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三章 兩虎相鬥
  秦國之厲害,趙國之薄弱小,而趙國之優越,則是秦國之需求,秦國是兵銳利,也為趙國所大大缺少的,當然眼下,在趙國也許隻有廉頗這等人物才可以防範秦國之銳利。

   就如廉頗一開始所定義的,以丹水為天然防守線,當然對於在先前以前的渡河不比如今,當時由於科技比較落後,所以一切天塹,包括山地河流都可謂是每位軍事家最頭疼傷腦筋的問題。

   而在秦後,也就是楚漢爭霸時期,韓信用瓦罐渡河偷襲魏豹,也算是亂中出奇,但是眼下,趙國之力量並非一般,而且善於弓弩,所以將河流盯死,加上天下又是七分,所以秦國繞道也不現實。

   由於如今是一個亂世爭霸的時代,所以秦國要是繞道很可能激起他國的反感,甚至嚴重的,會將他國牽製入戰,這可不是秦國想要看到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秦國幹脆與趙國死磕長平,對峙丹水。

   那麽我們在看看天下的大趨勢,其實諸侯都很明白,兩虎相鬥必有一傷,這對於整個天下都是很好的結果,因為在諸侯們的眼中,齊國被削弱,楚國被滅都,韓國魏國不在話下,燕國也強大不了多少,唯獨趙國和秦國,都算是滿血。

   所以留下趙國對於天下是大害,留下秦國對天下也是大害,因此兩國之鬥,是天下諸侯想要看的,各位王侯們都等待著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機會,然而秦國出兵的那一瞬間,就是給大家這個機會。

   話似奇特,戰國時代,諸侯戰鬥平平,唯獨這大戰長平的時刻,居然諸侯們都開始靜臥觀看,期待一場好戲演出。

   “諸侯們,都想看我趙國的笑話,豈有此理,等我趙國抽出身來,一定不會放過他們”趙括捏緊拳頭,並雙眼銳利。

   但是在此時此刻,並不是趙括掌控重兵,因此他隻有幹喊而無所作為:“廉頗將軍的打發,我趙括看著非常不開心,堂堂的一個趙國,如此的大國與秦國之間,居然就是南北對立的而戰,我趙國兵士彪悍勇猛,為何不加以圖伐,如果我是主帥,一定會主戰,與秦國人一決生死”

   探報將趙括的言論告訴了趙孝成王,而王的口中不停的讚歎道:“趙括不愧是馬夫子,如此的勇猛愛國,寡人可敬之,但是他所謂的眼下與秦國之間,主戰的說法,寡人可不是很讚同,畢竟秦國之師厲害,天下得知,而且空倉一戰,在我趙國絕對優勢地利的情況下,秦人硬是殺了我幾名都尉隨後我趙軍,勉強救回大部分兵甲”

   一旁平原君趙勝端著糕點給予趙王:“大王請用糕點”

   “王叔,你覺得寡人說的如何”趙孝成王道。

   趙勝回答:“大王所言確實如此,但是眼下趙括與廉頗之間,我王要並用之,之前廉頗與趙奢,兩人為了爭寵都為我趙國全力效忠,如今馬夫子趙括也可以頂替父親的”

   其實在各個朝代還是王族都一樣,陰陽權術不可錯過,需要的是平衡王權,因此無論是讓文臣武將對立,還是兩武將們對立,又或者讓文臣之間互相的爾虞我詐,最終的結果都是為了王權,所以帝王權術最需要的,就是平衡。

   眼下在秦國,似乎也很明顯,例如白起與範雎、而趙國大多,都是文臣與文臣的克製,比如趙勝與藺相如,廉頗與趙括。

   當下趙勝聯合趙括,無非就是因為藺相如與廉頗太過於團結,而轉眼目視郭開,郭開可謂是誰都不得罪,但是誰也不屈服,看似中立,其實可為最大的奸臣,因為他忠於的王與信念有差異,一直徘徊在秦國與趙國兩國之間,但是相比早先的田單忠於的是一國,而另一國之間隻是盡量讓讓兩國友好。

   郭開則不同,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出賣自己的王,自己的國。

   趙國還在徘徊用人問題的時候,秦國已經暗中訓練出了一匹死戰士,共計人數為一萬人,由白起親自訓練,為的就是,他日決戰長平的時候,最終與趙軍決一死戰的時候,進行最後一擊。

   “寡人覺得,這個趙國,根本就不是我秦人的對手,要比持久戰,我秦人可以跟他慢慢耗,要比速戰,我秦人之厲害,趙國有目共睹,他趙國空倉一戰,見識了我秦國的實力,看他能不能與我大秦作對”秦昭襄王嬴稷而道。

   而這時候,丞相範雎則建議:“大王,眼下我秦人還需打消耗戰,如此下去……”

   王聽道範雎話中有話,忍不住瞪大雙目,帶著極為嚴肅的態度問道:“怎麽了?”

