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二章 大辯上黨
  此時的趙國已經成為了天下的焦點,因為中原列雄戰鬥,唯有趙國自由發展,這個還不止,先前跟趙國多有相爭的燕國,此時也似乎無力再趙。

   其原因很簡單,因為燕國心中,多年以來無法飽足的民心,在大肆剝削齊國以後,得到了滿足,所以此時趙國已經沒有了燕國的後顧之憂。

   論道秦國,聯合齊國更是解決了楚國的後患,韓國弱小,不敢與他國辯雄,而魏國此刻突然經曆著有史以來,最大的內政革命,因此,秦國與趙國算是騰出了雙手,放手一搏。

   當然,一心準備下注秦國的呂不韋,當然不會放棄自己的籌碼,感到了極度不妙的呂不韋在趙姬的唆使之下,認定嬴政應該是自己呂家的子孫,嬴政應該名為呂政,既然是自己的孩子,為了可以讓自己的孩子將來成為秦王,呂不韋可以說是下了不少苦心。

   眼下,作為自認為的父親,呂不韋當然不能夠讓嬴政在趙國有麻煩,正逢秦國與趙國因為上黨的事情,鬧得不開心,將來必定會波及到質子。

   如此下去,呂不韋需要早作安排,在大戰來臨之前,安排好質子的安全。

   情急之下,呂不韋想到了一位重要的人物,而此人就是今後在趙國迫害兩位能臣的郭開…

   郭開此人貪財又好色,並且期望在秦國與趙國之間左右逢源,抓住幾點,呂不韋知道,如此千載難逢的機會需要好好的把握。

   所以這場保住王子的戰鬥,郭開肯定是上好且不二的人選,如此機會呂不韋當然不會錯過:“隻要是金錢可以安定的事情,那都不算事情,再加上我有三寸不爛之舌,以及秦國近日得到的諸多美女來協助,讓郭開唯我等所用,天衣無縫,所以你放心好了夫人”呂不韋看著前來求救的趙姬。

   當然從變相的角度而言,呂不韋暗中派人觀察過嬴政的一些事情,對於趙姬一些不堪的事情,呂不韋也是心知肚明,當然男女需求呂不韋無心過問但是有一點,趙姬可是自己手裏的一張好牌,眼下不可以得罪。

   而近來王翦一直在默默地引導嬴政,呂不韋其實非常放心,所以至於嬴政安全的問題,一定不能在這場,秦國與趙國的大戰之中受到波及,聯合王翦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另外一邊,也就是在趙王大殿之中,此時的趙王丹,內心十分彷徨,因為他知道拿到了本該秦國得到的上黨,好比跟秦國撕臉,讓趙王丹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秦王變臉居然如此神速,不念半點舊情也當然,人家秦國辛辛苦苦打到手的肥肉,你趙國居然輕輕鬆鬆的就搶過來,確實說不過去,也因此秦國發兵諸侯也認為出師有理。

   反觀趙國,趙丹突然覺得秦國,好似根本沒有把質子的事情放在眼裏,趙丹突然感覺到上了秦王的當,故意裝作關心質子,關鍵時候才能看得出來真偽,並且此刻的趙丹算是無比懊悔,因為韓國的上當拿到手中,即沒經濟又沒兵,隻不過一個空頭支票而已,上當全民雖說投靠趙國,但是眼下根本起不到什麽太大作用。

   這個還不止,最主要的是,此時的韓國還引火上身讓自己陷於進退兩難的位置。

   “該死的韓國,這可把寡人害慘了,快,快把上當給寡人退回去,寡人不要了”

   “大王不可,如今秦國加以威逼,我們趙國如果後退,其結果就是被秦人小看,那麽秦國本來可以猶豫跟不跟我們趙國角力,這眼下豈不是讓秦人覺得趙國怕他,那麽秦國不會談上當哦事,而是直接跟我趙國開戰,並會全力要滅亡我趙國”趙勝道。

   趙王焦急:“現在就是進也不可退也不可,先不談這個混賬韓王,就單談談這個秦王嬴稷,到底是一個什麽人,明明就是很重視自己子孫,怎麽眼下說打就打,完全不給我趙國一點薄麵,東一下西一下的,寡人被搞糊塗了”

   隨後藺相如道:“我王勿要多慮,當下秦國對我趙國隻是想談判,並沒有實質的兵戈,並不用害怕的,並且秦國一向都是左一下右一下,所以我們大可不用太擔心,近年來,秦國與楚國還有韓國魏國都有戰爭,如此,再跟趙國死戰,恐怕秦國的國力也耗不起吧,另外剛剛穩定巴蜀地帶,拿下巴蜀以東,秦國還需要好好的治理”

   聽到藺相如的話語,趙王好似幾分安慰,但隨後廉頗出列:“我王放心,有廉頗在,廉頗會竭盡全力的為我國排除萬難”

   聽到文臣武將的自信,趙王好似底氣十足,但之後郭開話語來到:“大王”

   “愛卿”趙王很開心郭開可以發話,因為趙王知道郭開跟秦國相交甚好,這可是關鍵的一步棋子。

   “大王,郭開有一位好朋友,名為呂不韋,此人跟列國相交甚好,在最後最關鍵的時刻,一定會為我國效力,並且趙政在他手中,這!就是我趙國最後的底牌”

   前思後想,趙王不解:“秦國質子有用嗎”

   “有當然有,呂不韋獻計,說自己願意掏出所有家財,讓華陽夫人確定異人為自己的兒子,那麽這樣以來,趙政就是秦國長太子孫,大王以為如何”

   郭開的意思,其實是呂不韋的意思,當然正好談到趙王心底去了。

   “如此以來,秦國與趙國在上當的問題就可以得到解決了,然後我趙國將上當以秦國太子孫麵子的份上,送出去,即不失國威,又可以順理成章的拋手上當”趙王丹滿懷希望,則有傳話使前來。

   “啟稟大王,秦國特使求見”

   “來者何人?”

