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雲台議政定方針
  大西洋上的奴隸貿易是一種冷酷的生意,而在地中海,奴隸貿易卻受到互相的宗教仇恨的激發。阿拉伯世界的襲擊不僅僅是為了損害西班牙和意大利的物質基礎,也是為了打擊對手的精神和心理基礎。在狹窄的地中海上,兩個文明通過突然的暴行和複仇互相接觸。

  在南美洲獲得了大量土地的那些貪婪的倭人、朝鮮人以及占城人特別喜歡這些白皮膚的奴隸,他們比黑奴更聽話,更容易管理。因此,這些農場主給的價錢也不錯,也導致了這種販奴生意越來越紅火,越來越多的歐洲以及北非的海盜加入到這個行列中來。

  在本時空的十六世紀下半葉,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歐洲人此時正在西非劫掠黑奴,但在地中海,他們自己卻是被奴役的對象。包括奧斯曼帝國在內,因為年年戰爭,各國財政拮據,紛紛把販奴當成了一個產業,甚至連正規的軍隊都參與了進來。他們假冒海盜,相互之間掠奪人口,而且有越演越烈的趨勢。

  在十六世紀,在南美洲被奴役的歐洲人數量遠遠超過歐洲人擄走的黑奴,而且大部分人在那種惡劣的環境下活不過十年。總之,兩邊都不是啥好東西。也許在這個時空,某一天,南美某國的白人也會出現了一個馬丁路德這樣爭取民權的人物,如果出現這樣搞笑的事,朱厚煒絕對不會感到奇怪。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就是大明帝國的態度。齊王曾經嚴厲規定大明境內,包括大明的海外領地決不允許奴隸的存在,尤其是購買海盜手中的奴隸是決不允許的,一方麵是大明人夠多,勞動力充足,另一方麵是機械化程度高。

  別看南美的那些新勢力大量奴役奴隸,在現階段的確能夠大幅度降低成本,農場主也可因此獲取暴利。但將來某一天,會給子孫後代帶來無窮無盡的麻煩。倭人、朝鮮人等亞洲各國的行為,朱厚煒隻裝作看不見,大明的這條法律並不要求藩國也實施,齊王尊重他們的選擇。在他心中,別人家裏今後怎麽樣,他實在沒興趣管,反正這些奴隸主依靠壓榨奴隸生產出來的東西最終是要賣給大明的,價格越低,最後得到實惠的都是大明的老百姓,他又何樂不為?

  從某種意義講,大明已經逐漸成為了這個星球上的霸主,沒有哪個勢力敢於挑戰大明帝國。除了科技和軍事實力強勁,還有一個優勢慢慢的開始體現出來,那就是大明發行的紙幣——龍元。如今大明的紙鈔在國內已經取代原先的金銀銅幣流通起來,龍元目前與黃金掛鉤,隨時隨地可以在大明各銀行兌換相對應的黃金。

  由於白銀的大量流入,導致白銀貶值的非常厲害。而龍元是與黃金掛鉤的,信譽可靠,隨時隨地可以按照麵值兌換,因此越來越多的亞洲國家願意使用龍元,很多國家的政府為了和大明展開貿易,隻能運來黃金現在銀行兌換成同等價值的龍元,才能夠在大明購買到想要的商品,因此,大明的黃金儲備呈幾何級的增長。正因為龍元比銀幣價值更加穩定,開始被亞洲各國接受,已經逐漸成為了一種國際貨幣。現在還沒有幾個人懂得金融知識,不知道未來貨幣戰爭的妙用。在朱厚煒看來,這是大明取得貨幣主導權最理想的時代。

  恰在此時,一個絕好的機會出現了。哈布斯堡王朝陷入了財政危機,腓力二世向葡萄牙若昂三世求援,希望能從葡萄牙人手裏貸一筆款,不過,數目實在太大了。再加上這西班牙信譽不太好,萬一是老虎借豬?葡萄牙那可就虧大了。雖然若昂三世有個妹夫可以依仗,可畢竟大明山高路遠的,到時候不一定幫得上忙。

