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將相並和
  一身銀甲的白起,眼中的光芒更為冷漠如冰,注視遠方的希望,那是曆代老秦人的期望,白起深知,多少代秦人都有一個共同的夢想,如今範雎遠道而來就是為了成就這個夢想,所以白起雙目微閉合,靜靜地思考著秦國的前錦。

   “函穀關秋色之驚人,函穀之英雄氣蓋傲視群雄,當年經曆了多少風雲的關城,如今天下難以讓其安寧,短暫的祥和,需要的不是過多的期望,而是實在的兵甲,隻有強兵才是國之魂魄,不要去期待任何國家來保護,隻有自強不息,方可凝視於天地”

   “丞相久居關中,難得欣賞一下關外景秀,今日範丞相就好好的欣賞一下此地的錦繡”

   “是啊,可是…難道武安君你…”

   “恩…要不了多久,丞相欣賞的就不會再是函穀關的錦繡了,天下諸關皆可欣賞,白起一生所願就是讓我王可以親臨欣賞,雁門關的北地雪秀”

   範雎雙目呆滯的看著白起,隨後感歎而道:“武安君啊武安君,難怪我王總說,秦乃猛虎,武安君同惡狼,秦國之未來還需要武安君狼視天下血染六雄”

   “我王妙哉了,白起不過一介莽夫,不足於大王如此讚歎,眼下丞相應該好好的安排六國並齊,一代齊國被削弱,我秦國東出的事態將全麵拉開序幕”白起雙目久久凝視。

   範雎回答道:“這個武安君大可放心,有你的老朋友帶領三萬甲士,足以讓齊國頭疼”

   “白起的老朋友?丞相之意思是?”

   “是啊,蒙武帶領三萬大軍奔赴齊國臨淄”

   “蒙武確實是一位潛力深厚的少將軍,假以時日必定唯秦國大用”

   “恩,如果是蒙驁呢?”白起聽完範雎的話後,雙眼帶著驚訝的感覺,猛地回轉範雎,第一次,白起第一次失去了往常的冷靜,隨後用顫抖且激動的聲音而道:“偷梁換柱,難道蒙驁將軍”

   “哈哈,你覺得呢?武安君”

   帶範雎話語末了,白起立馬轉身,則範雎問道:“武安君這是?”

   “整備軍馬,練兵,準備伐楚”範雎明白,此時伐楚之心強烈的白起,終於有了一個可以南下的理由,一旦東邊的齊國滅了,那麽下一步就是南邊的楚國,而楚國的鄢鄖一帶,白起已經是等待太久了,白起恨不得現在就平定鄢鄖,拿下整個楚國西部,這樣才能夠讓巴蜀徹底得到安定,一旦巴蜀拿下,下一步就是重創魏國與韓國,平陽則是最好的聚集點,果真如此天下,隻有趙國可以跟秦國匹敵,所以讓秦王目視雁門關的秋色,此等夢想並不遙遠了。

   白起整頓軍馬,看著自己強悍的士卒們,白起內心滿載了自豪感,對於兵士白起不過度的嚴格,但是也從沒有鬆懈過,其實別看白起冷麵,也別談白起屠人之策,單單的看白起對待自己的兵士,那可謂是親人一般,所以士卒們也十分擁護白起,白起每次戰役以前,都會用盡謀略,期待在最小的犧牲,拿下最大的戰果,從何充分的可以看出,白起愛戴士兵,士兵也擁護白起,其最主要原因,少不了白起為士卒出生,靠軍功而立。

   “哎呀……”突然,一名老兵暈厥,且有一位青年上去扶起,白起正好迅遊,目視兵長厲害言詞,老兵暈倒難起,白起衝了過去,並訓斥兵長隨後扶起老兵:“我大秦帝國對外要如虎狼,但是對待自己的兄弟,一定是親人,不可視如仇敵”

   兵長慚愧:“是!武安君”

   老兵聽說武安君到來,強行準備起身,則白起不準許:“好好休息一下,不要多慮,你叫什麽名字?”

   “李冰”

   “你有什麽擅長的”

   “什麽擅長?李冰不太懂啊,武安君”

   “比如燒火做飯,又或者敏捷情報?打獵等?”

   “那到沒有啊”聽候白起感歎,看似想給李冰一個簡單的事情,讓其輕鬆一點,但是可惜李冰卻沒有一技之長,似乎白起也不好說些什麽了,但是隨後李冰卻道:“李冰就是個窮苦人家,從小耕田,也許唯一的優點,就是懂得水性好灌溉農田,除此以外,什麽都不太懂”

   李冰話後,白起被水字所深深帶入,頓時間,白起的腦海裏,反複出現楚國乃魚米之鄉稱呼,如果談到水字,楚國曆來都有水患,假如運用農田灌溉技術,會不會以水當兵,足以讓楚國好好的洗個澡,同時大兵收割,快速伐楚,細膩的思維,敏銳的戰爭理念,頓時間白起覺得李冰有大用。

   “原本白起想給你一個輕鬆的差事,希望你能夠好好的照顧自己的身體,可惜啊,國難當頭,眼下白起不但不給你減負,相反的你的能力可以為秦國挑重擔,因此白起會給你一個艱巨的任務”

   “李冰能夠魏國捐軀,萬死不辭,武安君盡管說來”

   “當下我冊封你為百夫長,但是你這個百夫長不同於其他,你要做的事情,就是細細研究水之操縱”

   “水之操縱?李冰粗人,不是很懂,望武安君指教”

   “我希望你能夠讓水唯你所用,要上則不下,要左則不右,如同水神共工”

   “武安君啊,李冰就是一普通人,又合乎讓李冰與神仙相比?”

