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無敵於地球 第六十一章 分離式便攜納米裝甲
  地下基地。

  看著手中十公分直徑聚變反應爐,申天奇心思百轉。

  這麽大的聚變反應爐,都足夠為自己地下基地提供能源了。安裝在納米裝甲上,浪費資源也占地方。

  想到這裏,用分子控製能力,做出了超微型聚變反應爐,直徑隻有一公分,跟人大拇指指甲蓋差不多大小。

  就這麽一點大,每秒最高卻能產生五百度電,也就是1800千瓦/時。

  換算成動力單位,就是最高可以達到2448馬力。

  一般的百噸級別的飛機,也就幾千馬力。

  當然了,也有好幾萬馬力的大型運輸機,單個發動機就有一萬多馬力,好幾組發動機一起運行,可以達到幾萬馬力。

  但是那些都是重型機械,本身重量就大,而納米裝甲加上內部的人,也不超過兩百斤。

  而它卻有兩千多馬力,這就相當的恐怖了。

  加上金屬氫的儲存裝置,整個微型聚變反應爐,也就半截大拇指的大小。

  加上存儲納米機器人的裝置,一副單人納米裝甲,體積達到十五立方厘米那麽大。

  整體不算大了,但是對於夏天來說,攜帶這麽大的物體還是有點大。

  突然想到,自己幹嘛非要把所有納米機器人都集中在一起啊,可以分成幾份攜帶,那樣體積就小多了。

  想到如果分成幾份,那麽如果常人用,沒有自己的電磁操控能力,每一部分都必須要有能源供應,才能做到隨時控製。

  這樣才能做到,用的時候,幾部分一起同時組裝。

  像電影裏麵搞一個裝置放到胸口,肯定不行,太張揚太顯眼了。

  倒是可以借鑒部分場景,形成兩個手環外加一個腰帶。

  可以把大部分納米機器人,放在腰帶部位,兩個收環一個可以形成手表,另外一個可以多放一些麵部護罩的透明納米機器人,可以變形為眼鏡。

  那麽就需要,再添加兩個更小型的反應爐進去了。

  心念微動,利用分子操控能力,就在手裏生成兩個三分之一厘米大的反應爐,加上金屬氫儲存裝置,跟一般手表內部的紐扣電池一樣大。

  用念力控製著三個小型反應爐,飛到妹妹身邊,融進裝甲內部。

  就見覆蓋全身的納米裝甲,在他的電磁超控能力下,收縮成三部分。

  最多的部分在她腰部形成一副要帶,另外兩部分在她手腕上形成手環。

  一個手環變換成一塊金屬手表,外觀很是好看。另外一個手環滑到她手裏,形成一副眼鏡。

  申轉轉愣神間,就見自己身上的裝甲在變形。

  大部分跑到自己腰部形成腰帶,一部分在自己右手碗上形成一塊手表,一部在左手碗上形成一個手環。

  而且左手上的手環,竟然滑到自己手裏,形成一副眼鏡。

  這真的是太科幻了。

  順手把眼鏡帶在了臉上。

  “太科幻了……哥,這納米裝甲還能變成這樣,是不是以後出去我都能帶著它了?不過你這個眼鏡,可沒有電影裏麵那麽多功能啊……”

  無語,自己這個妹妹,總是能挑出毛病來。

  “那些技術不難,就是需要時間,要先做出超級計算機,完成人工智能係統,還要發射自己的衛星係統,做到信號全覆蓋,才能實現電影裏麵那種功能。”

