟了癟嘴表達不滿。

  同月裏,崔秀英主演的電視劇《我人生裏的春天》播出了。受到崔秀英的拜托,林子軒開始追劇,不過他隻看了第一集就不看了,因為他一向不怎麽喜歡看這種言情劇。

  9月12日,李知恩參加《柳熙烈寫生簿》的錄製,她又在現場的觀眾裏看到了林子軒。當天的錄製結束後,李知恩主動約林子軒見麵,林子軒給了她茶肆的地址。

  一見麵,李知恩開門見山的問林子軒,為什麽老是出現在自己的視線中?難道不知道這樣很討人厭嗎?

  林子軒笑笑:“有哪條法律規定,我不能去現場看我喜歡看的娛樂節目?”

  李知恩可能知道自己說不過,從包裏拿出玉簪,輕放到桌麵上:“這個,是你送的吧?”

  “你憑什麽斷定,這個是我送的?”

  “憑你這裏的裝修風格!”

  “挺聰明的!沒錯,這個就是我送的!”

  “還給你,我不要!”

  說完,李知恩戴上口罩和帽子,離開了茶肆。林子軒將桌上的玉簪小心的收起,反正也已經替原主人保管了這麽多年,也不在乎再多保管些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