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誰在隨雲逐溪水?
  一群恍惚的人牲,整齊站立在皇穹宇內。

  而皇穹宇外,圜丘之上,隱約聽到太常寺少卿的聲音,“迎神,終;奠玉帛,始”。

  祭祀如常進行,其實也是轉靈如常進行。

  “祭祀之法,分為迎神、奠玉帛、進俎、初獻、亞獻、終獻、撤饌、送神、望燎等九步。轉靈便在於初獻、亞獻和終獻這三步,對應祭樂的序破急三部。”

  “迎神開始時,你便默念《大藏往生經》,直到初獻始,便轉到《內觀清心經》,每句經文對應相應的祭樂曲段,破開左臂,吞下通靈丸,催動法盤和雷擊木,待到祭樂破部,你應有所感,靈氣由內滋生,呼應外在天機,可能會有些疼。”記得當時皇甫叔交代到此處時,臉上的疤痕微微扭曲,不過端木序知道那是微笑的意思。”

  “過了疼痛的階段,整個人會處於空靈之態,似仙非仙。萬不可沉醉其中,切記。待到祭樂急部,你便可服用龜息丸。至於如何出圜方壇,我自會安排。”

  瞥了一眼左臂的傷疤,裏麵可藏著奪靈所需的物件,用血蘊養的法盤,如指甲大小,通靈丸和龜息丸,如小蓮子般,雷擊木,也不過火柴長短。萬事俱備,端木序卻預感事情可能不盡如預料。

  ……

  安靈塔旁,趙落葭趨於入定,默念《大藏往生經》。

  端坐的嬌小人影,矗立的挺拔塔身。

  太廟後殿外,奠玉帛畢,進俎開始,樂奏已從“雲起之章”轉到“雲卷之章”。

  趙天印手持盛滿犧牲的禮器,緩步走到聖靈門外,微微曲身,虔誠放下禮器,隨後緩步歸位。

  進俎完畢,初獻開始,樂奏“雲聚之章”。

  大國師身披法衣,雙手托舉蒼璧,而其身後,太傅手持黃琮。二人居於正中,前後站立。東角有欽天監監正手持青圭,南角為監副手持赤璋,西角

  有太常寺卿手持白琥,北角為太常寺少卿手持玄璜。

  “吉日兮良辰,祥惠兮濫觴;

  瑤席兮肴俎,桂酒兮瓊漿。

  撫璧兮祝唱,鏘鳴兮琳琅。

  緩節兮安歌,鍾磬兮韶樂。

  圜高兮九重,玄靈兮莫量。

  精魄兮安屬,今古兮何方。

  太一兮蒞臨,伏惟兮尚饗。”

  國師祝文誦畢,手中的蒼璧慢慢化成齏粉,卻並未墜落。太傅眾人手中的黃琮、青圭、赤璋、白琥和玄璜也如此,碎成末,卻不散。

  有風來,未從天上來,而是貼著地麵,徐徐而來。

  不知起於何處,卻集齊了凱風、穀風、涼風和泰風,瞬間從後殿各個角落的地麵吹來。

  看不見的風,聽得見的風,輕浮地拂過這些大憲國權貴的臉,笑納著各色的玉石齏粉,變成彩色的風,一起往聖靈門吹去。

  初獻畢,亞獻始。樂奏“雲門之章”。

  太傅跪拜於地,口中祝曰:

  “甘霖兮既降,幽萱兮北堂。

  川澤兮渚崖,湍湍兮汪洋。

  雲聚兮精匯,寰宇兮齊光。

  雲門兮初成,翱遊兮八荒。

  天命兮有當,靈雲兮有方。”

  彩色的風在聖靈門前縈繞,順著窗欞直鑽進去,如同飛蛾撲火一般,直躥到塔刹處。

  “轟”!猶如烈火烹油。

  塔刹的刹座處光芒四射,好似一輪初升的朝陽,和煦的光芒觸及後殿內上下四方,與塔身上的神徽互相輝映。

  這炫目震撼的美景,趙落葭卻未能看到,她沉浸在《內觀清心經》,遺忘了一切外在,從每一寸肌膚往裏內觀,遠離喜怒憂思悲恐驚,歸結到內心,觀我又忘我。

  驀然,長長的睫毛猶如玉牗輕開,明眸如水,七情歸來,她從入定中醒來。

  麵前是灼灼生輝的安靈塔,她來不及感慨,便覺得猶如千萬支柔軟似水的羊毫,輕觸著每一寸的肌膚,又突地化作瓊漿甘露,往身內灌去。

  難以自禁的歡悅,莫名言狀的輕盈。

  她略一抬手,沒有兩心簪固定的隨雲髻好似垂瀑般鬆散而開,烏黑長發堪堪垂到了纖細的腰肢處。不想有心結,不再有心結。過去三年縈繞在心的怨恨,好似春雪在這朝陽的光澤中層層化盡。

  濁氣漸盡,清氣自生

  。

  羽化而起,翱翔周章。

  身體漸漸輕盈,宛如一片丹鶴的翎羽,將禦風而去,趙落葭身與意,在這層層靈光中,蛻變演化。

  她未能發覺的是,塔刹之上的靈光,透過她的身體,不斷地向外漫延。

  後殿外,亞獻畢,終獻始。樂奏“雲散之章”。

  彩色的風消失在後殿之中,天上卻湧來了黑壓壓的烏雲。大國師皇甫重的眉頭一皺,欽天監夜觀天象,這個時辰應無雨。

  這烏雲起得突兀,如一口龐大無邊的黑鍋蓋往下傾覆。

  大國師皇甫重的眉頭皺得更緊,隱隱感覺到遠處雲中的波動。在如此要害的關頭,出人意料的事情總讓人不放心,也不尋常。

  “皇上,這烏雲來得有些異常。微臣察覺在西郊的雲層中有些波動,可派人去查看一二。”

  “國師既然有所感應,必定有其緣故。這對落葭的承靈是否有影響?”

  國師打量了一眼後殿的聖靈門,道了聲“無妨。”

  趙天印回頭看了一眼,那鎮撫司指揮使李牧便躬身言道,“微臣告退,去查看一下”,筆直的軀幹,再配上合體的飛羽服,腰間的龍雀刀,這大憲國殺人最多的人,已然變成一把最鋒利的刀,幹淨利落,一眨眼後便離開了太廟。君臣之間,已無需多言。

  天上來了不測風雲,會給誰帶來旦夕的禍福?

  烏雲籠罩的不僅僅是宮城,還有圜方壇。

  皇穹宇內,一百六十二位人牲皆伏倒於地,漸漸沒了氣息。端木序也如是。

  “雲聚之章”祭樂響起前,所有的人牲早已陸陸續續伏倒,口中《六度真經》也已停歇,端木序便借助伏倒之便,將左臂壓在身下,趁機撕開左臂的傷疤,生疼不過竟然流血不多,裏麵的法盤等被血塊所敷蓋,呈褐色,暗道皇甫叔真是好手段。

  他吞服下通靈丸,便用拇指摁在法盤中間凸起的符字,按照祭樂的節奏,急速的摩挲著,而雷擊木正好插入法盤的中空上,一直就指向某個方向。

  “雲門之章”奏起,端木序手指未停,法盤上的符字竟漸漸消融。他的拇指漸漸發燙,好似火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