  其實,那些對於現在的申天奇

  ,都不是問題了,就是那個全息投影,還需要自己好好研究下了,那個涉及到了電波跟光的運用。

  但是這對於,掌握了電波操控能力的他,問題不大,隻是時間問題。

  這裏說的全息投影技術,不是現在市麵上那種取巧的3D技術,而是完全版的全息投影技術,不需要空氣屏幕水蒸氣這些介子。

  如果這種完全版的全息投影成功,就是在任何情況任何環境都可以做到投影,即使是真空環境,也可以。

  隻要光能傳播的地方都沒問題。

  這個需要自己以後慢慢研究,眼前,需要先搞定超級計算機跟人工智能係統。

  沒有這兩樣,自己的納米裝甲就發揮不出能力來。

  之前在全世界,尋找風洞實驗數據的時候,也發現了幾個製造量子計算機的巨頭公司,得到了他們所有的資料。

  現在,任何帶電設備,就像他的家,他可以任意進出。

  整個人類社會的全部知識,對他都是開放的。

  整合目前人類的研究成果,結合自己的研究,在心裏默默的建模,模擬運行實驗。

  最後,得出一個設計方案。

  這個量子計算機的設計方案,需要運用金屬氫晶體這種超導材料來做芯片,其他主要電子原件都用超導材料。

  這就是超導量子計算機。

  根據自己之前了解的數據,一家實驗室的研究,已經接近一百比特超導量子態。

  雖然隻是在研究階段,但是已經有了很多成果,如果這個級別的量子計算機出現,那麽就可以對微觀粒子運行狀態,進行精準計算。

  這將打開微觀世界的大門。

  量子計算機,是以指數形式儲存數字的,有研究表麵,300量子位,就能儲存下整個宇宙原子數量的數字。

  雖然這隻是猜測,但是可見量子計算機的強大。

  申天奇現在設計出的量子計算機,是一百五十位的量子計算機,再加上整體幾乎運用常溫超導材料製造,整體性能達到一個不可想象的地步。

  打個比喻,就是給地球所有原子都安裝上芯片,這台量子計算機也能完全操控它們。

  在地球上,這完全足夠自己用了。

  也許以後,自己離開地球,走向宇宙星空的時候,才會再次想著升級它了。

  這台量子計算機,整體占地麵積隻有一平方米,相對於那些普通的超級計算機,算微型機了。

  但是性能卻天差地別。

  用念力控製,再次壓縮了一些金屬氫晶體出來,上次壓縮的完全不夠用。

  用分子操控能力,配合超導材料金屬氫,很快量子計算機就製作完成。

  又製作了一個小型的聚變反應爐,單獨給這台量子計算機提供能源。

  到這裏,量子計算機還不能算完成。

  接通能源係統,打開量子計算機,鏈接外部音頻設備。

  這隻是完成了硬件方麵的製造。

  新型的量子計算機,以目前的計算機語言係統,肯定運行不了,這不是一個緯度的產物。

  好在自己對智能係統代碼,已經研究了很多年,加上最近的兩次大腦開發,腦海中已經推演出一種新型量子計算機語言。

  用這種新型量子計算機語言,把自己的智能係統代碼編寫出來就可以了。

  如果用鍵盤來輸入這些源代碼,那將是一

  個龐大的工程,需要很久時間才能搞定。

  但是申天奇卻有電磁操控能力,可以做一個微型信號接收器,跟量子計算機鏈接,就可以通過大腦鏈接量子計算機,直接把量子語言係統源代碼輸入量子計算機。

  這個過程沒有多久,就完成了。

  人類思維的速度,難以估計。

  更何況,量子計算機的運行速度夠快,完全能跟上他大腦的輸入進度。

  如果是現在市麵上的電腦,根本不可能跟上他的思維。

  量子計算機號稱可以計算微觀世界,那可不是吹的。

  就這還用了整整二十多分鍾,整個量子計算機的原始程序代碼,才輸入完成。

  接著開始輸入,自己多年研究的智能程序,又是十幾分鍾過後,長長的出了一口氣,整個智能代碼輸入完成。

  直接開始運行智能程序。

  足足過了好幾分鍾,才出現一個運行成功的界麵。

  直接點擊確定,顯示設備上出現一個卡通人物形象。

  看到顯示屏跟外接音頻設備,有點配不上量子計算機啊。

  直接用念力控製,壓縮石墨烯跟鋁粉,加入超導材料金屬氫,合成出來一種超薄透明玻璃。

  這種玻璃可以稱作金屬玻璃了。

  運用分子操控能力,配合別的納米材料,形成一塊超大顯示屏,安裝在別墅莊園的一麵牆壁上。

  這塊顯示屏幾乎占據整麵牆了,沒有安裝線纜,直接在內部形成信號接收器,可以通過信號傳輸顯示畫麵。

  電源就用了,一塊金屬氫做成的微型固體電池。

  就這麽一點金屬氫固體電池,就能讓這塊顯示屏不間斷運行幾個月。

  可見電池的強大,當然超導材料做成的電子原件,能耗也低。

  這都是暫時的,以後會用全息投影代替這些顯示屏。

  隻是需要一些時間罷了。

  量子計算機正常運行,智能程序也開始了運行,進度條已經快百分之百了。

  初次運行,速度有點慢。

  過了一會,進度條達到百分之百。

  “程序初次運行成功,需要重啟電腦,請確認點擊。”

  就聽音頻設備中傳來聲音。

  “確認。”

  過了一會,量子計算機從新啟動。

  “第一次開始運行,請設置權限。”

  就見屏幕上出現一個選項。

  “請確認第一權限人物身份信息。”

  輸入自己的身份信息,就見量子計算機開始運行,瞬間自己在網上的所有信息,包括家人信息、學曆、跟自己相關的人全部被提取。

  “第一人物身份信息確認成功,請正對外部攝像鏡頭,再次確認。”

  扭頭正對著攝像頭。

  “檢測到外部連接設備稀少,請盡快完善……”

  就見屏幕顯示出一堆外部鏈接設備信息。

  什麽紅外光譜儀、瞳孔識別儀、指紋識別儀、音色識別儀、基因檢測儀等等一大堆。

  如果這些全部都鏈接好,錄入完整信息,任何人也沒辦法冒充自己。

  還真的比自己想的多的多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