  這樣一來,借與不借?可就讓若昂三世犯了難。不過好在他身邊一個高參給他出了個主意,要不幹脆把大明拉上,咱們一起當西班牙的債主,有了共同的利益,就不怕西班牙國王不還錢。若昂三世一聽這主意不錯!於是很快就找到了大明在葡萄牙的大使館。沒錯!的確是大使館。

  消息通過電波很快就傳回了國內,雖然外交平日裏都有朝廷的鴻臚寺負責管理。但外交的政策實際上是依然由軍機處軍情司負責製定的,二元製君主製就是這樣。皇帝擁有軍隊的管轄權,對外的宣戰權,以及外交權。日常的政務雖然有總理大臣負責管理,但包括總理在內,人事任免權還是在皇帝手裏的。就連貴族院議會皇帝也有權解散,總之,君權神授在這個時代可不是隨便說說的,他有實際的意義。因此,西班牙的這份貸款申請終究還是要聽皇上的。

  ……

  朝夕如流光陰荏苒,胡宗憲出任首相不知不覺已經三年有餘。俗話說萬事開頭難,胡宗憲接下這個大明帝國第一任首相可謂難上加難。首先是這個國家實在是太大了,包括海外領地在內,名義上控製的麵積超過了二千六萬平方公裏,這還沒有算上那些加入明聯邦的國家。

  如此遼闊的疆域,可以稱得上史上第一個日不落帝國。但同時可想而知,整個總理府所涉及到的政務多麽的繁雜。正德後期對政務的鬆懈,齊王的注意力放在了歐洲,再加上嚴嵩當首輔時結黨營私,導致大臣怙權吏治。剛開始時,胡宗憲每日裏往內閣值房裏一坐,不管是看奏折邸報,還是與晉見的官員談話,竟沒有幾件事順心。

  不過胡宗憲還是經得起考驗的。他還是雷厲風行,在他的領導下,總理府在短短三年時間內辦成了兩件大事:一是提前一年順利完成十一五規劃,國民總產值翻了一番。同時對國營企業的產業結構進行了卓有成效的調整,把國有企業集中到上遊產業,讓其他產業依靠民營資本繼續發展。比如說國營企業已經完全從紡織、印染等輕工業產業逐漸退出,專注於重工業以及基礎工業。

  二是部院大臣不稱職者都已盡數撤換。將一大批受過高等教育,有專業知識的精英調到了領導崗位。扭轉了整個官場的風氣。說實話,過去齊王朱厚煒有些想當然了,他總以為高薪可以養廉,想學後世的新加坡,剛開始有些效果。但後來效果卻越來越差。人的貪婪是無止境的,不管這些官員有多高的收入,該貪汙的人還是繼續貪汙。這也是人性的醜陋。

  不過胡宗憲非常認同齊王的另一個觀點。那就是,他也認為最好的管理辦法是以製度管人,而不是人管人。胡宗憲隊為大明帝國文官政府的組織策略被定性為“小政府”與“精英政治”的政策,即用少量的政府文職官員在首相的統一領導下,通過龐大的、專業的公務員隊伍對大明社會進行行政活動與政治管理。胡宗憲明確拒絕臃腫亢雜的文官團隊與無實際職能的機構設置,加強政府各部門的實操性和穩定性。

  因此,他以“少而精”為核心策略對朝廷的九大衙門,九小衙門進行組織和改組,以個人能力和活躍度作為唯一選拔標準,不一味追求政府表麵人數和部門充實度,減輕對國內其他階層的擠壓,尤其是公務員隊伍。九大衙門指的是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加上都察院、通政司和大理寺;九小衙門依次是詹事府、太常寺、太仆寺、光祿寺、鴻臚寺、翰林院、國子監、尚寶司和苑馬寺。九大衙門的掌印者,習慣上稱為大九卿。九小衙門的主管,俗稱小九卿。

