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賞罰(第二更,求票!)
  跑馬河之戰以明軍的大獲全場而結束。

  此役斬首清兵首級三萬有宇,明軍陣亡將士三千人,主要都是艾承業的部下。

  對此艾承業羞愧不已,主動在天子麵前請罪,請求天子將其降職處分。

  朱由榔對艾承業確實很失望。

  這哪裏是李定國口中的年輕有為的幹將,分明就是個李景隆翻版嘛。

  建文帝手中幾十萬大軍都能讓李景隆給浪輸了,如今的南明可沒有那麽厚實的家底。

  經此一戰朱由榔算是認清了艾承業的統兵實力。今後他是不會讓艾承業單獨領兵了,至於在李定國等人身邊打打下手倒是可以考慮。

  至於如何處罰艾承業嘛確實是個令人頭疼的問題。

  因為艾承業的輕敵冒進,直接葬送了兩千餘大明兒郎的性命。

  若是不對其嚴懲不足以向將士們交代。但又得稍稍顧及一下李定國的顏麵。畢竟艾承業是李定國的世侄,又是李定國親自舉薦的艾承業。

  綜合考量之後,朱由榔決定暫時剝奪艾承業的統兵權,廢除艾承業延安王的爵位,但仍將其留在軍中待看。

  艾承業對此也沒有什麽好說的,當即謝恩。

  李定國也是長鬆了一口氣。

  隻要天子沒有殺艾承業他就能接受。

  來日方長嘛,將來多得是立功的機會,隻要艾承業立上幾份軍功,屆時還有翻身的機會。

  卻說天子、晉王率部返回宜賓城中,受到了宜賓百姓的熱情歡迎。

  他們已經聽說了官軍大捷,打的韃子丟盔棄甲。

  此役過後短時間內韃子是不敢再進犯宜賓了。

  至少短時間內他們是安全了,可以照常的生活。

  無數百姓夾道歡迎,想要一睹天子聖顏。

  至於戰無不勝的李晉王也是他們爭相觀看的對象。

  艾承業就有些尷尬了,他自問打了敗仗無臉見人,一直耷拉著腦袋垂頭喪氣。

  好在百姓們不知道詳情,不然若是朝著艾承業扔爛菜葉子就太尷尬了。

  回到行宮後,朱由榔正打算休息,內侍韓淼便呈上一封急報。

  朱由榔打開一看是文安之寫的,立即打開來看。

  文安之在奏疏中提到,保寧府的駐防明軍有探馬回報,漢中方麵的清軍陸陸續續有調撥兵馬的動作。

  雖然沒有實質性的行軍,但意圖是不是進攻四川就不清楚了。

  出於謹慎起見,保寧府的明軍第一時間向都府發去奏報。而文安之也立即寫了一份奏疏命人加急送去宜賓,供天子聖覽。

  對於四川北部的局勢,朱由榔還是比較放心的。

  一來是都府如今還有數萬兵馬,雖然不及朱由榔親征統率的這支精銳,但也足夠守城了。

  加之四川北部天險,清軍要想打進川境無異於癡人說夢。

  再說李國英手中一共就那點兵,更多是為了配合趙良棟進攻川南的舉動,在一旁搖旗呐喊以壯聲勢罷了。

  相較之下,朱由榔反而有些擔心鄭成功和張煌言。

  二人率領數萬大軍孤懸海外,糧草沒有補給,大軍何以為繼?

  總不能一直靠搶吧?

  聽說清廷派了施琅前去南邊配合郎廷佐。

  這二人都不是省油的燈,一文一武若是配合起來,鄭、張聯軍倒真是有苦頭吃了。

  朱由榔這支大軍暫時還會駐紮在宜賓,觀察一下趙良棟的動作再說。

  若是趙良棟盤踞在川南,則朱由榔會乘勝追擊。

  若是趙良棟一路退回了貴州,朱由榔卻是可以班師回朝。

  現如今明軍卻是占據了絕對的主動,隻需要看碟下菜即可。

  ...

  ...

  貴州。

  洪承疇這些時日右眼皮總是在跳。

  按照老祖宗的說法,左眼跳財,右眼跳災。

  這是有大災了啊。

  洪承疇自然而然的想到了在川南作戰的趙良棟。

  趙良棟手中的這支大軍可謂是洪承疇費盡心血拚湊出來的。

  加之有鼇拜帶來的上三旗精銳壓陣,應該是所向披靡才對,不會有問題的吧?

  洪承疇對待趙良棟不似對待一般將領那樣,而是傾囊相授,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

  他是真的把趙良棟當作學生,絲毫沒有保留。

  眼瞅著趙良棟有了獨自統兵的機會,洪承疇自然希望這個學生能夠立下大功在皇上心中留下一席之地。

  至於鼇拜那邊,這廝這些時日一直賴在貴陽,洪承疇也不好多說什麽。隻希望將來趙良棟的軍功,鼇拜不要太貪心分得太多。

  等到清軍平定四川,生擒永曆就可以騰出手來安心收拾這些貴州的土司。

  這些土司不是不安分嘛,好啊,那老夫便一把火燒了你們的寨子。

  洪承疇這些年來一直保持著晨起打拳的習慣,為的就是延年益壽。

  他希望自己能活的久一些,親眼看到華夏河山皆歸於大清治下。

  這樣他便成了大清定鼎天下的大功臣,後世可受萬人敬仰。

  或許百年之後,百姓提起他會跟嶽武穆、於少保一樣敬仰吧?或許會給他立生祠吧?

  畢竟曆史是勝利者書寫的,他在青史上的形象一定會很偉岸。

  洪承疇越想越得意,輕輕抿了一口茶。

  便在他想出去走走時,管家突然來報說從川南前線回來一名信使,有急報送來。

  洪承疇立刻命其把信取來。

  是捷報嗎?

  洪承疇的心情很忐忑,拆信的手也有些發抖。

  他深吸了一口氣平複了心情,繼而將信紙抽了出來展平細細的看。

  信的內容並不多,一共也就是百十來字。

  盡管趙良棟在心中極盡修飾,但也掩蓋不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在進攻宜賓的過程中落敗,不得已退回貴州。

  什麽樣的失敗能讓趙良棟頭也不回的跑回貴州?

  那肯定是一場慘敗了。

  洪承疇還能記起吳三桂倉惶逃回貴州時的狼狽樣子。難道趙良棟又要複刻吳三桂當初的遭遇嗎?

  洪承疇隻覺得自己胸口堵了一口火氣,一時難以壓下竟然吐出血來。

  他養氣的工夫一流,這麽多年來已經很少氣火攻心,想不到今日竟然破了例。

  擎之啊擎之,你就不能讓老夫省省心嗎?

  ...

  ...

  第二更,求票,老坤靠一口氣在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