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無敵於地球 第八十二章 能量護罩跟電漿炮
  旗艦飛船實驗室內。

  申天奇大腦高速運轉。

  根據計算,以自己現在的能源供應,飛船可以實現能量護罩了。

  能量護罩,聽起來高大上,其實就是電磁護罩的升級版。

  更高的能源供應,在飛船外部行成一層高密度能量護罩,隻要外部打擊沒有超過它的極限,就不會破。

  前提是有足夠的能源供應。

  能量護罩,就是大量高能粒子,通過磁場控製聚集在一起,形成的。

  可以把它想象成一種純能量。

  如果大量壓縮這種純能量,會出現液化甚至固化,如果能實現這種純能量的儲存跟利用,這將又是一次大的飛躍。

  自己現在還做不到。

  就算是能在飛船外麵,形成能量護罩,這對能量原料的消耗也會相當巨大。

  能量強度不夠,一個飛船可以建造更大的聚變反應爐,瑟爾發動機也可以建造更大型的。甚至可以多套係統一起運行,這都可以大大提升能源供應,但是每一秒消耗的能源原料,都是相當龐大的。

  看來自己要儲存大量的能源原料了。

  如果遇到什麽危機,需要開啟能量護罩,半路能源原料消耗沒了,那就尷尬了。看來,自己如果想離開太陽係,不但要建造更多更大型的飛船,還要儲存更多的原料。

  金屬材料火星就能滿足,氫能源可以在土星這樣的行星進行采集。

  行星都不是靜止的,他們之間的距離,有的時候會相當的遙遠,如果正好處在太陽的兩端,那自己就需要繞路了。

  看來下次要規劃好路線,需要提前準確算出它們的運行軌道。

  選擇最近的路線航行。

  能量護罩可以實現,那麽電漿炮也就是不是問題了。

  電漿炮,也可以叫等離子炮。

  是利用激光,把粒子加熱到上百萬的高溫,就會形成等離子狀態,再利用電磁技術,把這團高能等離子體包裹成球形,發射出去。

  其實就是把一股超高密度能量發射出去。

  這種純能量,遇到物質就會瞬間釋放,超高的溫度會摧毀一切物質結構。

  如果這股能量,強到一定程度,就會瞬間泯滅任何物質。

  可以把物質摧毀成原子,甚至更小的粒子。

  我用肉眼完全看不見了,就像被擊中的物體,憑空消失了一樣。

  其實是被擊碎成粒子狀態了。

  根據這些知識,申天奇可以推導出,任何物體都能變成存能量,反過來能量也能形成各種實體物質。

  如果可以掌握這種能力或者技術,完全可以用能量,創造出任何物體。

  反過來,任何物質都可以轉化為能量。

  掌握這種技術,任何物質都能做原料,用來提供能源。

  可以叫萬物反應爐了。

  如果現在有了這種技術,根本不需要費力的尋找能源原料,滿天的星辰,任何物質都可以做能源原料。

  那簡直是有了無限的能源原料啊。

  申天奇無奈的苦笑了一下,自己大腦開發度高了,同時進行的想法也多了。

  稍不留神,就有了這麽多的念頭。

  現在自己

  ,別說還沒有一點頭緒的萬物反應爐了,就是已經可以實現的能量護罩跟電漿炮,都不敢輕易嚐試。

  別把不多的那點能源原料給用完了,自己就悲劇了。

  這麽多大型宇宙飛船,自己那點念力,可推不動。

  還是等到了土星,采集到了更多的能源原料,再進行實驗測試吧。不過,自己雖然不能在飛船外部進行實驗,但是可以製作幾個微型的進行實驗,收集一些數據。

  有了足夠的能源原料,再進行實際操作。

  用分子操控能力,製作了一個十厘米大小微型的飛船,完全按照自己飛船結構,縮小製作的。

  這個微型的飛船,內部一切都跟大型宇宙飛船一樣。

  用分子操控能力,在微型飛船外殼上麵,形成能量護罩所需的能量轉換器,還有磁場控製器,開啟了能量護罩。

  就見懸浮在空中的微型飛船,被一個圓形的藍色能量光圈圍繞。

  接下來,申天奇開始對這個能量護罩,開始了各種測試。

  首先是對能量護罩的防禦力,進行測試。

  經過多次測試,得到的數據還是相當可觀的,但是對能量的消耗速度,也是相當可觀,對能量護罩的衝擊越大,能源消耗越快。

  以微型飛船,加滿原料的情況下,不受攻擊,能量罩可以不間斷開啟十幾個小時。

  如果受到攻擊,可以開啟的時間成直線下降狀態,如果攻擊強度超出太多,瞬間就會把能量護罩擊破。

  經常多次測試,能量護罩的防禦力強度,可以達到飛船目前金屬材料的上千倍。

