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楚國內亂
  上官子蘭在王宮徘徊,準備接見楚國少公子,且要報告楚懷王已經落在秦人手上的事情,恰巧在此時,屈原出門遇見上官子蘭。

   “上官大人,你不是在武關嗎?”

   “屈原,你怎麽回了”

   “屈原怎麽回來了?我王呢?你兩萬大軍囤積武關腹地,我王呢?”屈原怒吼而道,目視上官子蘭眼神遊離,屈原似乎知道了什麽訊息,隨後屈原目視上官子蘭行進的方向,不由自主的說道:“去了少公子哪裏對吧,我王還沒有回來你們就開始策劃少公子的事情了,對嗎?”屈原頓時大怒,拔劍而起並刺向上官子蘭,隨後上官子蘭拔劍格擋。

   “屈原,你瘋了!”

   “是,屈原是瘋了,但是在瘋以前一定要殺掉你這個賣國賊,看劍!”隨後少公子火速趕來,且有侍衛護住上官子蘭,而另外一邊,昭陽帶著自己的親信趕來,雙方頓時兵戈對立。

   昭陽不解:“怎麽了?何事有勞公子如此的大動幹戈”

   少公子陽文君而道:“子蘭到底怎麽了”

   隨後上官子蘭回答:“屈原,他小心多疑,莫名的就攻擊子蘭”

   昭陽則是質問屈原:“是不是剛剛戰鬥回來,你的內心還沒有平靜?怎麽連自己的人都攻擊呢”

   目視眾人,屈原怒聲而道:“我王趕赴秦國武關,與秦王會盟,而子蘭負責兩萬大軍保衛我王,現在他一人返回楚國,那麽我王何從?”

   “啊!”頓時間少公子驚訝,則昭陽也是一副十分不解的神態看著公子子蘭。

   “父王…哦不,應該是大王讓我帶兵接應,隻是秦人突如其來的襲擊,所以……”子蘭回答,而這時候陽文君則道:“還記得父王不讓你以公子身份稱呼的事情啊,都過去這麽久了,父王也不會說什麽了,子蘭兄”

   隨後上官子蘭則回道:“父王一日不原諒當時河邊舞姬的事情,子蘭一日難以心安”

   原來在此前,上官子蘭好心安排舞姬河邊舞蹈,在楚懷王盡興的時候,不曉舞姬突然想要行刺楚懷王,隨後被王的貼身侍衛給擊殺,而此女子是臣服於楚國的越國,獻給楚王的,但是由於是公子子蘭間接的引薦,所以此後,越國被楚國給徹底滅國,公子子蘭因此也被楚王要求,從此以君臣稱呼不可以以子嗣稱呼,當然作為父親的處罰,其實子蘭公子也十分服從,並且在之後的功績之上,多有讓老楚王開心的,也因此楚王將公子子蘭看作接班人一樣的培養,雖然沒有恢複身份,但是多少也是在訓練自己的次子,不然此時也不會將生死大權交給上官子蘭。

   一覽秦國戰地,也就是武關附近,公子子蘭聽說秦人在武關抓住了楚懷王,隨後子蘭立馬班師離開,因為私下同秦國商量了好了,由於此時的楚國太子熊橫在燕國為質,少公子陽文君年紀尚輕,所以子蘭其實是跟秦國合謀,想要讓自己登基成為新楚王,因此久來了一招偷天換日,也因此楚懷王原本全部的退路,已經阻斷,回顧子蘭的行為以後,再看看眼下的楚王。

   “還好子蘭有兩萬大軍,眼下寡人隻有等待他的營救,當然,就算是子蘭兵敗,本王也絕對不會割地,因為這樣辱國的事情,本王絕對不會做,你秦王就好好的做春秋大夢吧”楚懷王自語,門外秦王聽見,帶著微笑目視司馬錯:“聽見了?看來隻有取兵道了”

   司馬錯連忙拜道:“司馬錯願意前往,望我王恩準”

   隨後王齕正好趕來:“大王,全部都已經就緒了”

   “都幹掉了?一個沒留?”

   “是!”

   “老楚王已經不打算回去了,讓他在這武關好好的呆著,哦對了,我身邊的那個侍衛已經沒有什麽作用了,可以除掉”其實眼下昭襄王所指的侍衛其實就是先前,給楚國通風報信的奸細,但是此時,範雎卻不同意:“我王,此人暫且先留著,日後必有用處”

   “什麽用處?如今子蘭公子就是我們在楚國最好的內應,還有什麽比這更好?”昭襄王問道。

   但隨後範雎目視秦王:“眼下還不知道子蘭公子能否成功的繼位,如今天下,正反反正難以分清,敵人可成朋友,朋友也可以成為敵人,千變萬化說不出什麽對和錯,但是有一點,既然我們知道了敵人的細作,這樣我們秦國可以長期給於錯誤訊息楚國,這樣一來,楚國可在秦國的股掌之中玩耍,當然如果我們現在除掉了這個細作,難免還會有新的細作前來,到那時候,我們又要重新掌握訊息,對於秦國可是不利的”

