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各有謀算(50)
  公孫瓚在被劉虞圍攻之時,就派出一批傳令兵,收攏駐守各地的軍隊,趙雲也在召集之列。

  在劉備收到公孫瓚戰勝劉虞消息的同時,趙雲也收到了公孫瓚的召集令。

  曹操攻打陶謙,劉備領兵救援徐州,看似是私人恩怨,實際上也是公孫瓚、袁紹兩大陣營的較量。

  兩人都派了軍隊參與,隻不過袁紹是主動派朱靈領兵幫助曹操攻打徐州,而公孫瓚卻是被劉備上門借兵,不得不把趙雲和一半的白馬從義借給劉備。

  最後的結果是,朱靈因為看好曹操,直接不再回去,投靠了曹操。

  曹操也欣然接受了朱靈的投效。

  曹操其所以不怕袁紹翻臉,也是因為虱子多了不咬人,他挖袁紹的牆角,可不是第一次了。

  曹操手下的重要謀士,幾乎都有過投奔袁紹的經曆,已經引起了袁紹的不快,翻臉隻是時間問題。

  趙雲和劉備的合作也不是第一次,當年公孫瓚與袁紹交戰,派遣青州刺史田楷占據山東附近的土地,袁紹亦派數萬大軍前來爭奪。

  公孫瓚分身乏術,便上表將劉備提升為別部司馬,派劉備前去幫助田楷抵抗袁紹。

  趙雲作為公孫瓚的心腹,跟隨劉備出征,為劉備掌管騎兵。

  劉備很看重趙雲,刻意結交,兩人的合作非常愉快,相互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當年,趙雲從袁紹的地盤起兵投奔公孫瓚,其原因是“要投奔仁政之所在。”

  跟隨公孫瓚一段時以後,趙雲發現,公孫瓚的所作所為,與他心中的“仁政”相差甚遠。

  反而是劉備,才是“仁政”的典型代表,更符合趙雲心目中主公的形象。

  但劉備依附公孫瓚,他甚至不能主動要求到劉備手下效力,更不用說改投劉備。

  這次救援徐州,劉備連家小都帶上了,趙雲猜想劉備是要另起灶爐,已經做好跟隨劉備的心理準備。

  劉備丟棄平原郡,答應陶謙留在小沛,等於是脫離了公孫瓚,但趙雲還是跟隨劉備一起行動。

  因此,接到公孫瓚的召集令以後,趙雲並沒有提出辭行,而是把召集令上交給劉備,等於是把決定權交給了劉備。

  趙雲的武藝、騎術,未必就比關羽、張飛強,但在軍隊的訓練上很有一套,尤其是騎兵的訓練,更是關羽、張飛無法比擬的,屬於劉備集團非常緊缺的人才。

  因此,劉備早就有心把趙雲從公孫瓚手下挖過來。

  但他不想失去公孫瓚這個強大的盟友,更不想因為趙雲與公孫瓚翻臉成仇。

  因此,劉備在接到公孫瓚戰勝劉虞的消息以後,經過深思熟慮,決定繼續與公孫瓚維持盟友關係,放趙雲返回幽州。

  陶謙和劉備,都是公孫瓚一個陣營的。

  現在曹操的威脅尚未解除,還需要田楷、孔融等人的救援,這個聯盟顯得非常重要。

  劉備可不敢在自己立足未穩之時,就得罪公孫瓚這個盟主,就算趙雲主動要求投效,劉備也藥想辦法讓趙雲心甘情願回去。

  劉備籠絡人心的手段很不一般,他把召集令還給趙雲以後,馬上著手安排。

  從送行酒宴到親自送行,劉備全程沒有一句多餘的話,隻是用一雙濕潤的眼睛,深情的注視著趙雲,握著趙雲的手不舍分別。

  劉備的深情厚誼,感動了趙雲,他在辭別的時候,對劉備說道:

  “終不背德也。”

  趙雲的短短五個字,卻表達了三個意思:

  一是自己不背棄公孫瓚主動投靠劉備,是因為不能違背自己的道德準則;

  二是他也理解劉備不能“一借不還”,也是因為道德標準的約束;

  三是自己一旦解除道德的約束,一定會前來投靠劉備,以報知遇之恩。

  回到幽州以後,趙雲跟隨了公孫瓚一段時間,眼看公孫瓚耽於享受,不修德政,不訓練軍隊,戰鬥力越來越差。

  趙雲也曾經多次出言相諫,但公孫瓚正是意氣風發之時,就連田豫、鄒靖等人的諫言都聽不進去,不但不采納趙雲的建議,反而更加疏遠他了。

  表麵上,公孫瓚得到朝廷總督北方四州的授權,成為北方最強大的諸侯之一。

  實際上,公孫瓚位極人臣,已經沒有了當年的雄心壯誌,手下官員中飽私囊、軍隊將領疏於訓練,呈現外強中幹之象。

  在前幾個月,年邁的鄒靖,因對公孫瓚失去信心,已經告老還鄉。

  趙雲也想離開,但一時沒有合適的理由,剛好家裏前來信,他的兄長逝世了。

  他就以此為由,向公孫瓚請求回鄉服喪。

  公孫瓚嫌趙雲管的太多,早就想收回他統領的白馬從義,就批準他回鄉守孝三年。

  趙雲知道,公孫瓚對自己已經不感冒,再也沒有回到公孫瓚身邊。

  趙雲重視品德修養,他雖然暫時脫離了公孫瓚,但他也沒有背棄公孫瓚前往投奔劉備,而是直到公孫瓚敗亡以後,才前隻身前往尋找劉備。

  劉備在小沛安頓下來以後,因為徐州不缺錢糧,到處招兵買馬,軍隊達到一萬無千左右。

  雖然趙雲帶走了三千餘人,沒有了精銳的騎兵的配合,劉備軍的戰鬥力大幅度下降,但軍隊的數量還是維持在一萬以上。

  不久之後,陶謙和劉備都得到消息,曹操退兵並不完全是劉備的麵子,而是因為張邈、陳宮反叛,協助呂布拿下了兗州大部分的地區。

  曹操退兵以後,與呂布交戰,互有勝負,雙方處於相持階段,一時半會無法進攻徐州,陶謙暫時安下心來。

  相持一百多天以後,兗州發生天旱,又有蝗蟲為害,糧食不夠,呂布軍隊糧食儲備不足,隻得將部隊移到山陽駐紮。

  曹操因為在徐州搶奪了大量的錢糧,軍糧充足,取得了戰場主動權。

  陶謙聽說之後,認為曹操戰勝呂布隻是時間問題,曹操再次攻打徐州也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雖然有劉備在小沛駐紮,但因為劉備的軍隊數量太少,無法抵擋曹操大軍。

  陶謙和曹操是殺父之仇,沒有和解的可能,陶謙憂心忡忡,寢食不安,不久之後就病倒了。