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決戰魏韓
  伊闕之地,臨近韓國,所屬周王畿一帶,也算是周王室最後的懦弱,而秦國向壽、司馬錯與白起合兵四萬左右浩浩蕩蕩的集結完畢,則眼下,王翦與昌文君已經作為先鋒部隊,兵臨伊闕複地,目視水流戰將難免感慨。

   “伊水與洛水不同,洛水位於偏西相對之川流比較湍急,而伊水則是位於東南,相比洛水的比較溫和且林木茂盛”昌文君話語末了。

   隨後王翦問道:“兩水確實有所不同,昌文君研究的比較透徹,水急水溫雖然各有不同,但是你所研究之細節,對於戰場之上是否有所幫助?又或者能否影響整個戰場?”

   “確實,左更看水流,視乎與局勢沒什麽太大的影響,畢竟這是陸戰而不是水戰,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來,水溫與水急卻讓人文有一定的偏差”

   “哦?願聞其詳”

   “左更想想,水溫如同現在的周氏王朝,看似還有幾分威嚴所在,卻已經是強弓末弩,需要摧毀不過彈指之間的功夫,則當地居住人群,由於長期不是麵對風浪,此地人之個性也會相對之溫,當然這是大多數如此,由於安逸,所以平和”

   “繼續說……”王翦認真而聽取。

   “而水急之處,景秀影響心情,長期在動蕩不安的狀態下,此地之民性格也會相對堅定勇敢,而中原諸侯也是在如此不安的條件之中,脫穎而出的強者弱者則亡”聽聞過後,王翦而道:“確實如此,之前強悍一時的吳越就是如此”

   “探兵縱觀全局,可以先命令一起精銳。從敵人後方繞道,然後出其不意的給敵人致命一擊”昌文君話語剛剛說完,隻見武安君到來。

   “武安君”兩人參拜。

   聽聞昌文君的想法以後,白起表態:“昌文想法很好,可惜眼下,已經用不著我們大動幹戈了”

   “武安君之意何解?”昌文問道。

   隨後白起告訴大家:“魏韓聯軍不過是烏合之眾而已,聯軍之初雙方的矛盾皆沒有停過,而現在據說公孫喜準備帶領魏人後撤幾裏,希望韓軍將士先上應戰,但是韓軍韓寧也不是傻子,肯定是希望保留自己的實力,狼子野心都想勝秦之後同時又削弱盟軍,那麽周王氏就更不用說什麽了,完全如同蛋殼之下的黃心,脆弱無比,本身就那一點力量,還妄圖苟延殘喘的支撐下來,如此的勇氣實在令人欽佩”

   “武安君,接下來我軍當如何”王翦求問。

   “率領你部精銳,直接從將軍分割之地穿插,隨後以雷鳴之勢,左右逐一擊破敵軍,最後將退離逃亡的潰兵進行擊殺,切記一個都不準留下”

   “全殲敵軍?以五千人之力嗎?”王翦問道。

   白起點點頭:“對,以五千人的力量,全殲敵人二十四萬大軍,讓他們的聯軍夢想就葬送在伊闕,白起相信你的五千精銳”

   “是,王翦一切聽從武安君調遣”

   周赧王在王宮之中十分頹廢,衣衫不整且發束散亂,其根本原因是秦軍眼下大破聯軍於函穀關,且以少追多之勢態,兵臨伊闕,看著白起的架勢,是打算全殲二十四萬聯軍,那麽最後危機的,肯定是周王畿,因為伊闕就在周土整南門。

   “哈哈,笑話,剛剛周琴將軍說,秦國的白起不自量力,想要以萬於軍隊全殲我聯盟軍”公孫喜道。

   “此話怎講”韓寧眉頭皺起,百般不解。

   隨後周琴接話道:“白起三萬大軍”

   “現在據說同向壽以及司馬錯合兵,大約四萬接近五萬”韓寧道。

   不過得到探報消息的公孫喜則回答:“據探報信息眼下白起準備用五千精銳,首先破我軍氣勢”公孫喜道。

   韓寧忍不住大笑起來:“五千人滅二十四萬大兵簡直是,可笑至極,別說是精銳了,就算是天兵也沒有必要害怕,我到要看看他白起,難不成有鬼神莫測之力?我很好奇,這秦國的虎狼之師,哪來的如此自信”

   “我也好奇,不過敵軍五千應該屬於開路先鋒,隨後幾萬大軍應該之後湧來,不如這樣,韓寧你先領兵去攻打伊川,給敵人後方來一個出其不意”公孫喜而道。

   但韓寧卻冷笑而道:“你身後多少人,我身後多少人,憑什麽讓我們韓國士兵先上,你不突擊敵軍卻讓我大軍率先出兵,是何用意,而且公孫喜你要聽好了,魏韓之間隻是聯盟,而並不是我韓國受製於你們魏國,你呢,也不是我韓寧的上將軍,憑什麽指揮我來作戰,要去也應該你們魏人先去,原本秦國就是準備討伐你們,該說的話,今天我都說完了”

   “說完了?”公孫喜問道。

   韓寧冷眼,隨後公孫喜起身離開,留下周琴與韓寧。

   看著魏軍公孫喜如此無禮,韓寧恨不得現在就把公孫喜給殺了,把魏軍給捏了,但是考慮到很多細微的局勢,韓寧隻能強顏歡笑,隨後韓寧內心則是萌發了一種不可取的想法,那就是借刀殺人、趁火打劫。