   “總而言之,剛剛白起之言,請務必要去研究水的問題,水各方麵的問題”

   “武安君之言,李冰一定謹守”李冰知道,武安君是一個心思非常細膩之人,白起能夠如此交托李冰,肯定不會是草草的做出選擇,更多的則是一種責任,而這份責任將來也可能對於整個秦國,對於整個未來都會有好處,太大的方麵李冰不敢想,但是眼前,完成武安君所交代的事情就是李冰眼前最大的使命。

   李冰帶著百餘人,離開了主力訓練的隊伍,一心尋找水源,並去研究武安君所交代的事情,如此以來,一邊練兵,一邊練水,看不出來武安君這個葫蘆裏的什麽藥,到底準備何用之。

   暫且先把白起發現李冰的事情大姐,現在的大秦目測天下,放眼於未來,所以此時在秦國,一件更重要的事情等待運籌帷幄,當然在此時,也許連白起都不知道,秦國正在暗中進行著一個大計劃,訓練一批死侍。

   眾所周知,死侍異於一般兵甲,其戰鬥力遠遠勝過於常規兵士,而服從命令的層度,遠高於常規兵士,武器配備的精良層度也會超越常規部隊,所以在這時候,秦國所要訓練出來的一批死侍,無論是從精銳層度,還是從裝備升華之上都大有不同,則大有用處,隻是眼下大批量精銳的裝備,如此高額的費用對於秦國而言,可是一筆難以承擔下去的大消耗。

   而這批死侍到底是做什麽用?如果說隻是數量有限,可以猜出刺殺各路諸侯國的重要人物,但是龐大的死侍軍團建立可不會那麽簡單,之前王訓練過五千精銳大家也是知道的,無論是戰鬥力裝備還是完成使命的層度,都是六國有目共睹的。

   立足於五千精銳的基礎之上,這批死侍將肩負起秦國天下的夢想,此時訓練死侍的領頭將領是王齕這也是為何,派遣假裝已故的蒙驁出山,白起死守函穀關的原因所在,蒙驁蒙武父子倆以偷梁換柱的方式迷惑齊國,則白起主力弓箭上弦,隨時粉碎楚國的根基,另外太子在趙國穩定趙丹,天下本為一局亂棋,則實質全在秦國的掌控之中。

   其實兵書早有介紹道,兵不在多在精,大家都明白這個道理,但是實質去運用,很多人都會忽略則覺得單純靠武器精銳就可能天下無敵,此話雖然不為錯,但是回頭想想,如果一支裝備精良的大軍叛變了,又或者百姓集體攻之不得民心又當如何,所以將領也不在多,道理大同小異。

   在重繪這一切趨勢以前,秦國早就分析好了一切了,為了證實了這一點,秦國死侍脫穎而出。

   但可惜的是,眼下王翦不在,新人之點策,難以融合。

   趙國,呂不韋已經成功的與質子異人結識,對於夏姬與異人,呂不韋則以照顧王侯的方式對待,所以在這段日子裏,異人不光是得到了良好的學習環境,而且呂不韋還投資大量的家財,讓異人結識天下朋友,而異人本身也是位非常善於交流之人,因此,此時的異人已經在趙國邯鄲也小有名氣,秦趙兩國交好,所以趙王不但不阻止異人交友,反而還派遣重臣討好異人,而如此的角色,自然非趙王親信公子趙勝所屬。

   這一天,趙勝跟往常一樣,在午餐期間拜會秦國質子異人,而諸多門客目視平原君趙勝的到來,也是彬彬有禮,隨後依次退去。

   交流之人,留下趙勝與異人,呂不韋送客後,也在一旁坐下。

   “近年來,我趙國與秦國修好,這功勞少不了秦國太子孫”

   “平原君妙哉了,其實在趙國邯鄲,如果不是平原君照顧,異人如今也不過囚禁於籠中雀鳥,還是公子的光芒照亮我這寒舍,使其蓬蓽生輝”

   幾句簡單的交流,平原君趙勝越來越欣賞異人但是在眼下,則有一重要的任務,近年來趙國大量訓練胡服騎射,戰馬頻頻消耗,眼下需要秦國可以資助一些戰馬,公子趙勝征求質子異人的意思。

   “可以”

   呂不韋微微有點情緒變化,可是年少氣盛的異人居然滿口答應下來,如此弄的呂不韋心神恍惚,且異人還不知道自己,犯了一個多的大的錯誤,由於秦國現在正在訓練死侍,大量的騎兵必不可少,可是要是給於趙國大量馬駒,那麽後果如何收拾,當然聽到質子滿口答應之爽快,平原君趙勝也一口而道:“果真如此,我趙國也絕不栗色,趙勝將回稟我王,讓趙國之精銳騎射手去與秦國交流,此事還望質子可以成全”

   “趙國美意如此,我代秦國收下即可”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