  這個數據相當驚豔了。

  如果飛船開啟能量護罩,以地球的武器,完全不能破防。

  如果不開啟能量罩,地球的一些大型武器特別是核武器,就可以摧毀飛船。

  電漿炮,申天奇也自造了一個微型的出來。

  經過多次測試,電漿炮很輕鬆就可以擊破能量護罩。

  其實很簡單,都是同一個級別的能量,以點破麵,當然可以輕鬆擊破了。

  這就讓申天奇想明白了很多。

  如果在以後,遇到科技水平相當的對手,防禦是完全沒有作用的。

  這種防護罩,第一是用來防禦在宇宙航行中,遇到的高密度隕石地帶,隕石碎屑的撞擊,還有可以預防低級文明的火力。

  遇到同級別敵人的情況下,隻有進攻。

  申天奇根據電漿炮的數據,推算出,自己現在如果建造上百公裏的飛船,可以配備的電漿炮,最大口徑可以達到五十米。

  飛船的能量,最多能讓這個電漿炮,滿功率發射三次。

  一次能摧毀五千公裏大小的行星。

  要知道地球直徑也就一萬多公裏,也就是說,申天奇最多兩炮就可以擊碎它。

  可想而知有多麽恐怖。

  這還是一艘飛船,如果建造一個龐大的艦隊,摧毀整個太陽係都不要多久。以目前的情況,他更是不得不離開地球,到更廣闊的宇宙星空去了。

  太陽係對他的幫助不大了。

  就是他想建造,更多的大型宇宙飛船,都要小心翼翼,防止對某一個星球過渡開采。

  如果不小心,打破整個太陽係的平衡,對相對質量比較小的地球,會造成嚴重後果。

  就拿月球來說。

  他可以很輕鬆,就把整個月球上的所有金屬提取出來,用來建造大型飛船。

  月球如果因為他過渡開采,質量嚴重降低,對地球的影響將是致命的。

  月球質量嚴重降低,它的運行速度,會因為地球對它的引力而減慢,速度低了它的離心力就小了。

  它跟地球的平衡就會被打破。

  會被地球強大的引力,拉向地球,最後撞擊到地球上去。

  那麽大質量,兩者會全部變成碎片。

  同理,別的行星上都有衛星,申天奇不管是對那個行星的衛星進行過渡開采,結果都很嚴重。

  因此,現在太陽係內的物質資源,對他的發展已經形成限製。

  隻有走出去,才能更好的發展。

  畢竟,以後人類要想走出太陽係,也需要大量資源。

  自己還是給他們多留點吧。

  考慮了一下,自己要帶一家人進行長時間宇宙航行,動力能源方麵都暫時沒問題了。

  剩下的就是,飛船內部的維生係統升級改造,還有農副產品的種植生產。

  這方麵是自己的薄弱環節。

  農副產品方麵,自己關注的最少,更是沒有什麽研究。

  看來這方麵,要靠智腦天星了,讓他收集地球目前所有的知識,農副產品方麵也是要重點關注的。

  在飛船內部,咋樣營建一個健康的自然循環係統,什麽樣的植物提供什麽光線照射,可以加速生長。

  生物學植物學也是龐大的學科。

  這些要完全靠天星來搞定了。

  好在,自己現在可以建造更大的飛船,完全可以建造幾艘上百公裏的飛船,專門當做種植跟養殖基地。

  沒有重力,種植倒是好辦,用固定的方法,就可以解決問題,畢竟植物不需要活動。

  動物就有點麻煩了,要進食要排泄,看來得好好想下辦法了。前期也隻能少量養殖,等後期能有大量糧食出產,就可以慢慢增加養殖規模了。

  他們一家也就五個人,吃不了多少肉,就算申天奇能吃,也不需要養殖太多數量,上百公裏的飛船用來養殖足夠了。

  他這樣做,隻是為了保持生物的多樣性。

  畢竟地球上的生物種類太多了,每一種保持最低生存數量,也是一個龐大的數目。以後等到了合適的星球,他可以進行放生。

  地球生物在外星球放生,想下還是挺有意思的。

  就這樣,他也不可能把所有生物都養殖。

  更多的,需要進行基因儲存。

  隻要有基因庫,到了合適環境,用生物基因技術就能進行大量培育。

  光銀河係,就有好幾千億顆恒星,類地行星更是數不勝數。

  出現適合人類生存的環境,幾率太大了。

  以後,在遙遠的地方,複製出一個地球生物圈也不是不可能。

  甚至最早出現的人類,會不會就是先進的文明,故意搞出來的,也不一定。就是現在的申天奇,多花費點精力,都可以辦到,要是科學技術更高的文明,很輕鬆就能做到。

  這樣一想,還真有這個可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