   當然其中的含義很簡單,就是在大戰之中,假裝魏人被秦人殺,其實韓人在背後下黑手,而表麵功夫還是要做到位的。

   “公孫喜乃英雄豪傑,剛剛確實也是我韓寧話語不對,哎,也許最近大家壓力都大,我不應該去斤斤計較的,在此我應該去給將軍謝罪”韓寧話語末了。

   周琴則安慰道:“你倆都是急性子,急性子人好沒有壞心眼,不如我周琴代勞,都是衝動而已”

   “也隻能如此了”

   其實周琴是個聰明人,他深知周王室已經不可靠了,眼下必須要多結識一些朋友,好給今後的自己留下退路,所以魏韓之間的好人,周琴決定主動去做,從而在魏韓之間,有了兩位上將軍友人,當然如此的關係可謂是多多益善。

   正當聯盟軍多有不和的時刻,秦人早已經在白起的布置下,做好了精心的準備,當然在這時候也就是另外一邊,樂毅的十五萬大軍已經渡過界限,並來到了趙國境地。

   “我聞趙國廉頗,用兵謹慎,今日我十五萬大軍已經渡過了易水,且趙國境地已經在我等腳下,依然不見效趙國軍隊,看來這個廉頗還真是老謀深算名不虛傳啊”樂毅之言暗中藏話。

   當然作為一代名將樂毅,此時感覺廉頗似乎在用誘敵深入之策。

   隨後饒風問道甘靖:“樂帥之言,你怎麽看甘靖”

   “樂帥的意思是,廉頗在誘敵深入,但是甘靖卻覺得不一定”

   甘靖之言,大家轉頭凝視,樂毅甚是好奇。

   “廉頗將軍與我們的樂帥都是善於用兵之人,如果單純的誘敵深入,恐怕太像,如此簡單計策對待樂帥難道廉頗就不明白,樂帥不可能輕易上當嗎?”甘靖之言,引起了樂毅的共鳴。

   “先生參軍言之有理,廉頗該不會如此草率對我樂毅用兵,大軍入趙地多時,事出反常必有詐!參軍繼續分析,我等且分析一下”隨後甘靖而道:“定是趙國出現了不可估量變動”

   “何以見得”樂毅詢問,則甘靖而道:“樂帥請看這沿路過來,並沒有誘敵深入的假象,也不曾有抵禦的重要地理優勢,如此看來誘敵深入不可取”

   樂毅仔細回想,所經過地帶,確實沒有什麽是可疑點,難道真是趙國內部出現了什麽變故嗎?依造樂毅多年而戰的經驗看來,似乎確實如此。

   “參軍,那麽我們接下來如何”樂毅問道。

   甘靖則回答:“先十五萬大軍分為五萬與十萬,饒風將軍帶領五萬駐紮易水岸南,樂帥十萬大軍駐紮易水岸北,形成掎角之勢,如果敵軍有詐可以上下呼應,如果無詐,等待幾日便可以合兵一路,直至邯鄲城”

   “好計策,就如此行,另外參軍跟隨饒風五萬,本帥領十萬大軍易水岸北鎮守”樂毅道,全軍聽令。

   一展雪白的披風映入眼簾,被拂過的寒風蕩漾天際,黑色的大秦旗幟,且飛揚在每一位大秦人的心中,還沒等王翦下令,精銳隊伍中的秦國戰士們就已經是熱血沸騰,好似餓狼一般,垂涎心底,隨著王翦腰間的佩劍拔起,不知在什麽時候武安君白起居然到了戰場。

   同先鋒部隊們並排一線,表情嚴肅的公孫起拉緊韁繩,隨後氣勢蓬勃的高聲而道:“大秦帝國的將士們!那邊,就是我們秦人世世代代渴望的夢想,你們的武王,就是在那裏舉鼎絕臏,而如今,你們披上了秦國的餘暉,掃蕩他們”

   武安君之言如同烈火,且瞬間點燃了秦國將士們心中的幹柴:“為了秦國視死如歸,為了天下秦人無懼死亡,所向披靡”

   王翦雙目含淚,國仇家恨一並在心底崛起,目視武安君,隨後隻見武安君白起看了一眼王翦,並以堅定的眼神點點頭!

   “進攻……”王翦高喊,好似嗓子撕裂一般,底氣十足!

   隨後昌文君也高聲而道:“衝了”嘲鳳一躍,如同飛翔一般,並衝在隊伍的最前麵,而其餘的秦國士兵,個個都像打了雞血一般,飛速撲向敵人,運用必死的勇氣,全麵攻向敵軍。

   而受到衝擊的聯軍,看見秦軍個個殺紅了眼,無比畏懼,單從氣魄而論,聯軍幾乎為零,還有士卒試圖想要逃跑,而在此時聯軍的內部,魏國與韓國的士兵開始互相廝殺,周琴頓時傻了眼:“這是怎麽回事?”

   且副將而言:“將軍,魏韓自殘,要不要撤退?”

   周琴呆目:“還來得及嗎?”完了……全完了

   “呲……”

   銀雕弓緩緩而落,持有者昌文君冷漠而言:“王翦,我替你父親報仇了”一把通過熊筋彈射而出的箭羽,穿透了周琴的頭顱。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