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邦交之禮
  趙孝成王所給予的大使命,郭開怎敢懈怠,所以快馬加鞭的趕往子楚所住之地,希望能夠得到了一次良好的機會,使秦國與趙國國事跟友誼,而當下正在行進的路上,郭開突然想起了呂不韋,此人在邯鄲城內做生意,且人脈甚好,並且諸侯國都給於呂不韋麵子,那麽眼下能夠完全的成就此事,呂不韋也是一位不可缺少的人才,當然,呂不韋不隻是上層國與國之間關係好,並且對於底層人物也都很友好,因此很多江湖人士也給於呂不韋麵子談到交朋友於天下,就可以直接想到呂不韋了。

   當然呂不韋不光是一個人脈廣闊之人,並且個人的謀略能力也非同常人,另外談論到投資,呂不韋可是從來不會懈怠,而這次想完成大使命,就等同於一項投資,不光人脈有了郭開的鐵心,同時自己也可以有著不少的好處,如此的買賣呂不韋怎麽可能不接,又怎麽可能不全力以赴的完成使命。

   隨後在呂不韋的精心策劃之下,一群江湖人士快速集結,並在郭開臨近秦國太孫府的附近,安定下來,有管家問道:“老爺,呂不韋怎麽還沒有帶著他的人來啊,他是不是不願意幫助大人完成此事?”

   郭開回答:“呂不韋一項對於買賣不會懈怠,此事對於他而言,百利而無一害,他為什麽不接如此的買賣,就算他幫忙,眼下也是需要一點時間,你以為他呂不韋是蒼鷹?一句話就可以飛過來嘛?總不是要給他一些時間準備的”

   “那我們接下來如何呢?老爺”管家問道。

   “知道為什麽如此重要的國事我帶著你嘛?”

   “小的不知”

   “因為老爺我隻信得過你”一句溫馨的話語,仆人甚是感動,就在這時候,郭開繼續說道:“當下我們先等,估計三五天左右呂不韋就會帶著人過來,眼下我們要做的事情就是好好的監視太子安國君,知道嘛?”

   “是老爺”仆人道。

   在另外一邊,呂不韋已經召集了一批自己人,這一批十分可靠的江湖人士,平日裏都是跟呂不韋稱兄道弟,並且希望能夠跟著呂不韋一起飛華騰達的班子,所以呂不韋振臂一揮立馬就來,並且不會有半點懈怠,而此事也是關乎秦趙兩國修好,呂不韋甚至此事要辦好,當然不光是為了趙國,其實也是為了自己能夠在諸侯之間都有一定的威信,同時能夠結交比上層更加可靠的關係,比如說道秦太子孫異人就是如此,眼下秦國太子安國君的到來,正好也是呂不韋有機會的時候,所有人都愛措施良機,隻要良機把握好了,命中的貴人就會讓你一步登天,但是主要的是,自己投資的貴人能不能變得厲害,能不能帶動自己,這些問題呂不韋思考過,但是同時呂不韋明白,思考再多,好似百聞不如一見,隻有試試才知道,此人到底是一個潛力股,還是一個窩囊廢,但是不管怎麽樣,能夠結實一位落魄的王,當然就是機會更多一層了。

   隨著呂不韋思索,幾名喬裝打扮好的百姓,莫名的出現在太子安國君身邊,並強調了當今秦國與趙國修好,自己去秦國做生意也方便。

   “當下秦國與趙國關係好,而秦國那邊有很多機會做生意,為何我們現在不去發財呢?”

   “哎,秦人啊,西地的蠻人,去了不怕被搶?”一人說道,安國君插肩而過的時候,聽見眉頭不時皺起。

   但隨後,另一人人說道:“你管人家什麽不什麽的,總而言之,當下是秦國與趙國關係最好的時候,這時候不去秦國忙生意何時去?再話又說話來了,關係好不求幫忙,那不成關係不好再提要求,人家不是反倒整你,話又說話來了,現在讓讓人家幫忙,止不住以後兩國關係不好人家頂多就是虛弱你的好處,最起碼不至於喪命吧”

   “你說的有道理”

   安國君側耳聽後,內心默默而道:“有道理”兩人越走越遠,則安國君看著天空,隨後自語而道:“莫非這是上蒼給於我的啟示?知道我現在正在迷茫之中,卻是我也考慮讓趙國好好的照顧一下我之妻兒,如果現在讓她們過的好一些,今後萬一兩國交惡,頂多也就是虛弱她們在秦國的好處不至於喪命,言之有理”想到這裏,安國君似乎下定了決心去趙王宮,但是怎麽個去呢,這個安國君需要好好的考慮一下。

   似乎在此事,安國君給了自己一個理由,想好好的去跟趙王談一談,此時自己的妻兒正在邯鄲城內受苦,眼下秦王卻根本沒有打算讓王孫返回秦國的想法,所以當下夏姬與異人還要老老實實的待在邯鄲城中,屈之人下,為了能夠去趙王宮走一趟,安國君算是幾天想辦法,似乎根本找不到合理的理由,要是剛剛來趙國就去拜見趙王還好,起碼可以說是大國之間的走動,但是眼下似乎像偷偷來到趙國一般,這個可不好了,當然安國君所有的疑惑都在呂不韋的策劃之中,也在郭開的計算之下,兩人好像幕後的大佬,一點點窺視著安國君的心態,在府邸坐立不安,且有幾名探子觀望而秦國的探子,此時正安排在趙國遍地尋一些機會,或者一些好接觸的人才。