   “大王,範雎就是覺得當下糧草一事不可怠慢”範雎之言,王早有顧慮:“不瞞丞相,寡人現在最不操心的事情就是糧草問題”

   “大王明示,範雎愚笨”

   “如今寡人已經讓蜀中郡守李冰擔任司徒一職位,所以,有李冰在,什麽都好說”

   範雎臉皮微笑,隨後回答:“李冰,乃賢能臣子也,此人憨厚本分,做事情又兢兢業業,大王能夠把司徒職位交給李冰,肯定沒錯,屬地”

   李冰,戰國時期的水利家,對天文地理頗有研究,在秦昭襄王末年,也就是公元前256年至公元前251年為蜀郡郡守,而著名的都江堰是其出名的最大工程,自岷江出山口處主持興建了中國早期的灌溉工程。

   由於都江堰的建立,使得本來缺乏水源的蜀地,成都平原富庶起來,李冰曾在都江堰安設石人水尺,屬於中國早期的水位觀測設施,之後李冰還在今宜賓、樂山境開鑿灘險,疏通航道,又修建汶井江、白木江、洛水、綿水等灌溉和航運工程,以及修索橋,開鹽井等,修築了一條連接中原、四川雅安市名山區派出所與雲南的五尺道。

   後來老百姓懷念他的功績,建造廟宇加以紀念。

   由於李冰常年與水患為爭,致使其個性執著,如今忠於大秦的賢能臣子,成為了司徒,所以長平的糧草基本是沒有什麽憂患,在這時候,倒是嬴政可謂是王最掛念之人。

   “王翦的使命完成的如何”

   “據說王翦對於質子的照顧,十分細微,眼下質子的能力還是個人素質都有待於提升”

   “趙國沒有對質子進行製裁嗎?”

   “回稟大王趙國,覺得,質子要是沒了,是最後的一根稻草沒了,所以趙國現在對於戰勝秦國的信心沒有,倒是一心的準備好用質子來和談,別說傷害質子了,還恨不得將質子保護起來”

   王大笑:“哈哈,原來這就是趙王的能力,既然如此,我秦國就給他這個機會,長平一戰,務必要堅持到底,不準有絲毫怠慢”

   “大王放心,微臣這就去安排”

   轉眼,在一處不起眼的深汕之地,藤正在打獵,隨後而來的,則是一個陌生的胡子男子,藤凝視少許以後,上前問道:“你是何人”

   “我?我都不知道我是誰”

   “你這個人怎麽這麽奇怪”

   “奇怪?是啊,我這個人奇怪,我這個人的命運也奇怪,所以說,人生就是如此,總在奇怪與不奇怪之間洽談,難得有真正可以清晰的十分”

   少時尉僚出現,看見藤在與一個陌生男子聊天,出於好奇之心走上前去,一目瞬間大驚:“你…”

   “我怎麽了?”

   “你是樂毅”

   “哈哈哈,如今這個天下,居然還有人認識樂毅,難得啊”

   “真是樂毅?”

   “對,就是樂毅”

   “我還以為我看錯了,對了,樂毅將軍你怎麽在這裏”

   “別提了”樂毅滿臉滄桑,曾經那個滿腹春風,聯合諸侯伐齊,如今被燕王拋棄以後,樂毅對政壇傷心,越是浪跡天涯,不知怎麽的就漂泊到了邯鄲城附近,恰巧遇見了尉僚子等人。

   目視樂毅無助的背影,眾人不言,隨後樂毅離開。

   嬴政不時走了過來,並問道:“剛剛那個人是何人,看你們溝通了半天”

   尉僚感慨:“春風得意數十年,人生大起大落,這位是樂毅將軍,曾經風光天下,並聯合諸侯討伐齊國的樂毅,居然如今變成了這個樣子”

   雖然嬴政年齡不大,但是可以感受大家情感:“他是功臣?”

   “對,自古以來,王侯將相對待功臣都是如此的下場,隻要功臣沒有可利用的價值,結果就是無比淒慘,早先的吳起、孫武都是如此,有的能臣被放逐,有的能臣被殺,商鞅如此,難得有幾個想百裏奚一樣,最後被王重視,當然秦國的王者亦是如此”

   “秦國的王者,也有殺功臣的吧”嬴政問道。

   尉僚回答:“如今天下最厲害的武安君白起,估計以後就會是秦王所殺的對象”

   “他為何要殺他呢?”嬴政問道。

   “因為白起的威望太高了,隻有殺了他,才能夠立威立信,王權才不會受到挑釁”

   這時候王翦出現,走到嬴政跟前:“他日,你要當了王,也會殺了功臣”

   “我當王我就不會,我覺得,殺臣子的王者,都是不具備駕馭臣子的厲害,隻有自身強大,就不會害怕的殺功臣,我不但不會加害於功臣,還要力派奸臣,一定要親民親政”話語剛出。

   王翦目瞪口呆:“僚子,剛剛的話語是你教他的嗎?”

   “不是”

   嬴政看著大家:“我自己領悟的,聰明不,你們每天都是教我這些東西,久而久之,我當然學會了”

   轉身離開,大家眼前,不知道說什麽好。

   瞬間,三年已經過去了,長平的多少個風月飄零,白雲而略過,白雪而化,春去秋又來,留守長平的秦趙兩國的衛士們,互相都已經很熟悉了,如果不是兩國之間的戰爭,或許彼此可以成為好友,大家早上打招呼,晚上聞安,顯得無比和諧。

   然而戰場之上的將領們,卻憂愁滿慮…

   “如今秦國與趙國對戰長平已經三年,如此下去何時是一個頭啊”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