  這十八衙門組成了大明完整的中央政府管理機構。在胡宗憲大刀闊斧的改革下,內閣總理府也逐漸培養專職文官團隊,逐步實行政府純化和專業政策,將那些跟不上形勢的官員踢出行政隊伍。這也是當前國內實際情況導致的結果,工業革命後,由於社會分工越來越複雜,新的行業層出不窮出現。沒有專業知識的官員是根本管理不好自己所屬的部門的。

  就比如說工部(或者應該稱作工業部)專業性特別強。隨著文化事業蓬勃發展,老百姓的生活越來越豐富。最大的改變就是現在誕生了電影業和廣播業,這也更需要有專業知識的官員管理。同樣,隨著科技和工業化的發展,國子監和各大學裏麵也誕生的更多的學科,專業越分越細。

  如今的官員和公務員再也不能像過去那樣靠著四書五經就可以管理一個如此龐大的國家,已經到了不得不改的時候了,這完全是由於生產力發展所決定的,如果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跟不上形勢,那樣會出大問題的。皇帝朱載康做太子時正是看到了這一點,登基之前就已經下定了改革的決心。有人說他拿掉嚴黨,是一場皇帝一朝臣,這其實對朱載康是種誤解。即使是嚴嵩沒有結黨營私,洪憲皇帝也會把他換下去的,因為這些老派的官員,已經跟不上發展形勢了。

  從弘治十八年開始,齊王朱厚煒就一直在進行不斷的改革,打造一個新的政治體製。實事求是的講,目前的大明帝國在政治結構上是一個立憲君主製外衣下的政體國家,或者叫半國家。在這個國家中,傳統貴族階級仍然居於領導地位,讀書人依然可以通過科舉成為統治階級的一員,隻不過,考試的形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儒學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小,科學所占的比例越來越高。

  同樣,新興的資產階級也有一個上升的通道,那就是通過帝國議會以各種形式參與意義上加入了統治階級行列。當然,他們隻是名義上的加入了這個行列,齊王在起草憲法時,對這些人的權力做出了防範,早早的就拿出如《反壟斷法》等法律條文,對資本家進行管理,他絕對不會讓資本控製這個國家的,除非是皇家或國家之本,至於以後會怎樣?他管不了那麽遠。

  總之,後來有研究大明史學的磚家叫獸總結:齊王所打造的大明帝國新的政治格局,是一個以議會形式粉飾門麵、混雜著封建殘餘、已經受到資產階級影響、按照官僚製度組織起來、並以警察來保衛的、軍事製度國家。即使是這樣,這些嘴炮也承認雖然大明帝國在最初建立時具有行政結構上和政治體製上的半主義特征,但是隨著大明社會迅速由農業形態向工業形態轉變,人口流動大幅度增強,各邦國、各地區之間的經濟和文化等融合不斷加強,那此加盟的邦國各種分離主義因素逐漸失去了存在的基礎和環境,帝國的行政結構在日後出現了向中央集權主義的緩慢轉變。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華夏的大一統。

  而工業化引發的社會政治力量的多元化趨勢以及與此相適應的民主思想的進步等,也促使帝國政體由半體製向議會製邁進,但這一進程相對和緩,可以稱作一種“悄無聲息的議會化”。所有人都認為,正是這一時期的改革奠定了正德以後五百年的相對穩定,把中華文明圈擴大到世界各地,因此,有良知的史學家認為:這種製度在當時是最合適的。

  ……

  建極殿後的雲台是一處三楹小殿,與乾清宮僅隔著一道乾清門,平日裏有什麽要緊事,皇上便在這裏接見大臣。這天辰時剛過,隻見雲台裏坐了三個人,禦座上坐的是皇上朱載康,胡宗憲與太子朱翊鈞打橫坐在兩側。

  胡宗憲看完葡萄牙使館發回來的電報,欠欠身子,撫了撫長須,說道:“陛下,這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呀!臣建議皇上立即下詔,向西班牙王國放貸!至於抵押嗎?就以西班牙在海外的殖民地巴西做抵押。”

  皇帝眼睛裏精光一閃,微笑著問道:“哦!這麽說,胡愛卿你覺得應該放貸!”