   這個工夫不負有心人,終於讓秦國的探子們找到了一個可靠的人,那就是呂不韋,此人在趙國是出了名的萬事亨通,這個還不說,最主要的是呂不韋這個人好接觸,又喜歡交上層的朋友,同時又愛跟江湖人士打交道,十分來事,這讓安國君瞬間心生一計,何不用此人好好的在趙國立足?並且在今後的日子裏,呂不韋應該還可以給夏姬母子倆有一個照應,前思後想,最後安國君終於決定去拜訪一下呂不韋,而且聽說呂不韋是一個商人那麽自己作為秦國太子的身份,自然給於呂不韋也是一次機會。

   呂不韋府邸,安國君久久的等待,並持有禮品來見呂不韋,而這時候,呂不韋同郭開一直在暗中觀察太子安國君。

   “為何現在不出去?”

   “郭大人,你要知道,人家現在來求我們,先等等,不急,先讓秦國太子喝幾口暖心茶,然後我再出去見他”

   “嗯,這個事情有勞你了”

   “郭大人放心,好像時機差不多了”

   “嗯,本大熱相信你,去吧”

   “是,大人”

   呂不韋作為一個生意人,見人一臉笑是基本的禮儀,先不說笑容是否坦誠,但是有一點可以說明,那就是太子安國君對呂不韋的印象非常好,也許這也就是秦昭襄王嬴稷,為何遲遲沒有給於位子給嬴柱的原因吧,視乎子啊嬴稷的預料之中,那就是太子安國君太善良,也太容易相信人了,當然從運氣而言,呂不韋並沒有傷害太子安國君的理由,所以眼下,兩人一見如故。

   在交談少許以後,呂不韋說道:“趙王是一位心胸寬曠且滿有憐憫與智慧的王,如果太子有什麽想跟趙王說的,盡管提起就行,無需太過於焦慮”

   “隻是眼下不韋能夠給條路,讓我也好順理成章的去見趙王”

   “剛剛聽太子說了,如果一開始就去見趙王卻是順理成章,如今變得有幾分被動,也難怪,但是放心,呂不韋一定不負太子所托,對了太子,呂不韋聽說趙國有一能臣,向來對秦國都很友好的”呂不韋說道。

   安國君連忙問道:“此人何人?”

   “趙國大夫郭開,此人仁義禮德,且對於秦國的曆代發展都頗有研究,有朝中人笑著說道,能夠與秦國交戰者,非趙奢,能夠與秦國交文者,非郭開莫屬”呂不韋的話後,隻見太子呆呆的說道:“趙奢卻是,他是一位秦國人聞風散膽的將軍,而能夠讓郭開與趙奢文武相並論,足以看的出來郭開與秦國的交好,世人皆知,隻是在秦國為何……”太子疑慮,則呂不韋解釋道:“太子長於宮中之事,天下的大事一二不知,實為正常,那麽太子是將來秦國的國君,這些各國親秦國的臣子,太子還是交友為好”

   “言之有理,這樣,不韋可否帶本太子去見見郭開”話語剛出,隻見郭開輕手輕腳的從後門離開,迅速趕回府邸。

   這時候呂不韋冷靜的閉上眼睛,其實內心的注意力都在大堂後麵,似乎感覺到郭開的離去,這樣呂不韋才鬆了一口氣,時間肯定是要拖延一下,暫時不急:“這樣,日落黃昏的時候郭開應該在家,郭開大人平日裏朋友之多,交集也多,所以一般黃昏過後才在家中,我們現在可以先吃點便飯然後再去拜訪郭開大人如何”

   “哎”

   “何乎歎氣?”

   “不瞞直說,這次本太子來趙國也是匆匆忙忙,見兄弟你都是匆匆忙忙的禮品,現在去拜訪一位趙國的臣子,手上……”

   “這個好說,呂不韋府邸就是物品多,太子無需操心,並且郭開大人喜歡什麽東西,我這裏多著呢”其實聽見太子以兄弟兒子稱呼,呂不韋的心裏十分激動,能夠讓將來的秦王如此看好自己,當然是一件人生中的大幸,從另外一個角度而言,安國君貴為至尊,如果想完全跟安國君套近乎,似乎意義不大,但是可以借此機會,起碼秦國太子不討厭自己,從而呂不韋更是把目光放在了異人身上,因為太子很關心異人,呂不韋腦海之中的連環計,一個接著一個,而在其心中天下諸侯的共同朋友,呂不韋希望能夠有此機會,此時的呂不韋還很年輕,有的是機會將來在政治舞台上一展宏圖大誌。

   郭開回到府邸,管家匆匆忙忙的準備好了一切,大家一場好戲,都等待太子嬴柱自投羅網,緩緩而行的馬車從呂不韋府邸駛向郭開府邸。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