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大軍出征
  不得不說,奉節方麵的執行力還是很強的。

  攻打重慶所需的竹筏小舟僅僅用了十天便全部趕製完畢。

  李定國統率所部沒有太多水戰經驗,文安之毫無保留的給他們講解一些必須的知識,剩下的一言半語無法講清楚,隨機應變好了。

  一切準備就緒,大軍開拔在即。

  文安之本來希望天子坐鎮奉節,這樣比較安全一些。

  可是朱由榔堅持隨軍出征,文安之一番勸說無果後隻得作罷。

  夔東十三家已經通知到位,最理想的情況是天子所率大軍和夔東十三家同時抵達重慶城下。

  站在江畔,文安之回望了一眼奉節。

  這一次不知道能否得勝啊。

  “高撫尊,各家捐獻的銀子都已經送到府衙了,請您過目。”

  總兵王明德一臉媚笑的衝高民瞻拱手道。

  “嗯。”

  高民瞻十分滿意的捋了捋下頜短髯,頗為受用的說道:“這些家夥倒是很識趣嘛。有了這些錢,本撫也好獎賞將士們了。”

  高民瞻自然不會把這些銀錢都獎賞給將士們,實際上他能拿出一小半給將士們就算不錯了。

  但話是要說的漂亮一些的,不然豈不是有損自己的顏麵?

  “撫尊,有一事末將有些擔心。”

  王明德猶豫了片刻還是沉聲道。

  “說來聽聽。”

  “二譚投誠以來,所部沒有打散而是繼續由其統領。這個真的沒有問題嗎?”

  高民瞻還以為王明德擔心的是什麽,聞言不禁噗嗤一聲笑了出來。

  “他二人做出這等事你還擔心他們複投明軍嗎?”

  “這可說不定啊。此一時彼一時,如今明軍勢頭又起,萬一”

  “不必再說了,本撫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高民瞻一副一心憂國憂民的架勢,和聲道:“二譚有功於朝廷,本撫無憑無據怎可削其兵權?何況是大敵將臨的緊要關頭。這麽做不是自亂陣腳嗎?明德啊,你什麽都好就是有一些太過謹慎了。”

  王明德歎了口氣道:“希望是末將想多了吧。”

  “明德啊,且隨本撫出去走走,本撫要親自檢閱撫標營。”

  “末將遵命!”

  “小老虎,可總算又看到你了!”

  靖國公袁宗第見到臨國公李來亨後十分興奮的上前來了個熊抱。

  上一次他去奉節拜見太子殿下,剛好和李來亨錯開了。

  他前腳剛走,李來亨後腳就到。

  叔侄倆細細算來已經是大半年沒見過了。

  “袁叔叔,別來無恙啊。”

  李來亨心情也是大好。

  這回天子親率大軍攻打重慶,一副勢在必得的樣子。

  李來亨也覺得他們這次機會很大,光是兵力對比他們就穩穩壓過了重慶城中的清軍。更不用說兵員水平素質了,那簡直就是雲泥之別。

  “嘿小老虎,聽說太子殿下很喜歡你呢。你小子有福氣了。”

  因為李來亨年紀較輕的緣故,少年太子對他頗有好感,甚至想要把李來亨留在身邊。

  還是文安之好說歹說這才勸的太子放棄,讓李來亨得以回到夔東主持大局。

  “這個,嘿嘿”

  李來亨不善言辭,但也覺得得到太子青睞是件很不錯的事情。

  “若是得到陛下嘉許,便是死了也值了。”

  袁宗第感慨道:“說來羞愧這麽久了為叔還沒有一睹天顏。”

  這倒也不能全怪袁宗第。

  畢竟他們投明後和雲南的永曆朝廷屬於隔斷狀態。

  這種情況下袁宗第等是不可能麵見天子的。

  但是天子到奉節就完全不同了。

  要不是天子已經下旨命大軍出征,袁宗第真想再去一次奉節陛見。

  不過如果順利的話,袁宗第是能夠在重慶城外見到天子的。所以也無所謂了。

  “小老虎這次你出動了多少人馬?”

  頓了片刻,袁宗第追問道。

  “兩萬人,除了老幼我都帶來了。”

  李來亨毫不猶豫的說道。

  上一次攻打重慶,主要是袁宗第部損失慘重,李來亨部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是以經過一番整編李來亨還是能夠拿出一支大軍了。

  袁宗第就有些慘了。

  他實力本來就遠不如李來亨。即便全盛時期也就能拿出一萬多兵。

  經過上次重創,袁宗第元氣大傷,這次便是挑來挑去也隻湊出五千人。

  “唉這次恐怕十三家勉強能夠湊出十萬人。”

  連實力最雄厚的李來亨都隻能拿出兩萬人,十三家湊到一起能有十萬人就很不錯了。

  “怕什麽袁叔叔,東虜比我們的兵更少。何況不是還有陛下呢嗎?”

  對大明天子,李來亨最近好感倍增。

  聽說天子事必親為,許多大事的決策都是天子親自完成的。

  朝臣們隻是提供建議,最終拍板都是天子一人。

  事實證明天子的決策十分正確,大明已經從懸崖邊緣抽身出來,現在形勢已經越來越好了。

  “是啊還有陛下在。晉王也是個狠角色。”

  對於同為農民軍出身的李定國,不論是李來亨還是袁宗第都很有好感。

  原本大西軍和大順軍的關係就很不錯,雖然如今張獻忠和李自成都不在了,但各自陣營的主要將領之間還保持著相當不錯的關係。

  說句不太好聽的話,這關係甚至比他們和老川軍的關係好的多。

  “文督師這次也會來嗎?”

  “那是自然,聽說文督師趕製了大量的竹筏,按時間來說應該已經出發了。”

  說起文安之,李來亨和袁宗第都很佩服。

  能夠七十多歲高齡仍然奔走在前線,這可不是平常人能夠做到的。

  隻能說文安之是真的為大明江山社稷計。

  這樣的忠良之臣他們自然佩服。

  “太好了,這次便要和文督師煮酒論英雄,拿下重慶畢其功於一役!”

  沒有人比袁宗第、李來亨等人更希望重慶重新歸於明軍之手了。

  如此一來他們將不會再腹背受敵,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對湖廣的進攻之中。

  那可是天下糧倉湖廣啊!

  便是奪下一座城,得來的糧食也足夠大軍吃許久的了。

  雖然夔東十三家都自己屯田,但誰也不會嫌棄糧食太多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