  “對,必須放貸。”胡宗憲冷浸浸的眸子一閃,徐徐解釋道,“這有兩個好處,第一是讓我們的大明龍元更加國際化,把龍元的影響力擴大到歐洲。目前龍元是和黃金掛鉤的,將來我們要逐漸把龍元變成一種信用貨幣。接受龍元的國家越多,影響力就越大。這是其一,其二,奧斯曼帝國過於強大了!地中海地區的武力失去了平衡。這對我們沒有好處。“

  說著,他拿出一份文件,雙手捧給皇帝,繼續陳述,”根據情報司的報告,奧斯曼與西班牙簽訂和平協議後,下一步打算進攻波斯王國,向亞洲方向發展。我們應該盡量把他拖在歐洲戰場。讓蘇萊曼皇帝繼續把國力消耗到地中海的爭奪之中。他竟敢自稱凱撒,簡直不把我大明帝國放在眼裏。”

  “太子,你覺得胡先生這個建議如何?”朱載康問朱翊鈞。

  “我覺得胡先生考慮的很周到。這是個大手筆!”十八歲的太子朱翊鈞雖然年輕,卻很老成。他繼續說道,“皇爺爺曾經跟我說過,大明要稱霸天下,必須要抓住三張王牌,這三張王牌是大明成為日不落帝國的基礎。第一張王牌就是龍元。我們知道,普雷韋紮海戰結束後,歐洲滿目瘡痍,百廢待興,急需重建家園,其實,奧斯曼帝國的阿拉伯世界也好不到哪裏去,隻是一個空架子罷了。“

  略一頓,朱翊鈞繼續說道,”而我們大明這十幾年來,借助歐洲和奧斯曼帝國的戰爭販賣軍火囤積的巨額黃金儲備優勢。我們可以以幫助歐洲重振經濟為誘餌,通過大舉投資重建項目並要求相應購買大明產品、使用龍元結算的一攬子捆綁方式,使得龍元迅速成為世界經濟的主導貨幣。這不僅可以刺激國內的生產,保持國民經濟強盛的增長勢頭,而且到了適當的時候,大明帝國可以通過大肆印製輸出龍元,也就是采取空手套白狼的手法,從世界各地收割了巨額財富。”

  皇帝朱載康微笑著點點頭,他有心考校太子,便故意問道:“大肆印製輸出龍元恐怕也不妥,龍元畢竟是與黃金掛鉤的,如果貶值得太厲害,恐怕會引起更大的麻煩。你難道不擔心龍元會回到寶鈔的老路上嗎?”

  “不會!”朱翊鈞搖搖頭,語氣非常肯定,“其實黃金隻是一個概念。寶鈔之所以會貶值,是因為寶鈔購買不到相對應的商品,太祖時候的生產力太低下了,根本沒有那麽多的商品對應相映的寶鈔。而我們現在卻完全不同,龍元之所以如此堅挺,憑借的是我們國內巨大的生產力,憑借著我們發行的龍元可以采購到相對應的商品。“

  ”不管是誰,手裏拿到龍元,大部分人並不會想去兌換黃金,而是想兌換所需要的商品。尤其是那些歐洲國家,相對於黃金,他們需要我們的商品,而我們更需要的是市場。也許將來某一天,我們可以將貨幣與某一種特定的商品掛鉤。就像過去跟糧食掛鉤一樣,同樣可以保證龍元的價值。孩兒現在跟在爺爺身邊學習,說的不好,請父皇不要見怪!”

  朱載康微微一笑,滿意的點點頭,誇道:“均兒不用妄自菲薄。你已經懂得不少了,至少比朕在你這個年紀時懂得多。要跟著皇爺爺好好學,你到了朕這個年紀就會知道皇爺爺的學問有多麽博大精深,朕現在才發現自己當年還是太膚淺了,沒有完全學會。你要好好把握機會,明白嗎?”

