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救命的土豆(第二更!周一求推薦票!)
  朱由榔這幾日可謂是分身乏術。

  既要關心太子拜師、學業的問題,還要關注稻米收成。

  至於燧發槍仿製自然也不能落下。

  當然最讓朱由榔在意的還是棱堡。

  按照朱由榔的旨意,成都城外已經建起了一座小型棱堡。

  要想抵禦清軍大麵積推進,修築棱堡勢在必行。

  其既可以合理的分配兵員,還能保護城外的大片區域。

  不然一到大戰就是堅壁清野,苦的還是百姓。

  棱堡的核心價值就是線式鏈式防線。而不是傳統的閉城堅守龜縮打法。

  那種單純的點式防守遲早會被淘汰。

  既然如此,朱由榔為何不早早把棱堡推到文武百官以及將領們的視野裏?

  卻說朱由榔在一眾親衛的簇擁下來到城郊。

  由於隻是示範,這座棱堡的選址沒有過於講究。

  饒是如此,伴駕之人看到棱堡後仍然免不了一陣驚歎。

  李定國嘖嘖稱奇道:“這就是陛下口中的棱堡吧?”

  李定國是一位不世出的軍事奇才,對於新鮮事物的敏感度是很高的。

  他一眼就看出了棱堡的出奇之處。

  “這棱堡的凹麵很多,不似一般的城池戍堡那樣多是凸麵。”

  走近觀之,李定國感慨道:“從這個角度攻城方根本無法威脅到堡中守軍,但守軍卻可以毫無顧忌的射殺攻城方。”

  朱由榔聞言頷首道:“不愧是晉王,果然看的透徹。這棱堡最精妙之處便在此。看起來堡中占地不多但因為曲折的緣故可用麵積很大。”

  朱由榔頓了頓,邁步當先進入堡內。

  “陛下,這側道的空間似乎有些狹窄。”

  李定國發現側道甚至不能容雙人並行,這是不是有些過於狹窄了。

  “這座棱堡由於要趕工期做出來給文武官員看,規模是做了微縮的。正式的棱堡要比這大的多。”

  大明朝廷不是朱由榔的一言堂,朱由榔要讓百官承認棱堡就得讓他們心服口服。

  所以一座樣堡早些造出便顯得至關重要。

  “原來如此。”

  李定國恍然大悟。

  “陛下,這堡中可以囤糧多少?”

  發問的是文安之。

  作為文官,他顯然對糧草問題更為關注。

  “棱堡大小不同,存糧的量也大為不同。”

  朱由榔解釋道:“不過總的來說比一般的戍堡隻多不少,撐上個把月總是沒有問題的。”

  棱堡的定位和中原那些大城不同,更接近於戍堡。

  一般戍堡往往存糧最多夠半個月,需要隨時補充,棱堡能撐上一個月,已經很不錯了。

  當然棱堡中也有巨無霸的類型,譬如熱蘭遮城。

  這種就相當於城池級別了。

  即便是鄭成功這種級別的水師,攻打熱蘭遮城也攻打了很久,最後可謂是損失慘重。

  所以單純的討論棱堡能夠囤積多少糧食沒有意義。隻能說囤糧能力這塊不會成為棱堡的短板。

  繼續往裏走,文安之發現一些空出的缺口不由得好奇道:“陛下,空出來的這些地方是做什麽的?”

  朱由榔笑著解釋道:“這些地方是用來架炮的,隻留出炮口的空間,可以有效的保護炮手。”

  “陛下真是深思熟慮,臣自愧不如。”

  文安之由衷稱讚道。

  在他看來天子日理萬機整日操勞國事,還能抽出時間來關心這些細枝末節的東西,真的讓人很感動。

  相較之下他們這些做臣子的還有什麽理由不努力呢?

  “修築棱堡主要需要的是石材。不管是四川還是雲南最不缺的就是石頭。”

  朱由榔侃侃而談道:“所以花費問題不需要過於擔心。”

  朱由榔知道文安之擔心的問題是什麽,搶先一步說道。

  “這樣的話自然最好。”

  “朕打算修築一批這樣的棱堡用來抵禦東虜。”

  朱由榔朗聲道。

  對於雙方的實力朱由榔還是有一個清醒認識的。

  目前明軍屬於守勢,需要不斷的積蓄力量。

  要想全麵反攻還需要足夠長的時間。

  “若要全麵修築棱堡恐怕會花費不少銀錢啊。”

  文安之還是覺得有些肉疼。

  如今大明家底薄,再不是可以隨便折騰的時候了。

  如果這批棱堡修起來後沒有效果,那錢就打水漂了,影響將會十分巨大。

  “放心吧,朕已經命人調查過了。這種棱堡在泰西十分好用,絕不會浪費一文錢。”

  聽到這裏文安之稍稍心安了一些。

  隻要不是陛下突發奇想搞出來的就好。

  看看那批新式泰西火器就知道,十分的好用!

  這些泰西棱堡應該也是差不多的吧?

  “相較之下朕更關注的是今秋的收成,這關係到將士們能不能吃飽啊。”

  “陛下仁厚。”

  李定國拍了一記馬屁道。

  朱由榔心中感慨道要是有雜交水稻就好了,那即便是靠雲南四川兩省也能種出匹敵天下的稻米量。

  現在的話隻能指望玉米、土豆、紅薯了。

  “對了,朕所說的玉米、土豆、紅薯可找到了?”

  朱由榔清楚記得這些粗糧就是在明末傳入的,現在隻是沒有普及。

  朱由榔完全可以利用這個時間差做做文章。

  “陛下說過此事後朕便命人去找了。隻找到了陛下口中的土豆。”

  土豆這個詞其實是外來詞,明末並沒有這個說法。

  當然朱由榔普及之後群臣都接受了這個稱謂。

  朱由榔聞言大喜:“這土豆在何處?為何不早點告知朕。”

  文安之麵露苦色道:“臣怕這土豆種不出來讓陛下空歡喜一場,便先讓人試種,想等成功了再告知陛下。”

  朱由榔抑製住心底的狂喜,沉聲道:“快帶朕去看看。”

  此刻他已經無心再視察棱堡了。

  民以食為天,吃飽飯比任何其他的事情都重要。

  吃不飽飯還談什麽抗擊東虜光複天下,還談什麽收複山河?

  退一步講,土豆這種高產作物可以完美解決明軍地盤沒有清軍多的問題。

  土地不夠產量來湊,這土豆的出現真是救命的!

  ps:第二更送到,新的一周老坤急需推薦票支持啊。大夥兒行行好,用推薦票砸死老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