   “據說是秦國丞相,範雎”

   趙王一臉自豪的笑容,並隨後對諸位臣子們說道:“這簡直是天助我也”

   群臣對視。

   隨著趙王話語的落幕,鏡頭轉向後客大廳,範雎帶著使臣的旗錦,一旁有兩侍衛跟隨左右,範雎內心明白,自己需要什麽,秦國需要什麽,當然,範雎既然將戰國第一神將,秦國昌文君犧牲,可不能白白犧牲,所有的犧牲代價,都是要有結果的。

   範雎臉色平和,並一言不發的,靜靜等待趙王來到,少時,趙王使者出現宣布趙王接見秦國特使。

   “趙王有請秦國特使”

   隨著傳話的內侍而道,取決於戰還是和,全看範雎的,範雎很明白,這把天秤在自己的手中,戰和隻為一念之差。

   如果戰,那麽雙方難免會有兵甲損失,戰爭素來無情,而和,那麽天下的紛爭同樣會有的犧牲,而一代謀士範雎等不了,而戰神武安君更是等不了。

   秦國沒有那麽多戰神,而趙國也沒有能夠真正王者天下的君主,天下分開已久有數百年,黎民百姓不能再有任何的紛爭下去,大周王朝的天下,再不一統似乎真要分開,尤其是現在天下,都有自己的文化,雖然所有文化都離不開周王朝的教誨,但是前提為,周王畿還健在,如今周王畿多次被秦國的鐵蹄踐踏,那麽再過百年,天下的盟主放棄周天子之時,諸侯可能真要完全脫離軒轅帝建立華夏的始終了。

   思前想後,範雎覺得,戰為了和,大戰則是為了久和,如今的一時婦人之仁,他日就是秦國,乃至華夏的千古罪人,就在當下與千秋轉折的重要之時機,範雎選擇了陰謀。

   頓時間,趙王的笑容轉化,而範雎的笑容也變得十分蓯蓉:“秦國丞相叩見趙王”

   “免禮了,秦國使臣來到趙國,真乃蓬蓽生輝”

   “咳咳……”藺相如咳嗽兩聲,則趙王看了幾眼以後,立馬改口:“秦國與趙國都是友好之國,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啊,哈哈…”借用孔子的話語,雙方交談甚好。

   當然此時範雎所來,原本是帶著王的和好想法可是,也不知道為什麽,範雎卻莫名的與白起產生了天然的共鳴,於是帶著破壞和諧的語氣,範雎故意挑事。

   “也對,秦國使臣來到趙國地,確實會讓趙國蓬蓽生輝啊”

   頓時間,趙勝怒斥:“範雎,好你個範雎居然在趙國大殿如此放肆”

   “哈哈,平原君啊平原君,你還記得我範雎曾經隻是一個下等人出生嗎?你也應該明白,我秦王為了我這樣的一個下等人做出何事?當然,今日我範雎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死了範雎,隻會讓天下人恥笑趙國無禮束,也難怪,北方蠻夷之地嘛比起當年晉還是相差甚遠啊,哈哈”範雎之言。

   趙王接話:“好了好了,當下我們談談秦國與趙國上黨的問題吧”

   “上黨問題?我秦國大兵臨近韓國,將士們拋頭顱灑熱血,最終換取的成果趙國輕而易舉的就搶奪而去,這屬於什麽?土匪強盜精神”

   “上黨人民同意歸宿趙國,民心所向”

   “笑話,自古大征靠的是兵,豈有百姓自己決定跟誰,再說了,請問趙王,上黨百姓要跟你們趙國是在我秦軍攻打之後,還是之前?”

   趙王支支吾吾,群臣感覺王難堪,於是連忙有臣子郭開解釋:“我王隻是暫時幫秦軍守護上黨,今日丞相來到,歸還上黨便是”

   “笑話,歸還上黨?你們趙國說打就打,要占領就占領,現在想歸還就歸還,當我們秦國人是什麽人?”範雎之言,好似已經沒有談下去的必要了。

   但是趙王還是希望盡量不同秦國交戰,於是讓範雎去使館暫時住著,來日等丞相與秦國的氣緩和以後,再進行新一輪的溝通。

   群臣感覺很窩囊,但是他們卻不了解此時趙王的想法,秦國擁有巴蜀與鄢鄖之地,真要打起來,趙國的國力耗不住,而秦國想要勝利趙國,估計也要險勝,對於兩國都沒太大好處,因此趙王丹期望能夠還有周旋的餘地。

   但是範雎很明白,我秦國就是要吃定你趙國,甭多說。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