  朱翊鈞畢恭畢敬的答道:“孩兒謹遵父皇教誨!”

  “太子殿下,另外兩張王牌是什麽呢?”胡宗憲突然插嘴問道。

  朱翊鈞想了想,回答:“另外兩張王牌一個是大明的技術,有了龍元這張王牌,有了豐厚的待遇作為籌碼,大明可以輕鬆地從全世界招募挖掘一大批人才為我所用,這也是我國這麽多年始終占據高尖端科技高地的秘訣。胡先生有沒有注意到,這些年包括朝鮮、倭國以及亞洲其他地方都派出了不少學生在我國留學,他們也想發展國內的工業,但學成之後,除了少數人,大部分留學生都留在了大明,為什麽呢?因為隻有大明有完善的科研體係,有最高的待遇。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第三個王牌就是我大明帝國戰無不勝的軍隊。有了雄厚的財力,有了最好的技術,使得明軍始終都能拿到最好的武器,近年來我大明帝費開支已突破三十多億龍元大關,據情報司這些年做的統計,我們的軍費是世界軍費開支的總和,所以明軍很強大,沒人敢主動招惹我大明帝國,因此我們也可以放心的向外輸出資本,沒有誰敢欠錢不還,否則我大明帝國的怒火是任何國家承擔不起的!”說到這一點時,朱翊鈞臉上滿滿的都是驕傲。

  胡宗憲臉上露出微笑,恭恭敬敬的揖手一禮:“謹受教!”太子趕緊還禮,其實朱翊鈞哪裏知道,早在二十多年前,齊王在國子監行政大學講戰略課時就提出過這種想法,胡宗憲是聽過這堂課的,他不過是希望能夠給太子信心,年輕人畢竟是需要鼓勵的。

  洪憲皇帝朱載康看著太子的學業有長進,心裏也很滿意,胡宗憲的小心思哪裏瞞得住他的眼睛。於是他吩咐道:“胡愛卿,既然我們意見統一,對歐洲輸出資本的事情就有你們總理府負責吧!今後外交上的事情主要由你們負責。朕會命令軍情司配合你們的工作。”

  胡宗憲大喜,頷首答道:“臣遵旨!”

  他當然高興,皇帝這是在放權。總理府政務院的權利越來越大了,皇上等於是把外交權交給了總理府負責,這首先是一種信任。鴻臚寺總算可以名副其實了。由此可見,皇帝陛下的確是在實現憲政諾言,把政務逐步移交給他這個總理,這也意味著皇帝對他這些年來的工作表示的滿意。

  ……

  傍晚,垂掛著“曹記商行”旗纛的機帆船剛剛靠上碼頭,停泊在運河上的一個小鎮上。船工拉下風帆,有幾個船工已經收拾齊整,準備上岸去風流快活。船老板來到船頭甲板,正欲開口,葉錫純問道:“請問老板,像今日這樣順風順水,幾天可到上海?”

  曹記船行的這位船主久經風浪,經常跑這條線,回答說最少也得八天。像今日這樣一路通暢的話,大後天可到嘉興,再有四五天,就可以抵達鬆江,那離新開埠的上海城就不遠了。

  “坐船,人是舒服,就是太慢!到底比不上火車?待在船上太單調乏味。”葉錫純自言自語道。

  那船主便嘻嘻地笑道:“晚上船靠碼頭,葉掌櫃可以上岸喝花酒,尋花問柳,也可以把姑娘叫到船上來。嘻嘻……”

  “這小鎮的姑娘都是大嫂大媽,殘花敗柳,有什麽玩頭?隻會倒胃口。”船上的大副老馬識途。眾人放肆地浪笑起來,葉錫純有些尷尬,咳嗽了幾聲。

  “那就打麻將,這是船上最好的消遣。”船主見葉錫純臉上有些不愉,趕緊轉舵,說著吩咐船工將一張紅漆方桌擺上船頭,取來麻將牌。

  “你們玩吧!我不會,我有些累了,我到後艙去躺一下。”葉錫純說罷後去了後舷。船主也不勉強,衝自己的大副斥道:“狗日的,葉掌櫃是讀書人,一個個咋呼呼說話沒個遮攔。以後說話都注意一點!行了,你們先洗牌,我去叫掌舵的老常來湊個數。”不一會,船頭就響起嘩啦嘩啦的麻將聲。