   範雎的分析以後,秦王覺得確實如此,於是決定不殺這個楚國的細作,同時可是反間計,這樣對於秦國更為有利。

   在楚國,群龍無首的情況之下,各位能臣爭論不休,但是隨後大家公認的問題就是,在秦國的細作一定要保持低調,此時秦國的訊息如果一點都沒有,那麽才是對於楚國最大的不利,於是為了保住細作,楚國上層們決定休書一封,讓在王身邊的細作此時一定要保持低調,秦國盛有虎狼之君對於嬴稷,楚國人算是了解習性了,千萬不可以傷害嬴稷,否則再來一個秦國虎狼之君,就不好辦了,而且楚國目前得知,太子安國君嬴柱的手腕更硬朗,所以當下需要的是秦國的情報,而不是一時不小忍而措施大局。

   “子蘭公子,如今你覺得如何”

   “屈原大人呢?有什麽話可以直說,不要含沙射影的”

   “屈原以為當下就應該發兵秦國,先發製人救回我王”屈原而道。

   可子蘭激勵反對:“現在與秦國直接衝突,群龍無首的情況之下,屈原你是不是瘋了?”

   “我王被抓走,奇恥大辱,舉全國之兵也要聲討秦國,豈能苟安,那麽我楚國曆代先王的臉,豈不是都丟盡了”屈原怒斥。

   隨後蘇遷則道:“屈原大人所言極是”

   但隨後又招到了跟隨子蘭公子一派人的排擠,其實屈原很清楚,上官子蘭根本就是同自己作對,隨後上官大夫也是力頂子蘭公子,眼看著楚國就要陷入一場內憂外患,終於春申君發話了,此時在楚國,黃歇已經成為了最後發言的權者,對於黃歇而言,此時最需要的則是讓太子從齊國返回,因為子蘭與屈原之間的分析,很可能給於楚國不可估量的內憂問題,隻有太子羋橫歸國,才能夠平和眼下的一切問題。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太子羋橫,羋橫,羋姓,熊氏,名橫,出生於公元前329年,此時羋橫之年齡正好三十歲整,返回楚國登基也就是風華正茂的三十一歲男子,羋橫相傳是一位結合於樣貌、內在涵養、文謀策略與個人武藝為一體的太子,也是後世所稱作的楚頃襄王,由於屈原之後的死,讓很多人誤以為羋橫是楚國的一位昏君,其實截然不是,因為在其父楚懷王時期,楚國就已經消耗了大量國力東征西討,致使此時的楚國國內經濟一做不振,並且還不止如此,楚國上層之間的權利鬥爭過於厲害,屈原與上官子蘭之間的爭鬥,無疑屬於貴族與王權之間的一場博弈,為了王權的最根本的利益,所以羋橫之後才有意排擠屈原的很多策略,擔任羋橫也知道屈原的想法是為了楚國之好,隻可惜,王權如果被大貴族所顛覆,那麽今後楚王的威信自然也沒有誰會去擁護,而眼下,從齊國接回太子羋橫是首當重要的頭等大事。

   黃歇聯絡到了齊國的同為公子的田文,書信一封:“田文公子有理了,多日不見,公子之詩書話題少有知己,如今在國之大事以前,楚國春申君黃歇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托福摯友,楚王為了一個很重要的事情需要祭祀祖宗,所以請公子代勞,提示一下楚國的太子能夠歸國,自古孝道乃天地人神共敬之,如若太子不從,還望田兄多多督促其早日回國,等祭祀大殿以後,再讓太子趕往齊國為質,感激不己”

   春申君的意思其實很簡單,不用直接告訴太子該如何,而是將事情的緣由,說給生仁義道德一流的公子田文所聽,那麽以仁義道德的大帽子扣好就是讓你齊國放人,眼下也不談楚國的任何問題,因為所有的問題都不值得一提,提起來相反的會引起齊國的多慮,目視此處,身在齊國的公子田文忍不住微笑:“都說楚人精明,看來黃歇公子也是想法甚多啊,直接告訴田文楚王回不去了,留在秦國做客,對,就是在武關嘛,如今的天下最重要的就是訊息,讓太子回去不就是繼承楚王大位嘛?田文明白,可是此時田文肯定要跟我王好好的商議一下,再做定奪,公子到時候也不要說我田文不夠仗義,因為公子本身理虧與田文,謊言在先,就由不得公子之後再說些什麽了”

   目視太子羋橫,思念家鄉已久,可惜就不能回到楚國,內心多有不悅,可是眼下羋橫也很清楚,一切需要以國之大事為重,先前再秦國為質的時候就因為逃跑,害得秦國與楚國險些開戰,如今要是楚國再去得罪齊國,那麽對於楚國今後的發展實為不利,前思後想羋橫終於決定,安下心來好好的對於今後的楚國,負起責任:“我有負於生我的楚國啊,上次出逃秦國,完全不顧及兩國之間的邦交,致使秦王大怒才使得如今,騎虎難下進退兩難,唯有依附齊國,製衡於秦,否則再得罪於齊國,那麽兩國相較更差,豈不是前後是難,八方受敵?”

   正當羋橫內心感慨的時候,一件自己不知道的喜事從天而降,那就是羋橫可以返回楚國了,當然不止是如此,返回楚國以後羋橫還可以作王,這麽一下子從地上飛到天上,羋橫卻還沒有做好心裏準備。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