  葉錫純有些百般無聊的躺在床上,透過舷窗,目光散漫地望著岸上。小鎮的水陸碼頭應該是這裏最繁華的地段,夜來分外熱鬧。光影耀耀,人影搖搖,叫賣聲、邀客聲、戲曲聲,聲聲盈耳。這一趟出來,葉錫純是替東家擁貨去上海的海運碼頭的,這一批貨是西班牙人的訂單,主要是軍裝和罐頭。葉錫純在曹記已經做了四年多了,身上也有了不少的積蓄,一直想找個項目投資,卻一時拿不定主意。這讓他很苦惱,也有些迷茫。

  說實話,東家曹孟陽對他很不錯,原先打算資助他完成學業,被他拒絕了也沒有生氣,依然對他很是照顧,還讓他當上了杭州分部的掌櫃,自己若是跳槽出來單幹,說心裏話,葉錫純的確感覺自己有些對不起他。因此,這件事讓他非常的糾結,胡思亂想中,他迷迷糊糊的進入了夢鄉……

  鬆江乃蘇南門戶,水陸衝要之地。自上海開埠後,成了商賈雲集的樂園,鬆江這個古老的商埠更加繁華了。大凡洋貨轉運,無不走鬆江轉埠,而那此歐洲和阿拉伯的客商需要的大明特產,大者如各種允許外銷的簡化版蒸汽機、機床設備、馬車車輛、軍火彈藥、各型帆船,小如棉布、鯨油、紅茶、生絲,生漆、藥材、豬鬃、皮張,更微如川東桐油、商洛白蠟、竟陵花傘,無不把鬆江作為一個大堆棧、大庫房。因此,隻要是大明有的國貨,隻要是生意,別的地方沒有的,鬆江這個地方通通有!

  上了碼頭,走在街上,但見兩旁店鋪招牌林立,行人熙熙攘攘。更有商人、賈客、推販、掮夫,沿街叫嚷,門首招搖,仿佛這裏的人,存心不讓你聽清楚一句話,認清楚一張麵孔!受登萊商人的影響,這裏更有一樁怪,各類店鋪極其注重招牌,所有的招牌都是霓虹燈,據說也是種廣告宣傳。店家總是想方設法讓店名和自家經營的商品醒目招搖,街麵上到處立著各色旗幡,仿佛陳兵列陣一般。

  上海的建築非常奇怪,與目前大部分的建築格格不入,主要以大理石作為建材。那些商鋪明顯的帶有異國的風情。也許是為了招攬海外客商,這裏的建築大部分都帶有歐洲和阿拉伯世界的建築風格,據說上海城的設計總師是東北來的一位意大利歸化民,名叫喬卡門,名字挺古怪的,據說他現在還是國子監的教授,一個被俘虜外國人不僅成為了大明國籍,竟然還成為了大明最高學府的教授,葉錫純實在有些難以想象。

  葉錫純帶著幾個夥計走黃浦江方向進入南市區。街道上,各色人等,熙來攘往,服飾繽紛。他們迎麵碰到不少歐洲人,這些各國西洋人穿著稀奇古怪的服裝,有些人頭上戴著一種奇怪的船型帽子。走在街上格外小心謹慎,臉上陪著笑,生怕得罪了本地人。他們東張西望,顯得舉止粗俗,形容猥瑣。看得出來,乍入這上海城,那些外國人的眼睛都不夠用了!

  葉錫純一行人下榻在四明賓館。這是一幢高大的西式建築,房間裏擺著沙發等西式家具,落地窗,圓頂帳。侍應生隨叫隨到,一色的藏青色工裝,腳踏尖頭皮鞋,頭上戴著禮帽。如果有穿越者看見,肯定會笑噴出來。這是十九世紀英國人標準的紳士禮服模樣。

  說白了,這種服裝款式就是後世的西裝禮服,這時候歐洲還沒有出現。朱厚煒這人挺陰險的,他喜歡惡搞,他在登萊時把這種服裝當做酒店員工的工作服,後來漸漸流行開來,基本上所有酒店的侍應生都是這副打扮。因此在這個時代被大明人稱作工裝。不知道將來英倫紳士穿什麽衣服好?總不能拿大明的工裝當做禮服吧!

  隨著大明的快速發展,越來越需要更多的勞動力。因此,在大明打工的外國人挺多的,尤其是沿海城市。現在國內沿海城市的大酒店侍應生大部分來自亞洲其他的明聯邦國家,還有一些漂洋過海而來的葡萄牙人。沒辦法,誰叫如今大明的工資高呢?這些人眼睛一眨,就知道你想啥,那股伶俐巴結勁兒,非內地客棧那些的不得了的店小二可比。

  說白了,都是一群外來務工人員,據錦衣衛調查,目前在國內沿海地區務工人員已經超過了五百萬。到了沿海城市,你不用看長相,站在街上,隻要一看人們走路的姿態就能分辨出來誰是外來人,昂首挺胸的,不用問那絕對是大明人,至於那些低著頭沿著街邊走縮頭縮腦的人,絕對都是外來務工人員,太好分辨了。巡邏的警察專門找這些人查身份證。

  四明賓館就在黃浦大道旁邊,這裏是鬧市的中心,著名的“遠大航運公司”就在近旁,離碼頭也不遠,吃飯坐車都很方便。進了賓館,看了這裏設施齊全的房間,大家感歎了一回,這才分頭行事。葉錫純主要的任務是與遠大航運公司打交道,確定這次訂單的船運航班以及到貨日期。

  葉錫純安步當車,很快來到了遠大航運公司,這是一幢中西合璧建築,門口設著又寬又大的水門汀台階。一左一右立著兩個穿製服的保安。裏麵的設置乃至營業分類,有點跟大明的銀行有些類似。一般的辦理業務都是到相對應的窗口。不過大客戶的待遇是不同的,客服經理把他引進大客戶休息室,這裏不光端茶照料的有專人,他的目光一掃,立刻就有人來領他去衛生間方便。這裏的服務很周到,從海關報關,一直到確認航班基本上一條龍就全部幫你做到位,真的可以稱得上賓至如歸。

  事情很順利。葉錫純很快就辦完了手續,離開了海運公司。時間還早,他就在街上閑逛起來。街上的商店眾多,商品五花八門,櫥窗花花滿眼,讓人看得眼花繚亂。葉錫純漫無目的的走在街上,想著自己的心事。正好這時,走過來一對年輕的男女從他身邊走過,可能是為了結婚才出來采辦東西,那男人大包小包的拿著東西。

  女人邊走邊抱怨道:“哎呀呀!這上海東西好是好,就是太大了!走的我的腳都疼死了,還有一半東西沒采購完。哎,要是有一家鋪子能把所有東西買齊了就好!”

  那男的憨憨的一笑,答道:“怎麽可能?買布的要去布市,買糖的要去糖市,雜貨要去雜貨鋪,誰有那麽大的本錢把所有的東西集中在一起。阿香啊!再忍忍,待會兒我陪你去吃鴨血餛飩。”

  那女人衝著丈夫撒嬌道:“哎,我現在累得就想坐一下,買東西實在太不方便了……”

  那男人趕緊哄他的女人,“再忍忍吧!馬上就到了。還是老婆你說的對,如果有這樣的商場,所有的商品都集中在一個樓裏,那就方便多了……”

  兩個人邊說邊走遠了,說者無意,聽者有心。琢磨了那兩人的對話,葉錫純眼前一亮,這不是自己正想找的商機嗎?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